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秦妖孽⊙1-10卷,帝国锋烟469章 - 第 368 页

  将闾坐在尉聊身边,先给老师斟满香茶,这才笑道:“让他们先说,老师先给我介绍一下眼前的情况。”

 

  尉聊微微点头,孺子可教也,将闾虽然身材高大,但却是十二岁的年纪,还没进行冠礼。认真说起来,还不算个成年人。正是浮躁的年纪。但这小子却与众不同,不仅武功修为盖世,见识也是超人一等。慢声细语,将眼前的形势说了一遍。

 

  大秦攻打赵国之前,并没有对七国形势做出充分的准备,就连攻打赵国的时间也没确定,按照众人猜想,肯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恶战。

 

  正因为这样,灭亡赵国之后,天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大秦应该做出如何的应对,都没有拿出应对方案。

 

  但是出乎众人意料的是,灭赵之战,竟然短短两年就结束了,虽然跑了赵公子嘉,但是大秦军队的伤亡却很小。

 

  更出人意料的是,赵国灭亡,并没有引起楚国,魏国和齐国的警觉,只有燕国派出刺客行刺秦王,这也正应了唇亡齿寒的道理。

 

  但是楚国和魏国,齐国,没有合纵联合抗秦,更是让群臣惊喜不已,这一点,曾经是尉聊等谋臣最担心的。

 

  按照原先的计划,宁可放缓统一天下的脚步,也不能强行出战。但是现在,楚国,魏国,齐国对大秦灭亡燕国依然麻木不仁。

 

  一个原因就是战国本来就是连年战乱,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已经习惯成自然。第二个原因就是赵国和秦国本身就是世仇,大秦现在兵强马壮,而赵国却日渐溃败,被灭亡也是情理之中的。

 

  这种令人振奋的变化,让所有人大吃一惊,所以尉聊和李斯,主张连续出战,早日完成统一大业。

 

  这种主张得到了秦王政的认可,所以灭赵之战结束,马上就召集了各军主将,商议将那个国家当成下一个目标。

 

  至于盖聂叛逃,天明出宫,在尉聊等人看来,不足一晒。但这是对王室的羞辱。尉聊短短几句,就不在说。

 

  秦王政敲敲手底下的御案,扫视了一眼群臣,朗声道:“现在王翦大军,玄甲铁骑,全都驻扎在南阳,我军是向北攻打燕国还是向南攻取楚国,或者是同时攻打两国,孤心中还没有定见,今日群臣齐聚,一定要给孤一个答案。”

 

  众臣无可奈何的看着秦王政,看样子今天决定不了究竟是攻打那个国家,这个雄才大略的君王是不打算放众人回去了。但是你攻打燕国之心昭然若揭,如果不是尉聊和王翦,蒙武,坚决反对,恐怕早就有决断了。

 

  李信站起身来,拱手沉声道:“以微臣浅见,我国国力,军力全都远远胜过燕国,楚国和魏国,可以兵分三路,同时攻打三国,这样可以事半功倍,齐国远居海边,国力也是疲弱不堪,必定望风而降,这样,可以尽快的结束战争,大秦统一天下指日可待。”

 

  李信说完,目光热切的看向蒙毅,王贲等等几位领兵上将,显然希望得到他们的声援。

 

  却没想到,几位年轻的将军都一言不发,皱着眉头苦思不语。上将军王翦,蒙武,尉聊和李斯,加上刚从燕国归来的顿弱,更是鸦雀无声。只有坐在尉聊身边的上将军将闾,却若有所思的看着御书房中巨大的七国地图。

 

  “李信的想法很大胆,如果真是这样,不仅是大秦,也是天下的幸事。”秦王政赞道。灭赵之战,涌现出来的几个年轻将军,蒙毅,蒙恬,太史腾,李信,王贲,都是勇冠三军之将。

 

  从本心中说,这也是嬴政的期盼,同时攻打三国,七国势力孤单,军力不强,必定可以投降大秦,这样也可以早日结束战乱。

 

  打仗,打的就是钱和粮,大秦如果不是郑国渠完工,平添了四万顷良田,还真支持不了这种灭国的战争。

 

  虽然从韩国和赵国俘获的财物众多,但随之增加的也有上千万的百姓,大战刚过,又恰是青黄不接的时节,现在大秦财政宽松,但是粮食吃紧。一战而平天下,对于李信的大胆设想,秦王政极为赞赏。

 

第十九章 唇刀舌剑

 

  有时候,沉默也是一种反对,李信看着众人全都一言不发,心中也有些惶恐。

 

  李斯看了一眼将闾,站起身来道:“臣有话说。”

 

  “李斯满腹锦绣,见识不凡,必定能够一言而决。”秦王政心中已经听信了李信的话,看见李斯站出来,鼓励他附和李信所言。

 

  李斯极为善于揣摩上意,心中极为了解秦王政的心思,但看见将闾脸上露出不以为然之色,沉声道:“李斯认为,现在还是应该谨慎。”看将闾微微点头,这才又道:“一起吞并四国,雄心虽然可嘉,但是官员,民政跟随不上,必定有逆贼叛乱,一旦有黎民附和,必定造成混乱的局面。”

 

  将闾微微点头,李斯虽然是另辟蹊径,从民政入手,但这种意见还是不能打消父王心中一战灭四国的念头。

 

  尉聊站起身来道:“老臣赞同廷尉所言,灭国之战,不是攻占一城一池可比的,攻占一座城池,如果是不可行,可以掠夺之后,迅速撤离。但是大秦统一天下之战,图谋的却是天下,应该军,政,民三方协同,才能收复四国土地,民众,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灭国,大秦才有能力派出官吏,安抚民众,以免酿成大祸,所以灭国之战,必须慎之重之。”

 

  “那上卿的意思,是先灭那一国。”李斯和尉聊并没有符合自己的意思,让秦王政有点不爽,但是不管是李斯和尉聊,所说的未尝没有道理,灭国之战是掠夺土地和人口,并不像是攻打城池之后,俘获财物就走,虽然不合乎自己的心思,但是也想听听三位上将军的话之后,再做论断。

 

  蒙武和王翦老成稳重,一起将目光看向了将闾:“公子有和话说。”

 

  娘希匹,这是将老子推上前台,但将闾也不是任由摆布的主儿,摸着鼻子道:“其实,我们应该先听听上卿顿弱有什么话说,毕竟上卿是负责外交的,对各国比较熟悉。”

 

  顿弱无奈的看了一眼将闾,这小子心中分明早有对策,却不说出来,笑道:“燕国燕王昏庸,不思作为从而大权旁落,而执掌朝堂的雁春君,只知道争权好色,享乐之辈,大将军晏懿,虽然统领燕国军队,但是却没打过大仗。燕丹虽然回归,也没掌握权力,而黎民起居苦不堪言,大军一到,必定望风而降,我军可以一鼓作气将其拿下。

 

  而楚国楚王和燕王相同,也是昏庸之辈,但是有项氏一族辅助,项氏一族历代在楚国为将,多有惊才绝艳之辈,只能缓缓图之。

 

  魏国和燕国完全的相同,上昏下庸甚至犹有过之,也可以一鼓作气而拿下。”

 

  嬴政喜道:“顿弱的意思,最少可以一起攻打燕国和魏国。”

 

  “大王明断。”顿弱兴奋的脸色通红,犹如返老还童一样:“老臣奉命游说各国,将其虚实完全的了解,被齐王建、魏王假这两个君王全是不思进取,贪图享乐之辈,而楚王和燕王,年纪老朽不堪,早已失去心中的壮志,朝政昏庸,奸臣当道,如果能够放手大,只需三两年,就可以平定天下,李斯和尉聊的担心,实在有点过于慎重。”

 

  李信喜道:“这样说来,最少可以同时攻打两国。”

 

  顿弱道:“有何不可,我大秦雄师百万,楚国和燕国一共也不过五六十万的军队,但是我军英勇善战,必定可以一举克之。”

 

  秦王政赞道:“顿弱之言,甚合我心,英雄也。”

 

  李信慷慨陈词道:“末将以为,燕,楚,魏三国将领软弱无能,士兵缺乏训练,可以同时攻打三国。”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5:31 , Processed in 0.040328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