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我在晋察冀1-783排版 - 第 338 页

  八路军虽然被嘲讽为“叫花子部队”,但那都是以前的事情。现在的八路军实力强大,去年刚刚发动轰动全国的百团大战。现在华北谁不知道八路军实力惊人。

  因此八路军主力来到尚义县,章志光当然很兴奋。

  冯木林却是一脸严肃的道:“章先生,不你说。目前华北方面军抽调大部分部队进行中条山战役,所以察哈尔这边的日军兵力不足,才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可是日军不会放任我们八路军这样发展发下去。等中条山战役结束,日军必然会集结重兵扫荡我们八路军的根据地。在1939年夏天的时候,日伪军曾经调动十四万人扫荡我晋察冀根据地。下一次他们会增加更多的兵力,有可能是十五万日伪军,有可能是二十万日伪军。到时候我们晋察冀军区的压力会非常大,能不能保住尚义县这块根据地都是一个问题。”

  “会的,一定会保住的。”

  章志光很有信心的说话。

  道:“只要我们中国人不投降,就不怕日军的扫荡。我尚义县最不缺的就是热血男儿。只要八路军去组织他们,他们一定能够保家卫国。就算日本,人来了,尚义县也保得住。”

  章志光担心八路军在尚义县转一圈就离开。

  所以赶紧表决心。

  “章先生,这也是我的想法。为了应对日军大扫荡,为了保住尚义县,我准备在尚义县新组建个团,就叫自卫团。我们察北支队目前可以出大约八百条步枪,最近各部队还有一些缴获。我们察北支队最少可以拿出一千条步枪,组建这个自卫团。

  当然如果接下来歼灭日伪军部队当中能有更多的缴获,那么我们能够拿出更多的武器。我希望能够得到章先生的帮忙。您在尚义县德高望重,一呼百应,能够帮我们快速组建自卫团。有了一个自卫团,未来我们在尚义县也能够应付各种变化。

  这才是冯木林如此重视章志光的原因。

  这一次来尚义县,冯木林只是为了完成纵队的任务,牵制日军13联队。部队出发之前并没有想过在这里开辟大规模的根据地。因为察北支队的实力有限。

  最多就是完成任务离开尚义县的时候,在这里留下一些小部队坚持抗日,开辟几个农村根据地。

  毕竟察北支队说起来有上万人马,但真正有战斗力的部队也就五六千人,其他五千多人不是地方部队出身就是招收的新兵。而且察北支队不仅部队战斗力有限,手中发展根据地的地方干部也严重缺乏。

  目前根据地有三个县城,已经足够察北支队经营的。再开辟一个县的根据地,察北支队没有那么大的实力和胃口。

  不过来到尚义县才短短几天时间,冯木林立马改变了原来的主意。

  因为察北支队这一次来到尚义县之后,冯木林才发现,尚义县是一个扩军的好地方。甚至比察北支队之前的根据地更适合发展。这里的百姓和日伪军之间的仇恨非常大。日伪军当年进入尚义县的时候,在尚义县大开杀戒,杀了不少人。因此尚义县的百姓,和日伪军之间是有血仇的。

  而且不仅仅是日伪军打进尚义县的时候是如此。

  之后日伪军统治这里,对于这里的百姓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灾难。

  尚义县这个地方真的是汉奸遍地。那些汉奸对尚义县的百姓是真的很坏,坏到了极点。这里的百姓被强迫种植鸦片,导致本来粮食就不多的百姓开始吃不饱饭,而且随时被日军征调去当苦力。很多苦力去给日本人修东西、运输东西,都没能够回家死在了外面。所以说尚义县的老百姓不仅早些年和日伪军有血仇,日伪军进入尚义县之后和百姓之间也是仇深似海。越是这样的地方,越适合发展根据地,完全可以大规模的招兵买马。

  这样的地方,八路军既然来了,怎么可能放弃。

  不过想法是好的,但想要在这里大规模扩军,并不是简单的事情。这里毕竟是刚刚开辟的根据地。八路军在这里没有什么根基,地下党活动也不是很活跃。冯木林自问也没有魏红军这样的能力,可以在短时间之内打造一个根据地。

  要是给察北支队足够的时间,当然能够动员足够的人加入察北支队。可是现在察北支队最缺少的就是时间。这一次进入尚义县,就是打了一个时间差。

  冯木林需要在短时间之内扩军,然后让他们形成一定的战斗力。

  察北支队手中没有那么多武器,所以在这里准备扩军一个团。不足的武器,可以打这里的汉奸武装来筹备。

  现在纵队已经开始使用新兵团和独立团的番号,所以冯木林准备用自卫团的番号。在尚义县组建一个自卫团,编入察北支队序列当中。

  正因为如此,他町上了章志光。

  只要章志光愿意出面,招两千人的自卫团轻轻松松。因为章志光早年在这里响应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的时候,就已经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当时尚义县这边有很多人跟着章志光一起参加了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后来组建旗地十三村反抗日伪军,更是让他成为了尚义县很多人的“偶像”。

  章志光没有丝毫犹豫,直接道:“我尚义县如果有一个团的部队,怎么会让日伪军如此癫。这个忙我当仁不让。只要察北支队有武器,那么你要多少人,我给你招多少人。”

  章志光明白,冯木林是准备在尚义县扩军。

  但这个对于尚义县是好事情。

  再说章志光和共产党又不是仇人。相反他当年参加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的时候,和很多知名的共产党员接触过。也赞成抗日统一战线的政策。

  如果说不好听的,现在华北八路军才是主流。

  八路军发展部队越多,华北抗日就越好。能够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支持抗日队伍的成长,这是应该做的事情。冯木林听到章志光的回答之后,很是高兴的道:“感谢章先生的帮助。

 

 

第369章 招兵买马

  和冯木林见面之后,章志光非常兴奋。

  之前章志光虽然率领旗地十三村反抗日军侵略,但毕竟规模有限。旗地十三村的联庄会只有三百来人,控制的人口也不过三千多人。

  再往前章志光参加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最后也失败。

  所以章志光虽然抗日,但这只是因为朴素的爱国情怀。他本人对于能不能战胜日本人心中并没有多少底。毕竟他在尚义县是亲眼看到过国军几十万大军被日军一路追击,丢失了一个又一个重要地,方。然后从报纸上看到,北平、上海、南京、武汉这些大城市也是一个又一个的陷落。

  抗战初期连战连败,对于很多主战派的打击是非常大的。

  章志光早年也有些失去了对于抗战的信心。当时他考虑的是如果无法战胜日本人,那自己就以身许国,为国捐躯。可是随着八纵在察哈尔越来越强势,战果越来越辉煌,章志光也越来越相信毛主席写的“论持久战”当中描绘的情况。可以说主席写的“论持久战”,对于像章志光这样的人带来了莫大的信心。

  这两年章志光慢慢的恢复了对于抗战胜利的信心。

  所以现在的心情完全不一样。

  因为冯木林率领察北支队主力进入尚义县,扫荡这里的汉奸政府。短时间之内摧枯拉朽般的扫除了尚义县汉奸基层政府。就连日军守备部队现在都不敢露头,实在是因为进入尚义县的八路军部队太多。这是日军占领尚义县之后,第一次有中国主力军队进入尚义县,给了日伪军如此大的打击,给了尚义县百姓信心。

  当然章志光现在除了兴奋,同时也有些急迫。

  因为冯木林说的很清楚。现在只是因为中条山战役,日军无暇顾及,才会给了八路军机会。等到中条山战役结束,日军必然会扫荡八路军的敌后根据地。到时候尚义县说不定会重新落入日军之手。

  这是章志光不能接受的事情。

  所以章志光立马发出了号召,要求尚义县百姓踊跃参军,支持八路军组建自卫团。同时号召尚义县的大户,拿出自家藏匿的武器,也拿出自家的粮食,支持自卫团的武装。

  “情况怎么样?”

  冯木林现在头都大了不少。

  本来这一次进入尚义县,只是为了纵队的命,令,策应一下傅作义。但进入尚义县之后,改变了想法,准备把尚义县变成根据地。

  但根据地建设千头万绪。

  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察北支队地盘扩张太快,手中的地方干部根本不够用。没有足够的地方干部,根据地建设就很困难。所以冯木林这个察北支队司令员兼政委,就一直在忙活根据地建设的事情。

  但冯木林毕竟是一名军事将领。

  根据地建设虽然懂一些,但并不是长项。

  “司令员,章志光老先生在尚义县真是一呼百应的存在。自从他出面之后,之前对我们疏离的尚义县大户,那都是站出来支持我们。特别是这些大户家里都藏着一些武器弹药没有被日军收走。这一次章志光老先生出面之后,他们把这些武器弹药都献了出来。我统计了一下,足足有三百多条步枪,四十多支手枪。加上我们支队拿出来的,旗地十三村联庄会的武器装备,我们能够拼凑出1700条左右的步枪。虽然其中不少枪都是一些老套筒和土枪,但也能够打仗。组建2000人的自卫团绰绰有余。

  察北支队独六团团长黄彦军汇报现在的情况。

  黄彦军是冯木林当年在陕北打游击时候的老部下。因为常年打游击,所以对于根据地这些事情还是比较熟悉。所以冯木林把招兵买马组建自卫团的工的作交给了黄彦军。

  “尚义县这边的地主做了统计没有?”

  “已经开始统计。那些跟着日本人的铁杆汉奸镇压,被逼无奈出任伪职,但没有做什么天怒人怨事情的,做一些惩罚。和日本人走得近,但没有当汉奸的,进行批评教育。至于那些被日本人和汉奸欺压的地主大户,我们会积极争取。尚义县这边因为日本人和汉奸太猬癫,所以不少大户都是受到他们的欺压。这些人抗日热情还是非常足够的。他们除了积极拿出藏匿的武器弹药,而且还给我们部队捐赠不少粮食。”

  “那就好。记住,该镇压的汉奸地主千万不能放过。但那些被逼的地主大户,可以稍微放一放。

  我们在尚义县立足未稳,不好扩大打击范围。以后有的是时间。

  冯木林点头。

  经过几年的根据地建设,如何对待这些地主,八路军也有了足够的经验。

  冯木林继续道:“还有,我已经给纵队发了电报。要求纵队那边派一些地方干部到尚义县。尚义县这边必须要尽快的开展减租减息,这才是根据地能够长久生存最重要的事情。在纵队派遣的干部过来之前,我准备从你们六团抽调一个连,在尚义县率先开展土地普查工作。”

  减租减息,不是简单的减少地租和利息。

  这是一个完整的敌后根据地的农村土地政策。

  包括根据地收税,都是以减租减息为基础的。魏红军在根据地建设上,非常重视减租减息工作。除了因为八路军发展需要减租减息为基础的农村根据地,更重要的是,魏红军要准确的掌握目前根据地,的土地情况。

  如多少土地掌握在大地主手中,多少土地掌握在中小地主手中,多少土地在富户、中农手中。又有多少人是自耕农,多少人是半自耕农和贫雇农。

  魏红军需要这方面详细的统计。

  因为现在进行的这些统计,未来土改的时候会成为最重要的资料。以后土改的时候,可以根据这些统计,制定土改政策。

  “是。”

  “招兵情况如何?”

  “也非常好。司令员,我们这一次决定在这里组建自卫团,在这里招兵,实在是太正确。自从我,们开始招兵,到现在才三天时间,来报名的已经超过九百人,而且还在不停增加当中。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在这里招两千人不成问题。”

  “九百多人?”

  “对。”

  黄彦军叹气道:“司令员,这里的百姓生活比我们在陕北打游击时候的陕北百姓还要困苦。特别是日本人强逼这里的百姓在耕地种植鸦片之后,还征收一大笔税,很多百姓都吃不上饭。一些家庭青壮年多,情况就更困难。家里没有耕地,时不时的被日伪军抓壮丁干活,还吃不饱饭。我统计了此次,报名参军的人员情况。很多人当然是因为和日本人有仇,所以想要跟着我们八路军打鬼子。但也有不少人是因为家里太穷,养不活几个青壮年兄弟,所以想来军队解决吃饭问题的。这一次招兵很多人直接问我们,要是参军能不能吃饱饭,有没有衣服穿。只要部队解决吃饭和穿衣问题,他们就愿意当兵。”

  “贫穷的确是大问题。”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5:03 , Processed in 0.053748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