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秦妖孽⊙1-10卷,帝国锋烟469章 - 第 729 页

  王翦指着地图,给众将讲解楚国地理大势,已经穷途末路的楚国,被称之为三楚,淮北四郡沛郡、陈郡、汝南郡、南郡为西楚;

 

  江东三郡,东海郡、吴郡、广陵郡为东楚。

 

  淮南五郡,衡山郡、九江郡、江南郡、豫章郡、湘郡为南楚。

 

  自楚国将都城从陈城迁到淮南的寿春,南楚便成了楚国根基。

 

  攻克寿春,抓捕楚王和贵族,是平定南楚的重心,而平定南楚,也是整个楚国的重心。现在项氏一族逃亡的不过百人,已经不足为患,所以,楚王和三大氏族的贵族,就是重中之重。

 

  楚国是历代分封的国家,三大氏族全都是楚王室后裔,只要有一个逃出去,就有可能自立为王,让我们所有的战役功亏一篑。”

 

  王翦虎目扫过众将:“所以,寿春的战役虽然规模不大,但却出覆灭楚国的根本,现在三大氏族和楚王室全在寿春,而寿春城北有淮水,南边有云梦泽,水上的退路很方便。

 

  但也正因为寿春是一座临水建造的城池,所以不如淮阴城坚固。但是,寿春城中还有景柽统帅的二十万大军。”

 

  将闾苦笑道:“强行攻城虽然损失很大,但是现在唯一肯定的是,景柽这个人胆小如鼠,肯定会龟缩不出,所以,诱敌野战是不可能的,诸将要有心理准备,寿春之战,可能是一场恶战。所以,我和上将军商议,让章邯的大型弓弩营主攻,赵平带着玄甲铁骑等城门一破,迅速攻打王宫,务必不要让楚王室逃脱一人,申犰和太史腾负责各个路口,堵截楚兵和逃逸的贵族。”

 

  王翦点点头:“楚国地域广大,水路极为便利,只要让楚王逃脱,将比燕王喜更加难以捕捉,所以赵平部可以不管城中的楚军,专司追捕王室成员。”

 

第六十四章 楚王负刍

 

  “罗网组织的密报说,楚王负刍有投降大秦的意图,是不是派一个特使进城劝降。”章邯曾经和白凤潜入寿春,拜在负刍门下,这只乌鸦对楚王的性格了如指掌,现在兵临城下,他绝对没有顽抗的心思。

 

  “不需要。”将闾断然摇头:“负刍投降,正是楚国四大氏族的愿望。”

 

  “这是为什么。”就连一向聪明的赵平,也是莫名其妙。王翦赞许的看了将闾一眼,这个年幼的大秦王子,洞察力竟然这般深沉。

 

  “这是因为楚国的现状和山东另外五国截然不同。”将闾说的很详细,这也是培养战将大局观的最好例子,看了一眼同样迷惑不解的李信和王贲:“楚国的贵族都有各自的地盘,都拥有私兵,而且都有野心,这是因为楚国一连丧了二王所致。”

 

  将闾谈了口气:“考烈王和熊犹,都不是楚国王室正统,而负刍也不是楚国王室滴出,和昭屈景三大氏族的地位完全相同,之所以负刍上位,这是项氏一族和三大氏族妥协的结果。

 

  如果负刍降秦,这是三大氏族愿意看到的结果,这样他们就可以借抗秦的名义,自立为王,这样一来,楚国处处是山头,就是咱们有四十万大军,也得焦头烂额不可。

 

  所以,负刍降秦,不管是真是假,咱们都装成不知道,覆灭楚国王室,整个端掉楚国的贵族,才能让这个庞大的国家成为大秦的领土。”

 

  “末将受教。”几十员大将同时拱手,显然对将闾的分析极为敬服。

 

  将闾和王翦不同,王翦拥有洞察全局的能力,但是生性木讷,就连和亲生儿子王贲谈话都极少,虽然大战前夕总是征求众将的意见,但最后乾坤独断。

 

  但是将闾却能够深入浅出的把事情讲明白,把其中的利害关系摆到台面上来,所以王翦用兵是自己紧盯着,将闾却是放羊,不管那个大将,只要明了自己的意图,就尽可放手。

 

  用将闾的话说,老子是来秦时享福的,不是学那个诸葛之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尽人亡还差不多。

 

  这一番讲解下来,就连王翦也对将闾佩服不已,大秦战将如云,猛将成群,就连三位上将军,能够向王翦这样洞察全局,通盘考虑国情政情,不是说没有,而是很少。

 

  这也就是将闾常说的,想王翦和尉聊这样战略家,充满智慧的大将很少,就连蒙武,蒙恬父子,都没有这样的洞察力,所以历史上,扶苏跑到蒙恬军中,蒙恬不能洞察全局,拥立扶苏,反而把自己的一条命搭上了,让大秦帝国的一条顶梁柱轰然倒塌。

 

  所以将闾在努力改变这种习气,让每一员大将都了解作战的意图,战略目的,从而做出选择,将来自己才不用四处灭火,当一个逍遥的公子。

 

  但是对于众将来说,却是受益匪浅,小公子说话,总是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大秦的危机不在征战山东六国,而在其内部,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乱世,都是采取的分封制度,但是将闾却清楚,将来的大秦统一六合,扫平海内,却绝对不会采取这种落后的制度,将完整的国家分成无数份,一旦君王软弱,就变成周朝一样,群雄自立,战乱不休。

 

  但是,想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就要面对诸子百家的攻击,然后就是秦王室的贵族。

 

  唯有这些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将军们,才理解自己的一片苦心,中央集权势在必行,走在这一条路上,神挡杀神,人挡杀人。而能够领悟自己的意图,将这种意图转化成实际行动的人,就是这群大将。

 

  现在蒙毅已经是廷尉府长吏,李斯身为廷尉,尉聊孤家寡人一个,封王还是封侯根本就不在意,想要保住这个庞大的帝国,就要从这群将领中间选拔出能够洞察全局的上将军。

 

  蒙恬,王贲,李信,杨瑞,章邯,还有玄甲铁骑麾下的申犰,太史腾,赵平就是最好的人选。

 

  王翦眼眸扫过众将:“都明白了吗!”

 

  “末将听明白了。”众将拱手道。

 

  “明白了就下去准备,两个时辰之后,开始攻城。”王翦笑道。

 

  “诺。”众将答应一声,转身就走。

 

  明白了就下去准备,两个时辰之后,开始攻城。”王翦笑道。

 

  “诺。”众将答应一声,转身就走。

 

  将闾一脸的歉意看着王翦:“上将军,将闾喧宾夺主了。”

 

  王翦大笑:“小公子那里话,这次远征恐怕就是老臣最后一战,大秦的将来,还是要看公子了。’

 

  将闾苦笑:“恐怕我也没多长时间了,父王不会让我长久留在军中。”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2:16 , Processed in 0.052868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