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我在晋察冀1-783排版 - 第 335 页

  骑兵集团的第四旅团南下,参加了中条山战役。

  骑兵集团第一旅团有五千人左右。

  傅作义集中了各种乱七八糟的部队五万多人。

  其中主力就是自己的35军和新整编的两个师,其他部队都是杂牌部队。不过就算是杂牌部队,在傅作义手底下都是能够打仗的,只是战斗力比嫡系部队差一点而已。这么多人悄悄地来到了包头,突然对,包头展开了进攻。

  傅作义发义起了著名的包头战役。

  “军区让我们出兵集宁?”

  “只是让你们做出威胁集宁的态势,把26师团的13联队牵制在集宁。至于大同那边的日军,一分区和五分区会牵制。傅作义已经通过第二战区和重庆,给延安和总部发出了协作要求。希望我们能够牵制日军部队,让晋绥军35军可以顺利拿下包头。”

  罗仁发来到了北岭庄传达军区命令。

  其实八纵已经从电报当中接到了命令。但罗仁发还是亲自来到了北岭庄,因为有些事情还是要当面交代清楚。

  “老领导,三十五军真的在攻打包头?”

  王秋云比较惊。

  毕竟包头可是驻扎骑兵第一旅团,整个部队五千人左右。主动去攻打一个旅团镇守的城市,在抗战历史上都是不多见的事情。

  虽然王秋云知道傅作义部战斗力很强。

  但这样硬碰硬的攻城,还是让王秋云非常惊。

  “嗯。120师大青山支队报告,傅作义那边几乎是倾巢而出。除了他们主力部队之外,傅作义在绥远地区整编的那些地方武装也都出动。现在35军和日军在包头反复争夺阵地。35军有些部队甚至攻入了包头城内,战况很是激烈。不过想要拿下包头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估计双方在包头要打好几天时间。所以他们先是跟大青山支队提出协作要求,也通过第二战区和重庆,跟我们提出协作要求。

  “老领导,凭什么要我们老是配合他们。我们打仗的时候,也没见他们配合我们。

  王秋云很是不满。

  王秋云和魏红军都是闽西出来的。而“皖南事变”被国军伏击的新四军军部很多官兵,都是当年中央红军长征之后留在南方的部队。

  可以说和王秋云和魏红军都是一脉相承的部队。

  可是这个大仇还没报,先是要八纵配合中条山,现在又要配合绥远那边。王秋云非常不满意。

  凭什么日军扫荡八路军根据地的时候,国军部队不配合。但国军打仗的时候,就需要八路军配合。

  罗仁发道:“司令员正是担心你耍牌气,才给一分区发电报,让我过来。35军和其他国军部队不一样,抗战爆发之后一直和延安、120师有很多合作。延安和总部都认为该帮的时候,一定要帮忙。”

  “那是我们合作的时候。我也听说了,35军基本上已经和我们断绝了合作。

  王秋云还是不服气。

  抗战爆发之后,和八路军、新四军配合好的国军部队也不是一个两个。当时大家合作还是很默,契,战果也很好。但从1939年开始,两家关系就急速恶化。

  到了“皖南事变”,双方事实上已经完全撕破脸皮。

  只不过在英美苏这些大国的干涉之下,才没有完全翻脸。

  35军也是如此。

  之前的确是和八路军合作默契,甚至35军内部的很多政工人员,直接就是延安派过来的。可是随着两家关系恶劣,“皖南事变”爆发,延安派过去的那些人已经离开了35军。

  双方这段时间已经没有了多少合作。

  魏红军在旁边道:“老王,冷静。你仔细想想。从军事上讲,这个忙我们也要帮。我们和绥远的35军面对的敌人都是驻蒙军。如果35军真能够拿下包头,歼灭日军骑兵第一旅团,就能够重创驻蒙军。对于我们以后在察哈尔的发展会非常有利。

  王秋云很气愤,心里那道坎总是过不去。

  魏红军和王秋云搭档多年,明白王秋云的脾气。你越是跟他讲大道理,他越是听不进去。所以魏红军直接讲实际的。

  王秋云冷哼一下。

  道:“就是没有他们,我们也不怕驻蒙军。”

  不过语气缓和下来。

  王秋云是军事将领。

  考虑问题多从军事上考虑。

  罗仁发看到王秋云态度有所变化,笑着道:“对。我们和35军唇亡齿寒,双方合作对谁都好。35军在绥远打日本,打的越狠,对我们越有利。为了支持35军,120师大青山支队,已经参加战斗,出动三个团切断包头周围的交通线。我晋察冀一分区和五分区出动五个团,破袭同铺路,牵制大同周围的日军部队。你们要做的,就是把集宁的26师团13联队留在集宁。给35军拿下包头足够的时间。”

  八路军态度完全不一样。

  面对中条山战役,重庆的命令,八路军这边只是出动了一些新兵团,切断日军交通线。但35军攻打包头,八路军这边迅速出动八个团。而且还要求八纵出兵。

  看王秋云还是有些生气,魏红军立马保证道:“老领导,你放心。我们一定会把13联队留在集宁,不让他去影响包头战役。

 

 

第366章 出兵

  为什么很多人都说日本没有战略。

  就是因为日本太重视战术,处理问题都是只看眼前的利益。

  现在情况就是如此。

  日军战术能力很强。甚至在战术上,他们会精益求精,对于一点点的疏忽都不放过。但在大方面的战略上,日军往往会出现一些失误。

  当然也有一个问题是,情况逼着日军选择。

  日本政府已经开始策划进军东南亚的事情。而想要进军东南亚,就必须要和英美开战。不过和英美开战不是小事情,日本必须要投入全部的力量。

  所以日本政府制定了“必须迅速解决中国事变”大战略,想要从中国战场抽身。为了完成这个大战略,日本分析了中国的情况。最后制定了尽快让重庆政府投降的军事战略。主要内容就是,“在1941年秋季以前,不放松对华压迫,准备在夏秋之际,进行最后的积极作战,力图解决中国事变”。

  其实就是要集中兵力,重点打击重庆嫡系部队中央军。

  日本政府仔细分析过中国。重庆虽然是中央政府,但下面有一堆军阀部队。重庆是靠着中央军压制他们。一旦中央军受到很大的打击,重庆就压不住那些军阀部队。包括一直对老蒋的位置虎视晓的桂系部队。

  为了压制这些军阀部队,重庆必须要保持强大的中央军。

  所以日本政府、大本营、中国派遣军都认为只要重点打击中央军,那么重庆一定无法接受。只能是乖乖的坐下来,和日本谈判。

  这是日本对1941年中国战场的总的战略目标。

  在这份战略报告当中,日本大本营还分析日本占领区之内的情况,表示日军占领区治安最差的就是华北。在华北又以山西和河北治安情况最严重,河南和山东的治安不稳定。在大本营做出了判断当中,蒙疆地区目前最稳定,往下就是辽南三角区一带,之后是武汉地区,而华北是治安最差的地方。

  在华北河南和山东稍微好一点,河北和山西最严重,往下绥远、察哈尔也是治安差的地方。应该说分析治安如此差的原因,八路军是当仁不让。

  正因为八路军的存在,所以让日军这些占领区治安情况差。

  可是日军明明分析了这个情况,但在日本政府大战略之下,依旧是忽略了日益强大的八路军部队,而是把目标对准了重庆系部队中央军当中。

  在华北地区唯一拥有中央军的地方,就是中条山地,区,因此无视华北的实际情况,硬是让华北方面军发动中条山战役。虽然不管是开始的杉山元,还是后来的多田骏,以及刚刚上任半年的岗村宁次,都认为华北治安最大的问题是八路军。可是日本大本营不这么考虑。

  可以说日本的大战略,完全无视华北真实的情况。这就是日本战略上的问题。

  结果实际情况很不好。

  中条山集中了华北方面军太多的部队。导致现在的华北,从山西、河北、绥远、察哈尔都严重缺少兵力。甚至山东地区也是一样。因为21师团本来是管苏北、皖北、鲁西南等地的。现在把21师团调到山西,让这个地区出现了兵力不足的情况。

  到处被动挨打。

  最先发难的是八纵,占领了怀来,击毙了独立混成第二旅团的少将旅团长人见与一,歼灭了日伪军三千人左右。之后步步蚕食,把驻蒙军压缩到了张家口周围的几个县城里面。

  然后出手的是绥远的晋绥军35军。

  这是目前在华北国军当中,战斗力最强大的部队。傅作义调集了近五万部队,进攻包头的日军骑兵第一旅团。而35军出动之后,八路军部队立马配合35军在绥远的战斗。光是一分区、三分区,还有大青山支队,就出动了8个团。

  八路军各部队都在动,八纵这边也接到了军区的命令。

  张北县,察北支队司令部。

  察北支队的前身是谢家堡的韩家兄弟组织的当地联庄会武装。后来这支武装接受八路军的改编成为了八纵游击支队,冯木林担任司令员兼政委。

  这支部队越过平绥路,最后来到了崇礼县。

  后来八纵换来的十大队之后,给游给击支队补充了一个连。后来这支部队改编为察北支队。本来察北支队发展整体来说还是比较慢的。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日军占领时间长,加上伪蒙政府下面各种伪地方政府存在。说白了就是有严密的汉奸政府,加上汉奸武装,地方反动势力太强大。

  所以在张北县、崇礼县、沽源县这边日军守备部队其实不多。

  有些县城其实只有一个中队的鬼子。

  剩下的都是汉奸武装。

  好在这个地方很是广衰,虽然汉奸势力很是强大,但越是到了下面实力就越弱。农村包围城市冯木林是游击战专家。就在广衰的农村发展。虽然发展速度慢,但还是发展了2000人的主力部队。

  除了直属独立营和骑兵营之外,还有五个步兵营。

  因为要打游击战,所以察北支队的一个营规模都是有限的,三百人左右。一个营三百人,正适合打游击战。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0:04 , Processed in 0.039448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