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我在晋察冀1-783排版 - 第 290 页

  德国在欧洲越来越强势,直接威胁了苏联在欧洲的安全。对于苏联来说,欧洲部分才是苏联的核心工业区。因此苏联不得不把目光放在了欧洲。

  中国抗战早期,对中国有支援的国家也就是苏联一个国家。英美法都采取了中立的态度。口头上谴责两句日本,但和日本该做的生意照样在做,包括很多军需物资的生意,他们也是照做。对于他们来说,中日两国的战斗,和他们并没有多少关系。

  虽然日本入侵中国,影响他们在中国的利益。可是显然那点利益,还不足以让他们和日本翻脸。

  只有苏联担心日本北上袭击苏联,因此支持中国抗战,希望中国把日本牵制起来。所以大量的武器弹药支援国军。

  诺门罕战役之后,日军北上的呼声少了很多。

  加上现在德国在欧洲所向披靡,苏联更担心德国,所以对于中国抗战的支持也慢慢地减少。

  日本呢?

  利用英法在欧洲被德国重创的机会,对英法实施压力。让他们两家在东南亚的殖民地都老实一点,也要求他们关闭他们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和中国之间的联系。

  说白了就是要封闭中国的国界线。

  自从丢失了沿海之后,中国目前能够从国外进口的东西,一个是靠着新疆从苏联进口东西。一个是利用中国和越南、中国和缅甸之间的公路进口物资。

  那些华人华侨在海外的物资,也都是通过这里进入中国,支持中国抗战。

  但现在日本不乐意。

  英法在欧洲受到重创,都不愿意在远东得罪日本。1940年6月20日,法国同意全面封锁中越边境,准许日本军事人员进入越南监视对华禁运情况。1940年7月12日,英国通知日本同意关闭滇缅公路,并于16日正式宣布:自7月18日起,3个月内禁止通过缅甸向中国运送军械、弹药、汽油、载重卡车及铁路材料,香港同时禁运。

  可以说直接把中国对外的通道关闭。

  日本此时在亚洲的气焰越来越盛。

  但日本这种气焰之下,其实是还有一些虚张声势。日本一直想要称霸亚洲,但日本的实力整体来说有些虚胖。自从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大规模侵略中国之后,他们在中国战场上是越陷越深。一两场的战役,日军能够获得胜利。可是整体来看,日本丝毫看不到短时间之内可以战胜中国军队的可能。

  打了快三年时间,日本财政都已经崩溃。

  日本的黄金储备也已经见底。而且日军在中国的伤亡也是与日俱增,兵力不足的情况越发严重。

  现在的情况是,关东军也好、华北方面军也好、华中方面军也好,其他部分的日军也好,都在要求国内增兵。

  但日本国内却一直不同意增兵。

  甚至日本还想要缩减他们在中国的部队数量。

  因为战争实在是打不下去。

  这个时候欧洲战场上的好消息,让日本是大受鼓舞。最后大本营的判断是,随着世界局势的发展,现在是结束中国战场最好的机会。利用世界局势不利于中国的机会,给老蒋和国民政府压力,让他们投降。只要老蒋和重庆投降,日本就可以选择结束中国战争。为了迫使国民政府投降,日军发动了武汉会战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这就是枣宜会战。

  日军出动了十一万人,日军华中部队抽调了几乎能够抽调的所有部队,进攻第五战区。武汉会战之后,日军打仗也就几万人,一般也就两万人到四万人一次会战。但枣宜会战日军足足出动了十一万人。此战日军占领宜昌,重创第五战区,看起来很是成功。

  但其实并没有完成他们的目标。

  他们本来是想要扫荡第五战区,彻底解决第五战区对武汉的威胁。可惜日军高层的命令都是反复无常。本来日军是没想过占领宜昌,可是他们刚刚撤出宜昌。日本天皇就因为受到了德国占领法国首都巴黎的鼓舞,命令部队占领宜昌,威胁重庆。所以日军再次打回去,最后占领了宜昌。

  这种反复的命令之下,日军的伤亡也不小。

  又没有完全解决第五战区。

  不过虽然日军没有完成既定目标,但对于抗战信心的打击还是非常大的。毕竟占领了宜昌,重创了第五战区。第五战区的伤亡达到十万人。

  到了这个时候国内悲观情绪再次出现。

  以前是那些伤悲秋的文人天天悲观,现在是很多国军高层、国民政府高层都开始悲观。特别是汪精卫投日之后,国军部队投降与日增多。

  为什么说汪精卫坏。

  因为他是国民党元老,甚至他是同盟会成立时候的大佬。在国民党内部的资历来说,汪精卫是大佬中的大佬,还是曾经的国民党总裁。

  这样的人物投奔日本,影响力哪里是早就被扫进历史的北洋军阀可以相比的。不要说是现在华北伪政府的那些北洋政府高官,就是段祺瑞、吴佩孚这些人投降日军,影响力也比不上汪精卫。因为汪精卫虽然在重庆被老蒋压制,但他是真正的实力派。段祺瑞、吴佩孚这些人都已经没落多少年,根本没有多少号召力。但汪精卫是真正有实力、有号召力的大佬。

  汪精卫投日,国民党二十多个中央委员跟着投日,国民党十分之一的中央委员当了汉奸。

  还有汪精卫此人,喊出了那一句“曲线救国”

  的口号。

  迷惑性太大。

  多少人本来犹豫,是不是应该投降日军。可是他们担心被人秤击为汉好,所以不敢公开投日。可是现在汪精卫投日之后,毫无廉耻的喊出“曲线救国”的口号,让那些摇摆不定的人选择投日。而且这些投日的汉奸开始振振有词的表示自己也在救国。

  一时之间真的是“降官如毛,降将如潮”。

  各种投降、悲观的观点充斥在全国各地。

  任何洗白汪精卫的投日行为,那都是历史虚无主义。因为汪精卫的投日带给中国抗战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

  这就是1940年的六七月份。

  为了尽早的解决中国战争,日军在南北两边增加了他们的攻势。在南边是集中兵力发动枣宜会战,在华北是加强了各种碉堡的修筑。到了这个时候日军在华北已经修筑了三千多个据点。

  对于八路军根据地的压制越来越厉害。

  八路军高层是频频开会。

  整个八路军高层气氛凝重。王秋云和魏红军虽然资历浅,但现在已经是军分区的司令员、政委级别。所以很多事情还是能够知道的。

  从进入五月份开始,晋察冀军区这边就已经开始频频开会。

  就是让各个军分区手底下的部队进行整训,准备打仗。中共中央在1940年7月7日发表的《中共中央为抗战三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中指出:日本“企图用封锁我国际交通线,向我正面进攻及举行天空轰炸等加重压力与加重困难的办法,达到其分裂中国内部,逼迫中国投降之目的”,“现在是中国空前投降危险与空前抗战困难的时期”,号召“全国应该加紧团结起来,克服这种危险与困难。

  1940年7月22日,八路军总部向晋察冀军区第129、第120师下达了《战役预备命令》,同时上报中共中央军委。晋察冀军区这边接到命令之后,很快就让各军分区领导过来开会,包括翼中军区各个军分区干部也参加会议。因为这个关系到晋察冀军区各个军分区,冀中军区也不例外。

  1939年的晋察冀北岳区发展太快,战果太辉煌,已经成为整个八路军系统当中最强大的军区。

  目前的晋察冀军区在八路军序列当中是,地盘最大、根据地人口最多、军队发展最快、战果最辉煌的军区。所以晋察冀北岳区的地位一直在上升。

  1939年的时候,晋察冀军区先是统一了晋察冀北岳区、冀中军区、冀热辽挺进军的团级部队番号,紧接着又是统一了冀中军区几个军分区的番号。

  进入1940年之后,甚至冀中军区的作战计划,晋察冀军区都开始过问。

  虽然没有直接插手冀中军区的人事问题,但晋察冀对于冀中军区的领导权是越来越加强。这一点中央也是支持的。之前是因为晋察冀北岳区和冀中军区是完全不同序列的情况,所以不好强硬的粘合在一起。但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双方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包括干部交流也不少。

  加上晋察冀北岳区的发展远远超过冀中军区。

  冀中军区虽然部队多,但战斗力弱,根本无法和北岳区精兵强将相比。因此双方地位差别也越来越大。因此中央支持双方更加紧密的配合。而想要紧密配合,统一领导权才是最好的办法。

  就在不久之前,一直没有插手冀中军区人事权的晋察冀军区,任命了原晋察冀军区副参谋长,晋察冀军政干部学校校长孙义担任冀中军区参谋长。

  这已经是非常明显的信号。

  那就是晋察冀军区,或者说是晋察冀分局开始要真正的领导冀中军区。用这种干部安排的手段慢慢的插手冀中军区的人事问题。

  在此次会议上晋察冀军区制定作战计划。

  总部要求的是,让晋察冀军区拿出最少十个团的部队参与这一次的破袭战。不过晋察冀军区这次是准备抽调15个步兵团参加这一次正太路破袭战。现在的晋察翼可比历史上强大多了,光是北岳区就拥有超过30个主力团。因此这一次晋察翼军区抽调15个步兵团,两个骑兵团,一个炮兵团,组建三个纵队。

  这其中一个骑兵团是三分区的骑兵团,还有一个骑兵团是冀中军区的骑兵团。至于炮兵团是一分区拿出来的。目前晋察冀军区当中,大部分军分区最多就是炮兵连。只有一分区如此的富裕,可以拿得出整建制的炮兵团。

  这样晋察冀军区这一次是准备调动三万三千人。

  当然这都是主力部队。

  除了主力部队之外,军区还从一分区抽调两个游击支队,加上三分区的游击支队,四分区的两个游击支队,总共五个游击支队参加此战。

  三个纵队,右纵队以二分区和四分区、五分区的部队为主。主要部队是二分区的4团和四分区的5团,以及五分区的19团,总共三个主力团参与破袭娘子关。郭田民担任右纵队的司令员。左纵队以冀中军区和三分区的部队为主,冀中军区拿出四个步兵团和一个骑兵团,三分区拿出两个步兵团和一个骑兵团,总共六个步兵团和两个骑兵团参与破袭微水到石家庄一段的铁路线。黄勇担任左纵队司令员。

  中央纵队是晋察冀军区的主力。

  一分区一家就拿出了六个主力团参与这一次的破袭战,加上自己带来的炮兵团,和两个游击支,队,足足一万五千人的部队。甚至可以说中央纵队基本上都是一分区的部队。虽然纵队直属的一些部队也参战,但都不是主力。杨全武担任中央纵队的司令员。

  当然这没有结束。

  军区还命令各军分区参与破袭平汉路、同铺路,以及山西境内的几个主要公路。破袭平汉路,参与者是一分区、冀中军区、三分区的部队,二分区和五分区配合120师破袭同蒲路。11军分区和12军分区,也就是八纵也接到了命令。

  八纵可是晋察冀军区的拳头部队之一。

  现在这么大的战役,怎么可能不给八纵任务。

  不仅要给八纵任务,而且还是很重要的任务。

 

 

第325章 作战命令2

  在军区开完会议之后回到盛县,王秋云和魏红军立马召开会议。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八纵高层会议。而是一次动员下面所有部队的会议,八纵下属部队指挥员几乎都到了会场。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5:43 , Processed in 0.050680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