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我在晋察冀1-783排版 - 第 370 页

  要是八纵成功从游击战变为运动战,那么主席就可以下决心让八路军各军区也组建机动兵团。宣布八路军可以转入战略反攻。

  “这两个娃娃创造的奇迹已经很多,说不定他们能够创造更多的奇迹。”

  主席和总司令确定之后,主席立马写了一篇文章发表。痛斥目前在党内、军内麻痹大意的思想再一次强调抗日战争的持久性、艰难性。要求党内军内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

  然后在延安接连召开了好几次会议。

  都是针对这个事情的。

  总司令也是给八路军总部和各大军区发电报,要求大家必须要槟弃麻痹大意的思想。八路军各部队,还有根据地地方部队,都要提高警惕。虽然太平洋战斗爆发,但日军的威胁依旧存在。

  从延安开始一直到八路军总部、八路军各个军区,根据地地方部队,乃至于根据地地方政府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统一思想活动。因为这一次的事情正好在延安整风前面,所以不少历史学家甚至认为这是延安整风的一次前奏。

 

 

第399章 攻城准备

  主席和总司令亲自领导和发起,统一党内、军内思想,槟弃麻痹大意。

  从效果上还是相当不错的。

  本来从延安开始,八路军总部、八路军各个军区、军分区,大家都欢呼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甚至在很多人看来,太平洋战争的爆发预示着抗日战争的胜利。连党内很多高级领导人都认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已经渡过了最艰难的时候。从1942年开始,八路军的处境会开始变好。因为在他们看来,日军已经没有多少实力,大规模扫荡八路军根据地。

  连党内的高级领导人都是这样的思想,更何况是下面的各个根据地。

  但随着主席和总司令亲自抓这个思想问题,八路军各大军区迅速统一了思想,整个根据地都开始紧张起来。如果说之前大家都开始出现轻视日军的倾向,对于局势的判断非常乐观。那么现在的情况是大家比以前更重视日军,甚至有些人出现一些悲观的想法。

  很多人都是如此。

  容易走极端。

  从这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但整体来说,这一次的思想整顿效果是非常好的。

  历史上八路军部队,在太平洋战斗爆发之后,上上下下都出现了很多很麻痹的思想。对于1942年日军的扫荡,不少根据地也没有太担心。都以为只是常规性的扫荡。

  可惜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正因为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反而更加重视敌后战场,日军反而更加残。对于在敌后活跃的八路军部队,投入更多的兵力扫荡。

  结果造成了八路军巨大的损失。

  虽然这里面有日军大扫荡的原因,但也有八路军这边蔓延轻敌思想,对局势判断太乐观,没有做好反扫荡准备的原因。因为上面对局势判断乐观,所以下面就更加乐观。这是一层跟着一层。

  现在八路军各个军区,任何一层的领导,不管心里是怎么考虑的。但在外面谁敢说未来局势会变好,这可是政治问题。

  倒是晋察冀这边没有太多的事情。

  毕竟这个本身就是晋察冀的报告。

  而王秋云和魏红军从阜平开会回来之后,考虑的是接下来的攻城战役。王秋云和魏红军把第一个进攻的目标放在了宣化。因为对于宣化八纵非常熟悉。

  宣化的日军早就是惊弓之鸟。

  自从八纵发动了宣怀战役之后,宣化的日军剩下不到500人。虽然没有攻下宣化,但宣化周围的据点和碉堡,全都被察南支队拔除。

  目前宣化孤零零的在那里。

  “此次纵队决定抽调五个团,参与攻城。”

  下花园,八纵就在下花园召开会议。

  察南支队和察东支队的领导人都在。他们都渴望自己的部队被选上。这不是八纵第一次攻城,但这是八纵第一次在日伪军1000来人的情况之下攻城。

  可以载入八纵的抗日史册当中。

  当然这也跟八纵即将要成立一个机动兵团有关系。王秋云和魏红军已经和下面的这些领导人通过气,准备打造隶属于八纵的机动兵团。

  专门负责打大仗,硬仗。

  抽调的会是各个支队的精锐。察南支队和察北支队的这些战将瞄准的是,这个机动兵团的指挥员之职。所以都想在这一次攻城当中表现。

  “接下来由徐副司令员宣布作战命令。”

  徐罗民站起来宣读命令。

  所有人都看着他。

  这一刻徐罗民很是感谢当初自己的选择。如果当初选择去冀热辽挺进军,虽然可能级别高一点。

  毕竟冀热辽挺进军的级别只比晋察冀军区低了半级,比晋察冀一分区、二分区、三分区、四分区高了半级。而目前的八纵,也就是晋察冀11军分区和12军分区,又比晋察冀一分区这些老军分区低了半级。

  但如果去了冀热辽挺进军,发挥余地绝对比不上在八纵。

  冀热辽挺进军这三年虽然看起来发展还可以,但远没有想象当中那么快速,也没有打出符合他们身份的战绩。本来很多人还以为翼热辽挺进军会成为第二个冀中军区,在晋察冀跟北岳区三个军区鼎足而立。结果冀热辽挺进军的发展不要说和北岳区相比,和翼中军区相比也差了一大截。

  冀热辽挺进军的领导和冀东本地的干部,和115师的干部,团结搞得很差。原八路军第四纵队(邓华宋时轮纵队)的领导,基本上都无法在冀热辽挺进军立足,离开了翼热辽挺进军。直接影响了热辽挺进军的实力。

  要不是因为这两年晋察冀其他军区强势,牵制了大量的日军。冀热辽挺进军都很难发展到现在的规模。

  但八纵不一样。

  这几年发展迅猛,徐罗民作为八纵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是亲自见证的。当然也有徐罗民的贡献。他来到八纵之后,开始帮助八纵训练基层指挥员。

  郑伟山来了之后,他是专职参谋长,负责纵队的作战计划。就像是这一次他也是参与制定八纵的攻城计划。

  现在的八路军部队,有几个敢于强攻拥有一千日伪军的县城。

  这么一想徐罗民是豪气顿生。

  “18团切断张家口和宣化之间的交通,阻击张家口的援军。还有若宣化城内的日伪军想要逃离宣化,撤到张家口,那么予以歼灭。

  “司令员、政委,我们18团做好了攻城的准备。徐副司令员,我们18团自从成立,一直是我们纵队的先锋,硬仗、恶仗都是一马当先。你是不是做计划的时候弄错了。”

  18团团长郭林很是不满意。

  16团和18团,是八纵一直以来战斗力最强大的两支部队。18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独立支队的特务营,那个时候特务营就是独立支队一等一的主力。

  这些年18团打过那么多的恶仗、硬仗,从来没有掉链子。

  现在纵队要攻城,竟然让18团去打阻击。郭林不能接受,直接站起来质疑徐罗民的作战计划。骄兵悍将,说的就是郭林这些战将。

  徐罗民是纵队领导,是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级别比郭林高了一大截,但郭林也没有放在心上。

  虽然红军时期来说,徐罗民是团级干部,郭林是连级干部。但抗战爆发之后,郭林是在战场上一刀一枪打出来的18团团长。而徐罗民一直在抗大教书。

  所以郭林直接表达自己的不满。

  魏红军在上面脸色立马垮了下来。

  这些人常年在外面打游击,都当家做主惯了。

  来纵队开会,还把他们在自己部队、自己根据地的作风带过来。不仅公开质疑纵队的命令,还如此不给纵队领导人面子。所以魏红军拍了桌子,怒斥道:“郭林,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条是什么?”

  “服从命令听指挥。”

  郭林立马是立正喊了出来。

  魏红军冷哼一声道:“原来你还知道,我还以为你忘了自己是八路军干部。这些年带着18团独立作战,是不是以为天老大你老二。要不你来当纵队司令员?”

  “政委,我不是那个意思。”

  郭林很是着急的想要解释。

  毕竟在这样的会议上,魏红军如此发脾气,是很少见的事情。

  郭林可以欺负一下徐罗民,因为徐罗民是八纵,后来的干部。但面对生气的魏红军,郭林可不敢说什么。

  魏红军摆了摆手道:“我知道你们很多人之前都是带兵独立作战,在自己的地盘说一不二,这是我们的实际情况决定的。因为反扫荡的时候,我们彼此之间的通讯很容易就会中断,互相无法联系,所以很多时候需要你们独自作战。这种时候就需要你们独立负责,独立制定反扫荡计划。你们很多人在自己的部队,在根据地习惯了自己发号施令。这些纵队都能够理解。但随着抗日形势的发展,我们的部队要从游击战慢慢的走向运动战,走向大兵团正规作战。部队想要走向大兵团正规作战,第一个要槟弃的就是你们在打游击战时候的一些习惯。因为大兵团作战的时候,尤其要记住‘服从命令听指挥。等徐副司令员传达全部的作战计划之后,你们有谁有意见可以提。但现在好好听徐副司令员下达的作战命令。”

  徐罗民心中是长舒一口气。

  徐罗民当然知道,自己来八纵的时间有些晚。

  自己来八纵的时候,八纵已经成了气候,各个支队已经成立。八纵这些立下赫赫战功的骄兵悍将,让他们服气是不容易的。

  毕竟他们都是参与了八纵的组建和发展。虽然自己资历深、级别高,但军队上的事情有时候不是靠资历和级别就能够压住的。

  要不是魏红军开口,自己刚刚还真是下不来台。

  徐罗民继续道:“此次攻城,纵队决定采取围三缺一的打法,让出西门。25团攻南门,16团攻东门,26团攻北门。25团和26团助攻,16团作为此次攻城主攻部队。纵队炮兵部队和察南支队炮兵部队都调配给16团。37团作为预备队待命。

  徐罗民在地图上画了各支部队攻城路线。

  因为宣化已经是孤城。

  本来日军在宣化周围也有不少据点,不少碉堡,拱卫宣化县城。可是那些据点和堡都被八路军部队拔除,所以现在宣化除了孤零零的县城,周围啥也没有。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9 17:21 , Processed in 0.040624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