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我在晋察冀1-783排版 - 第 247 页

第284章 记功运动

  杨全武的办事效率是非常快的。

  和王秋云、魏红军谈话两天之后,徐罗民的事情就搞定了。杨全武是当天就去军区找了聂司令员。当然事情办的这么快还有一些原因是冀热辽挺进军那边对于徐罗民过去担任副参谋长兼任作训处处长的任命不是很满意,迟迟没有给一个答复。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军区毕竟是调走了八纵一个主力团。那可是两千多人的主力团,这样的一个主力团完全可以撑的起一个小军分区。但现在要划拨给五分区。

  再说八纵连打胜仗,可是军区一直没给八纵一个正式的级别。甚至八纵目前的情况升格为军分区都没有问题,但自己也没有给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聂帅觉得自己亏欠八纵。

  既然八纵想要徐罗民,聂司令员大笔一挥,同意了此事。军区任命徐罗民担任八纵副司令员兼任参谋长,同时把徐罗民这一队二十多人全都分配给了八纵。

  至于蔡德宝的事情,还需要协调。

  毕竟这不是晋察冀军区内部的事情。翼热辽挺进军和冀中军区,虽然都是隶属于晋察冀军区。但一般情况之下都是独立活动。平时打仗都不需要晋察冀军区的批准。甚至在人事问题上,都是独立的。

  加上之前为了11团的问题,双方闹得也不是很愉快。

  现在想要冀热察挺进军的干部,当然不是简单的事情。

  “司令员,政委,徐罗民报道。” 徐罗民敬礼。

  接到军区命令之后,徐罗民丝毫没有耽搁时间,立马带着人来到了八纵。

  对于王秋云和魏红军,徐罗民是非常佩服的。

  当初115师平型关大捷的时候,三个人都在115师,级别是一样的,都是连级干部。而论起红军时期的资历和级别,徐罗民还要高于两个人。

  之后徐罗民又跟着115师打了好几仗。一直到115师分家之后,他去了抗大担任教员和队长。

  可是当初还是连级干部的王秋云和魏红军两个人,赤手空拳打出了八纵这样晋察翼军区的主力纵队,打下了十几个县的根据地。在目前整个八路军系统来说都是奇迹。

  他本来是非常期待去冀热辽挺进军。

  毕竟热河和冀东拥有千万人口。那个地方发展好的话,完全可以成为又为一个晋察冀军区,那就是八路军总部下属的大军区。可以说发展前途非常远大。

  可是那边并不是很欢迎自己,最后军区选择让自己去八纵。虽然八纵级别低了冀热辽挺进军好几个级别,但发展前途也不差。其实以八纵目前的实力,升格为军分区只是时间问题。现在八纵做的几乎就是军分区做的事情。而且聂帅他们也是有意识地让八纵继续独立发展、独立作战,其实都是在为八纵未来成为一个军分区打基础。

  所以来到八纵,徐罗民也不排斥。

  毕竟徐罗民是带兵打仗的将军,一直在军校并不是他想做的事情。他一直都希望能过去抗日前线。

  “徐罗民同志,欢迎欢迎,欢迎来到我们八纵。

  徐罗民别看资历不浅,其实和王秋云、魏红军一样都非常年轻,今年才二十五岁。

  王秋云最高兴。

  八纵干部少,尤其军事干部就更少。

  虽然政工干部也少,但八纵接受了大量的学生,自己就能够培养政工干部。魏红军把这些学生安排在察南干部学校学习,安排在政治部锻炼。再说八纵部队发展速度快,一直以来都不缺少部队整编的机会。只要整编部队,就会进行整军运动,那些政工干部就都有锻炼的机会。

  锻炼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就会成为合格的政工干部。

  但军事干部不一样。

  军事干部的锻炼机会,就是打仗。你在学校学的再多,最后还是要在战场上见真章。可是军事干部一旦打不好仗,结果是失去广大指战员的性命。

  就像是34团团长归九,因为历史特殊原因成为了34团团长。结果战斗当中部队减员千人。在战争年代这种事情很普遍。

  军事干部能力不足,或者一次错误的决定,都会造成大量指战员的牺牲。

  所以王秋云非常期待军事干部的加盟。

  陈中和去了34团之后,司令部更是需要一个人来负责。现在徐罗民来了,八纵的司令部就有人可以负责。

  “徐罗民同志,你来的正合适。纵队正准备召开一次会议,你这个部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一定要参加的。”

  这是魏红军召开了纵队会议。

  本来是没有徐罗民的。但徐罗民来得快,正好可以参加会议。

  八纵司令员王秋云、政委魏红军,副司令员兼任参谋长徐罗民,副司令员李世平,副政委楚河,政治部主任韩卫国,总共六个人参加的小会议。

  魏红军召开的会议,也是魏红军的提议。

  因此魏红军开口道:“就在不久之前,察东支队汇报日军在平绥路又开始修整调堡。这一次日军的堡很多都使用石头、水泥,之前用的平射炮很难攻破。不过我们广大的指战员们,不管是主力部队还是地方部队,都想了很多办法拔除这些碉堡。

  察东支队区小队的有一名队员,利用风向,采取烟熏的方式逼迫日伪军从碉堡出来。结果他们一个区小队,竟然把日军一个小堡给攻破了。缴获了二十多支步枪,一挺轻机枪。

  “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限的。”

  王秋云喷喷赞叹。

  徐罗民听到魏红军说的话,立马道:“这种地方民兵想要一些不同寻常的办法打击敌人,并不是孤例。我在军区的时候听说,在冀中军区那边,用地雷战打击日军非常有办法。很多民兵都想了各种不同的方法来部署地雷。听说冀中军区有个区小队,他们从主力部队拿到了六颗地雷。在日军行军的路上摆了一个地雷阵,一次性杀伤日伪军18人。

  可惜我们的兵工厂生产的地雷数量有限,根本没有多余的可以交给区小队、民兵他们更多的地雷。要不然以区小队、民兵他们的本事,不知道会有多少办法。”

  魏红军点头。

  抗战时期,出来了多少可歌可泣的英勇故事。

  同样也出来了多少出色的发明。

  而且很多都是最普通的战士发明的。如何更有效的打碉堡,如何更有效地杀伤敌人。甚至他们把现有的武器改装,或者是换一种方式使用。

  反正各种各样的发明太多了。

  都是在艰苦条件之下,绞尽脑汁的考虑如何打击日伪军。

  “毛主席说要鼓励前线指挥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其实我们对于我们的基层指战员,还有那些地方部队的指战员,也应该鼓励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所以我的建议就是,在军中发起一场“立功运动。开展“革命英雄主义运动,开展杀敌立功运动。”

  “政委,我们共产党打仗,我们八路军打仗,那是保家卫国,是为了广大穷苦百姓。如果这样广泛的进行立功运动,是不是有一些不妥当。

  副政委楚河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意见。

  魏红军摇头,道:“我们八路军是在保家卫国,是在为全国老百姓打仗。但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更要让历史铭记他们的功劳。我们都知道,只有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我们才能够过好日子。但我们在座的大家都明白,我们部队当中可能有很多人都看不到胜利的哪一天。我们几个人也是如此,说不定哪一场反扫荡战争我,我们就会牺牲在战场上。

  这是一个很残酷的现实,但也是客观事实。既然如此,在他们还活着的时候,表彰他们的功绩,让他们感受到荣誉。激发广大官兵们杀敌报国热情,不是很好的事情。”

  “英雄的榜样是无穷的。我们应该树立一些杀敌报国的典型,激励官兵。自古以来赏罚分明都是治军最根本的东西。”

  王秋云倒是很支持。

  八路军很穷,物质奖励基本上没有什么。再说八路军的情况,大家参加八路军就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这个年代参加八路军的,那都是有理想有信念的。要不然也不会选择八路军这么贫穷的势力。

  因此精神奖励是非常宝贵的。

  对于魏红军提出的记功运动,徐罗民倒是很感兴趣。魏红军自从开辟了盛县根据地之后,提出了很多东西,不仅受到军区的赞赏,甚至受到了延安和总部的赞赏。

  特别是魏红军在八纵开启的新式整军运动。从八纵开始,先是在一分区推广,后来在晋察冀军区推广,最后得到了延安和总部的支持,开始在整个八路军根据地推广。也有一些新四军部队也开始进行新式整军。

  效果非常好。

  八路军部队改编民间武装,吸收伪军部队,甚至整编在敌后的国军部队方面,效果都很是惊人120师、129师、山东八路军,乃至于新四军部队都对于这个新式整军运动给与很高的评价。

  所以徐罗民很想知道,这个记功运动是怎么样的。

  问道:“政委,这个立功要怎么算?”

 

 

第285章 记功运动2

  “我初步的想法是,分好多不一样的立功方式。就像是战场上英勇杀敌,是一种立功。想到好的办法对付敌人,也是一种立功。就像是我刚才说的那样,想到好办法攻破日军碉堡,这也是一种立功。想到适合根据地的地雷战术,那也是一种立功。基层指战员改进我们现在的战术,让杀敌更有效果,那也是一种立功。这都是军中的事情。如果放在根据地,谁有办法增加根据地粮食产量,这是立功。归根结底就是,只要对军队打胜仗,根据地发展做出贡献,都能够记功。用这种方法让所有的官兵,包括地方部队和根据地百姓都能够参与进来。当然我现在考虑的只是最初步,最简单的想法。这些还需要在实践当中慢慢的完善。”

  解放战争时期的新式整军,有好多内容。

  而且不是同一个部队出现的。

  是好多部队总结出来,最后推广的。有些是四野部队当中出来的,有些是一野,有些是三野当中出来的。最后汇集到军委,成为解放军部队的新式整军运动的构成部分。

  新式整军当中诉苦运动只是其中的一个,还有就是记功运动。诉苦运动是让部队能够拧成一股绳,让部队明白为什么打仗,提高部队凝聚力。在整编部队,训练新兵的时候最好用。而记功运动则是激发广发基层官兵的士气。以前大家虽然知道为了什么打仗,但他们主要是完成上级命令,在战场上勇敢。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不多。

  但随着记功运动的开展,基层官兵也都在动脑筋。结果不仅作战勇猛,而且都在开动脑筋。打仗的时候考虑如何减少伤亡,更好的消灭敌人。不打仗的时候,考虑怎么改进训练,怎么改进武器装备,怎么改进战术。以前这些都是指挥员的工作,但记功运动广泛开展之后,包括普通士兵也都在这方面开动脑筋。结果解放军部队各种各样的杀敌战术是层出不穷。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限的。

  魏红军现在就是准备推行记功运动。

  激发整个八纵部队的活力。

  “政委,我们后勤部门有位同志做了个草饼,行军打仗作为干粮非常适合。你说这种算不上是立功?”

  李世平开口问了一下。下

  “当然算。”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9 20:22 , Processed in 0.036316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