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我在晋察冀1-783排版 - 第 169 页

  好在魏红军仔细了解过他们的资料。

  所以魏红军立马道:“那我替八纵欢迎几位。

  那我以察南特委书记,八纵政委的名义,临时给几位一些工作。如果不合适,可以直接告诉我。洪司 令员,我希望你担任我八纵军法处主任,同时在我八纵成立军事法庭。我们八纵历史短,所以内部很多机构不完善。需要慢慢的完善起来。”

  洪满是政法学院毕业,在西北军负责了好多年军纪。

  八纵已经不是之前那个刚刚成立的部队。

  杨全武已经是给魏红军透漏出了一个态度。那就是只要时机合适,就会让八纵管理的根据地独立出来,成为一个新的军分区。一旦这样八纵就需要完善各个机构。因为一个军分区,那就是几乎独立的一个根据地,啥都要管。

  军法处、军事法庭是必须要存在的。

  “可是我对于八路军的政策,还有很多很不懂。”

  “洪司令员,你是专业的。我八路军很多政策文件我们都有,我相信你能够很快就吃透他。

  “好吧,我试试。”

  “您手中那些学生,也可以推荐给我。”

  “好。”

  魏红军继续道:“高副司令员,我希望你来负责八纵还有根据地的商业贸易。这是关系到军队和根据地百姓生活物资的问题,是根据地建设未来的重中之重。你是学商业的,也做过生意,熟悉里面 的事情。”

  “我要想想。”

  “详细的问题我们单独再谈。”

  魏红军继续道:“隋主任,你是留学归国的大学问家。我们兵工厂需要你这样的大才。而且我准备成立察南工业学校,培养一些工业人才。我想聘请隋主任担任察南工业学校的校长,兼任我们兵工厂的技术干部。

  “察南工业学校?魏政委,你们根据地还要成立工业学校?如何击败日伪军才是当务之急,成立察南工业学校是不是本未倒置?

  隋十二有些疑惑。

  目前因为日军的强势,所以全国都是一片哀叹。

  这个时候都在考虑怎么击败日军。可是八纵这么一个小根据地,竟然要成立什么察南工业学校?

  魏红军笑笑,道:“隋主任,战争总是要结束的。等我们战胜日本人,建立新中国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发展经济,发展工业。到时候需要更多的人才,特别是工业方面的人才。我们虽然现在打仗,但一边打仗,一边培养人才,两手都要抓起来。以后建设国家总是会需要的。而且现在我们八路军发展一些小规模的工业,也需要大量的人才。所以这种学校是不嫌多的。

  隋十二町着魏红军好一会,突然笑了出来。

  然后道:“我以前就觉得中国革命的未来在延安。今天我再次确信,中国的未来在你们共产党这里。你放心,察南工业学校的校长职务我接了。我 一定竭尽所能,为八路军,也是为我们这个国家民族培养人才。”

  隋十二是真的大吃一惊。

  之前只是认为延安朝气蓬勃,中国革命的未来在延安。但今天看到魏红军这样一个八路军的小干部,竟然能有这样的远见。在一边打仗的同时,还在考虑未来中国的工业建设。这样的华共不成功,谁能够成功。

  “谢隋主任。”

  他们三个人的工作安排好了,其他都好办。

  对牛河山道:“牛老,我想你负责组建察南师范学校,同时负责整个根据地的扫盲工作。我们不能只是考虑从外面引入学生。我们也要自己培养干部。同时让我们根据地的百姓摆脱文盲。”

  “没问题。”

  最后剩下了楚河。

  之所以放在最后,是因为楚河级别最高。他是冀热边特委的委员,还是冀东大暴动的策划者之一。这样级别的干部,完全可以去军区任职。

  在八纵级别低了。

  不过既然他愿意留在这里,魏红军也要给他找一个好位置。魏红军道:“楚河同志,既然你愿意留在八纵。我就给晋察冀分局和晋察冀军区打报告,让你担任察南特委委员。同时担任我八纵副政委。除了协助我处理八纵工作之外,主要负责统战工作。一个方向是以后的察北地区,蒙古部族。另外一个方向是平津地区,为我八纵引入更多的人才和物资,同时也要培养更多民族干部。

  “我接受组织安排。”

 

 

第192章 统一思想

  晋察冀军区的反秋季扫荡结束之后,有了一段相对平静时期。

  当然只是相对平静。

  很多地区双方的各种冲突不断。根据地边缘的那些部队,趋着此次反扫荡的胜利,都在加紧扩大根据地面积,扩大部队数量。

  日军当然不愿意。

  所以在阻止八路军扩张。

  目前双方主力修整,地方部队和日军守备部队、伪军之间发生越来越多的冲突。

  而魏红军这个时候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冀东部队身上。

  如何稳定他们的情绪,如何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接受整训,接受整编,这都是魏红军目前最紧迫的工作。魏红军决定不遮遮掩掩,而是开诚布公的谈谈。面对冀东部队,你遮遮掩掩,或者强硬的改编部队,都会留下太多的隐患。还不如大家开诚布公的把问题都亮出来。

  所以召集了游击总队,所有连以上的干部。

  一下来了几百人。

  “政委,现在都说我们要留在这里,不回冀东了,是不是真的?

  “我们要回冀东。”

  “对。”

  游击总队这些人都是冀东本地人。

  乡土观念是很重的。

  从离开家乡开始,他们就思念家乡。这里很多人亲朋好友还留在了冀东,他们的情况如何,也是让他们非常担心。也正是因为这种乡土观念,游击总队西撤的过程当中,有几千人都离开了部队,回到了冀东。其他人虽然跟着大部队来到了晋察冀军区,但他们只是因为听从命令。他们一样是想要回到冀东。

  现在各种小道消息在军队内部传播,都表示冀东部队要留在这里。在这里接受改编,成为晋察冀部队。

  很多人不愿意。

  魏红军等大家七嘴八舌说完,才问道:“你们此次西撤,去接应你们的是,我八纵新一团和新三团。你们都说说,新一团和新三团的战斗力如何?

  比你们如何?”

  “新一团和新三团都是能征善战的部队,战斗力比我们游击总队强大不少。”

  游击总队第一纵队司令员归九很诚实。

  其他人也没反驳。

  因为是显而易见的。大家从燕山的丛山峻岭撤退的时候,新一团和新三团的战士纪律严明,走了那么远的路部队还能够保持战斗阵型。

  到了休息的时候,都是新一团和新三团布置岗哨。

  这方面游击总队就差远了。了他们撤退杂乱无章。甚至把他们分为小部队撤退的时候,都出现了不少问题。而且他们撤退一段时间之后,休息的时候都是累的东倒西歪。哪里还能够关注有没有敌人。

  还有游击总队的第一纵队,是游击总队的主力部队。可是跟着新一团、新三团扫荡周围汉奸武装的时候,双方的差距就更加明显。新一团、新三团不管是从部队展开速度、还是攻击速度,都是游击总队不能相比的。

  明显就是主力和乌合之众的区别。

  “那大家觉得新一团和新三团跟日军的战斗力相比如何?

  这么一问,大家就不好说了。

  这里毕竟是八纵的地盘。

  看大家不说话,魏红军继续道:“我八纵有三个主力团,分别是十六团、十八团、十九团,而新一团、新二团、新三团是额外编制。从战斗力来说,新一团、新二团、新三团是比不上十六团、十八团、十九团这样的主力团。可就是我们的主力团,人数都在2500人以上。但也不会贸贸然伏击日军一个大队,因为根本啃不下来。要是伏击日军一个大队,我们一般都是出动两到三个主力团。因为日军的实力就是这么强大。而新一团、新二团、新三团部队,集中起来也很难伏击日军一个大队。因为就算是伏击日军大队,也很难吃掉他们。

  大家都沉默。

  因为魏红军说的没有任何问题。

  这就是现在的情况。

  魏红军在大地图上,指了指道:“大家看看这是我八纵目前的根据地。我八纵目前主要的敌人就是日军混成第二旅团,还有就是五个守备大队,人数总共也就一万人左右。为了应付这些日军,我,们八纵光是主力部队就超过万人,加上县大队、区小队就有两万人。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在每个村都发展民兵。因为现在的我们,只能是用人数优势来和日军打仗。大家再看看冀东。”

  “察哈尔地广人稀,要不是有平绥铁路,这里就是一个不受重视的地方。但冀东是东北和华北的咽喉之地,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之前这里平时就驻有七八万的日伪军。就算以后日军不会在冀东部署这么多部队,但留下一两万部队是肯定的。因为冀东就是这么重要。关东军也好,华北方面军也好绝对不会看着翼东成为我们八路军的根据地而不管。

  “冀东这个地方,就是把我们八纵所有的部队放在那里,想要坚持下去都非常困难。我想问问你们,你们有什么信心认为,你们可以在翼东坚持,可以在冀东打击鬼子?”

  “魏政委,我反对你这种说法。”

  游击总队第一纵队政治部主任冯林奇站了起来。

  此人也是冀热边特委派到游击总队工作的。京畿地区最不缺少的就是文化人,冯林奇之前是在北大做学运工作的,自己本人也是北大毕业的。

  “魏政委,晋察冀军区成立的时候只有三千多人。但现在晋察冀根据地有千万人口。我打听过八纵的历史,当初王秋云司令员和魏红军政委就是带着三十来人的八路军部队到了盛县。不过一年时间,就打造出了八纵,拥有近万主力部队。敌人是强大,但你们不也是发展起来了吗?冀东地区的敌人是强大,但我们在冀东有很好的基础。冀东大暴动得到了整个翼东百姓的支持。我们在翼东有如此好的基础,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冀东坚持,不能在冀东打鬼子?”

  冯林奇不愧是北大出身的政工干部。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5:51 , Processed in 0.040219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