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我在晋察冀1-783排版 - 第 195 页

  不过很过快挠挠头道:“魏政委,老部队都过河了。反正在哪打鬼子不是打鬼子,我参加八路军,你欢迎吗?

  “欢迎,当然欢迎。”

  从下花园解救的这一批国军俘虏,用好了可以大大补充八纵的军事干部储备。因为这一批俘虏当中,有大量的国军军官,以及战争经验丰富的老兵。

  这些人当中,不少人肯定是想要回原部队。

  可惜现在的情况,周围哪里有国军部队。整个晋察冀军区,都是八路军从日军手中抢过来的。所以晋察冀军区和八路军其他军区不一样,周围甚至都没有和八路军高摩擦的国军部队。

  因为晋察翼军区这边完全没有国军的身影。

  所以这些俘虏只能是留在八纵。

  魏红军笑着道:“民国二十五年年初,我们红军东征进入山西的时候,就跟你们34军70师打过仗。当时你们部队的防御阵地部署的不错,战壕挖的也很有特色。当时时间紧迫,所以没能够好好学学。我们八路军打运动战是强项,找战机打敌人的侧翼或者尾部,是我们的拿手好戏。但构筑防御阵地,包括挖战壕这些方面,肯定有很多地方需要和你们学习。到时候你可不要藏着校着。

  随着抗战的深入,包括根据地的扩大,未来八纵和日军打正规战的机会一定会越来越多。

  不管八路军再怎么打游击战、运动战,但这个过程当中肯定有部队要打阻击战、攻坚战。在这方面八路军部队是弱项。而晋绥军这边,比八路军有经验。

  包括挖战壕,设计战壕,都远比八路军出色。

  该学习还是要学习。

  就像是历史上,八路军在关家脑围攻日军一个大队。打完仗之后,八路军部队参观日军战壕。从日军战壕当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魏政委,你这是说的哪里话。若我加入了八路军,那我们就是一家人。一家人之间当然是要互帮互助,哪能藏着掖着。魏政委,你这是小看我了。”

  “好,那就算我说错了。”

  魏红军哈哈大笑。

  不过还是正色道:“可是你要有心理准备。我们八路军在敌后作战,没有后勤补充。吃的、穿的,包括手中的武器弹药很多都要从敌人手中缴获,日子过得很艰苦,无法跟晋绥军相比。”

  “魏政委,你放心吧。你可能不清楚,我们山 西人最能吃苦。再说论起精打细算,我们山西人那可是谁也比不了的。”

  护卫总队第一总队李广荣部,进入宣化之后主要负责维持秩序。

  很快王秋云和十八团团长吴清河、政委雷佳斌他们一起过来。王秋云也不知道是因为激动,还是因为温度太低,脸上红扑扑的。

  “都好了?”

  “好了。”

  王秋云点头。

  兴奋的道:“我们这一次选择打宣化是正确的,宣化好东西是真不少。武器弹药也好,后勤物资也好,包括还搜出来了五十多万银元。有了下花园和宣化的缴获,部队几个月之内做什么都会很富余。”

  “回去再说吧。我们搁时间太多。古北口过来的独立混成第八旅团已经进入了怀来,和十六团的部队交上火了。我们这边如果耽误太多时间,十六团那边的压力会很大。”

  “行。”

  拿下宣化之后,把东西拉走也需要时间。

  八纵能够接连打下下花园和宣化,就是打了一个时间差。驻蒙军受到重创,还没有恢复过来的时间差。但日军的战斗力很强,这是无可置疑的。

  独立混成第八旅团虽然刚刚组建,但这一次出动三千多人。

  就算中间有损失,但主力依旧存在。

  十六团阻挡他们压力是很大的。所以王秋云和魏红军这边必须要下手快,尽快的撤离。宣化这边的撤离,比下花园快不少。因为相比起下花园,宣 化这边要撤离的人少了很多。

  宣化这边也有很多人愿意一起撤离。

  一直到3月6日,整个部队才完全离开了宣化。

  “老王,我有一个想法,你也琢磨琢磨。”

  “什么事情?”

  “我的想法是,我们八纵打造四个主要根据地。宁高镇根据地一个,龙延赤根据地一个,宣涿怀根据地一个,昌宛山(昌平、宛平、房山)根据地一个。现在宁高镇根据地是察西支队负责,龙延赤根据地是察东支队部队。但宣涿怀根据地和昌宛山根据地缺乏一个统一的指挥。”

  “你的意思是,成立可以统一指挥的支队。”

  “嗯。你觉得呢?”

  “我同意。具体如何做,我们回去商量。”

  “好。”

 

 

第224章 四大根据地

  “从下花园和宣化来到根据地的总人口16758人。其中国军俘虏4700人左右,被日军所抓民夫4900人左右,自愿加入我八路军的工人、医生、老师及其家属5200来人。还有投奔我八路军的下花园和宣化等地农民有870人左右,投奔我八路军的张家口周围学生480人左右,俘虏伪军440来人。还有200多被俘八路军。”

  在十八团指挥部,八纵临时开了一个会议。

  八纵副司令员李世平给大家介绍这一次人员大迁徙的情况。

  “人员都安排妥当了?”

  “按照身体情况,安排妥当。一些身体情况无法坚持南下的,就近安排,先让他们养好身体再说。”

  李世平也不是一年半前那个柔弱书生。

  跟着部队一年半时间,负责过宣传、征兵、开荒种地,到现在负责纵队后勤,人也成长了很多。

  虽然这一次撤离人有些多,但李世平和地方干部合作,还是把人都安排好了。

  “在目前这个时候,之所以召开这一次会议,是为了讨论纵队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先谈谈关于这些人的情况。我们把人带出来了,下一步要怎么做?”

  “政委,我们当初制定进攻下花园的计划,就是因为下花园拥有兵源。察哈尔整体来说,人口还是太少。我们八纵想要扩军,除了受制于武器弹药和粮食之外,还会受制于察哈尔人口情况。像这一批这么好的兵源,实在是不多见的事情。所以我的建议是,八纵增加三个团的编制。

  八纵副司令员肖勇实开口。

  部队扩军,可不是玩游戏。手指点一点,就能,够爆兵,其实制约因素是非常多的。武器弹药的不足,后勤物资的不足,都严重影响扩军。

  就像是之前的平西支队。

  穷啊。

  特别是手中没有粮食。没有枪,没有炮,拿着大刀梭镖也能出去打仗,从敌人手中抢夺武器弹,药。可是手中没有粮食,那么根本无法扩军。因为部队都是脱产的,没有粮食就养不活部队。当时的平西支队就是这样的情况。

  他们控制的地方土地贫痞,粮食产量太低,手中根本就没有粮食供他们发展部队。要不是如此,当初第四纵队怎么会把带到根据地的冀东部队拱手让给一分区和晋察冀军区,自己只留下三千人。说白了还是人太多,第四纵队根本养不起他们。

  另外还有一个牵制因素,那就是人口。

  人口少的地方,扩军就会有一个屏障。你总不能把青壮年都拉去当兵,如果这样谁来种地,谁给根据地提供粮食。察哈尔就是典型人口不多的地,方。整个察哈尔人口也就三百万左右。

  八纵能够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开始触摸到这种瓶颈。

  想要继续扩军,察哈尔人口不足的情况会持续的影响八纵。八纵为了摆脱这种局面,也在积极的扩张根据地规模规,就是为了增加根据地人口。现在下花园的这一批兵源,对于八纵是非常重要的。

  “三个团?我们有足够的武器弹药吗?”

  “要看什么样的团。如果是一千人的小团,纵队可以轻松解决武器弹药的问题。如果是两千人的,团,纵队应该可以解决两个团的武器弹药。如果稍微降低一些标准,那么装备三个团是没有问题的。

  可是三千人的团,纵队是没有实力整编的。”

  李世平开口回答。

  八纵想要新整编三个团,武器弹药的问题也开始变得严重起来。

  “三个团,两千人的团。此次我们废了这么大劲,从下花园整出来这么多人,总不能都浪费。三千人的大团,我们现在没有实力组建。十二个连的团,我们八纵还是能够承受得住的。

  王秋云可不想浪费这么好的兵源。

  一千人的小团根本不考虑。这样的小团,连解救的国军俘虏都无法安排。而像十六团、十八团这,种三千多人的团,八纵目前还供不起。

  那就组建十二个连,两千多人的团。

  魏红军点头。

  支持王秋云的想法,道:“对,下辖三个主力营,一个主力营下辖四个连,十二个连的团正合适。纵队武器弹药不够,先从下面其他部队那边调配一些武器弹药。纵队要是多了三个两千多人的团,对于整个纵队都是好事情。任何一个根据地需要支援的时候,纵队都能够给他们派去一个主力团。”

  八纵如果能够再组建三个主力团,那么八纵的实力就能够再次飞跃。特别是新组建的三个主力团不是新兵团,而是拥有大量军官和老兵的部队。

  所以三个团是一定要建起来的。

  “那么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了。组建这三个新团,交给楚河同志负责。”

  魏红军点了八纵副政委楚河的名字。

  魏红军这些年在八纵也培养了不少政工干部。

  不过八纵实在是太缺干部,培养的干部都要去部队。就像是魏红军最器重的两个政工干部,一个是去宁高镇支队担任副政委的卢伟生,一个是去担任34团政委的张超。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9 16:20 , Processed in 0.033974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