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我在晋察冀1-783排版 - 第 124 页

  八纵现在其实不缺兵,缺的是干部。

  正因为干部不足,八纵很多干部都是要兼任好几个职务。王秋云为什么这么着急想要打造纵队作战科。就是因为纵队没有参谋长,作战科也不完善。导致他这个司令员和肖勇实这个副司令员什么都要管。肖勇实虽然兼管司令部,履行参谋长的职,务。但他还要分心管理察南干部学校、教导大队,都是忙的脚不沾地。

  所以王秋云才想要完善部队司令部。

  “那也比不上我们的十七团。我们十七团和你派过去的弹筒组、机枪组,那可是近2500人。三分区的十大队,人数还不到一千人,不到我们十七团的一半。怎么看都是我们吃亏。幸亏师长说不要我们送武器弹药,要不然这一次吃亏吃大了。

  “你呀。”

  王秋云处于怒火当中。

  八纵副司令员肖勇实、李世平,政治处主任韩卫国都是不说话。

  只有魏红军跟王秋云开玩笑,算是缓解一下大家的怒气。等王秋云冷静下来之后,魏红军才道:“说多无益。现在我们要考虑的是,怎么组建十八团和十九团。”

  “老魏,你先说说你的想法。你肯定有了腹稿。”

  “那我就说了。我们开辟察南根据地,宣化、涿鹿、怀来是重中之重,必须要在这个地方派出重兵。十六团以桑巩地区为中心,开辟怀来根据地已经有了基础。所以我的想法是第二支队改编为十八团,在宣化和涿鹿继续开辟根据地。至于十九团,我认为还是应该放在三区、四区这里。就像是这一次我们和师部合作一样,十九团未来还是要和师部多配合,打击大同方向的日军。十九团,我认为以四营和七营为基准打造。

  王秋云看着地图点点头。

  魏红军考虑的,都是八纵的战略。

  八纵的地理情况决定,主要敌人就是驻蒙军。

  而驻蒙军的组成就是二十六师团和独立混成第二旅团,一个是从张家口而来,一个是从大同而来。

  所以一边要不断的开辟察南根据地,一个是要配合一分区打击大同过来的日军。

  十六团、十八团、十九团的分配也是如此。

  两个团开辟察南根据地,一个团放在南边。

  “还有我的意思是,十八团和十九团的组建,从三分区十大队派人支援。”

  “应该如此。”

  王秋云点头。

  虽然都是八路军部队,但八路军也是存在山头的。像八纵往最早深究,那就是可以追溯到秋收起义。往大方面深究,那就是一方面军一军团、中央红军出身。再细分就是八路军独立团出身,和现在的一分区是一体的。

  三分区十大队,毕竟是三分区的主力部队。

  不可能以十大队为根基打造新的部队。为了指挥方便,也要把十大队拆开使用。但如何拆开也是一门学问。如何拆开,还不影响战斗力。

  “老王,我的意思是,十大队的一个营直接并入到第二支队。十大队的一个营有完整的干部配置,只要第二支队有足够的兵源,就能够打造出主力营。”

  “这是个好办法。第二支队缺的就是干部。你觉得十大队哪个营合适?”

  “当然是一营。一营是十大队干部最多,人员配备最齐全,战斗力最强的部队。把一营配给第二支队,组建十八团就不会有任何问题,战斗力也会有保障。不过一营营长和教导员,那都是资历深、能力强的干部。我的建议是郭林担任营长兼任教导员,他本来就是政工干部出身。把一营教导员陈启中调出来。现在我们很多部队都缺政工干部,让他们两个人在一个营太浪费。”

 

 

第142章 新的整编2

  郭林和王秋云、魏红军一样,都是十五岁参加游击队。后来加入红军,开始是军事主官,后来改当连指导员,参加了长征。抗战爆发之后,参加了平型关大捷,后来留在晋察冀军区。在三分区担任十大队连指导员,营长等职。这一次十大队整体移交给一分区,就来到了八纵。

  而陈启中是老地下党,一直做地下工作。抗战爆发之后,组织了500多人的抗日游击队,晋察冀军区成立的时候带着这些游击队来到了晋察冀军区。先是担任十大队的连指导员,目前担任营教导员。郭林和陈启中在一营配合默契,一营也是十大队战斗力最强悍的部队。

  两个人都是军政全优的干部,都放在一营当中实在是浪费。当然主要是因为八纵缺乏干部。

  “那把陈启中调出来,你想让他去哪里?”

  “四营。”

  四营是原新兵第一营。

  宋志远担任营长之后,四营的训练走上正轨,战斗力也提升不少。但毕竟底子薄,还是有很多问题。干部缺乏的问题也很严重。

  把陈启中这样出色的政工干部调过去,对四营提升战斗力是有非常大的好处。

  “嗯,可以。”

  王秋云点头。

  然后道:“既然十大队要拆分,就把二营也拆分。二营抽出两个连交给第一支队,增强第一支队的实力。还有一个连交给游击支队,让冯木林安排。这样我们开辟察南根据地,就有十六团和十八团,还有第一支队、游击支队。”

  高伟的第一支队一直是独立发展。

  纵队对他们的支持也有限。

  这一次十大队这种成建制的部队过来了,当然要好好支援第一支队。把两个连整体交给第一支队,可以让第一支队组建两个主力连。

  对于第一支队的支持是非常大的。

  还有游击支队,前身是韩家兄弟的保卫团。虽然人数多,武器也好,但毕竟只是保卫团。派给他 们一个完整的连,可以迅速补充这支部队的干部缺口。同时增加在这个保卫团当中的党员比例,增加,老兵比例。

  “十大队的参谋长陈中和司令部留下。让他担任纵队作战科科长。”

  十大队是真正的干部储备强。

  陈中和是抗战崛起的一位指挥员。他是红军长征的时候才加入红军的战士,也就读过两年私塾。

  但他勇敢、爱学习,两年之内就成为了红军连长。

  八路军整编之后,他作为排长参加了平型关大捷。

  他的排立了大功,所以升为连长。之后分到了三分区,依旧是作战勇敢,他的连是三分区数一数二的主力连。结果短时间之内陈中和先是到了三分区作训处担任参谋,然后又回到了十大队先后担任作战科科长,十大队参谋长。

  升官速度之快是非常少见的。三分区那边有边很多资历比他深很多的干部,但升官速度都比不上他。因为陈中和每一次晋升,都是硬邦邦的战绩作为铺垫。所以没有人质疑。

  王秋云最高兴。

  有了陈中和跟之前从平西支队那边换过来的钟云,八纵的作战科就能够运转起来。以后不需要自己这个司令员,肖勇实这个副司令员,连作战计划都要亲自带人制定。

  “老王,除了十六团、十八团、十九团、第一支队、游击支队,我想我们八纵还应该组建两个新团。不是主力团这种大团,组建两个只有六个连到八个连的小团。就叫新一团和新二团。新一团以夏侯文组建的抗日游击队,新二团以五营和十大队三营来组建。这样我们既可以开辟察南根据地,十九团也可以配合一分区打仗,我们纵队还有警卫营、新二团和炮兵部队。”

  “新一团、新二团,四到六个连,那就是一个加强营。”

  “对。

  “可以。新一团和新二团这种,可以取消营级单位,团部直接领导连队。特别是夏侯文,他留在十六团当政治处主任有些浪费他的能力。还是让他回到新一团,担任新一团团长兼任政委。好好地发展新一团,好好地发展当地根据地。如果有能力,以后可以往延庆、赤城方向发展。”

  八纵的崛起,让王秋云野心大增。甚至开始考虑往平北地区发展,在这里开辟根据地。

  而且夏侯文在此次反扫荡当中,率领当地联庄会一举攻下康庄火车站,让王秋云非常欣赏。这是一个能文能武独当一面的干部。与其留在十六团担任政治处主任,还不如派到瑞云观,开辟怀来根据地和延庆、赤城乃至于昌平的根据地。

  魏红军看着地图点头。

  道:“夏侯文的确是不错。不过新一团底子薄,军区干部学校毕业的学生当中,抽出一些人交给他们。现在其实是一个好机会。平绥路日军严重不足,对于这些地方的控制力很差。新一团完全可以往这里派遣干部,开辟这边的根据地。”

  “这个交给夏侯文。十九团,你认为四营营长宋志远和七营营长曹磊谁更适合担任团长?”

  “曹磊吧。”

  “怎么说?”

  “宋志远是党员,曹磊不是党员。调十大队二营长楚庆中去担任七营营长,你觉得如何?”

  “好。”

  王秋云虽然不是政工干部,但也明白魏红军的意思。曹磊不是党员,对于入党也不是很积极。虽然投奔了八路军,但只是无奈之下的选择。相比起来宋志远却是主动投奔八路军,入党也积极。两个月前已经是党员。

  如果说信任,魏红军当然更信任宋志远。

  所以让曹磊当团长,既是为了显示八路军不拘泥于党派。同时也是为了把他调离他的七营,让八路军可以对他的部队进行完全的整改。

  这是魏红军参考八路军的历史决定的。

  八路军早期收编部队,担心会影响军心,或者影响八路军的形象。所以部队收编之后,除了派遣一些政工干部之外,还是保留部队原有的领导结构。

  开始没什么问题。

  但后来出现了很多严重的后果。遇到艰难情况之下,这些部队叛逃现象非常严重。而且因为原有领导结构没变,这些人叛逃的时候能够带走很多人。

  相比起来八路军老部队,你就算是叛逃,也带不走部队。因为八路军部队不是私人部队。

  魏红军也算是未雨绸缪。

  虽然曹磊不像是会叛逃的,可是以七营目前的情况,一旦曹磊选择叛逃,那么可以带走一大半人马。因为八纵对于这支部队的改造还没有完成。

  所以魏红军决定让十大队二营营长楚庆中去七营担任营长。

  楚庆中是十三岁就参加革命的红小鬼出身,还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三分区成立十大队的时候,他担任连长,后来担任二营营长。是一个久经考验的老红军干部。让楚庆中和张超两个人配合,彻底改造七营为八路军部队,这是魏红军的目的。

  “新二团呢?”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9 23:23 , Processed in 0.031873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