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我在晋察冀1-783排版 - 第 11 页

  “不同规模之间的伏击战各不相同。就像是我们上一次伏击,只是伏击日军一个分队,加起来才十三个人。这种伏击战,只要找准重点,猛攻他们这个小分队就能够解决战斗。但日军一旦出动一个中队,一百多个人配备掷弹筒、重机枪之类的,加上汉奸部队,他们的队伍可能有两三百人。而且他们被我们伏击过一次,所以他们前面会派出侦查部队,这也会加大伏击难度。更重要的是,日军的战斗力是很强的。以日军的反应速度,我们伏击他们之后,一两分钟之内他们的掷弹筒、重机枪都一定会开枪。除非我们在第一轮把他们的掷弹筒、重机枪都打掉,不然是不可能阻挡他们掷弹筒和重机枪的反击。”

  八路军部队东渡黄河抗日,对于日军的情报是收集了很多的。

  加上平型关战役,都让王秋云对于日军的战斗力有非常直观的了解。也借着现在的机会,给大家讲讲。

  “张山同志,你是没见过日军的掷弹筒。他们的几门掷弹筒配合之后在五百米之内几乎是指哪打哪。日军官兵都是训练很多年的精兵,战斗力非常强大。甚至可以说,如果正面作战,我们盛县抗日游击军加起来,都打不过他们一个五十来人的小队。特别是他们还有重机枪,重机枪的威力根本不是轻机枪能够相比的。他们的重机枪和掷弹筒一旦开火,我们根本就抬不起头。张参谋长,是不是如此?”

  “对。”

  张大虎表情很凝重。

  因为张大虎想起了之前的热河抗战、长城抗战、七七事变,自己的部队是怎么溃败的。只是他一直想不明白,王秋云和魏红军看起来对于日军的战斗力都是心里有数的,却是云淡风轻,好像非常有信心一样。

  不过虽然不明白,张大虎还是履行自己参谋长的职责。

  “日军的掷弹筒,和司令员说的一样。我跟着商震长官在热河、长城跟日军打仗的时候,我们阵地的重机枪短时间之内就会哑火。就是因为日军的掷弹筒,把我们的重机枪阵地打掉。司令员刚刚说的不错,如果我们伏击日军中队,第一时间未能够打掉他们的掷弹筒和重机枪。那么接下来日军的反击,我们根本承受不住。掷弹筒和重机枪的威力,是超过大家想象的。以我们的实力,一旦被日军掷弹筒和重机枪咬住,根本守不住阵地。”

  “那我想错了。”

  张山挠挠头。

  张山其实都不知道什么是掷弹筒。重机枪倒是听说过,但重机枪的威力如何,他也不清楚。现在听王秋云和张大虎一说,张山就觉得不好意思。

  魏红军笑着道:“你想的不错,只不过你缺乏对日军作战经验。你们以后都是带兵打仗的指挥员,就要跟张山同志一样多思考,想着怎么消灭敌人。还有谁说说。”

  “司令员、指导员,我认为还是应该扬长避短。发挥我们的优势,打我们最熟悉的打法。”

  孔德开口。

  孔德人稳重,所以王秋云和魏红军对他都是很器重的。

  “具体说说。”

  “以前我们红军打仗,就是诱敌深入,用游击战对付敌人。这一次面对日军也可以这样。张家沟村的位置很好,三面环山,就一条路。而且这条路两边也是山多林密,正适合打诱敌深入,也适合打游击。我们动员张家沟村的村民往山里躲藏,然后利用这条路,这些大山跟日军周旋。”

  王秋云脸上浮现出笑容。

  因为孔德说的,跟王秋云想的一样。

  一个中队的鬼子,近二百人的部队。虽然硬碰硬不是对手,但王秋云并没有认为此战不能打。就是因为红军时期开始,我党军队从来都是以弱胜强。

  “诱敌深入,游击战术?司令员,这是什么意思?”

  张山很好学。

  虽然性格豪爽,看起来性格比较急。但却不是那种莽夫,反而对未知的事情很是好奇。王秋云喜欢张山这种好学的性格,因此给张山解释道:“诱敌深入,是把敌人放进来打。之所以选择把敌人放进来打,是因为两个主要原因。我们红军以前在苏区打仗,苏区的百姓都支持我们。敌人来到我们苏区,找不到吃的、找不到喝的,因为苏区百姓会把吃的藏起来,然后把井给封了。这样敌人在苏区是没吃的、没喝的,也得不到情报。但我们在苏区,有苏区百姓的支持,什么都不缺。而且敌人的动向,百姓会随时随地的告诉我们,让我们对敌人的动向了如指掌。这样我们对敌人就有一个很大的优势。”

  “第二个原因,那就是我们熟悉苏区的一草一木。就像是张家沟村这边,你们本村人对这里的地形很熟悉。但敌人对这里不熟悉,一旦入山他们就有可能迷路。包括我们要是打敌人的伏击,那随时随地都可以。因为我们熟悉这里。但敌人因为不熟悉这里,不知道我们会怎么做。”

  “这就是诱敌深入的优点。”

  对于王秋云说的,不仅仅是张山聚精会神的听。连旁边的张大虎也是很认真的听。

  张大虎一直在北方,根本没见过红军,更遑论和红军打仗。后来红军长征来到了陕西,这个时候张大虎已经跟着商震离开了晋绥军,编入到张学良麾下。后来更是成为了二十九军的一员。

  对于红军,张大虎只是听说过。

  具体红军是什么样的,怎么打仗的,张大虎是不清楚的。张大虎第一次认识中共党员,还是李世平这边。不过因为李世平的原因,张大虎对于中共也没有太多恶感。

  当然没有恶感,也没有多少好感。

  此次加入了抗日游击军,他也很想看看八路军是怎么打仗的。

 

 

第014章 麻雀战

  “至于说游击战,这个怎么说好呢?毛主席曾经对游击战总结了十六字的作战原则。那就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现在日军比我们强大,我们硬碰硬正面打,不是他们的对手。那我们怎么办?我们不跟他们硬打,也不在他们行军路线当中设置明确的战线。我们以袭扰他们为主,在他们行军途中,不停的偷袭他们。不管是行军,还是休息,我们都偷袭,达到疲敌的目的。让日军劳累,让日军疲惫,慢慢的消耗日军实力。”

  “这种打法,能打赢日军?”

  张大虎有些质疑。

  这是什么战法?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这句话张大虎倒是可以理解。毕竟张大虎是接受过正规军事教育的。但张大虎却不敢相信,这种打法真的能够打赢日军。反正张大虎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打法。

  不管是在晋绥军,还是后来在东北军,二十九军,打仗都是炮对炮、枪对枪。十几万、几十万部队摆到阵地上,和日军硬碰硬的干仗。

  “我跟政委商量过。我们的想法是,政委带着特务队,加上一挺轻机枪沿途骚扰日军。我留在张家沟村,负责袭扰和打击进驻张家沟村的日军。张参谋长,跟着政委一起去。看看八路军的游击战是怎么打的。张参谋长,你的想法呢?”

  “可以。”

  张大虎点头。

  王秋云打仗怎么样,张大虎还不清楚。但魏红军打仗倒是有一套,这一点张大虎是信任的。上一次魏红军带人去伏击日军,不管是伏击地点的选择,还是后面的伏击战术的选择,张大虎都是承认的。

  魏红军能打仗。

  现在魏红军要打所谓的游击战,张大虎非常好奇。

  “李老师,日军可是一群牲口,千万不能粗心大意。张家沟村的村民,在日军到来之前必须要全部撤到山里面。村里吃的,要都藏起来。村里的井口也要封上。”

  魏红军嘱咐一下李世平。

  王秋云和魏红军虽然是八路军正规部队,但在张家沟村毕竟没有根底。要动员张家沟村的村民,还是要倚重李世平。

  “放心,我一定会不会拉下任何一个人。”

  “那就好。”

  盛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日军确认是张家沟村游击队伏击自己运输车队,是伏击战结束一天半之后。等他们确认是张家沟村游击队干的事情,立马派人了解张家沟村游击队的情况。

  因为日军实在是想不明白,张家沟村游击队怎么有实力伏击自己。

  做了一番调查之后,日军才知道原来张家沟村游击队来了三十来名八路军正规军。

  不过虽然来了三十来名八路军正规军,又缴获了一百多支步枪,但日军并不把张家沟村游击队放在眼里。

  二十九军的残部和晋绥军残部,他们甚至拥有重机枪,日军都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更何况是张家沟村游击队。伏击战结束五天之后,日军抽调驻扎在阳泉镇的两个步兵小队,又从县城抽出了一个步兵分队和机枪小队,加上140人的盛县保安团。

  日军的火力是很强大的。

  日军只有两个步兵小队加上一个步兵分队,以及机枪小队,总共才167人。却带着6具掷弹筒,两挺重机枪,七挺轻机枪。这种强大的火力,甚至可以比拟八路军一个团。

  日军出动,抗日游击军这边就得到了消息。

  王秋云和魏红军立马分兵。

  王秋云和李世平两个人留下,一边负责动员张家沟村村民撤到山上,一边则是负责在张家沟村做战斗准备。魏红军和张大虎两个人率领特务队,加上一挺轻机枪,来到了日军行军路线当中。

  “参谋长、孔德、张山,你们知道麻雀是怎么觅食吗?”

  快打仗了。

  魏红军和张大虎、孔德、张山几个人讨论接下来的作战。张大虎、孔德、张山都不明白魏红军突然之间谈起麻雀,所以疑惑的看着魏红军。

  魏红军看着周围的大树道:“麻雀觅食,从来不会成群结队。多半是一二只,三五只,十几只,忽东忽西,忽聚忽散,目标小,飞速快,行动灵活。我们打仗,也要学习麻雀。”

  “政委的意思是我们分成几个小队?”

  孔德是老红军出身,所以最先理解魏红军的想法。

  魏红军点头。

  道:“特务队的队员枪法都很好。所以我的想法是,特务队五个人组成一个小分队,必须要有一名老兵。日军从阳泉镇到张家沟村,中间有几十里路。这么长的路,我们的小分队,可以不停地偷袭日军。我对你们的命令很简单,每一个小分队开枪偷袭日军之后,立马撤离。一次偷袭,干掉一个鬼子就足够了,最重要的是自己不能有伤亡。几十里的地方,我们可以偷袭他们几十次,甚至上百次。此次我们带的子弹也足够支撑我们的作战。我们的偷袭要准,要快,不给日军任何反应的机会。绝对不能让日军的重武器有发挥作用的机会。这样几十里的道路上,干掉几十个日军,我们就成功了。我给这种打法取名叫‘麻雀战’。”

  “秒啊。”

  孔德立马叫好。

  孔德是老红军,当年打过不少游击战。魏红军说的“麻雀战”,其实也没有脱离“游击战”的范畴。只不过多了一个名字而已。

  只是具体战术上有些变化。

  八路军游击队的“麻雀战”,是八路军部队在敌后作战多年总结出来的一种战法。多少地方游击队就是靠着这种“麻雀战”,支援主力部队作战。

  效果一直是非常好的。

  “政委,盛县这个地方山多、树多,最适合打游击战。指导员刚刚说的‘麻雀战’,也非常适合在这里使用。甚至可以在两边埋伏,偷袭日军。”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5:27 , Processed in 0.035556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