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我在晋察冀1-783排版 - 第 518 页

  但真正的政治路线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

  这个问题太复杂。你要是清算政治路线,那么当时的中央领导都有份。不仅仅是留苏派,包括伍豪等中央领导,都要负责任。当时的主席还没有实力解决政治路线问题。但时移世易。

  遵义会议已经过去了八年时间。主席已经有足够的底气发动延安整风运动,足够的底气召开七大会议。真正的解决了一直以来的政治路线问题。

  所以才有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当然这只是一方面。

  七大解决的问题很多。要不然也不会成为中共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会议。

  提出了现阶段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而关于什么是新民主主义中国,在会议上也是确定了下来。制定了新民主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纲领,并在党的文件上首次明确提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也第一次提出了党领导革命的“三大法宝”。

  就是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在党的建设方面,提出了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总共是三大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

  说简单点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自我批评。

  通过新的党章,明确提出了李德生思想,把“李德生思想”写入了党章。如果说遵义是我党第一次开始走向独立自主,那么七大让我党真正完成了独立自主。

  因为李德生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李德生思想进入党章,清除一直以来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经验主义。主要就是清除党内不少领导人把苏联经验全盘套在中国革命的思想。

  接着就是产生了新的中央委员会。

  经过无记名投票出现了中央委员44人,候补中央委员35人。在这个基础上选举14名政治局委员,选举李德生同志为中央委员会主席,政治局书记,中央书记处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选举李德生、朱建德、伍豪、刘修养、任培国同志为书记处书记,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五大书记格局。

  此次会议足足开了4个月的时间。

  一直到1944年3月未才结束了会议。

  之后政治局会议,政治局扩大会议,各种中央会议接连召开。对于中央各机构,八路军各个军区进行了人事调整,晋察翼这边也是不例外。

  七大之后,晋察冀的地位骤然得到了提升。或者说晋察冀在这一次七大会议上风光无限,超过了目前所有的一级军区。

  实在是因为晋察冀的成绩太亮眼。

  在八路军、新四军的部队当中,晋察冀不管是战绩,还是根据地发展,部队的规模,都是排行第一。现在的晋察冀在八路军序列当中是根据地规模最大、根据地人口最多、手中的部队最多、歼灭的日伪军最多。这几年晋察翼一家就抗击华北方面军一半部队。晋察冀击的日军现役将军数量比其他八路军、新四军部队加起来还要多。可以说抗战当中,晋察冀的贡献举世瞩目。

  当然晋察冀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晋察冀的政治工作做得最好。虽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相比起其他的根据地来说,晋察翼这边不管是军队的政治工作,还是地方的政治工作,做得都是有模有样。

  这么多亮瞎眼的成绩在那里,晋察冀军区的地位怎么可能不提高。

  聂帅在党内的地位迅速提升,和陈运、康盛、高刚、彭珍、董毕五、张文天、彭德华一起成为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而且在中央委员选举排名当中排在第八位,甚至比伍豪、彭德华他们得票更多,和陈运得票数一样。可以看出聂帅在晋察冀的表现是多么的引人属目。

  目前军队领导当中,进入政治局的只有总司令、彭总和聂帅。可以看出这一次七大会议当中,聂帅党内地位的提升是多么快。

  当然党内地位提高的不仅仅是聂帅一个人。

  在这一次七大会议上,晋察冀出现了一大批中央候补委员。罗起容、程志华、刘华福、赵震生四名晋察冀分局副书记和委员,这一次都成为了中央候补委员。

  当然他们本身资历深、党内地位高,成为后补中央委员顺理成章。而且说起来他们几个人都算不上是晋察冀最风光的北岳区军队山头。

  罗起容是中央和八路军总部派到晋察冀的,程志华是冀中军区出来的,刘华福、赵震生都是地方干部。

  晋察之所以让人瞩目,是因为除了他们四个人之外,晋察冀又出来了两名中央后补委员。是正儿八经晋察冀北岳区打出来的军队干部,一个是翼中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杨全武,一个是冀热辽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邓国。

  这两个人是八路军二级军区司令员和政治委员,这一次都身中央候补委员。可以说除了陈耿这样资历深的军队干部之外,一跃甩开了大部分二级军区的军队领导人。

  杨全武虽然在晋察冀整风会议上受到了大批判,但杨全武的功劳依旧被几次提起。

  整个晋察冀根据地的发展历史,七八成都是离不开独立团,离不开一分区的贡献。包括八纵都是从独立团、一分区分出来的。八纵大发展,也在提高一分区杨全武的影响力。七大会议上,晋察冀工作报告之后,杨全武的名字也是几次提起。

  中央也认可杨全武对于晋察翼的贡献。

  别看骂杨全武的人多,但佩服杨全武的人也不少。毕竟杨全武开始的时候本钱很少,但却扛起了晋察的大旗。聂帅这一次成为政治局委员,晋察冀的干部当然也要水涨船高。杨全武虽然资历一般,但在抗战当中硬生生的打出来了中央后补委员。

  邓国相比起杨全武资历深很多。

  因为邓国是大革命时期的党员,而且是参加湘南起义,从井冈山下来的老红军老革命。杨全武刚刚参加红军,刚刚入党的时候,邓国已经是老党员,还是红军团级干部。

  当然邓国这一次能够成为中央候补委员,主要是因为他在冀热辽军区连打胜仗。特别是联合冀热察军区,接连打了几次漂亮的运动战,歼灭日伪军数量惊人。

  目前其他八路军军区还在游击战的阶段,就算有些军区开始有一些运动战的影子,但都是雏形。

  可是邓国在冀热辽军区已经开始指挥几万部队大打运动战。

  让所有人都看到邓国出色的大兵团指挥能力。

  这些漂亮的战斗,让邓国在中央领导的心目当中地位迅速提高。加上他的资历,这一次和杨全武一起,成为了晋察冀军队代表,选为中央后补委员。

  可不要小看这个中央候补委员。

  因为七大的中央委员和中央后补委员含金量很高。

  就像后来很多人争论元帅,其实七大情况已经很明确。有资格追逐元帅职位的干部,都在这一次的中央委员当中。同时新一届的中央军事委员会当中,除了主席、修养、伍豪之外,剩下的九个人都是新中国元帅。就缺少了山东的罗帅。

  七大的情况很明确,所谓的元帅争议基本上是不存在的。七大会议基本上已经决定了后来的元帅人选。或者说七大已经决定了新中国早期的军政格局。

  还有十大将当中,除了张云义是中央委员之外,有六个人是中央候补委员,还有三个人这一次都没能够入选中央候补委员。可以看出中央候补委员的含金量。

  杨全武和邓国两个人能够成为中央候补委员,让他们在党内、军内已经开始有了足够的底气。

  七大结束之后,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晋察冀分局升格为晋察冀中央局。晋察冀分局虽然一直以来都是独立发展,直接接受中央命令。但名义上依旧是隶属于北方局。在级别是也是低于北方局。

  但这一次不一样。

  晋察冀分局升格为晋察冀中央局,正式脱离北方局的领导,和北方局已经是平起平坐。以后北方局分管129师的根据地,晋察冀中央局管理晋察冀军区的地盘。

  所谓的地方中央局,其实就是中央分局。也就是可以代表中央的地方机构。历史上解放后五马进京,那些什么东北局、西北局这些部门,其实就是东北中央局、西北中央局,简称东北局、西北局。

  聂帅众望所归,担任新成立晋察冀中央局书记。

  除此之外,政治局决定成立中共中央城市工作委员会。这个城市工作委员会不是城市管理,而是培养敌占区城市干部的部门。其实就是管理敌占区城市白区工作的领导机构。

  修养同志多年负责华北白区工作,因此负责中共中央城市工作委员会,实际工作交给担任城市工作委员会主任的彭珍同志负责。而帅凭借着晋察冀的成绩,加上中央对于晋察冀寄予厚望。因为华北的重要大城市,目前都在晋察冀部队的包围当中。中央需要晋察冀部队和晋察冀白区党紧密配合,所以政治局任命聂帅担任中共中央城市工作委员会的副主任,全权负责察哈尔、河北、热河等地的城市白区工作。

  晋察冀中央局也开始进行新一轮的调整。

  此次入选中央候补委员的杨全武和邓国,都被任命为晋察冀中央局委员。而杨全武同时还担任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兼冀中军区司令员和冀中军区政治委员。在晋察冀一众二级军区领导人,或者说是在八路军二级军区领导人当中,杨全武是真正的冒头。如果论资历,杨全武在晋察冀根本比不上黄勇、赵尔陆、邓国等人的。但杨全武靠着七年的抗,战生涯,扛起晋察冀的大旗,硬生生的压倒了他们,第一个成为了一级军区的副司令员。

  这真的是打出来的地位。

  对于杨全武的批评很多,但唯独没有人批评他在晋察冀的战绩。

  因为这个谁也无法质疑。

  一分区的战绩摆在那里。

  邓国也是得益于这一次入选中央后补委员,所以被任命为晋察冀军区副政治委员。当然和杨全武一样,他同时也担任冀热辽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当然级别上升的不仅仅是杨全武和邓国两个人。这一次晋察冀分局升格为晋察冀中央局之后,原晋察冀分局几名干部都顺利升格为晋察冀中央局干部。然后晋察冀中央局还增加了一名副书记和两名委员。

  新增加的晋察冀中央局副书记是原来在新疆工作的周彬。

  周彬离开新疆,参加了这一次七大会议,也当选了中央候补委员。没有重新回到新疆,而是被派到了晋察翼,担任晋察翼中央局副书记。开始负责晋察冀经济工作,主要是接收晋察冀这边的金融机构。因为目前晋察冀在整个八路军系统之内,控制的大小城市最多,各种金融机构也最多。

  未来还会打下更多的城市,会有更多更复杂的经济情况。

  魏红军在政治局会议上,被任命为晋察冀中央局委员。虽然七大会议上魏红军不是中央委员,也不是中央后补委员。但这一次被任命为晋察冀中央局委员,同时正式任命魏红军为冀热察军区政治委员,让魏红军的党内地位骤然上升。在整个八路军序列当中,甚至在党内来说,魏红军都是级别上升速度最快的干部。

  最后一个新增加的晋察冀中央局委员是之前负责晋察冀白区工作的刘任。

  这样晋察冀中央局的构成变成了聂帅为书记,程志华、罗起容、刘华福、周彬为副书记,赵震生、杨全武、邓国、杜丽清、魏红军、刘任为委员的格局。

  晋察冀中央局选聂帅、程志华、罗起容、刘华福、周彬、赵震生、杨全武为晋察冀中央局常务委员。至此目前的晋察翼拥有一个政治局委员,七个中央候补委员的格局。

  政治局会议通过了聂帅的提议,把王秋云身上的冀热察军区代司令员的代字抹去,让王秋云正式成为冀热察军区司令员。可以说七大之后,对于晋察冀的干部真的是一次“论功行赏”。

  在抗战当中表现出色的干部,一个接着一个晋升。

  除了这些晋察冀干部之外,从晋察冀这边走出去的,原冀中军区司令员,现任晋绥军区司令员的吕正超同志也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1944年4月未,晋察冀干部就接到了命令,除了少部分人依旧要留在延安之外,大部分人都要迅速回到晋察冀。魏红军也接到了命令,要求魏红军跟着聂帅他们返回冀热察军区。魏红军在延安待了一年时间,一直在中央党校上课。平时还会抽时间参加晋察冀分局干部会议,以及也要参加劳动。

  偶尔也会去主席那里蹭饭吃。

  在一年下来,魏红军最大的长进就是在理论上弥补了很大的不足。在党校一年的时间,魏红军有时间读马克思列宁著作,弥补了魏红军在理论方面的缺陷。

  同时在延安,魏红军和中央领导,以及各个军区领导都交流作战经验。

  认识了很多人。

  现在的延安,或者说党内,已经没有人再说魏,红军的党内资历问题。因为现在的魏红军已经不需要这个东西。

  1944年4月29日,魏红军正式结束在延安一年的生活。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5-29 13:01 , Processed in 0.043633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