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我在晋察冀1-783排版 - 第 543 页

  因为这份报告非常完整,国内部分和国际部分既是分开讨论,又是密切相关。涉及到战后和老蒋之间的争斗,还包含了含苏联、英国、美国这些国家在战后的变化。特别是关于苏联的想法,和现在党内主流是非常不一样的。

  主席虽然发起了党内整风,胜利召开了七大。

  整体上把中共从成立开始,就一直受到共产国际,或者说受到苏联遥控指挥的局面彻底打破。而且从理论层面上否定了以往留苏派、亲苏派高举的理论大旗。解决了这二十年来党出现的问题,制定了党的新路线。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共真正的脱离了苏联的控制,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组织。

  但这不代表说,中共就要和苏联翻脸。

  因为中共还需要苏联的支持。所以主席虽然打击了留苏派,但从来没有想过和苏联直接翻脸。

  党内目前对于苏联依旧是尊重的。

  党内干部对于留苏派虽然批评,但都是批评留苏派教条主义,却没有涉及到苏联。这就像是历史上批评某些事情的时候,都是批评那些大臣怎么怎么样,对于皇帝留有颜面一样。

  对于留苏派采取的就是这种态度。

  苏联没有错,错的是留苏派。这样就能够让中共摆脱苏联的控制,同时还能够给苏联保留足够的面子。

  但魏红军在这份报告当中,却是丝毫没有顾及这一点。或者说魏红军把英美苏这些国家完全当成是列强的一员,以此来分析接下来的情况。

  非常大胆。

  魏红军从东北问题开始展开,甚至拓展到战后世界局势上。认为英美苏国家之间,现在这种联盟局面,随着战争的结束也会终止。

  到时候英美苏之间的关系,会再次恢复到战前那种敌对局面。甚至随着苏联红军反推德国,东欧地区有可能会出现大量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样社会主义阵容必然会声势大涨。

  一旦发展这种情况,英美苏之间的关系会比战前更加不好。因为世界会出现一个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苏联和美国会成为各自阵营当中的老大。

  魏红军从东北展开谈了世界局势,同时又从世界局势转会到国内局势。分析世界局势的变化,对于中国国内的影响。开始只是东北问题,但最后谈的问题却是非常宏大。

  主席几乎是一个晚上都没有睡觉。

  一直在考虑。

  魏红军在报告当中提出的问题,主席这段时间也是一直在思考。毕竟日本投降只是时间问题,战后的中国要何去何从,是主席重点考虑的事情。主席不少判断都和魏红军的报告当中的内容是差不多的。

  主席考虑的就更多。

  革命胜利之后,中共和苏共之间的关系,中国和苏联之间的关系。

  不过在东北问题上,主席并没有做过如此清晰的判断。因为对于中央来说,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击败日伪军,拿下华北大部分地区。然后是战后和国民党之间的关系。

  所以中央虽然也有一些关于东北的想法,但还没有如此清晰的规划。

  但魏红军却已经有了很清晰的规划。

  就跟主席“论持久战”一样,魏红军先是分析东北为什么重要。然后把东北的战略地位再次重申一遍。然后从国际国内情况分析,认为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东北会越来越重要。不仅从宏观层面表示了东北的重要性,魏红军甚至写了八路军部队应该在东北怎么开辟根据地。

  写的非常详细。

  主席看着魏红军的报告之后,一直在推演战后世界局势,推演战后东北的情况。越是推演,主席 的脸色越是凝重。因为和魏红军说的那样,东北很有可能成为战后美苏之间的博奔之地。稍微不小心,中国就会成为美苏两国之间较量的舞台。

  又想了好几天之后,主席心中慢慢的有了完整的想法。因此主席决定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

  也就是五大书记会议。

  让大家都看看魏红军的报告。几个人都仔细看魏红军写的报告,中间都没有人说话。甚至看完了,放下报告之后,大家也是久久没有说话。

  因为魏红军这份报告涉及面太广主席道:“老总,你觉得魏红军同志分析战后东北的情况,有没有道理?”

  “从军事上讲,他的分析还是非常有道理。从我们现在得到的情报来看,关东军战斗力的确是严重下滑。应该说整个在华日军的战斗力都严重下滑。目前关东军大部分部队都是这一两年刚刚组建的新部队,和以前的关东军主力部队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看看进入热河的29师团和71师团战斗力就能够知道,关东军很多部队现在根本打不了仗。翼热察军区和冀热辽军区的部队,甚至可以正面硬抗日军29师团部队。现在东北的很多关东军部队,战斗力还不如29师团和71师团,组建的时间远远晚于29师团和71师团。所以一旦苏军结束欧洲战场,真的决定从蒙古、黑龙江、丹江这边打进来,关东军绝对不是对手。因为苏联远东军拥有百万部队,如果从欧洲战场抽调一些精锐部队,那部队数量就更多。这么多部队一旦决定进攻关东军,那么就如魏红军同志分析的那样,关东军部队很有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就全线溃败。而且这个时间应该会很短,以苏军机械化部队的速度,估计也就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就能够控制整个东北地区。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其他外来的干扰,苏军一旦出兵东北,那么控制东北只是时间问题。

  朱建德看着地图分析。

  从军事上来说,现在的关东军和中国军队作战还能够坚持。

  毕竟再怎么说也有几十万人。

  不过就算是和中国军队作战,现在的关东军也不可能占据以往那种绝对优势。可是一旦苏军决定进攻关东军,那就会是百万大军。

  苏军是什么部队。

  在欧洲战场,苏德两国一场战役出动几千架飞机、几千辆坦克、几千门大炮。相比起来日军在中国才有几架飞机,几辆坦克。武汉会战算是中日战场最大规模的战役,日军也不过动员几百架飞机。

  这就是差距。

  如果是关东军巅峰时期,有可能还能够阻挡苏军一段时间。可是现在关东军实力大降,根本挡不住苏军的进攻。苏军的机械化部队,加上东北发达的铁路系统,一两个月之内就能够控制东北。

  对于魏红军这方面的判断,总司令是承认的。

  继续道:“至于魏红军同志说,苏军一旦进入东北,要是不撤退怎么办?就算是撤退,但继续控制中长铁路和大连,到时候怎么办?这个不好说。”

  总司令虽然曾经也是去欧洲留学过。

  但从回国,后来参加南昌起义之后,就一直在山沟沟里转悠。苏联怎么想的,他也不好判断。毕竟他也没见过苏联高层,苏联高层怎么想,总司令实在是不好判断。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伍豪开口。

  听伍豪这么说,几位中央领导脸色都是难看。

  其实这是大家都担心的事情。

  如果苏军真的进入东北,然后不想走了怎么办?或者说就算苏军撤退,但他们真的长期霸占中长铁路和大连,到时候怎么办?而且大家都不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魏红军在报告当中连东北军和苏军之间曾经发生了“中东路事件”都写了进去。而且魏红军从苏联角度分析,苏联的远东利益要怎么维持。

  铁路是现代战争的命脉,大连旅顺是苏军在远东地区能够找到的最好的海军港口。

  苏联会放弃吗?

  主席也是阴沉着脸。

  这也是主席一直头疼的事情。

  主席道:“那他分析国军的情况呢?”

  “也是很有道理的。我听闻美国的军舰,一艘大型军舰甚至可以一次性运输一个师的部队。如果真的如此,那么只要他们短时间之内动员二三十艘军舰,就可以往东北运二十多个师。他们可以从天津登陆,也可以从秦皇岛登陆,甚至可以从葫芦岛、营口等地登陆。不管是从哪里登陆,都能够迅速投入几十万部队进入东北。美军正在和日军作战,一旦击败日军,他们的海军部队就会近在尺,他们绝对不会缺少运输舰。他们的运兵速度我们不应该忽视。要不是看魏红军同志这份报告,我都有些放松。以为国军部队远在西南,以后华北、华东还有东北都会是我们八路军、新四军控制之下。可是我们忘记了,美军有现代化运输装备。如果国军往东北派遣几十万精锐部队,沿着铁路线往北打过去,如果我们没有准备肯定是挡不住国军的。”

  总司令有些后怕。

  之前真的是有些轻视国军部队。

  觉得国军部队离华北、东北太远,短时间之内根本来不及。

  历史上也是如此。

  都没有料到国军部队速度会那么快。几十万部队坐着美军运输机,直接从秦皇岛登陆。冀东部队虽然膨胀速度很快,但很多都是刚刚扩编的部队。

  根本挡不住国军的进攻,杜聿明短时间之内就打通了辽西走廊。然后拿下锦州,拿下沈阳,最后打到了四平。

  可是这个时候在东北的八路军部队很多都是刚刚到达,整个指挥系统都非常混乱。

  如果让杜聿明这样打下去,混乱的东北八路军部队会彻底溃散。所以中央明明知道不应该和国军精锐正面作战,但主席还是一再强调要打四平保卫战。

  其实就是为了让东北八路军部队尽快的适应东北,做好准备。

 

 

第571章 书记处会议2

  总司令说完之后,伍豪道:“我看魏红军同志对于东北很有想法。现在关东军部队都在防备苏军突袭,导致东北地区防备空虚。我们这个时候应该派遣精兵强将进入东北,在东北的广大农村开辟根据地。如果苏军不选择攻击关东军,那么我们就慢慢的消灭关东军。如果苏军进攻关东军,那么我们就利用关东军主力和苏军交手的机会,彻底控制长春以南地区。这样我们在很多方面都能够占据主动权,也可以在老蒋反应过来之前,控制住东北。

  大家虽然没有直接说,但对于苏联都是防备的。

  特别是魏红军强调的,苏联在远东一直有重要的利益。而苏联在远东的利益,主要是靠中长铁路,以及大连这个港口来实现的。

  苏联如果进入东北,他们会放弃吗?

  大家谁也不敢保证。

  既然不敢保证,他们对于魏于红军的计划就非常感兴趣。

  那就是做好一切准备。

  不管是苏军进攻还是不进攻关东军,按照现在日军在各个战场都处于绝对下风来看,日本投降也是时间问题。一旦日本投降,或者苏军进攻关东军,那么八路军部队就迅速在东北攻城略地。

  魏红军也不贪心。

  只要能够把长春以南地区占领就可以。

  虽然这样依旧无法阻挡苏军控制长春以北的北满铁路,但总比让苏联控制整个中东铁路,控制旅顺好很多。而且东北工业基本上都集中在长春、沈阳周围的城市。只要控制这里,苏联就无法把东北的工厂机器设备拆走。

  只要保住了这片重要的东北工业区,那么解放的时候东北的工业产量会是历史上的三倍以上。东北工业产量的保证,对于后续中国制定工业发展计划,还有有可能发生的抗美援朝,都是最有利的保障。

  但这种事情魏红军也不敢直接说。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9 17:37 , Processed in 0.054119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