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我在晋察冀1-783排版 - 第 536 页

  “嗯。”

  聂帅点头。

  其实八路军部队已经截留了一些技术人才。

  但都是碰到了就留下。

  并没有说有计划的截留这些人才。现在魏红军这么一说,这就成为了一项专门工作。专门甄别日本侨民当中的技术人才。这个军区还真是没有计划。

  但听魏红军这么一分析,这个事情的确是应该提上日程。

  如果能够从几百万日军和日本侨民当中,甄别出几千技术人才,几千医生护士,或者有几万人,那么就更好。如果八路军自己培养这些人才,不知道需要何年何月。

  魏红军继续道:“除了这些,还有日军当中的些人才。他们的飞行员、炮兵人才,我们也应该酌留下。以后我们会组建自己的飞机部队,组建自己的炮兵部队。但我们自己没有这样的人才。我们能够在短时间之内搞到这方面人才的,也只有从,日军这边下手。不仅仅是这些,还有日军部队当中的汽车兵这种技术兵种,可以留下来给我们培养汽车兵。应该说只要是技术兵种,我们都应该尽量的留下。因为任何的技术兵种,我们八路军都缺乏,我们国家都缺乏。”

  对于现在的八路军来说,只要是技术兵种,那都是必须要留下来。

  像汽车兵。

  现在的汽车兵可不是五六十年后的那些司机。

  那个时候开车的,只要学习一段时间会开车就可以。车坏了打个电话让人过来拖走修理。

  但现在不一样。

  现在开车的,你必须要学会修车。

  不要说是现在,就是新中国成立几十年之内都是如此。开汽车就要学会修汽车,一般的小毛病都要自己解决。所以现在这个时候,汽车兵就是非常重要的技术兵种。

  未来解放战争的时候,解放军需要成上万的汽车兵。解放之后,更是需要数不清楚会开车的。

  “这些我们知道了。你先回去,准备明天的会议。”

  “是。”

  魏红军离开之后,聂帅道:“你们怎么看?”

  “我认为还是很有道理。日军和日本侨民这边人才应该不少。我们是应该组建一个部门,专门甄别这些日本人当中的人才。现在我们缺人才,有些重要的技术岗位上,先用这些日本技术人才顶上去,是一个好办法。如果我们现在不做准备,那么后面很有可能会手忙脚乱。

  “嗯。”

  聂帅点头。

  跟罗起容道:“老罗,这个事情还是需要你们政治部牵头。组建一个甄别部门,需要派遣政治过硬,同时也懂一些这方面工作的人过去。

  “好。”

  罗起容同意聂帅的想法。

  不过很快道:“司令员,这个不仅仅是我们晋察如此,其他军区都会碰到这个问题。你看我们是不是召开晋察冀中央局会议,把这个事情形成文件交给中央审核一下。”

  “说得对。这个不是我们晋察冀一家的事情。”

 

 

第563章 规劝杨全武

  魏红军从聂帅这边离开之后,先是回到冀热察军区这边。

  冀热察军区不少高级将领都在这里。制定一份大致的作战计划,明天要给军区审核。这是按照军区的命令,制定一份如何歼灭热河的日伪军。魏红军参与计划的制定,其实冀热察这边的计划是比较简单的。

  赤峰战役结束之后,冀热察军区和冀热辽军区已经断了热河和东北之间的通道。没有了东北日军的支持之后,热河的日伪军已经是无根飘萍。

  什么都缺。

  缺后勤物资,缺武器弹药。热河的日伪军本来战斗力就差,现在就更没有机会。

  所以制定计划还是比较容易。

  其实冀热察军区也好,冀热辽军区也好,本来就都有计划。现在只不过完善一些,符合中央要求全面转入战略反攻精神。

  等大致的计划出来之后,魏红军就抽时间专门过去找杨全武。杨全武看到魏红军过来很意外,不过倒是很开心。毕竟现在的魏红军军中和党内级别都跟了上来。自己自手底下出来了这样的人物,怎么都是值得炫耀的事情。

  “红军,有什么事情?”

  “老首长,你今天说的影响很不好。”

  “我就随便说说。”

  杨全武摆摆手。

  毫不在意。

  魏红军看杨全武这样,忍不住道:“你今天没看聂司令员都发了脾气。要不是罗副政委出面,今天这个事情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过去的。

  “就是一时嘴快。”

  “老首长,你是没去延安,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你也幸亏没去延安,要不然当时会议上你就是靶子。”

  “一些人就喜欢无中生有。你在延安做得好,对那些人就不能客气。有人竟然想给我们扣上路线错误,也是好笑。他也不看看他自己发展的根据地都成啥样子,也敢说我们晋察冀有路线错误。要是我们晋察冀有路线错误,能有现在的发展。一些小人恶意中伤,不用在意。”

  杨全武听魏红军说起延安的事情,他就非常恼怒。

  特别是路线错误。

  杨全武是晋察冀一等一的战将,晋察一半的地盘都是当时一分区打出来的。在晋察翼除了帅之外,杨全武是晋察最代表性的将领。这要是聂帅被扣上路线错误,等于是晋察冀军区在错误的路线之下发展的。到时候他们这些跟着聂帅打下晋察冀军区的干部,那是什么错误。

  这种帽子一旦戴上,那以后做什么事情都不方便。

  整个晋察冀干部都要背历史包狱。可以说延安的事情传到了晋察冀,晋察冀干部都是愤愤不平。

  所以杨全武对于魏红军很支持。

  因为魏红军在延安极力维护聂帅,极力为晋察冀辩护。甚至为了聂帅,和一些级别比较高的干部都发生了冲突。在杨全武看来,就应该要如此。

  这才是自己带出来的兵。要是魏红军去了延安,被那样的情况吓倒,不为聂帅挡枪,那么杨全武就会看不起魏红军。好在魏红军敢于站出来。

  因此比以前更欣赏魏红军。

  魏红军看到杨全武没听进去自己说的意思,所以道:“老首长,我说的不是这个事情。我们晋察的发展有目共睹,不是个别人想要扣帽子就能够成功的。如果有人硬要给我们扣帽子,我们所有的,晋察翼干部都不会同意。我说的是你。你可能不清楚,当时多少人是冲着你来的。现在看起来没什么事情,上面还是聂司令员为你打掩护,但你有考虑过以后的事情吗?你在会议上说的那些话如果传出去,你身上就又多了一个罪名。”

  “红军,我知道你要说什么。”

  杨全武摆摆手。

  不在意的道:“红军,我们渡过黄河进入山西,刚刚开辟根据地的时候是什么情况,你我都知道。那个时候日军多么强大,你我心里都有数。我们都是带兵打仗的,这可是容不得一丝一毫大意的事情。带兵打仗的人稍微不注意就是大事情,牺牲的就是同志们的性命。在敌后发展,谁能够打胜仗,谁能够扩大根据地,发展根据地,那就是我们需要的干部。如果做不到这些,趋早把位置让出来。这不仅是识趣,也是为革命负责,为同志们的性命负责。没能力就不要占着位置,不称职的干部,带来的后果就是牺牲。以前是这样,以后更是这样。这仗打的是越来越大,没能力还占着位置那就是犯罪。一个个跟我讲资历,干部安排稍微不满意,就跟组织要求这个要求那个。是老革命又如何,老红军又如何。在我这里能力不够,那就滚蛋。不就是骂我几句,我又不怕。

  杨全武对这些事情看得很开。

  在杨全武看来,带兵打仗哪有那么多扯淡东西。有能力就上,没能力就老实一点。是老革命,老红军又怎么样。资历深又如何,能力不够就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

  可是老革命、老红军不理解。

  他们很多人认为凭什么你杨全武说我能力不足,那就能力不足。凭什么那些后加入革命的,爬的比自己还快。所以他们就跟杨全武表达不满。

  但杨全武是什么人。

  真的是“独断专行”的人物。在一分区一直是说一不二的。你越是跟杨全武较劲,杨全武越是不给你机会。最后这些人去聂帅那里告状。都是聂帅帮忙安抚。

  不过再怎么安抚,聂帅也不可能为了他们真的动杨全武的位置。

  魏红军真是觉得无奈。

  很多人是能力不足以担任更大的责任,但他们毕竟是老革命、老红军出身。他们的领导、战友,甚至老部下都很多。杨全武就算不用他们,也应该安抚他们。

  而不是脾气太大,把他们直接赶走。这一下得罪多少人,名声直接就臭了。不要说在晋察冀军区内部,就连八路军其他军区,都知道杨全武这个人独断专行,容不下人。容不下人,团结不了人,对于一个高级干部来说并不是好听的名声。

  “老首长,以后我们和老蒋打仗。我们晋察翼组建和国军集团军这种几万人、十万人的兵团,那么这个部队的司令员,你认为谁能够担任。

  杨全武听到这个立马来了精神。

  很是自信的道:“你说应该是谁能够担任。”

  在晋察冀功劳最大的是谁?

  有资历、有战功,能够接任这个位置的能有谁。

  可以说在晋察冀舍杨全武其谁。

  再说杨全武是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级别就高于其他军区司令员。如果真的组建这种部队,在晋察冀舍杨全武其谁。这是杨全武很直白的想法。

  魏红军摇头道:“老首长,不可能是你。除非这支部队全都是你带出来的。要不然你这么得罪人,怎么可能是你。就说说我们现在晋察冀二级军区的这些司令员、政委,都跟你关系不好,他们都反对,到时候怎么可能是你。

  魏红军是真的为杨全武考虑。

  自己这位老首长,有能力、有魄力。能带兵打仗,能训练部队,还能够开辟根据地、建设根据地。战略眼光也非常出色,整个晋察冀来说都没有几个人能够相比。可以说真的是一等一的,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军。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2:37 , Processed in 0.044792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