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我在晋察冀1-783排版 - 第 380 页

  隋十二开口。

  魏红军叹口气。

  目前在宣化接收工厂,比解放战争之后接收工厂困难不少。那个时候接收工厂,工厂的技术人员不管喜不喜欢解放军,他们最起码都是中国的技术人员。

  新中国成立,除了一些人离开中国之外。只要是留下来的,都能够成为新工厂的技术人员。毕竟怎么说都是中国人,用起来也放心不少。

  但宣化这边不一样。

  大量的技术人员,或者说核心技术人员都是日本人。

  魏红军想到了察南工业学校,因此问道:“隋主任,我们的察南工业学校,这几年应该也培养了不少学生。

  “三年当中,第一批学生毕业,总共114人。而且这三年当中,学校开办了五期的短期培训班,毕业学生677人。不过短期培训班的学生,主要学习的是简单的机械知识。包括操弄机械,简单的修理机械等等。主要是培养掌握一定技术的技术工人。

  而三年期的学生,他们学的比较全面的知识。但他们想要成为合格的技术员,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实践。”

  虽然八纵开办了察南工业学校,但学校还是很小的。

  主要是老师少。

  所以别看开办了三年时间,除了短期培训班的学生之外,正规三年学习的学生只有114人。

  但魏红军还是比较满意。

  毕竟这只是八纵这么一个军分区组建的学校。

  能有这么多学生毕业,已经很满足。从现在开始全国解放胜利,还需要七八年时间,或者是五六年时间。

  第一期学生毕业,学校也算是有了经验。那么后面培养学生,就会容易很多。新中国之前能够培养出上千名学生,如果加上短期培训的学生,那么会有三千人左右。

  这已经是很多。

  或者说等以后稳定察哈尔之后,可以扩大招生。甚至可以把察南工业学校,扩大成察哈尔工业大学,乃至于华北工业大学,那样学生就更多。说不定未来新中国的重要工业大学当中,就有察南工业学校。如果那样的话,新中国之前培养五六千名学生都是有可能的。

  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情。

  听完隋十二的回答之后,魏红军知道现阶段的问题,察南工业学校的学生是解决不了的。

  “你们觉得留用日本技术人员怎么样?”

  “政委,现阶段我们自己的技术人员水平不足,仓促的让他们接管工厂的技术,很有可能出现一些问题。这不仅不利于工厂的生产,也不利于这些技术人员的成长。现在最好的办法还是留用那些日本技术人员。让我们的技术人员跟着他们学习。”

  林大峰立马表态支持。

  林大峰接管钢铁厂之后,其实心中是七上八下。

  兵工厂他比较熟悉。因为在太原兵工厂当了多年的试枪员。而且兵工厂建设是一步一步,可以一边学一边完成。但钢铁厂他真的是不熟悉,而且宣化这边已经是有成熟的钢铁厂,这样压力更大。他知道钢铁是工业的命脉,对于八路军来说更是稀缺的东西。所以他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大意。到了钢铁厂之后,他第一个做的就是召集原来的钢铁厂技术,人员,询问钢铁厂的情况。

  和他们交流之后,林大峰才有了这个想法。

  短期之内工厂还是需要那些日本技术人员。

  “如果这些日本技术人员真的能够留在工厂对于工厂是好事情。虽然不想承认,但目前来说我们手中真的是没有可以替代这些日本技术人员的人才。”

  隋十二脸色不好看。

  他本身就是学习工业的读书人。

  现在要承认技不如人,总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李世平有些担忧的道:“政委,毕竟是日本技术人员,我们能信任他们吗?如果他们要是搞破坏,那就不是简单的事情。”

  “这个是应该考虑。但这些日本技术人员常年在中国,家人应该也都在身边。如果是这样就好办很多。这些人不可能完全是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

  只要他们不是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那么我们就可以用。再说现在他们都是战俘。那些人在工厂当技术员,就是掠夺中国的资源,就是帮助日军打仗,就是战俘。我们不虐待他们,但他们要知道自己的身份。给他们一个机会洗刷身上的罪孽,他们应该感谢我们。

  魏红军最后拍板道:“用,大胆的用。但也要防备他们,不能让他们破坏我们的生产。还有给他们每个人都安排几个学徒,就从工厂的技术人员和察南工业学校毕业的学生组成,跟着他们学习技术。告诉那些日本技术人员,认清楚自己现在的身份。我们既然用他们,就不会慢待他们。只要在工厂继续当技术员,就按照技术员的标准给他们发工资。同时他们培养那些学徒成为一个合格的技术人员,我们就给他开培养技术员的奖金。现在我们手中的工厂少,但未来我们肯定是要大规模发展工业。到时候需要的技术员就不是几十个几百个,而是几万个几十万个。现在多培养足够的技术人员未来国家发展工业的时候,就有更多的底气。未来我国的工业发展就会顺利不少。

  “是。”

  “除了技术人员之外,工厂接收还有其他问题吗?,

 

 

第409章 工业干部

  “有些问题。”

  “说说。”

  技术人员是一个问题。

  但不是全部的问题。

  接收一个工厂,不是上面说一句话,那么就可以解决的事情。或者说很多事情都是如此,里面的弯弯绕很多,并不是一个命令就可以完成的。很多事情都需要做扎实细致的工作。接收这些工厂,派到工厂的干部,遇到的困难不是一般的多。

  毕竟是八纵第一次接收这么多工厂。很多派到工厂的干部,也是第一次做这种接收工厂的工作。

  对于他们来说,这也是一次很大的考验。

  但如果他们成功接收工厂,那么他们就有了经验。为以后接收更多工厂打基础。

  所以魏红军愿意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这个过程当中,魏红军也能够积累经验。以魏红军的级别,以后说不定需要接收多少大城市和工厂。

  只有积累足够的经验,未来才不会慌乱。

  隋十二开口道:“第一个问题是,我们派到工厂的保卫干部。这些保卫干部以前在军队、根据地都是干保卫的好手,但工厂保卫又是一个新的问题。工厂保卫是要保卫工厂机器设备的安全,为工厂生产的顺利保驾护航。但他们普遍不懂工厂的生产,不懂工厂的设备情况,甚至对于工业完全是一抹黑。他们去工厂干保卫工作,一时之间都抓不到工作工重点。最近一段时间各种纰漏不少。一个是他们对于工厂的规则不太懂,另外一个是他们对外的保卫可以,但因为不熟悉工厂,所以对内的保卫工作有些手忙脚乱。

  八纵这边土包子居多。

  这是不用回避的,因为是客观事实。

  虽然八纵也吸收了大量的学生,但整体来说纵队文盲不少。虽然纵队一直在推行扫盲工作,军队只要一有时间就让部队指战员识字学习。但他们就算是脱离文盲行列,他们的视野也窄。

  因为这个年代他们能够得到外面消息的机会少。不像是几十年后很多人就算是没有出门,但靠着网络,靠着电视,可以了解外面发生的事情。

  他们一直在山沟沟里打仗,在农村建设根据地。他们熟悉农村,但对于工厂是真的不熟悉。包括纵队的保卫干部,一直都是在军队和根据地,现在改为工厂的保卫干部,有很多地方不适应。他们不太懂如何算是保卫工厂设备。而且他们不懂工厂有工厂的规矩,原来的有些做法不适应工厂的规矩。

  但他们是保卫干部,隶属于政治部。

  隋十二他们没有权力对他们指手画脚,所以问,题就来到了魏红军这里。魏红军想了想,道:“这没有办法,现实情况就是这样。他们没见过宣化这边这种大工厂,一时之间手忙脚乱是肯定的,这一点纵队也无法解决。因为纵队的保卫干部当中,大部分都是农民出身的干部。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看我们干部自己的努力。而且这个需要磨合,两方面的磨合。一个是我们派过去的保卫干部,要熟悉工厂,了解工厂,慢慢的融入工厂。另外一个是我们从工厂选择一些工人师傅们参加保卫部门,让他们学习保卫工作。我们的保卫干部要和参加保卫工作的工人师傅们打成一片,互相学习。

  保卫干部跟工人师傅们学习工厂的事情,调整他们的工作方式。不过在这之前,你们组织这些工厂保卫干部,利用晚上的时间学习。主要学习工厂的运转,工厂的一些规章制度,让他们对于工业、工厂有初步的认识。这个我会和政治部那边说的。如果一边学习,一边融入工厂,但还出现一些问题,不适应这个岗位。那么这些人就不是合格的工厂保卫干部,政治部这边会调整他们的工作。”

  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很多人的工作都要出现变化。不可能一直做自己熟悉的工作。

  像魏红军这些军队政工干部,解放后很多都不可能留在军队。以后大量的军队干部转业到地方,参加地方工作。到时候在工作岗位上能不能适应,就要看这些人自己的努力。

  这些保卫干部也是如此。

  换了一个新的工作环境。能不能在新的工作岗位有所作为,那更多的是要看这些干部自己的努力。

  “还有呢?”

  “就是接收这些工厂之后,工厂厂长的问题。

  这些工厂当中技术员很重要,因为他们负责工厂的技术问题。但一个工厂的厂长也很重要。在上海、天津那边的很多工厂,他们的工厂本身就是技术人员出身。像永利公司的范旭东先生,本身就是学化学出身。”

  “厂长的确重要。”

  魏红军点头。

  厂长是直接负责生产的,在一个工厂当中当然很重要。

  隋十二看着魏红军苦笑道:“可是现在我们接收工厂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我们虽然在根据地也有一些工厂,但规模很小,和宣化这边是比不上的。我们现在抽调的干部,也没有几个能够胜任这,些工厂厂长的。我们没有这方面的干部储备。可是现在我们接收的这些工厂,都在日本人控制当中。

  工厂的管理层,大部分也都是日本人。我们总不能继续让这些日本人当厂长。日本人当技术人员没有问题,可是日本人当厂长,不仅我们不能接受,厂子里的工人师傅们也无法接受。这些工厂的厂长必须是中国人。但以我们现在的干部储备,我担心我们的干部很难适应工厂厂长的职务。如果硬是让他们担任工厂厂长,很容易影响工厂的生产。

  魏红军挠挠头。

  没想到接收城市有那么多问题,现在接收工厂也有这么多问题要解决。

  不过隋十二说得对。

  既然是去接收工厂,这工厂以后就是纵队的财产,是八路军的财产。肯定是纵队这边任命厂长,而不是让日本人继续当厂长。如果日本人继续当厂长,那成什么样子。

  不过还是那句话。

  没人。

  纵队这边虽然也培养了一些工业干部。但这点干部远远不够。宣化这么多工厂,纵队哪里有那么多干部。如果硬是然那些根本不懂生产的干部去当,工厂厂长,那么工厂的生产怎么办?

  魏红军回忆。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是怎么接收那些工厂的?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5-29 12:34 , Processed in 0.046012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