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我在晋察冀1-783排版 - 第 491 页

  徐武因为是立功受伤转到地方工作,因此到了围台乡不仅负责全面工作,而且还掌握围台乡地方武装力量。本身就负责当地剿匪、治安,甚至还有反特的权力。又开始负责当地减租减息工作,权力大的无边。在围台乡不敢说是一手遮天,但也绝对是大权在握。

  这样就出现大问题。

  还有牛河山说的,军队干部对于地方事务不熟悉,没有处理地方工作的经验,这都是客观事实。

  “牛老说的这一点我检讨。我之前只是认为,开辟根据地,建设根据地困难重重。需要一些有魄力的军队干部去开拓。而且干部不足,所以就让军队干部去地方挑大梁。可是却忽视了军队干部毕竟不是地方干部,对于地方事务不是很熟悉。

  魏红军点头。

  对于自己的错误做了检讨。

  魏红军继续道:“以后军转干部的使用,我们要慎之又慎,还要制定的明确的规定。我在这里提出一个建议,那就是军转干部先去地方负责地方武装力量的建设,负责剿匪、治安、反特等工作。等他们熟悉地方工作,了解地方工作之后,慢慢的再看看可以做什么工作。而不是直接转到地方就开始负责重要工作。”

  军转干部和地方干部,还有地下党干部,未来的城市干部、农村干部在各个领域都会有不少冲突。

  历史上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些干部之间都彼此看不起对方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这种大方向上的冲突,魏红军这个级别的干部是无法解决的。就是主席他们也不可能完全解决。最多就是缓解一下他们之间这种冲突。让他们这些干部之间可以彼此适应,不要在无谓的事情上内订,消耗大家的精力。

  魏红军也准备尝试一下,看看怎么让军队出身的干部和地方干部之间,不要出现太多隔。未来大量使用军队干部是大势所趋,谁也无法阻挡。

  魏红军想要做的是,如何让这些军转干部可以顺利接手地方工作。

  看到魏红军和牛河山起了头,大家的发言开始增多了起来。

  冀热察边区委员也是当年开辟盛县根据地时候的盛县县委书记段成伟开口道:“最近我一直在研究中央的整风文件。特别是主席亲自主持改版解放日报,对我的触动最大。因为我们在不知不觉当中犯了和“解放日报'同样的错误。那就是高高在上,越来越脱离群众。我看来目前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我们脱离的群众。

 

 

第518章 群众路线

  段成伟开口直接横扫一片。

  把大家都批评了起来。他说的主席改版“解放日报”,是因为当时在延安发生了一件大事情。那就是有读者直接写信给“解放日报”,批评一点没留面子。

  直接表示“把贵报各版读过之后,总觉得它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即是立论空泛,和我们建设边区的实际工作似乎相距太远了些。

  直接说他脱离群众。

  写的东西百姓根本不爱看。因为写的全都是“高大上”的东西。除了这些根据地的报纸,搞文艺、宣传的更是受到最多的批评。

  特别是目前在延安的文艺工作者。

  他们所谓的“专业化”、“正规化”,对于还没有完全脱离文盲行列的百姓来说,根本就是听不懂的东西。以至于甚至给他们编了顺口溜。

  戏剧系的装疯卖傻,音乐系的哭爹喊娘,美术系的不知画啥,文学系写得“一满解(害)不下”(这是一句方言,意思是什么也不懂)。

  就是延安百姓讽刺当时来延安知识青年的。

  段成伟继续道:“就说说我们八纵原来的剧社,以前都是围绕着新式整军运动,特别是诉苦运动。把那些战士身上发生过的事情汇总起来,然后编成一个又一个故事表演。那些故事不仅仅是部队战士们的故事,也是我们很多农村百姓身边发生的故事。所以每次我们的剧社去地方演出,效果非常好。不管是在部队还是在地方,都深受大家的喜爱。效果远比我们开会动员百姓的效果好很多。因为我们剧社这种演出节目的模式,让很多百姓自然而然的代入其中,自然而然明白很多道理。之前我们怎么跟百姓擀扯道理他们都听不进去,但看了这些节目之后很多人就明白我们说的是什么意思。可以说我们剧社对我们推进我们的减租减息政策,带来了不少好的效果。可是随着我们八纵越来越强大,根据地规模也是与日俱增。之后我们剧社的规模倒是越来越庞大,参加剧社的知识青年也是越来越多。甚至还有不少是北平、上海等地的文艺骨干。可是他们来到我们根据地之后编写的节目,越来越不受群众喜爱。因为他们在上面到底演些什么,群众完全看不懂。我还和剧社一些人聊过天,他们都认为艺术是阳春白雪,甚至艺术是曲高和寡,本身就身不应该“低俗”。这是什么逻辑,不就是觉得“下里巴人”不配拥有艺术?”

  段成伟越说越激动。

  段成伟早年在盛县当县委书记,主要负责党务工作。这些年在冀热察边区也是负责党务工作,也分管宣传工作。

  知识青年越来越多,好处当然多,但问题也越来越多。

  这些知识青年身上的小资产阶级作风影响很不好。不仅仅自身的小资产阶级作风浓郁,而且他们的小资产阶级作风在工作当中也会非常明显的体现出来。

  他们虽然是参加革命,嘴上说的是平等、自由、民主等口号。

  但他们总是不自觉的把自己当成是高高在上,总是认为他们天上地下没有不懂的。至于平时喊平等的口号,但他们都是“阳春白雪”,岂能和“下里巴人”真正平等。

  这种傲慢在工作当中都会表现出来。

  看看剧社的发展就知道。

  这些剧社集中了大量的知识青年。如果开始的时候,他们还创造一些革命故事。那么后面他们肯定要过渡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故事当中。

  因为在他们心中只有这些人才配著书立传。

  至于广大的老百姓?

  中国自古以来谁听过给老百姓著书立说的。或者说谁愿意看老百姓的故事。他们这些人来了之后,不仅不改掉自己身上的小资产阶级作风,还带坏了整个剧社的风气。张口闭口就是艺术,丝毫不理解什么是革命艺术。段成伟虽然发现了这个问题,但一直担心会影响团结知识分子。之前在翼热辽挺进军和囊中军区因为严查学生身份,加上有些扩大化,结果那边发生了投奔八路军的大学生自杀的事情。影响非常坏。

  所以段成伟也是担心这一点,所以也不好对他们说重话。但段成伟的确是憋了一肚子气。都是被这些大学生大知识分子气的。

  所以这一次会议当中,他是直接开炮。

  这没有结束。

  段成伟继续道:“还有我们不少干部,嘴上都说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让全天下受苦的人。其实呢?他们都认为我们是老百姓的救世主,认为没有我们就没有百姓的解放。所以他们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他们面对老百姓高高在上。虽然没有以前门的老爷那样,但心态上和他们也没什么两样。这样的结果是,我们和老百姓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老百姓不愿意来我们政府机构办事情,有什么事情也不愿意让政府部门插手。围台乡那边那么大的事情,如果我们的宣传真的能够让老百姓看懂,真的宣传我们减租减息的政策,当地老百姓怎么会不清楚?同样正因为我们和老百姓之间产生了距离,所以他们才没有跟我们及时的沟通。我最近和一些农民聊天,他们有事情谁也不会想到来找政府解决问题,都是在村里自己解决问题。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老百姓自古以来不愿意经过官府是一点,另外一点就是我们的农民看不到现在的政府和以往的政府有什么不一样。到政府部门办个事情困难重重。我们的政府工作人员不是为老百姓做事情,而是好像施舍给老百姓政策一样。”

  魏红军一边记录一边点头。

  八路军虽然发展很快,但问题真的很多。

  或者说正是因为发展太快,所以问题积累的也多。在发展阶段,大家只是町着怎么发展,很多问题掩盖了起来。可是等到平稳下来之后,这些问题就都出现在眼前。

  红军、八路军就是学运、工运、农运出身的军队。

  可是八路军这几年发展太快,八路军内部滋生了一股单纯军事路线。或者说在红军、八路军内部从来就没有消除过这个问题。红军时期从总司令开始,下面的很多军事将领都是单纯军事路线的支持者。主席从井冈山时期开始就一直批评这种单纯军事路线,经过了几番调整,才真正组建了红军这个新式军队。

  但这几年在八路军再次出现。

  不重视其他工作,只重视军队工作。认为只要部队能打仗,其他都不在乎。晋察冀这边因为聂帅是政工元帅,所以问题还不算很严重。

  但一些其他根据地,这个问题就非常严重。

  等段成伟说完之后,魏红军总结道:“段成伟同志说的非常好,这几年我们的工作逐渐脱离了群众,这其实是官僚主义在作崇。我们很多干部都忘记了我们革命的目的,他们认为他们有恩与老百姓,而不是老百姓有恩与我们。所以身上开始出现一股城市老爷作风,官僚主义作风。这种工作作风和我们党、我们军队要保持的群众路线是格格不入的。主席在之前已经明确的提出“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现在我们的干部还只是处在脱离群众最初级的阶段,但已经有这么多问题出现。这表明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是离不开群众路线。我们的党和我们的军队,只有和广大的群众站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的革命才能够不断地胜利。一旦我们抛弃了群众路线,和我们的群众产生了距离,那么我们的革命就会遭受挫折。所以我们必须要让我们的干部,我们的党员受到这方面重新的教育。让他们明白,人民群众才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在党的历史上、军队的历史上,人民群众一直有恩与我们。我们和人民群众之间就是鱼和水的关系。我们的党需要永远坚持群众路线',绝对不能脱离群众。

  魏红军已经决定,会议结束之后在冀热察边区进行一场关于“群众路线”的整风运动。对那些革命还没有胜利,抗战都没有胜利的时候,就开始耍官像主义的干部和党员进行一次大批判。

  魏红军继续道:“对于段成伟同志说的这些我还要进行检讨。主席和中央早在一年多之前就已经作出《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及《关于实施调查研究的决定》,设立调查研究局,主席亲自担任局长。中央一直要求我们,任何事情、任何政策的出台,都必须要有详细的调查研究。这是理论联系实际,保持我们党优良的学风,最重要的一个方法。

  以前我在盛县开办农村讲习所,教当时的学生如何推行减租减息。当时我就跟他们说过,主席的反对本本主义,第一个就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但我这么教这些学生,自己却忘记了这一点。此次在热河推行减租减息工作,我作为边区区委书记,却忘接了热河的特殊之处。热河毕竟是被日伪军统治十来年的地方,日伪军势力根深蒂固。当地很多地主以前应付军阀,后来应付日伪军,现在应付我们八路军,都有一套自己的办法。我们本应该对于热河农村进一步调查研究,然后制定减租减息方案。可惜我们直接把我们在察哈尔根据地的经验复制到了热河,结果出现了这么多的问题。这是我这个边区区委书记的责任。

  “魏书记,应该说这是我们减租减息工作组的责任。

  李少成立马做出了检讨。

  道:“此次热河减租减息工作,全权由我们工作组负责。可是我们忘记了热河情况特殊,特别是现在我们和日伪军之间还在拉锯。地方不少士绅,都在观望我们和日伪军之间的战斗。对于他们这些常年应付军阀、应付日本人的地方士绅来说,他们是不会轻易的倒向任何一方。目前他们对于我们的减租减息工作不热情,就是因为担心日伪军打回来。可以说热河这边的减租减息工作的环境不是一般的复杂,却被我们简单化。我们很多干部并没有经历过如何应付狡猬的地主。热河这边的不少地主都是非常聪明的,在军阀、日本人那边周旋,既没有成为汉奸,还能够保持自己的家业。这些人很聪明,也很狡猬,我们的工作人员一时之间不知道应该怎么应对他们这些人,所以出现了不少问题。我作为工作组组长,这件事情我要检讨。”

  批评和自我批评。

  很多人都抹不开面子,毕竟大家都是多年的战友,或者是多年的朋友。在公开场合批评,是不是两个人要翻脸。在中国的文化上,中庸一直是大家最支持的。

  批评与自我批评,如果无法掌握一个平衡。

  那么很容易成为互相攻击。

  但如果只是你好我好大家好,那么这种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会议就开了也没用。

  魏红军也没有客气,直接批评道:“李少成同志,我认为你们工作组不仅没有调查研究,而且你,们在面对热河地区的地主、地方势力的时候太过软弱。我们在敌后推行减租减息工作,是需要和开明绅士合作,得到他们的支持。但热河地区被日伪军 占领十来年,大小汉奸遍地。面对这些大小汉奸,难道你们要一一得到他们的同意之后,才能够推行减租减息工作吗?”

  “是。我们工作组没有真正进入到热河这个新地区当中。”

  “还有你们工作组脱离群众就更厉害。热河看起来在进行热火朝天的减租减息工作,可是很多农村的农民竟然不知道我们正在推行减租减息工作。

  怎么,你们的工作都用来和地主有钱人打交道?现在是国共合作时期,但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部队。我们是工农武装,在你们心中是不是我们八路军的政策,只能是跟这些地方有权有势的人商量。他们如果同意,就能够实施,他们要是不同意,就不能实施。我们工作当中始终要明白一点,那就是哪些是我们的朋友,哪些是我们的敌人。不要混敌人和朋友,不要想着依靠敌人完成任务。”

  魏红军批评李少成是比较严厉的。

  因为李少成是魏红军非常欣赏的地方干部。但国共合作抗日之后,加上某些混乱的思想流毒进入八路军根据地,也影响不少干部。

  明明减租减息工作是为了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可是李少成他们工作组,不是去动员农民积极参与减租减息工作当中。而是努力去得到地方实力派的支持。

  完全的本未倒置。

  李少成哪里敢说什么。这一次减租减息工作出了这么大的纸漏,就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因为减租减息工作李少成非常熟悉。

  可是却在热河栽了跟头。

  魏红军再转过头道:“还有关于地方党组织的建设方面,段成伟同志你们的工作做得非常不扎实。我承认一些军转干部的情况特殊。但就算再怎么特殊,他们也是党的干部。地方党组织的建设如果完善,党组织生活如果正常,那么怎么会出现这种问题。难道我们地方党组织已经差到可以让一个千部一手遮天?还是我们的党员干部都不愿意得罪人,担心被别人打击报复,影响自己的小利益?所以看着其他党员干部犯错误,也开始装聋作哑?如果前怕狼后怕虎,那你们参加革命干什么?”

  这是魏红军最生气的。

  堂堂一个乡镇的党组织,竟然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没有发挥任何的作用。

  会议召开,各种问题真的很多。

  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工作作风都出现很多问题。

  魏红军把这些问题都记录下来。

  听听大家的想法,然后自己在结合历史拿出一个解决的方案。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9 18:02 , Processed in 0.043663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