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秦妖孽⊙1-10卷,帝国锋烟469章 - 第 2059 页

第123章 真知灼见

 

  花影的心思可不是涟衣这种纯纯的小姑娘可比的,不仅拥有艳丽的容貌还有深沉的心机,为了保护自己她可以付出一切。

 

  将闾并没有歧视花影的所作所为,毕竟一个美丽的女孩子在这个世界生活并不容易。但却不由的提高了对花影的戒备程度。

 

  “花影很危险,接近需小心。”将闾叹道。

 

  “噗嗤。”涟衣听见这句话,一下子就笑出声来:“花影姐姐才不像你想的那样,她为了醉梦楼的姐妹,什么都可以付出。”

 

  “既然什么都可以付出,那也说明为了醉梦楼,同样可以出卖你。”将闾摇头苦笑:“你这个傻姑娘。”

 

  “是醉梦楼将我养大的。”涟衣泪眼朦胧:“即便是让涟衣付出所有,我也愿意。”

 

  “呃”将闾愣住了,从来就没想过,涟衣对醉梦楼竟然有这种深厚的感情。但同时也有如释重负的心态,不管怎么样,花影也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种为了利益可以出卖一切的女人。

 

  看着将闾露出释然的表情,涟衣忽然心中一酸,低声问道:“你是不是喜欢花影姐姐。”

 

  “为什么这样问。”将闾疑惑道。

 

  “花影姐姐这么多年,为了醉梦楼的姐妹吃了很多苦,也应该有一个好归宿。”涟衣难过的道:“如果太子真的喜欢花影姐姐,就不要辜负她。”

 

  将闾没有否认,而是笑嘻嘻问道:“如果花影离开醉梦楼,那你们怎么办。”

 

  “乱世浮萍,只能随波逐流。”涟衣黯然道。

 

  “涟衣,不要把自己看的太伟大,有时候人需要自私一点。”将闾笑道。

 

  不管是花影,还是涟衣在她们的内心深处,对于农家的所作所为并不是很认同,或者说都有背叛的心思。

 

  只不过碍于神农之誓,不敢背叛罢了。

 

  但这对于将闾却是一个好消息,不管是利用她们打入农家内部还是保护她们,都需要她们和自己同心同德。

 

  涟衣虽然单纯,却并不傻,看着将闾问道:“太子这样担心花影姐姐,是不是要对农家下手了。”

 

  “农家插手我和扶苏之间的争斗,扰乱朝局让中原腹地动荡不安,而大位之争容不得我有丝毫的退避。”将闾肯定点头。

 

  涟衣忽然紧紧的抱了将闾一下,又道:“现在皇帝陛下将扶苏驱逐到了九原,这是太子剪出他羽翼的一个机会。但是农家在朝野经营多年,根基并不是可以轻易动摇的。太子负责大秦内政,虽然位高权重却是一个得罪人的差事。自古以来,靠杀人博取皇帝欢心的太子极少有善终的,因为这个差事根本就是和百官为敌,一旦太子除了些微的差错,就算皇帝不想卸磨杀驴,满朝文武也不会放过这个报复的机会。”

 

  这种事情将闾当然清楚,韩非,燕丹就是这样被百官玩死的,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但是涟衣有这种见识,还是让他有点惊讶:“放心吧!这件事我会仔细考虑。”

 

  这句话倒不是敷衍涟衣,而是将闾有自己的考量,昌平君和嬴政,自己和扶苏真正的争斗来源于制度。也就是分封诸侯和中央集权的大道分歧,现在大秦朝堂有李斯,将闾和王翦三驾马车,在加上嬴政的鼎力支持,才让大秦的中央集权走到这种地步。

 

  但无可否认的是,任何一个臣子在内心深处,都希望当上一方诸侯。即便是李斯和王翦也不会例外。

 

  只有大智慧者,才能看到中央集权制度的好处,对于一个帝国来说,可以免于诸侯作乱无休止内斗,一旦遇到外敌入侵,也可以集中全国家之力抵御外敌。

 

  但是对于那些有封侯心思的臣子来说,却不是一个好消息。毕竟夏商周三代,都是以诸侯制度分封天下。

 

  而农家和扶苏就是利用诸位臣子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这种心思,才能和将闾代表的庞大势力分庭抗礼。

 

  如果急功近利,就会走上燕丹和韩非的老路,不恰当的变革,只能引起社会的震荡,历史上有很多王朝,就是毁灭在不恰当的变革之中。

 

  见自己的话将闾听明白了,涟衣脸上露出了浅浅的笑意:“皇帝陛下既然赋予太子这种职责,你想尸位素餐,无所作为,那是不行的。

 

  但是一意孤行迎合上意,和百官和诸子百家为敌,不要说那种荼毒众生的事情太子做不出来,就是太子肯做,一时的气焰高炽终有身败名裂的一天。涟衣倒是有一个办法,可以让太子高枕无忧。”

 

  将闾更是惊讶,涟衣这种见识已经远远超过了太子府众女,即便是焱妃,也不会想到大秦针对诸子百家所作所为的根源所在,这种远远超过当代朝局的真知灼见,让将闾差点以为涟衣也是一个穿越者:“你说。”

 

  涟衣道:“现在大秦帝国施行的新政,和夏商周三代截然不同,开创了一个前无古人的政治制度,施仁政于民,但是对氏族权贵的特权却完全的剥夺了。

 

  但是太子也不是皇帝陛下,当年皇帝陛下所执掌的只不过是一个边陲小国,权利集中于朝堂才能抵御六国的入侵,所以众臣才同心同德。

 

  但现在大秦拥有七国所有国土,疆域广大。即便是大秦律法严苛,但也有心存异志的官吏存在,为了达到他们心中封侯裂土的野望,才会和农家暗通款曲。

 

  皇子扶苏就是看清楚了这一点,所以才不肯拿鸡蛋碰石头,选择了和农家合作。

 

  事实上,扶苏在朝堂也是如此,不管对方是谁,背景如何,身份如何,为了制度之争不肯退后半步,就是为了赢得一个贤名能够影响朝局,借机图谋大位,所以皇帝陛下虽然对他恼怒,却只能驱逐而不是诛杀,但是这个贤名只能保他一时,却不能保他一世。”

 

第124章 神农令在咸阳

 

  将闾微笑点头,涟衣的这番见识,已经远远超过了诸子百家自负当代贤士弟子,就连很多大秦官吏也远远不如:“说下去。”

 

  “战国历代被人尊称为仁德之君的,莫不丧家辱国最后死无葬身之地,在这种大争之世,只有懂得权谋和精通军事的君王,才能君临天下。”涟衣皱着翠眉徐徐道:“换句话说,仁德之君只不过是臣子的一种期盼,这样就可以让臣子拥有更大的权利,以扶苏这种做派,在加上皇帝陛下对当朝新政的鼎力支持,一旦被驱逐,就难有出头之日了。”

 

  这个论调将闾倒是头一次听说,不过却深以为然。诸子百家奔走天下,想要的只不过是封侯裂土的机会,但是朝堂选择使用任何门派的学说,皇帝不点头就施行不了。

 

  而自己是嬴政皇帝钦定的太子,也是致力于依法治国,可以说,只要不是利欲熏心,都可以看到大势不可逆。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4:10 , Processed in 0.096184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