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我在晋察冀1-783排版 - 第 185 页

  河田武雄皱眉。

  大并镇很重要,所以这里的部队也多。河田武 雄是大井镇最高负责人,是一个大佐军官。敌后这些重要地方的日军负责人,军衔都比较高。因为河田武雄这样的地方最高负责人,负责整个大井镇的事情。不管是军事上的,政治上的,还是经济上 的。

  驻蒙军之前总共不过两万人左右。

  如果放在野战部队,也就是一个师团的兵力。

  佐级军官都是级别不低的军官,因为野战部队的大队长才少佐。手底下有三四千人的联队长才是大佐。

  但驻蒙军这边不一样。

  佐级军官是一抓一大把。独立大队大队长都是大佐,一些重要地方的日本最高负责人也是大佐。

  所以整个驻蒙军和驻蒙军控制的地盘当中,大佐级的军官不说一抓一大把,但也有二三十个以上。

  和河田武雄说话的是,驻扎在大井镇的日军中队中队长田边一明。

  “搞清楚是哪的部队没有?”

  “应该是八路军八纵十八团游击军。”

  “十八团游击军。”

  河田武雄拿起望远镜,观察了一下若隐若现的八路军阵地。

  观察好一会点了点头。

  不过很快道:“除了游击军,还有县大队。八路军十八团这是把游击军和他们的县大队都派了出来。”

  驻蒙军和八路军打了一年半的仗。

  所以对于八路军的情况也了解,特别是八纵的部队他们也熟悉。十八团的部队当中,如果整个部队基本上都穿着黄色军服,那么这就是八路军主力部队。也就是十八团编制内的主力营。他们基本上穿着整齐划一的军服,是晋察冀这边统一的军服。

  如果是半军装半百姓的混装,那就是十八团设立的游击军编制。而几乎看不到几个军装,部队当中也就几个人穿着军装,那就是县大队。

  军装并不是随处可见的。

  这个年代想要领军装,那是非常困难的。军区对于有编制的主力部队发放军装,那都是有规定的。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领多少军装,那都是有严格规定。其他没有编制的部队,都只能是自己解决军装问题。

  军装对于军区来说,是属于战略物资的。

  像亮剑李云龙那样,自己离开就想要打包几百件军服,完全是开玩笑,想啥美事。八纵的那些地方部队,很多都是八纵自己的军服厂生产的军服。

  但八纵的服装厂规模有限,无法让那些没有编制的部队都拥有军服。所以根据八路军的军服,日军也能够判断这支部队的来历。

  河田武雄和十八团游击军、县大队打交道比较多,因此一下就看出了这支部队的来历。

  “支那人这是疯了吧?”

  之前十八团游击军和县大队也一直在扩张势力。但都是小打小闹,是慢慢的吞噬周围的乡镇农村,一步一步扩张。这是第一次出动如此多的部队。

  “大佐阁下,你看?大炮,这群支那人是来真的?”

  田边一明大惊失色。

  因为他从望远镜里看到了大炮。八路军缺乏重武器,或者说有重武器,但缺乏弹药。八纵手中其实有不少大炮,可是因为炮弹缺乏,所以很多大炮平时都是在家吃灰的。除非是大行动,要不然是不会动用这些重武器的。

  但这一次不一样。

  他看到了大炮。这让他非常惊,18团这是疯了,竟然动用大炮。

  “给宣化和张家口发电报,说我们遭到了八路军十八团主力的进攻。给武田和小林打电话,让他们派兵增援。

  “是。”

  河田武雄是真的着急了。

  因为河田武雄判断,这一次出动的八路军十八团人数超过两千人。目前的大井镇说的有一千人,但能打仗的也就是日军的一个中队二百人左右。

  其他部队,都打不了仗,河田武雄也不是很信,任。

  特别是这一年多来和八纵几次交手,伪军不仅没能够成为日军的助手,反而成为了日军的拖累。

  给八纵送去了多少装备,多少弹药。甚至多少伪军直接加入了八纵。

  所以现在日军更多的是把伪军用在治安管理上,负责维持地方秩序,而不是出去打仗。甚至连这些伪军的武器弹药都控制的越来越严格。就怕这些伪军手中的弹药被八纵缴获。获现在面对这么多八路军部队,河田武雄是真没有把握。特别是当他们开始动用大炮之后更是如此。

  所以赶紧求援。

  “团长、政委,你们放心。我在这里,大井镇这边的日军不用说,阳原、天镇一带的鬼子也都不会北上的。

  十八团虽然是团级编制。

  但人数膨胀速度很快。把十八团控制的游击军、县大队都加起来人数超过五千人。虽然比不上旅级编制,但已经是一个加强团的编制。所以部队内部还是有不少分工的。要不然依旧按照团级编制,有团长直接领导就会麻烦很多。

  郭林目前是十八团副团长,平时两个游击军和县大队就是郭林指挥的。

  郭林资历深。

  红军时期就是营长,走过长征。来到晋察冀军区之后成为了三分区的干部,很快就成为了三分区十大队一营营长。后来三分区十大队交换到了一分区,来到了八纵并入到了特务营,成为了十八团的,构成部分。先是担任十八团二营营长,很快担任了十八团副团长。

  他成为18团副团长之后,主要工作就是对游击军、县大队进行训练。以及平时率领他们和日伪军争夺地盘。18团主力部队整训,平时打仗的就是游击军和县大队。不要小看18团游击军和县大队,他其实就是18团编制不够所以发展的部队,人数近2000人。

  吴清河点头道:“日军应该是不敢出来的,沿线来的日军要伏击也好,阻击也好,你自己决定。

  我和政委要带着主力部队北上宣化。

  “是。”

  “政委,我们准备准备先攻克北面的日军据点,然后北上直指宣化。

  “好。”

  兵力多和兵力少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就是可以做出的选择不同。驻蒙军兵力不足,手中几乎没有机动兵力。听到大井镇受到了袭击,却做不出多少动作。只能是命令大井镇周围几个据点派兵支援大井镇,包括让宣化也派兵支援。

  但宣化这边也困难。

  本来宣化驻扎着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的一个大队,可是这支部队去年南下作战被八纵几乎全歼。虽然补充了一些新兵,加上把周围守备大队的一些兵力加起来,所有的兵力满打满算也不到五百人。而且这不到五百人当中,有两个中队是刚刚补充新兵的独立混成第二旅团的,另外一个中队是守备大队的。

  光是协调就不容易。

  守备大队平时就在据点,主要任务就是保护平绥路。他们是不可能为了外面的事情,派兵出来打仗。再说这支守备大队只有一个中队,他们是不可能从据点出来。所以最后接到命令的宣化这边只能是派出一个中队,大约只有130人的部队出动。至于更多的,宣化实在是派不出来。

  但十八团这边不一样。

  用两个游击军、两个县大队围攻大井镇之后三千多人的主力部队还能够行动。甚至为了这一次行动,十八团把周围区小队、民兵队都动员起来。

  不少区小队聚集之后,就冒充十八团的主力部队,在十八团原住地进行训练。不仅仅是冒充十八团主力部队,而且正好利用这个机会进行整训,提高区小队的战斗力。

  兵力很是富余。

  “团长、政委,有发现。”

  “说。”

  “日军北峰据点出兵支援大井镇。”

  “多少人?”

  “日军一个小队,伪军大约六十来人。有一挺重机枪,有两挺轻机枪。

  “张山。”

  “到。”

  “你让一营尽快的部署伏击,全歼这股日军。

  “是。”

 

 

第213章 攻其必救2

  大井镇是察哈尔省的商贸重镇。

  位置正好在张家口和大同公路中间,地理位置非常好。其实大井镇的历史很短,一直到明朝万历未年才在这里建堡。明朝的时候,宣化和大同都是军事重镇。宣化、大同主要任务就是防备草原民族南侵。这个时候的大井镇并不起眼。

  大井镇真正大发展是清朝的时候,随着张家口大发展崛起的。张家口从一个宣化管理的小地方成为了察哈尔最重要的城市,连接了中原和草原,乃至于俄罗斯的贸易通道。京张铁路开通之后,张家口更是成为察哈尔最大的城市。也因为如此,拥有特殊地理位置的大井镇才开始发展起来。

  这一百年来大井镇是商贾云集,是商业重镇。

  就算是现在大同和张家口之间有了铁路,但大井镇依旧是大同到张家口公路最重要的一个连接点。

  但大井镇并不是军事重镇。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3:07 , Processed in 0.046648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