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我在晋察冀1-783排版 - 第 145 页

第166章 夏侯文的大局

  驻蒙兵团在整训,华北方面军抽不出部队。

  结果察东地区的抗日形势是越发的高涨。夏侯文现在是真的很忙。一边要对部队整训,提高部队战斗力。毕竟新三团是新的部队,战斗力其实一般般。

  然后是建立根据地,建立地方政府。

  自己来龙关,夏侯文带了十名地方干部。都是自己在怀来发展的党员,资历比较浅、工作经验也比较少。之后魏红军给夏侯文送来了二十名干部。

  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文化干部。

  一个是魏红军用武器弹药、粮食从平西地委换来的干部,都是毕业于晋察冀军区干部学校的。这些人其实就是俗称的“三八式干部”,也就是七七事变之后参加八路军的干部。另外一部分是盛县的读书人,早年在盛县根据地工作,后来进入了察南干部学校读书。

  这二十个干部,对于八纵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源。

  但魏红军很重视察东、察北一带的根据地发展。所以专门给夏侯文派了二十名文化干部。

  有了这些干部,加上周远明的配合,夏侯文目前在龙关的工作进展还是很顺利。但这只是最开始的根据地地方政府,离真正的根据地差了不少。

  夏侯文是龙关党政军一把手。

  所以每天都是忙的脚不沾地。因为夏侯文知道,日本人是不可能给自己太多时间。驻蒙兵团目前正在接受日本那边送来的补充兵,一旦重新组建之后,就会再次扫荡根据地。

  如果根据地建设不足,那么一旦被日军扫荡之后,想要再恢复就会很困难。

  因此夏侯文很是紧迫。

  “团长。”

  “康水兄弟,最近如何?”

  “挺好的。把那些汉奸一个一个都解决,心里不知道有多痛快。

  康水满脸都是骄傲。

  他没有想到自己还能有一天这么痛快的杀那些汉奸。

  “康水兄弟,我今天找你,其实是想跟你跟谈谈特务队的未来。”

  “团长,什么事情你直说。”

  虽然入伍当了特务队队长,但康水依旧是改不掉自己吊儿郎当的毛病。

  但夏侯文依旧是平常心对待康水。

  这是康水非常信服夏侯文的原因。康水自己曾经就是读书人,对于读书人的想法很了解。自从自己当了土匪,后来见过的那些读书人谁愿意再搭理自己。唯独夏侯文这个八路军团长,对自己却丝毫没有嫌弃。这种对于康水来说,就是一种知遇之恩。

  所以夏侯文很直接的说,要谈特务队的未来,但康水并不担心。因为康水相信,以夏侯文的胸怀,对特务队的安排一定不会对自己不好。

  “康水兄弟,你知道特务队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吗?”

  “知道。”

  “你说说。”

  “纪律不好,一盘散沙。打仗的时候,让他们冲,就一窝蜂的冲上去。让他们撤,他们就争先恐后的逃跑。没有一点军队的样子。”

  夏侯文哈哈大笑。

  中国这么大,人口这么多,民间一定是藏龙卧虎。

  这一点夏侯文是深切感受到的。

  像周远明,还有康水,他们都有闪光点。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都能够表现出非常高的能力。康水虽然没有接受过正规军事教育,但人非常聪明。

  只是看了看新三团一营一连的训练,就知道自己的特务队出现了什么问题。

  “对。特务队需要整训,需要接受正规训练。

  包括你也一样,你要学习如何排兵布阵,如何带兵打仗。现在你率领的特务队,人数几乎可以算是一个营了。你以后带兵会越来越多,不能跟以前一样。”

  “团长,我愿意学。你说吧,我怎么学?部队 要怎么整训?”

  康水可不是天生的士匪。

  康水是来自富裕家庭,从小也是接受过正规教育的。虽然被逼无奈之下当了土匪,但依旧有光宗耀祖的想法。现在好不容易从军打鬼子,他当然想要干一番事业。

  “康水兄弟,我想让你带着特务队去这里接受整训。”

  “这是哪里?”

  康水看了看地图。

  不是很明白夏侯文指的是什么地方。夏侯文道:“这里是盛县北岭庄,是我们八路军八纵司令部所在地。我们八纵所有的部队,需要的时候都会去北岭庄接受整训。特务队的战士都是好样的,大部分枪法都跟老兵一样,都是神枪手。但他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更像是一个独行侠,而不是一个整体的军队。所以他们必须要接受整训,成为一支部队。除了你之外,特务队其他的指挥员,也要学习如何打仗。我敢保证,只要特务队能够去进行整训,那么特务队未来必然会成为一支强军。还有你,康水兄弟。这里是八纵指挥部,有我们八路军八纵的领导。你去那里接受一段时间的学习,成为一个合格的八路军干部。”

  “我?”

  康水有些为难。

  看着夏侯文道:“团长,我就直说了。我这个人就这种德行。夏侯团长,你就像是我的亲兄长一样,不计较我这种样子。但我也知道很多人看我都不顺眼。这个地方是你们什么八纵指挥部,八纵的领导都在。他们看我这个样子,说不定一气之下就要把我开除了。”

  夏侯文笑了出来,道:“你放心。我们八纵的领导不是那么没有水准的。”

  “真的没事吗?”

  康水的心里没底。

  夏侯文点头,道:“康水兄弟,你相信我吗?”

  “当然。夏侯大哥,我这么多年也见过很多人。但从来没见过你这样让我信服的人。我不知道你们什么八路军政策,八路军纪律。但我只知道你这么好的人既然是八路军的人,那么八路军肯定就是好样的。我就愿意跟着八路军干。

  “那你就相信我。我不会害了你和特务队的。”

  “好吧。

  康水去北岭庄,其实还是排斥的。

  但康水是真的非常相信夏侯文。既然夏侯文这么说了,康水就愿意去看一看。看看夏侯文的领导是什么样子的。夏侯文看到康水同意,心中大定。

  虽然特务队战斗力不弱,但毕竟还是土匪打法。

  打个顺风仗,就会一窝蜂的上去。一旦碰到困难,最不能指望的就是这样的部队。夏侯文对于康水和特务队都寄予厚望,所以才会派康水和特务队去整训。

  夏侯文希望整训出一支强军。

  当然夏侯文也是非常担心康水的这个德行。所以专门给魏红军写了一封信,详细的介绍了康水的情况。希望魏红军不要只看表面,表示康水还是有很多优点。

  康水答应了夏侯文之后,很快就带着特务队448人南下进入怀来。又从怀来进入春花堡,最终进入了北岭庄。因为一路上都有八纵建立的根据地,所以还是很顺利。

  康水来到北岭庄的时候,北岭庄这边整训的部队很多。

  察南干部学校在上课,培养基层干部。包括军队军事干部和政工干部,还有培养地方干部。虽然八纵成立的察南干部学校,比不上抗日军政大学,也比不上晋察翼冀军区干部学校,但对于八纵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学校。因为他给八纵培养基层干部。

  然后是八纵的各个部队,都在北岭庄整训。包括各个县大队,甚至是一些区小队也会过来进行一段时间的整训,提高部队战斗力。

  王秋云、魏红军、肖勇实等人亲自领导部队整训。康水的特务队也进入了整训范畴。

 

 

第167章 部队归属感

  “那还是民国十八年的时候,当时因为干旱,家里粮食不够。我们镇里的周地主愿意借粮食给我们,当时我们都当他是活菩萨。我们家借了他们一担粮食。第二年年景又不好,但我们家还是努力还上了一担粮食。不过因为有利息,我们第三年还要,继续还。等到了民国二十一年的时候,年景就好了很多。我们家又还了周地主家两担粮食,前前后后我们家还了周地主家四担粮食。可是民国二十二年的时候,一算账我们家竟然还欠周地主家三十多担粮食。”

  魏红军在八纵开始推行新式整军运动。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就是诉苦运动。

  几十年后吃饱饭的网络键盘家们,他们是绝对不会懂得民国时期农村高利贷的情况。很多人用一句合同,还有一句你为什么借,来回避民国农村严重的高利贷问题。

  民国农村的高利贷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是寄生在这个时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上,根本无法回避的东西。在小农经济的中国农村,只要年景稍微不好,天公不作美,那么贫雇农不要说,就是大部分自耕农都要陷入粮食不够吃的情况。因为大部分土地在地主手中,人数众多的自耕农和贫雇农,他们抗风险能力是非常低的。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家里就揭不开锅。

  这样的情况,不是你想不想借高利贷的问题。

  而是你要活下去,只能是借高利贷。是这个世道逼追你必须要借高利贷。

  为了活命,从地主家借一点粮食。

  而这种借的所谓粮食,就是高利贷的基础。这是可以让你家破人亡的高利贷。你只要借了,那么根本还不起。这种高利贷利滚利,几年之内膨胀到你根本想象不到的数据。

  这还算是明面上的高利贷。

  甚至有些地主放高利贷,欺负你农民不识字。

  忽悠你签字之后,变成了你们家一辈子都还不清的债务。

  因为高利贷家破人亡的农民不是一个两个。农村的土地兼并当中,地主利用高利贷兼并农民的士地,是最常用的手段。特别是现在的民国,农村情况还不如满清时期。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0:00 , Processed in 0.031717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