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我在晋察冀1-783排版 - 第 138 页

  王秋云和魏红军两个人率领的八纵,这几个月实在是太活跃。特别是重创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让寺内寿一这个华北方面军司令官都知道了八纵。

  “是。从我们得到的情报,这个八纵现在有十六团、十八团、十九团,还有新一团、新二团、新三团。”

  “八嘎呀路。”

  寺内寿一大怒道:“这个八纵太活跃了。要是放任不管,必然会成为平绥路最大的祸害。现在我们有哪支部队可以调动?”

  “大将阁下,目前并没有可调动的兵力。如果说有,只能是请关东军,或者是调动蒙古自治政府的部队。但他们大部分部队,并不在这边,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华北方面军新任参谋长山下奉文很是为难的回答。

  山下奉文日子过得更难。

  刚刚成为华北方面军参谋长一个月时间,各种不好的消息就传到了司令部,让他忙的不得了。翼东大暴动爆发也有一个月了,但山下奉文怎么都不齐部队镇压。

  只能是等着关东军派出部队。

  华北方面军这边,已经是抽不出什么部队。

  “蒙古骑兵第六师呢?”

  “大将阁下,为了围剿冀东部队,蒙古骑兵第六师已经从张北调到了承德一带。准备和关东军、满洲国防军合围冀东八路军。要是把蒙古骑兵第六师调走,合围就会出现问题。”

  山下奉文规劝寺内寿一。

  对于华北方面军和关东军来说,冀东都是绝对不能丢失的地方。现在冀东大暴动部队占据冀东二十多个县,这是他们不能允许的。

  华北方面军实在是抽不出部队,只能是把刚刚登陆中国的110师团派过去。其他的都是关东军、伪满军,这还不够调动了一支伪蒙骑兵师。

  伪蒙骑兵师总共有九个师。

  这九个师,主要对手就是绥远,是傅作义的三十五军。因此伪蒙骑兵师基本上都部署在了绥远那边。唯一离得近的就是伪蒙骑兵第六师。

  所以才会抽调伪蒙骑兵第六师去了承德。

  “冀东重要,察东地区也重要。冀东这边虽然声势浩大,但只要我们兵力部署到位,剿灭他们只是时间问题。但察东地区可不能放任不管。八纵目前发展态势太猛,已经从察南发展到了察东。必须要把八纵在察东发展的火苗消灭在萌芽当中。给关东军司令部发电报,说我们需要蒙古骑兵第六师回去,消灭这个所谓新三团。让关东军抽调一两个旅的满洲国防军入关。”

  寺内寿一很担心察东地区。

  这一带目前都没有日军大部队。如果任由新三团这样发展下去,平绥路以后就会很危险。相比起来冀东这边虽然声势浩大,但部队已经开始集结。

  “是。”

 

 

第159章 作战准备

  “纵队送来的情报大家都看了?”

  “团长,不就是一个伪蒙骑兵师吗?他们能有多少人?我们现在兵强马壮,就守着县城。看看他们能不能攻下县城。”

  伪蒙骑兵第六师要来了。

  夏侯文开会。

  听到日军要来了,大家一个个都是摩拳擦掌。

  这段时间太过顺利,一个个都是膨胀不已。一个1500人左右的骑兵师要过来,都不放在眼里。

  新三团骑兵营营长马洪元很是不服气伪蒙骑兵师,想要和他们较量较量。

  他一说,其他那些指挥员都是连连点头。

  不就是骑兵师。

  我们守着县城,他们还能打的下我们县城吗?

  “可是我们如果主力部队守着县城,那么我们这段时间在各地成立的各种组织,还有支持我们的那些百姓怎么办?伪蒙骑兵师毕竟是骑兵,他们不打我们,专门去扫荡这些地方怎么办?”

  周远明担忧的道。

  夏侯文不说话,看着大家发表观点。

  对于周远明刚刚加入八路军,就有如此的眼光感到高兴。随着八纵支持夏侯文,给夏侯文这边调了二十名干部。其中十个人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干部学校毕业的,还有十个人是八纵自己的干部学校培养的。

  他们和夏侯文带来的十名地方干部合作,开始在龙关发展地方组织、地方党员。目前龙关的革命形势很好,很多老百姓都支持打鬼子。

  如果主力部队死守县城,那乡镇、农村刚刚红火的抗日形势立马就会受到打击。伪蒙骑兵师毕竟是正规的骑兵部队,收拾那些没有多少保护力量的地方组织还不是手到擒来。

  要是牲太严重,刚刚兴起的抗日形势又要陷入低谷。

  “我认为县城守不守都一样,还不如不要县城。”

  刚刚带着部队来到龙关的冯木林开口。

  新三团的不少军官听到冯木林的话,都是勃然大怒。他们好不容易打下了县城,冯木林刚来的,竟然说要不要县城都一样。

  所以这些人立马斥责冯木林。

  冯木林倒是不着急。

  等大家发泄完了之后,才慢慢道:“我想问一下大家。我们部队抗日,最需要的是什么?”

  “武器弹药、粮食、兵源。”

  周远明开口。

  冯木林点头,道:“周副团长说得对。我们抗日,就要发展部队。而部队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三个。武器弹药、粮食、兵源。武器弹药我就不说了,我们自己目前无法生产,只能是从鬼子和汉奸手中抢夺。所以就剩下了粮食和兵源。那么粮食和兵源从哪里来?是从城市里来吗?不,中国的农业国,我们的粮食和兵源都是从农村来。就说说龙关县,人口十万人左右。可是县城才有多少人口,四千来人。整个龙关县主要人口都在农村。我们守住了四千人的县城,丢掉了九万多人的农村。我们就算守住了县城,粮食呢?兵源呢?”

  冯木林可是有多年丰富游击战经验的指挥官。

  又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过。

  有理论、有实践。

  所以说的是头头是道。

  “那冯司令员的意思呢?”

  康水有些不服。

  虽然康水也认为守城没什么好的效果。但让一个外人这么侃侃而谈,而且说的还很有道理,这就让康水不满意。

  斜着眼问道。

  冯木林早年指挥渭北游击队,在陕西见多了各种绿林人士。当时他的游击队当中,就有很多陕西刀客。所以对于康水的样子也不在意,笑着问道:“康队长,我听说以前日军和伪军围剿过你你是怎么躲过他们的围剿的?”

  “那还不简单。我从十七岁上山,八年时间对于那一带的情况非常熟悉,闭着眼睛都能上山下山。鬼子和汉奸人多,我就往山里面一躲,他们根本找不到我。要是他们当中有些人在山上落单了,我就宰了他们。等他们在山上累了,粮食也不够了,就只能是撤出去。我能让他们轻松撤出去,不留下点东西可以吗?我的武器弹药都是这么来的。

  就小日本和汉奸想抓我?”

  在这方面康水是非常得意的。

  康水是察东一带土匪当中,受到日伪军光顾最多的。但康水依旧是活蹦乱跳,反而是日伪军慢慢的不去清剿康水。

  “康队长说得好。打仗就应该如此。碰到强大的敌人不要硬碰硬,要学会思考,要懂得跟他们周旋。老祖宗都说过,避其锋芒。”

  康水皱眉。

  冯木林是啥意思。

  夏侯文心中有了一些想法。看到冯木林,觉得冯木林也有一些想法,所以道:“冯司令员,你有什么想法,就直接说吧。”

  “好。”

  冯木林来到地图前面,道:“运动战是怎么说的?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所以我的想法是,我们退出县城,且大且踏步后撤。然后利用一支部队诱敌深入,把伪蒙骑兵师引诱过来。而我们大部队埋伏起来,利用我们的人数优势,加上地理优势,一战歼 灭追击过来的伪蒙骑兵。

  “在哪里设埋伏?”

  “黄门峪。”

  冯木林指了指龙关县城南面的黄门峪,道:“这里不远处正好是白河流过,因此这里一直是泥泞所在地,这一片泥泞几乎在五里地左右。骑兵部队最有威胁的是他们的速度,一旦骑兵进入这一带的泥泞区域,速度自然会慢下来。骑兵只要没有了速度,那威胁就减少一半。而且西边有一座比较矮的山,当地人都叫西山。不高也不险,非常适合埋伏军队。而东边则是一片芦苇荡,我们的部队正好可以藏身。加上一支部队在南边设置防御工事,另外一支部队断敌后路,那么就能够瓮中捉鳖。歼灭追来的敌人。”

  冯木林说完,夏侯文连连点头。

  和自己想的差不多。

  不过更具体,而且更大胆。周远明在旁边疑惑的道:“冯司令员,你刚刚来到龙关,是怎么知道黄门峪的?而且对那里的情况那么熟悉?”

  “我这是多年打仗的习惯。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就要观察当地的地形情况。我的部队从南向,北,我每到一个地方,除了亲自观察地形,就跟当地老乡聊天。黄门峪这个地方是我亲自考察过的,是打伏击非常好的地方。伪蒙军一旦拿下县城,必然要在县城留下一些部队,不可能全军出击。而且,伪蒙骑兵第六师说是1500人,但真正打仗的不会超过千人。到时候追击我们的,也就几百人。我们这么多人,虽然没有重武器,但轻机枪也不少。伏击几百人绝对不成问题。只要灭了他们几百人部队,伪蒙骑兵第六师也不敢随便和我们打仗了。

  夏侯文看着其他人道:“大家觉得呢?”

  “我觉得可以试一试。”

  周远明连连点头。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2:08 , Processed in 0.031340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