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我在晋察冀1-783排版 - 第 448 页

  老蒋专门找了史迪威谈话,但史迪威丝毫不隐满自己的观点。史迪威要建议美国政府,从支援中国的武器弹药当中拨给八路军十万条步枪,以及1000万发子弹。包括一些火炮。

  老蒋怎么可能同意。

  和史迪威大吵了一架。

  史迪威的意思也明显。美国给国军支持,是希望老蒋的部队能够积极抗日,减轻美国的压力。可是老蒋的部队接受那么多好东西,但哪里有一点点主动进攻的想法。

  日本人来了,就打一打。打不过就撤退,等日军没有了后勤撤离,那么重新回来。

  支援的物资也是如此。

  从重庆开始,下面的将军一人分一点,最后到了部队手中就没有多少。美国支持的那些物资,最后都出现在黑市。史迪威对于这些非常痛恨。史迪威最在意的是部队后勤问题。因为他根本不相信国军后勤军官,因为这些人不把后勤贪污一大半,就绝对不会放手。

  其实对于史迪威来说,国军战士能不能吃饱饭,老蒋为首的重庆政府怎么样,他都不是很在意。他来到中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监督常凯申抗日,监督国军抗日。只有中国抗战打的越好,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压力越小。

  但常凯申让史迪威很失望。

  常凯申现在的态度是等,而不是战。

  什么是消极抗日?

  这就是消极抗日。手握几百万部队,美国支援的物资源源不断的流入国内。但重庆用这些武器弹药和物资,不停的训练部队。但就是不让这些部队主动出击打击日军。

  等待英美打败日军,等待抗战胜利。

  这是史迪威不能接受的。

  美国要的是中国的抗战为他们减轻压力,而不是让常凯申靠着美国的武器弹药和物资训练自己的部队,还不去打日军。相比起来华北的八路军却是越来越活跃。

  打击日军越来越厉害。

  所以史迪威才会把目光放在了八路军身上。前,段时间和中共代表伍豪聊天,更是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中共。当然史迪威这样也有给常凯申施加压力的想法。

  不给压力,常凯申的部队磨磨唧唧,一点没有要主动出击的想法。

  最后两个人是不欢而散。

  但常凯申强力的反对,还是暂时阻止了史迪威的想法。但常凯申知道,如果不做点事情,史迪威这个人一定会再次提出这个事情。

  所以老蒋就制定了一份1942年秋季攻势的计划。

  包括何英钦现在反对的豫北战役。

  常凯申冷哼道:“华北方面军这一次扫荡八路军根据地都漏了底裤,被一群土八路追着打。现在的华北方面军被八路军打的跟狗一样。怎么,我们连痛打落水狗都做不到?难道我们要眼的看着华北成为八路军的?”

 

 

第477章 国军秋季攻势

  “可是。

  何英钦还是想劝劝常凯申。

  目前日军兵力缺乏,这个不仅仅是华北方面军这边,其他地方也是如此。因此国军真的想要秋季攻势,其实很多战区都可以打。

  何必秋着华北不放。

  豫北地区是只有36师团一个部队,但豫北的交通发达。新乡正好在平汉路,日军调兵非常容易。

  “就按照我说的。我们要利用华北方面军还未补充新兵,未恢复元气之时,痛打落水狗。部队进军豫北,然后进入冀南地区。华北绝对不能落入八路军之手。”

  八路军带给常凯申无尽的耻辱。

  现在只要提起八路军,常凯申就无法冷静。特别是史迪威那种蔑视的语气,让常凯申无法接受。

  史迪威讽刺常凯申的时候,只要举例就是晋察冀八路军。

  晋察冀八路军已经成为了常凯申的一个梦魔。

  所以这一次秋季攻势,他一定要在华北闹出动静来。再说常凯申分析了之前华北方面军和晋察翼八路军之间的战斗,华北方面军拙劣的战斗力,让常凯申都是大吃一惊。

  日军已经虚弱到这个地步了?

  常凯申相信八路军的战斗力提高了不少。但八路军能够把日伪军打的如此稀里哗啦,常凯申判断,还是因为日军本身的战斗力下降。华北方面军都沦落到这种地步,常凯申当然不想放弃这样的好机会。

  常凯申计算过自己手中的兵力。

  解决战斗力严重下降,甚至兵力严重不足的日军一个三联队师团还不是手到擒来。所以他才会如此坚持豫北战役。

  既然常凯申如此坚持,何英钦也没有继续反对。

  1942年在常凯申亲自领导之下,轰轰烈烈的秋季攻势开始。

  常凯申前前后后调动了110多万人。

  在各个战线上全线出击。按照常凯申的说法就是,让各条战线上的日军部队首尾不能相顾,让日军处处布防,处处漏洞。在一些重要战线上集中兵力成建制歼灭日军部队,光复国土。

  常凯申这一次倒也没有应付。

  常凯申仔细研究过目前的中日战场,也看到了目前日军兵力不足的情况。相比起1939年发动的冬季攻势,这一次的秋季攻势常凯申更有把握。

  认为怎么也能够打下一些重要城市,或者是歼灭日军一些部队。

  可惜常凯申对于自己手底下部队的了解太少。

  上面是什么心思,会直接影响下面的部队想,法,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就像是八路军东渡黄河之后,有段时间王铭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回国,直接搞乱了党内思想。

  结果当时八路军和国军并肩作战,很多八路军中高级将领觉得既然要“服从统一战线”,那就没必要在八路军这边吃苦。一时之间投奔国军的老红军、老干部不在少数。

  为什么正确的指导思想很重要。

  因为他直接影响下面。

  自从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常凯申不想拼了自已老本,不想和日军打仗,等着英美和日军决出胜负。下面的那些人都是聪明人,都明白常凯申的意思。所以各个战区都是这样的思想,都在等待胜利。因此这个秋季攻势常凯申明明是真的想要打一场胜仗,但下面的将领想的却不是如此。自从秋季攻势开始以来,各个战场看起来很热闹,但打的一点都不激烈。

  今天打一炮,明天打一枪。

  有些战区说是出动了多少多少个师,十万部队去打仗。但其实真正参战的兵力也就一两万人。

  国军唯一动真格的就是河南。

  因为常凯申分析,华北方面军现在是一条落水狗。晋察冀土八路能欺负他们,国军也应该痛打落水狗,在华北进击。

  因此命令蒋鼎文和汤恩伯,发动豫北战役。

  目前在豫北的日军是36师团,在上面的冀南地区是独立混成第一旅团。两支部队都是刚刚从翼中军区撤了回来。新兵补充也没有完成。所以常凯申更有信心拿下豫北。

  从豫北往北,部队可以进入冀南、冀中地区。

  再怎么说自己也是中国战区最高领导人。只要部队进入冀南、冀中,那么到时候让八路军让出冀南、冀中一带,让国军驻扎。如果八路军不听,那就是破坏抗战。

  反正这种事情常凯申做的又不是第一次。

  抗战爆发之后,因为地盘问题双方双冲突很多。只要不是触及核心利益,八路军这边不会轻易和国军发生冲突。甚至为了避免和国军发生武装冲突,会放弃一些根据地。

  常凯申的想法就是这个。

  利用目前华北方面军很狼的机会,让国军重新回到河北。

  国军第一战区,部队还是很多的。此次豫北战役国军出动了汤恩伯手底下的第28集团军,孙连仲第2集团军,庞炳勋的24集团军,孙桐萱的第3集团军。

  日军36师团在新乡,而国军部队从三面围攻。庞炳勋的二十四集团军在晋东南、晋南一带驻扎,汤恩伯的28集团军和孙连仲的第2集团军在豫南,孙桐萱的第3集团军在许昌。

  汤恩伯和孙连仲的部队还需要保护豫南的安全。

  所以不可能全军出动。

  特别是汤恩伯,这个时候在河南开始当中原王。手中除了嫡系31集团军之外,还扩编了三个集团军,手中兵力超过近30万人。实力大为膨胀。

  不过为了保卫豫南,他这一次命令出动的是28集团军。28集团军虽然是刚刚组建的部队,但下辖85军和92军,以及新编15军,还有骑兵第2军。

  兵力还是非常雄厚的。

  算是这一次豫北战役的主力部队。

  此次豫北战役,国军出动了7个军,一个骑兵第二军,总人数超过十万人围攻36师团所在的新乡。

  “司令官阁下,36师团电报。

  “他们这是疯了?”

  1942年集中兵力扫荡冀中军区没有成功,反而让晋察冀部队在河北大肆扩张,已经让岗村宁次非常恼怒。只不过华北方面军是真的兵力不足。

  所以眼静静的看着晋察冀八路军攻陷河北那些乡镇农村。

  因为华北方面军没有足够的兵力去阻止这个。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4:34 , Processed in 0.058430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