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我在晋察冀1-783排版 - 第 384 页

  说白了,很多根据地已经是养不活这种大团。

  所以延安目前的决定是,八路军部队分为大团、中团、小团。大团是拥有12个步兵连队,加上团部和其他一些部队,林林总总就有2000人。中团是8个连队,人数大约是1500人左右。小团就更小,甚至没有营一级,团部直接下辖4到6个连,部队人数也就600人到1000人左右。

  每个军区都严格限制大团的数量。

  历史上整个晋察冀军区,大团只剩下几个,剩下的全都是小团。

  但这一次延安破例。

  主席亲自批准晋察冀11军分区和12军分区,也就是八纵可以组建一支机动兵团。对于这支机动兵团的要求是旅级单位,下辖三个团到四个团,人数一万人左右。

  对于这支机动兵团的要求是,正面作战能够阻挡日军一个联队,不会被日军一个联队击垮,伏击战可以歼灭日军一个大队。

  当然延安的意思也简单。

  这支部队交给八纵自己养活,延安、八路军总部还有晋察冀军区是不会支援。如果八纵养得起这样的机动兵团,那么可以继续组建。可是如果养不起这支部队,那么只能是跟着政策走,解散这支部队。

  延安批准之后,八路军总部也批准,最后来到了晋察冀军区。

  聂司令员也同意。

  “毛主席亲自批准,同意我们纵队成立一个机动兵团,人数一万人左右的旅级兵团。军区也给了我们番号,进入军区番号序列当中。军区给与我们这支部队番号就是晋察冀第一旅。

  魏红军宣读军区命令。

  目前晋察冀军区的旅级番号,只有冀中军区那边有,那就是警备旅。

  不过警备旅的番号,是因为这些部队是河北民军改编而来。所以警备第一旅和警备第二旅,都是早年的河北民军部队,投奔了八路军,所以才给了这样特殊的番号。

  之后冀中军区还整编出了警备第三旅和警备第四旅,这都是冀中军区地方部队升格而来。

  说是旅级单位,其实战斗力在冀中军区不算是很强大。但八纵的这个旅级单位是机动兵团,是为了打大仗组建的。因此晋察冀直接给了他第一旅的番号。

  以后就是晋察冀第一旅。

  聂司令员之所以给出第一旅的番号,是想着以后晋察冀军区开始组建机动兵团,就都可以按照这个番号来。聂司令员可是希望,未来晋察冀军区可以有第二旅、第三旅、第四旅。

  魏红军也是非常高兴。

  没想到延安还真是同意了八纵的请求。

  “大家都讨论一下,看看怎么安排。”

  王秋云直接道:“随着我们打下了宣化,我们的察南支队、察东支队、察北支队的根据地已经连成一片。察南支队周围除了怀安和张家口之外,其他任何方向都没有敌人。所以我认为察南支队保留这么多部队已经没有多少必要。特别是察南支队拥有我们纵队战斗力最强大的几个团,这些部队窝在这里完全是浪费。所以我的意见是,16团、18团、25团为基础组建晋察冀第一旅。这三个团在我们纵队一直是能攻善战的部队,用他们组建一支机动兵团很合适。”

  关于机动兵团的问题,王秋云和魏红军两个人私下讨论过不少次。

  既然要组建机动兵团,就要用最强大的部队组建。察南支队的16团、18团、25团战斗力最强大。

  随着攻克宣化,察南支队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

  毕竟宣涿怀根据地,宣化、涿鹿、怀来三个县都被拿下。

  察南支队必须要留下这么多部队。

  “我赞成司令员的想法。16团、18团、25团多年一起作战,彼此之间很是熟悉。以后合作不会出现任何的问题。纵队组建的机动兵团,肯定是拳头部队。以察南支队的部队组建正适合。

  徐罗民支持王秋云的建议。

  目前八纵要组建机动兵团,说实话没有比察南支队合适的。因为察南支队是纵队最强大的支队,也是纵队打过最多大仗、恶仗的。

  而且因为都是出自察南支队,所以也不存在磨合的问题。

  “除了16团、18团、25团之外,我的意思是给第一旅配备一个骑兵团。就把察东支队的骑兵团编入第一旅。这样第一旅就拥有三个步兵团,一个骑兵团。”

  魏红军补充一下。

  王秋云点头道:“可以。既然是一支机动兵团,纵队的拳头部队,是应该有一个骑兵团。

  魏红军继续道:“我提议张子华同志担任第一旅旅长兼政委。”

  “张子华可以。”

  王秋云对于张子华也是很满意。

  这是一个军政全优的干部。更重要的是,第一旅本身就是察南支队为核心打造的部队。张子华担任第一旅旅长兼政委顺理成章。

  “这几年察南支队打的很好,里面有张子华同志很大的功劳。察南支队最高峰的时候,张子华同志指挥过两万多人的部队。担任第一旅旅长实至名归。”

  王秋云又补充了一下。

  目前纵队领导当中,察西支队司令员高伟,察北支队司令员冯木林,其实都没有多少大部队指挥的作战经验。因为他们之前主要是以游击战为主。

  也就是进入1941年,他们才有过集中兵力打伏击战的经验。不过两场伏击战虽然战果不错,但伤亡也很大。这两个人想要指挥大兵团作战,还需要磨炼磨炼。

  其他察南支队、察东支队、平北支队,几个支队下面的部队都不少。但不少归不少,真正指挥一两万人的部队直接打仗的,也就是察南支队的张子华。

  而且一直以来都完成的非常不错。

  “我提议调察东支队司令员张大虎同志担任第一旅副旅长兼任参谋长,调察南支队副政委雷佳斌同志担任第一旅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同意。”

  “同意。”

  晋察第一旅成立,当然是要调精兵强将。

  给张子华配备的干部,当然都是出色的干部。

  第一旅要成为八纵的拳头部队,甚至是晋察冀军区的拳头部队。

  “政委,那察南支队怎么办?察东支队的干部怎么调整?”

  李世平问了魏红军八纵下面要怎么调整。

  张子华是察南支队司令员兼政委,张大虎是察东支队司令员,雷佳斌是察南支队副政委。16团、18团、25团都是察南支队的骨干。

  现在成立晋察冀第一旅,那么察南支队和察东支队要怎么办?

  魏红军来到了地图面前。

  相比起以前的根据地,现在的八纵根据地扩大了不知道多少倍。除了北面临近蒙古的地方之外,整个察哈尔除了张家口等少数地方,其他地方目前都在八纵的控制当中。

  魏红军指了指盛县,道:“我们八纵是盛县游击军开始发展起来的部队,所以盛县一直是我们八纵最重要的后方基地。我们的纵队司令部也在盛县。但随着我们八纵的根据地扩张到整个察哈尔,盛县的地理劣势就出来了。

  当年王秋云和魏红军为什么觉得盛县是发展根据地的好地方。

  就是因为盛县不是中心城市。

  离日军最重视的平绥路、平汉路、正太路、同铺路距离都很远。不容易引起日军的主意,可以在盛县悄悄地发展。但有优势,必然有劣势。

  那就是需要悄悄发展的时候,盛县的地理位置很好。可是当八纵现在大发展,需要掌控全局的时候,盛县的位置就很尴尬。

  在整个八纵根据地当中,盛县位置在最南端。

  这个不利于指挥整个八纵部队。

  所以魏红军点了点涿县,道:“因此我提议,八纵司令部迁移到涿县。现在中央要求我们各个根据地精兵简政。虽然主席批准我们建立机动兵团,但我们也应该响应中央的号召。所以我的想法是,纵队司令部和察南支队司令部合并起来统一办公,撤销八纵察南支队,”

  “16团、18团、25团整编为晋察冀第一旅,察南支队就剩下37团和38团。38团一直以来都是镇守春花堡,防备日军从春花堡进入盛县或者宣涿怀根据地。这么说来,察南支队已经是名存实亡。废除察南支队顺理成章。

  王秋云支持魏红军。

  韩卫国开口道:“中央为了应对目前各个根据地的困难情况,要求各军区实行精兵简政。察南支队抽调16团、18团、25团之后,的确是不适合继续保留。纵队司令部和察南支队司令部合并起来一起办公,纵队司令部直接指挥第一旅、37团和38团,附和中央提倡的‘精兵简政'精神。”

  魏红军的想法是,逐渐的废除之前的支队编制。

  以后慢慢的过渡到八纵直接指挥机动兵团,也就是八纵直接指挥下面的旅。这样纵队指挥也会便利很多。当然这也是为了减轻王秋云和魏红军的压力。

  中央已经下命令要求各军区“精兵简政”,如果八纵我行我素,那实在是不懂事。现在有不少富裕的军分区,都不同意把大团改为小团,认为他们养得起大团。

  八纵本来就受到了中央的优待,组建了晋察冀第一旅。如果在“精兵简政”问题上,还当出头鸟,那真是不知死活。

  “废除察南支队之后,察南支队副司令员吴清河同志临时担任纵队副参谋长,郑伟山同志调到察东支队担任司令员。大家觉得如何?”

  “可以。”

  王秋云点头。

  吴清河一直在前线打仗,此次撤销察南支队,就让吴清河到纵队待一段时间。而郑伟山在纵队待得时间有些长,之前只有战斗的时候临时下去带部队。

  但王秋云和魏红军都很欣赏郑伟山的能力。

  所以这一次就让郑伟山去察东支队,算是真正开始在八纵带兵。

  王秋云这个军事主官同意,其他人也没有什么反对意见。

  “那此事就这么定了。我尽快整理一下,上报给军区。”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1:52 , Processed in 0.040941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