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秦妖孽⊙1-10卷,帝国锋烟469章 - 第 1671 页

  现在伏念彻底看不明白将闾,对于赢氏皇族,伏念并不是不了解,当年他曾经在咸阳宫做过扶苏和扶辙的师傅,后来因为宫挺之变逃出了咸阳,一直隐居在小圣贤庄蛰伏不出。

 

  就是担心嬴政和他秋后算账,但是眼前这个少年,比起当年的秦王还可怕。

 

  “父皇金口一开,焚书之事我也没有办法。”将闾幽幽道:“但是,焚书令有一条规定,官府藏书不在此列,如果师兄真舍不得将圣贤心血付之一炬,可以将藏书楼的藏书全部交给桑海郡守。”

 

  伏念脸上更苦:“那不是教徒授业也要得到桑海郡守的首肯。”

 

  “这已经是我最大的让步。”将闾骤然转身,双眸中寒光闪烁:“要不然,你就将藏书楼一把火烧了吧!”

 

  “这件事我答应。”伏念咬牙道:“十日之后,是师叔八十大寿,小圣贤庄决定给师傅做寿庆贺,恳请太子开恩。”

 

  将闾脸上突然露出一丝诡异的笑:“这个办法是张良想出来的吧!”

 

  伏念点点头:“不错。”

 

  将闾两眼滴溜溜乱转,阳谋之下必有阴谋,张良肯定会想方设法转移官府视线,而最好的办法,就是解开黑龙卷轴之密,一旦丢失藏在将军府中的千机铜盘,不管是自己这个太子,还是宰相李斯,蒙恬,就连桑海郡守也脱离不了罪责。

 

  只不过黑龙卷轴隐藏的秘密,本来就是一个香饵,就等着大鱼去吞他:“我会下令桑海郡守,暂时放松和延缓小圣贤庄办理良人证,但是十日之后,在延期不办,那我只能下令将桑海郡守挨个搜查小圣贤庄的复辟势力,一旦被我查出来,我就将所有儒生全都坑了。”

 

  伏念陡然心寒,坑又叫京观或者武军,乃是战场之邢,战胜的一方将战败的一方的尸体堆积在大路两侧,覆土夯实,形成一个个大金字塔形状的土堆,用来夸耀武功,这是从上古传承下来的惯例。但是这种刑法却没有用在普通黎民身上的先例。

 

  伏念正色道:“昔日楚军在邲战胜晋军,大臣潘党建议将晋军阵亡者的尸体堆筑为”京观”。

 

  而楚庄王却说:“武这个字的意思就是要‘止戈’,力求不再使用兵器。

 

  国家用武是为了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做到了这七件才可以使子孙不要忘记武功。

 

  现在我使两国子弟暴尸野外,是残暴:出动军队威吓诸侯,未能戢兵:暴而不戢,也不能保大,晋国仍然存在,也不算有功:这场战争违背民众意愿,不能说安民:自己无德还和诸侯征战,何以和众:让别国混乱以为自己的荣耀,也不丰财。七项武德我一项都没有,怎么能够让子孙纪念?

 

  而且古代圣王是讨伐不敬者,将罪大恶极者筑为京观,是用这种最重的惩罚来警告坏蛋。这场战役中的阵亡者都是为了自己的国君尽忠,怎么能够将他们筑为京观?“下令将晋军阵亡者妥善埋葬。可见坑杀之邢乃是对付罪大恶极之人,太子为何这样残暴。”

 

  将闾悠悠道:“师兄既然知道国家用武是为了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小圣贤庄勾结复辟实力,意图将天下卷入战乱之中,暴乱天下,让天下黎民流离失所,让天下再起干戈,国失其财,而让匈奴狼族趁虚而入,儒家何尝不是罪大恶极,师兄自己想想,这样的刑法用在儒家身上是否合适。战场以斩旗为先,既然小圣贤庄扛起了反秦大旗,就要承担后果。”

 

  伏念冷汗淋淋,让他这样一说,小圣贤庄已经万死不能赎起罪了,但是如果真的为了一念之私,让匈奴狼族占据了中原,儒家必定是青史留名了。俯身一拜:“小圣贤庄一定不能做这种千古罪人。”

 

  将闾快步走到伏念身边,将他扶起来,一笑:“这件事情如果师兄安排得益,必定可以避免,但是小圣贤庄不知悔改,一路走下去,师弟身为大秦的太子,势必要给朝堂和天下无辜的黎民一个交代。不坑儒家,不足以震慑诸子百家,不坑儒家,大秦也将失信于天下。所以,严法之下也有仁德,提前告诉师兄一声,就是避免一群奸佞小人将儒家门廷拖入万劫不复之地。”

 

  伏念也知道,将闾给儒家留下了一线生机,但是儒家泥足深陷,想要拔出来何等艰难,想要清洗干净自己,势必要得罪诸子百家和山东六国藏匿在桑海的势力。让小圣贤庄群起而攻之。

 

  将闾又道:“师兄虽然有大德,但是却应该明白,一个门派想要流传千古,执政朝堂,势必要和江湖有所分野,江湖和朝堂本来就是不能共存的。”

 

  伏念豁然抬头:“这是为何。”

 

  将闾微微一笑:“侠之所以能以武犯禁,乃是因为战国平民之侠的兴起,战国时平民成为战斗主力,于是尚武好勇之风传播于平民,游侠之风大兴,和春秋时代截然不同。春秋之侠士刺客,限于贵族,战国则举国皆兵,于是抱关击柝、屠狗椎埋之流,莫不慷慨激昂,好勇任侠,以国士自许。”

 

第176章 又是农家

 

  “豪侠不是国士吗!”伏念惊讶的道。

 

  将闾摇头而笑:“所谓的任侠豪武,自称国士,但是师兄身为儒家掌门人,这样说就有点可笑了。

 

  《孔丛子·居卫》篇中曾讲,春秋时代虽然周已经衰落,但是国家体系还在,养士则意味着鬼祟算盘,甚至背叛,所以养士之风并不盛行。

 

  但是到了战国,天下诸侯争霸天下,竞招英雄,以自辅翼。此乃得士则昌,失士则亡之秋也。对世家贵族而言,养士从道义上没有任何的污点,从实用上又不得不为之,故养士之风大炽。

 

  在以战国四公子为首的世家贵族的养士之风催动下,原本散落民间,呈个人状态的侠逐渐被组织起来,成为一个重要而活跃门派。

 

  赵惠文王养三千剑士,都是蓬头突鬓,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都不是贵族出身,而是草莽平民。

 

  而孟尝君招揽各地任侠,连通缉犯、杀人犯也照单全收,全盛时期人数成千上万,直接就可以组成军队拉出去跟诸侯国打仗了。

 

  侠士正是在上规模的联合聚集后,形成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门派,最后才能发展成为具备势力和影响的独立存在诸子百家。

 

  但仅仅是单枪匹马的游侠,独行侠,很难生存下去,也不会对时局有什么影响。主要是贵族卿相的养士及礼贤下士。战国时养士之风也与春秋时代不同。

 

  春秋时代谁若豢养私士,将被视为野心家,而战国时的养士,则被传为美谈。但现在大秦已经统一天下,在养士就是和周一样,图谋不轨了。”

 

  这一点倒是符合伏念的心思,诸子百家也是养士的门派。全都养着死士。但是他更看重的是,将闾对儒家典籍如数家珍。

 

  “师弟也读过孔丛子·居卫”伏念惊奇的看着他。

 

  将闾一声苦笑:“当日在咸阳宫中和长兄一场辩论,如果不能驳倒长兄,势必让大秦再次陷入一场混乱,所以我躲在东宫多日,将儒家典籍看了个遍。”

 

  “那师弟对圣贤经典又有何等看法。”伏念追问道。这件事事关儒家的前途,虽然不能容忍别人对儒家说三道四,质疑圣贤言论,但是这个大秦太子,毕竟是小圣贤庄的弟子,也是大儒荀卿的弟子。自家人谈论虽然对圣贤不敬,但为了让儒家流传下去,也只能忍了。

 

  “修身有余,但是治国平天下不足。”将闾倒是知无不言,想让伏念彻底站在自己这边,就的用儒家思想将他折服:“圣人是打算建立一个理想中的国度,所以才不惜篡改史实,让天下遵从教化,但是这种理想中的国度,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无可否认的是,人都有私心,就连师兄舍弃脸面,师傅做寿全都掺杂保全儒家的心思。”

 

  伏念惭愧点头,坦然承认!“是,一个传承千年的门派就这样被大秦毁灭,实在是后辈不屑,愧对圣贤。”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4:17 , Processed in 0.081975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