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我在晋察冀1-783排版 - 第 128 页

  “好。”

 

 

第147章 根据地发展的调整

  开完会议之后,王秋云有些闷闷不乐。

  本来想要轰轰烈烈的打一场,给军区和一分区看看八纵的实力。没想到八纵上万部队,真想要做什么事情却没有想象当中那么容易。说起来有上万部队,其实每个部队都有自己的任务,不可能真的,抽调这么多部队作战。结束会议,会议室就留下了八纵几名领导。

  政委魏红军,副司令员肖勇实、李世平、张子华,政治部主任韩卫国。

  “老王,夏侯文去开辟龙(龙关)延(延庆)根据地,新一团交给谁负责?”

  “新一团?”

  王秋云想了想道:“让张大虎同志去吧。他加入部队之后,一直担任参谋长职位,让他去指挥线部队。”

  这个年代的参谋长和几十年后的参谋长地位完全不一样。

  这个年代的参谋长就只是参谋长。帮助军事干部做参谋,真实的地位是不如下面一线指挥员的。

  张大虎是正规军校毕业,以前在一线带过兵,而且打仗经验丰富。这些年先是给王秋云当参谋长,成立十六团之后担任了十六团参谋长。一年下来自己独立带兵作战的次数很少。最多就是部队作战的时候,他会临时被任命负责某个方面。

  是应该让他去一线带兵。

  魏红军点头。

  张大虎在二十九军是担任过军事主官的。新一团说是团级编制,但其实就是一个小团。加上又被夏侯文抽走了老兵多的周冲第三连,新一团的战斗力是很成问题的。

  让张大虎去调教调教,是一个好事情。

  “老王,如果夏侯文真的能够在龙延地区闹出大事情来,甚至比我们直接袭击平绥路的重要据点影响还会大。”

  “龙延地区,那可是我们都没有涉及到的地方。不仅我们没有涉及到,就是平西支队在的时候,在这个地区也没有闹出过什么动静。夏侯文就带着一个连的部队,想要闹出大事情,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王秋云叹口气。

  夏侯文的能力是强,可是龙延地区八路军没什么基础。

  做什么事情并不容易。

  魏红军点头。

  不过魏红军很快转移话题道:“大家都在,那我们谈谈根据地发展的问题。刚刚会议上,张子华同志和韩开明同志介绍了他们在怀来的工作工。我想就这个问题谈谈。”

  “司令员、政委,我在这了做检讨。我忘记了现在是打仗的时候,以为日伪军撤到县城就万事大吉。所以就把十六团的部队给撒了出去,忘记留下一支机动部队。

  张子华站起来检讨。

  魏红军点头。

  道:“这个的确是要受到批评。我们任何部队都要注意这一点。不管有什么事情,手中一定要保留一支机动部队。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根据地的情况也是如此。说不定会出现什么事情。不管是纵队,还是下面的各团、各支队都是同样的情况。手中要有一支可以调动的部队,面对一些紧急情况的时候,才能够心中不慌。像现在这样,一旦日军突袭你们根据地,你们临时召集部队就会非常不容易。”

  “我接受批评。”

  “韩主任,把这个事情写下来,发给下面各团、各支队,让他们引以为戒,以后都要注意。”

  “是。”

  韩卫国接受命令。

  韩卫国做的就是这个工作。上面的政策,还是纵队的一些政策,都需要政治部总结,最后下发给下面的部队。16团这一次这种私自决定把部队撒开,发展怀来根据地的做法,里面是有问题的。

  特别是手中没有一支机动部队。

  这很容易出现大问题。

  虽然张子华资历深、级别高,16团是纵队头号主力团。但该批评还是要批评。

  “不过我要谈的倒是另外一方面。关于主力部队和地方部队,以及民兵协调发展的问题。我们这支部队是从抗日游击军开始发展,后来成为独立支队,现在是第八纵队。我们部队根基钱,但发展速度快,扩军速度快。我们一直想方设法培养干部,但显然跟不上部队发展。特别是主力部队干部极度缺乏。最后的结果是,我们主力部队把地方干部全都吸收到了部队。从部队发展的情况来看,暂时的效果还是很好的。我们八纵现在已经有十六团、十八团、十九团三个主力团,还有第一支队、游击支队,以及新一团、新二团、新三团。纵队司令部还有警卫团、炮兵队。可是我们却忽视了对于地方部队的培养。地方部队的健康发展,才是部队和根据地未来稳定的基础。”

  “老魏,你的意思是?”

  “我认为利用现在没有日军扫荡,我们应该沉下心来好好发展根据地,同时提升地方部队的战斗力。以后说不定主力部队就要跳出外线去打仗,到时候就需要地方部队在内线坚持。要是没有足够的战斗力,他们根本坚持不下去。”

  王秋云点头。

  这个道理他是懂的。

  早年大家在苏区打仗的时候,地方部队就常需要配合主力部队打仗。特别是红军、八路军都强调内线和外线联合作战。地方部队一直是主力部队最有利的补充。

  “是这个道理。”

  “所以我的想法是,盛县、西宁县、宣化县、鹿县、怀来县都要有县大队,编制大约和一个营差不多。主力部队应该帮助县大队的组建,以及县大队的训练。而且不是简单的帮助,十六团、十八团、十九团,还有警卫团都要抽出一个主力连的兵力。县大队大队长最少应该是主力连连长,各区小队也必须要有一个老兵帮忙训练。这样一两个月的时间,县大队、区小队这些地方部队的实力会有一个飞跃性的发展。再说我们这一次反扫荡缴获的武器很多,主力部队装备好的武器,换下来的武器都送给县大队和区小队,提高他们的武器装备水平。”

  王秋云沉默片刻道:“日军会给我们一两个月的时间吗?”

  “会,一定会。现在日军的主要目标是武汉会战,在敌后他们主要的对手是冀东大暴动。相比起这些,我们只是小患。再说独立混成第二旅团被我们打残了,他们想要重新补充兵源,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因为第四纵队和冀东大暴动,平绥路都是时断时续。没有一两个月的时间,日军是摆不平这些事情。甚至未来两三个月之内,驻蒙军都不可能对我们有什么很大的扫荡动作。顶多就是在和我们根据地交界处,跟我们彼此拉锯一段时间。”

  “嗯。”

  王秋云听了进去。

  也就是魏红军说话,要是其他人说这些话,他绝对是听不进去。首先魏红军是部队政委,还是察南特委书记,在八纵级别最高,有最后决定权。

  再者两个人合作多年,彼此也算默契。

  看王秋云听进去,魏红军很高兴。魏红军并不是因为自己的政委,所以如此重视根据地建设和地方部队的建设。而是魏红军知道,抗日战争就是一场持久的战争,绝对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够结束战斗的。而这种持久战最考验的就是根据地建设和地方部队的积累。

  只有根据地建设好了,地方部队有足够的战斗,力,才能够和日本人打持久战。地方部队战斗力足够,才能够在主力部队伤亡过大的时候,可以直接从地方部队抽调人员补充主力部队。

  这个事情魏红军当然可以决定。

  但还是要得到王秋云和其他纵队领导的支持。

  纵队领导之间合作如果发生问题,对于部队的战斗力影响很大。

  “你们觉得呢?”

  王秋云问了几个人。

  张子华非常高兴,因为魏红军虽然批评自己,但侧面上却是肯定了自己的想法。所以他立马道:“我们十六团坚决服从命令。愿意拿出一个主力连,支持地方部队的发展。”

  “我支持发展地方部队的想法。

  政治部主任韩卫国发表自己的看法。

  同时对于八纵有了更高的期待。本来以为王秋云和魏红军年轻,经历如此辉煌的反扫荡胜仗之后,会不会膨胀,都是韩卫国比较担心的。可是魏红军这个政委如此年轻,却能够如此沉稳。并没有因为反扫荡胜利,就心浮气躁。相反愿意沉下心发展根据地和地方部队。韩卫国虽然资历深、年纪也比魏红军大,但还是非常钦佩魏红军。

  毕竟之前自己都有些心浮气躁。

  觉得日伪军不过如此。

  “好,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了。接下来的一个月当中,主力部队一边整训,一边要支持地方部队的发展。主力部队的一些干部要下沉到地方部队。

  王秋云也下了决心。

  魏红军想了想加了一句道:“从现在开始,军队不允许随便从地方抽调干部。军队要抽调地方干部,需要给纵队政治部打报告,要由韩主任批准才可以。”

 

 

第148章 整编黑马队

  夏侯文回去之后,立马带着周冲的一个连,然后开始往北走。周冲的这个连,是夏侯文组建新一团的时候专门从16团调过来的。

  因为新一团都是夏侯文整编的当地联庄会。缺乏军事干部,更缺乏一个拳头部队。夏侯文本来的想法是以周冲第三连为拳头部队,提高新一团的战斗力。

  不过这一次去开辟海坨山根据地,夏侯文要带着部队一起去。在新一团唯一战斗力比较强大的就是周冲的三连,所以他点名要带走三连。

  速度很快。

  夏侯文率领第三连,跨过平绥路。如果是以前要跨过平绥路,必须要小心翼翼。因为平绥路沿线都是日伪军的碉堡。但自从第四纵队出击翼东,带走了大量平绥路日伪军。同时八纵反扫荡当中获得胜利之后,平绥路沿线的日伪军防御就没有以前那么牢固。

  所以夏侯文率领部队轻松越过平绥路,进入了怀来、延庆、龙关交界处。

  “踏踏踏夏侯文刚刚进入延庆地带,突然之间就有一队骑兵奔袭而来。

  周冲大惊。

  这可是骑兵。

  虽然都说重机枪出来之后,骑兵部队就要退出历史舞台。但在二战的时候,应该说是在中日战场上,骑兵依旧是威力很强大的兵种。

  特别是平原地带,骑兵部队呼啸而来,呼啸而去。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5:20 , Processed in 0.050256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