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我在晋察冀1-783排版 - 第 201 页

  可以说1939年年初,八纵的主动出击,大大影响了华北抗日局势。

  不过八纵现在的工作很繁忙。

  十六团、十八团在这一次行动当中伤亡也不小。特别是十六团撤离之前,和独立混成第八旅团硬碰硬打了几仗,自身伤亡很大。

  从进攻康庄开始,伏击日军中队,到后面进攻怀来,以及和独立混成第八旅团作战,前前后后16团加上地方部队伤亡超过千人。这可不是小伤亡。

  十八团伤亡虽然比十六团少,但拿下宣化的时候,也有不少伤亡。之前还伏击了日军一个中队,前前后后伤亡六百多人。

  十六团、十八团都是八纵最有战斗力的部队。

  此次伤亡如此大,必须要尽快的补充,要不然会影响十六团和十八团的战斗力。

  还有34团和35团,在宛平县和日伪军部队交手十几次。

  还是吃了不少亏。

  日军很生气,因此一直咬着34团、35团。34团、35团毕竟是新成立的团,也没有打过这种硬仗。部队不仅伤亡不小,甚至还有不少失踪的。

  不到一个月之内,损失超过了1500人。

  对于34团和35团绝对是伤筋动骨。

  不过经历了这样的残酷战斗,34团和35团才能够成长。

  除了大量的伤亡,八纵还要进行那些国军俘虏和被抓民夫的整编工作。毕竟从下花园、宣化带来了上万的青壮年,除了去根据地当技术人员,当工人之外,剩下的人总不能都去种地。这么好的兵源,最好的办法就是整编成部队。

  用一句来说,整个晋东北、察哈尔、绥远、冀东、热河、冀西、雁北都乱了。反而是挑起这场大乱的八纵,这个时候开始忙自己的事情。

  而八纵政委魏红军这个时候并没有坐镇指挥部。而是已经过了平绥路北上,来到了龙关察东支队司令部。要不是中间发生了下花园战役,魏红军早就到了龙关。因为考察察东支队和龙延赤根据地也在魏红军既定行程之内。

  “察东支队的基础很好。新一团、新三团的发展都不错。不过也不是没有问题。这个地方很是贫,粮食产量有限。关于粮食的问题,你们一定要注意。等日军恢复过来,华北方面军未来第一个扫荡的必然是我们晋察冀军区,我们八纵也会是重中之重。而龙延赤根据地必然也会成为敌人扫荡的重点。到时候粮食就比什么都重要。我们的部队能不能坚持下去,就要看我们手中有没有足够的粮食。”

  魏红军不管是到了哪一个根据地,第一个强调,的都是粮食。

  因为魏红军知道,日军1937年和1938年在前线的攻的势,到了1939年已经是降了下来。武汉会战之后,这几个月日军也在修整恢复。

  武汉会战日军的伤亡的确是很大。

  所以很多战场上减员严重的日军师团,都开始回国修整。

  等到1939年六七月份的时候,日军的修整也基本上结束。而且到时候日军的目的就是巩固他们占领的地方。到时候敌后武装遭受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其实很多人都认为是百团大战之后,日军才开始重视敌后八路军。

  其实早在1939年开始,日军就逐渐的把注意力转移到八路军身上。也正是因为如此,日军在华,北开始了“囚笼政策”,压缩八路军活动空间。所谓的百团大战,其实就是为了打破日军“囚笼政策”的。

  未来怎么面对日军大规模的扫荡,最重要的就,是部队要有足够的粮食储备。

  所以这是魏红军最重视的。

  根据地从现在开始储备粮食,等到最困难的时候,就能够挺过去。

  “政委,去年我一直在鼓励根据地百姓开荒。

  而且让部队有时间的时候也组织开荒。只是去年部队任务重,百姓也有很多顾虑,所以开荒规模有限。不过去年年未到今年年初,我们已经加大了宣传,扩大了开荒的规模。我们准备今年龙延赤根据地百姓开荒六万亩到十万亩。我们的部队、后勤机关、医院学校今年努力开荒五干亩左右。

  察东支队政委夏侯文回答。

  魏红军点头。

  道:“并不是我危言算听。我们已经得到了情报,日军军费是有限的。但日军兵力在增加,而且日军还在武装那些伪军。这么多部队吃的喝的都是钱,日本国内哪里有那么多钱,哪里有那么多粮食。因此我估计今年夏天和秋天的时候,日军必然会来我根据地抢粮食。未来几年我们和日军之间为了粮食一定会发生更多的战斗。所以现在多储备一些粮食,未来我们就占据更多的主动。”

  “政委,我们明白。”

  战争和和平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情况。

  和平年代的干部,那都是按部就班,甚至不少人靠着资历就能够升官。能力平庸一点没有关系能够保持部队稳定就可以。但战争年代干部能力平庸就是罪。

  这个时候需要那些能力强悍的干部去披荆斩棘。

  所以在战争年代,很容易涌现出能力强的干部。就像是夏侯文,在创建龙延赤根据地的过程当中,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组织能力、宣传能力,全局能力。

  几个月之内,迅速的成为了一个独当一面的大将。

  魏红军都是非常喜悦。

  八纵越是出来这样出色的干部,魏红军就越高兴。

  “我们已经做好了不少预案。其中就有如何应付日伪军抢粮食。

  “那就好。”

 

 

第231章 察东支队的实力

  “根据地建设方面做的不错。”

  夏候文绝对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全能型人才。

  不仅察东支队发展很好,就是根据地发展也很好。夏侯文在龙延赤根据地上,不管是减租减息工作,还是发展党员上,还是妇女工作上,做的都是红红火火。

  现在八路军就缺少这种独当一面的干部。

  要不是夏侯文资历浅,而且在八纵属于后发展的干部。魏红军都想要把夏侯文调到纵队,给自己当副手。

  “我现在想听听察东支队最准确的人员情况包括武器情况。因为我要根据你们的真实实力,给你们部署新的任务。”

  “政委,察东支队目前有五支部队组成。新一团、新三团、骑兵团、特务团、龙延赤县大队。其中新一团拥有1370人,拥有长短枪770条,一挺重机枪,六挺轻机枪。

  察东支队司令员张大虎汇报。

  说起来察东支队和夏侯文是分不开的。不仅仅龙延赤根据地是夏侯文开辟出来的,就是怀来东南部地区的农村根据地也是夏侯文开辟的。甚至怀来东南根据地和新一团,是夏侯文当年单枪匹马开辟的。

  新一团还是发展空间有限。

  怀来是16团的地盘,新一团只能是捡剩下的吃,发展不起来。后来新一团并入到了老领导夏侯文麾下,成为了察东支队的一员。 不过底子有限。

  实力上还是比较差的。

  “新三团1820人,长短枪1490条,4挺重机枪,11挺轻机枪。还有3门迫击炮,8具掷弹筒。

  新三团人数比开始组建的时候还少了很多。

  主要是骑兵部队独立出来,且去年日军扫荡的时候,新三团损失太大。张大虎担任察东支队司令员之后,开始对新一团、新三团进行整训。

  把一些不合格的兵源踢出去。

  不过就算如此,新三团近2000人的团,实力还是很强的。

  “骑兵团1060人,有战马620匹,马步枪530条。特务团850人,长短枪630条,2挺重机枪,6挺轻机枪,4具掷弹筒。龙延赤县大队有1200人,长短枪880条,4挺轻机枪。

  “你们的武器怎么会这么少?”

  魏红军皱眉。

  察东支队的实力还是可以的。所有的部队加起来有6000人左右,实力和当初的独立支队差不多。

  但察东支队的武器装备,比魏红军想的差了不少。

  察东支队之前打了不少仗,歼灭了不少日伪军。当初吴石反正的时候,歼灭了日军一个加强中队,还有伪满军一个团。缴获了不少好东西,但现,在他们的武器怎么会这么差。

  “政委,主要是坏的太多。这一年来我们频频作战,加上我们的武器本身就有很多老式的,损坏,比例很大。察东支队和龙延赤根据地成立时间太短,只能修一些就简单的武器。损坏稍微严重的,只能是放在一边。

  “这样的武器多吗?”

  “多。光是各种长短枪就有一千四百多条,还有十多挺重机枪,三十挺左右的轻机枪。

  “全装起来,我走的时候带走。回去之后,我让支队给你们二百条长枪怎么样?

  “政委,你这个生意做的太精了。”

  张大虎哈哈大笑。

  道:“你把这些坏枪带回去,鼓捣鼓捣应该能够弄出四五百条枪,轻重机枪也能够组装出不少来。只用两百条枪就敷衍我们。

  “就两百条,你们要不要?”

  “要,当然要。不过政委,你可不能拿一些老套筒糊弄我们。我们要三八大盖。

  “没有。晋造步枪或者汉阳造。”

  魏红军没好气的回绝了张大虎。

  随着部队扩军,武器弹药开始不足。光是从战场上缴获,已经很难满足八路军发展的需要。三八大盖在各个部队都是宝贝。就算是在纵队,能够完全装备三八大盖的,都是一等一的主力部队。让魏红军从哪里给察东支队两百条。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1:08 , Processed in 0.033559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