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我在晋察冀1-783排版 - 第 548 页

  “是。”

  夏侯文解释道:“日本人在通辽地区实行的政策是,抬高蒙古族的地位,打压汉族。当然也不全是这样。日本人主要是拉拢蒙古族上层,特别是蒙古地主。真正的蒙古族下层百姓其实跟广大的汉族百姓一样,都是被日伪军和蒙古地主压迫的对象。

  但对于蒙古族百姓来说,虽然是受压迫的一方,但总是觉得自己现在地位还可以。可是一旦中国军队打进来,驱逐了日本人,蒙古族的地位会不会降低,以后这里就是汉族说了算。”

  “普通人分不清什么是民族矛盾,什么是阶级矛盾。

  “政委说的是。很多普通百姓混淆这种矛盾,所以很容易被人利用。包括我们发展的一些蒙古族干部,很多也是混了这方面矛盾,分不清这方面矛盾的区别。当然我们的一些汉族干部,在这方面做的也有问题。他们以当初根据地的政策,想要在通辽地区推下去,直接就得罪通辽地区不少蒙古地主的利益。所以他们就到处造谣,说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是蒙古族自己的国家,肯定以蒙古族为优先。可是一旦让中国军队打进来,那么以后就要受到汉人的压迫。这种谣言的破坏性非常大,直接影响我们在这个地区的土地工作。

  魏红军点头。

  明白在通地区建立根据地的困难。

  明明是阶级矛盾,却被很多人利用为民族矛盾。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很容易被这种口号所煽动。说句不好听的话,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成立之后,蒙古部落有啥变化吗?蒙古普通百姓的生活更好了吗?其实都没有。他们的生活依旧困苦,依旧被蒙古地主剥削。

  但他们不知道他们现在穷困的生活,其实就是,因为日本人和蒙古地主的压迫造成的。因为普通百姓都没有上过学,也分不清什么是阶级矛盾,什么是民族矛盾。他们很容易被一些毫无用处的虚无的口号煸动,最后引起民族矛盾。

  这就是那些蒙古地主的想法。

  明明不是一个利益体,他们靠着宣传民族矛盾,掩盖真正存在的阶级矛盾,想要把自己和蒙古族普通百姓绑在一起。

  “采取什么措施没有?”

  “目前双方工作方向不一样。汉族干部主要负责汉族聚集区的工作,蒙古族干部主要负责蒙古部落的事情。现在大家工作比较忙,我想等过这段时间,大家工作不是很忙的时候解决这个问题。”

  “你这个想法是不对的。”

  魏红军摇头。

  然后认真道:“夏侯文同志,你这个工作我还是要批评的。有矛盾不能回避,不能和稀泥,更不能拖延。就算一时之间无法解决,也不能随便回避矛盾。因为你就算是回避,矛盾也不会消失。相反如果不能及时的解决矛盾,那么矛盾会越来越大等到最后必须要解决的时候,就有可能大爆炸。蒙古族干部和汉族干部之间,现在看起来矛盾不是很大,因为不是在一起工作。但如果现在不解决,问题就会积累,最后会出现大事情。问题出来的时候,你就应该迅速解决这个问题。民族矛盾这个东西可不是小问题。一旦民族矛盾这个被跳起来,以后就很难平息下去。”

  魏红军是真的很欣赏夏侯文。

  所以该批评的时候就批评。批评完了之后,魏红军道:“日本人进入中国东北和蒙古地区,其中口号和政策就是以民族为借口。民族主义这个东西一旦蔓延开来,谁也控制不住。你要是放任这种现象,以后再想要弥补很困难。必须要在苗头出现的时候解决。告诉我们的干部,也要告诉通辽广大的蒙古族百姓和汉族百姓,天下穷人是一家。要让他们明白,目前的问题不是民族矛盾,而是阶级矛盾。是日本人和蒙古地主、汉族地主的压迫,才造成现在农村百姓的困苦局面。”

  夏侯文点头,接受魏红军的批评。

  两个人从1938年开始就一起革命。多年下来,魏红军也没少批评过夏侯文。夏侯文各方面问题处理的都很好,但有些时候对待干部,有和稀泥的倾向。

  关于这一点魏红军对夏侯文批评过不少。

  夏侯文立马道:“政委,我检讨。开始出现问题的时候,我只是以为双方不熟悉,因此也没有重视。但后来发现出了问题,我觉得目前还不影响工作。所以就想慢慢的解决。

  “这种事情不能慢。”

  魏红军想了想道:“你这个问题处理的不干脆,但关于调查研究方面很不错,准确的找到了矛盾的根源。这一点我要口头表扬一次。出现问题不可怕,只要我们一直保持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找出问题的原因,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会简单很多。

  既然找到了问题出现在哪里,那么解决起来就不是那么困难。蒙古地主能够挑拨我们和蒙古普通百姓,挑拨蒙古族干部和汉族干部之间的矛盾。那我们也要反击,团结蒙古族上层人士当中的开明人士。坚决打击投靠日本人为虎作帐的蒙古地主,团结开明人士,孤立那些自作聪明的蒙古地主。哪些有可能团结,有可能拉拢的开明人士,你给我列出一个名单来。我亲自去和他们谈谈。

  “是。”

  对于魏红军的能力,夏侯文是很信服的。

  这些年魏红军也表现出了足够的能力。

  其实这也是山头出现的一个原因。

  常年工作在一起,彼此之间会了解很多。特别是在这个艰难的年代,随时都有可能牺牲生命的年代。越是工作能力出色的干部,越是能够得到周围干部和下级干部的拥护和支持。

  这就自然而然围绕着他形成一个山头。

  就像是主席。

  从井冈山开始,多少干部反对他,多少次从领导岗位离开。但就是凭借着出色的能力,硬是走到了党的核心位置。其他人不是没试过当党的领导人,可是都失败了。

  最后大家发现,听主席的话,革命就一直走向胜利。不听主席的话,革命就会受到挫折。所以慢慢的大家都信服主席。在这种决策稍微错误,就会栖牲成百上千同志们的性命的战争年代,能力就是一切。

  魏红军这边也是如此。

  很多次的决策当中,魏红军都做到了成功。在八纵的发展历史上,在根据地发展历史上,魏红军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自然而然的原八纵的这些干部都信任魏红军的判断,信任魏红军的决策。

  夏侯文也是一样。

  现在魏红军一听到发生的事情,立马就开始想到办法。魏红军继续道:“还有,你把蒙古族干部和汉族干部都聚集起来。我跟他们重申我党的民族政策,跟他们好好地劳。这个东西就要敬开来说,不要遮遮掩掩。就算彼此之间有什么问题无法解决,但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畅所欲言的做法。我们一定要让我们的蒙古族干部和汉族干部之间的隔阅消除。要不然以后在通辽的工作是做不下去的。”

  “好。”

 

 

第576章 大胆的出击

  “这个问题我留下来专门处理。你接着说说开辟东北根据地的想法。

  “是。”

  夏侯文道:“现在除了蒙古族干部之外,其他干部也缺少。虽然军区支持了我们不少,但随着我们开辟的农村根据地越来越多,我们对于干部的需求就越多。”

  魏红军点头。

  这个魏红军可以理解。

  魏红军当年发展八纵,开辟根据地,千部问题始终影响很大。现在夏侯文开辟通辽根据地,肯定也会碰到这个问题。所以魏红军道:“这方面你可以放心。中央要把抗大总校搬到晋察冀,就是知道未来东北会需要大量的干部。现在军区也大力支持,抗大二分校、晋察冀军政干部学校毕业的干部会给我们冀热察军区分配不少。我回去之后,会从冀热察军区抽调一批干部支持你们。

  “那我就放心了。”

  夏侯文顿了一下,道:“政委,我认为你在开辟东北根据地的问题上虽然很重视,但还是太保守,没能够跟上目前的形势。”

  两个人认识这么多年,彼此都熟悉。

  魏红军该批评夏侯文的时候从来不会和稀泥,夏候文提出意见的时候,也不会跟魏红军拐弯抹角。很直接的说魏红军在决策上是有问题的。

  “保守?怎么说。”

  魏红军的确是很意外。

  魏红军的东北战略,在党内很多干部看来是比较激进的。就是在翼热察军区内部,也有不少干部认为现在进军东北没有多少必要。

  可是夏侯文竟然说魏红军保守。

  这是魏红军提出东北战略以来,第一个说魏红军保守的干部。部

  “政委,现在的东北支队实力太弱小,承担不起开辟东北根据地的重任。其实现在的热河日伪军已经是瓮中之鳖,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留下那么多部队在热河,这完全是浪费。军区应该增强东北支队的实力。”

  “仔细说说。”

  魏红军很重视这些前线干部的想法。

  因为魏红军一向不认为自己是多么厉害,多么聪明的人。自己能够走到现在的位置,一个是自己掌握历史大势,掌握八路军、解放军发展的历史。

  魏红军每一次出台的政策,都是历史上八路军、解放军千锤百炼最后成功的政策。别人都说魏红军是一个很出色的政工干部。

  但魏红军自己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顶多就是抄袭了历史上很多正确的,被历史证明了的政策,并不是魏红军本人有多厉害。

  另外一个就是魏红军认为自己谦虚谨慎。

  广泛的听取大家的意见。

  就算和自己的观点不一致,魏红军也是仔细听他们的看法。对于决策也是慎之又慎。魏红军没有因为自己知道历史的发展脉络,就觉得自己比别人的见识高人一等。魏红军始终认为这是自己能够走到现在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所以听到夏侯文说自己保守,魏红军很想听听夏侯文的看法。

  “政委,你看目前的情况。关东军看起来部队多,但手中的部队番号就非常有问题。以前我们熟悉的日军番号都已经不见了。通辽是119师团,往东继续过去就是长春。但长春也没有什么关东军主力部队。我这一个多月来也一直在关注关东军番号的情况。目前在长春周围有三个日军师团,分别是125师团、138师团、148师团。这些师团都是关东军主力部队抽调去了太平洋战场之后,今年刚刚组建的部队。他们都是关东军国境守备队,或者是那些师团抽调南下之后的留守人员,加上招募在东北的乡民组建的师团。这种新组建的师团战斗力也就跟我们碰到的那些警备师团,甚至可能还不如警备师团。”

  关东军的情况,比历史上差了一大截。

  历史上太平洋战场缺少兵力的时候,大本营率先抽调的是中国派遣军的部队。可是当晋察翼军区崛起之后,把华北方面军打的伤亡惨重。结果是进入1943年左右,华北方面军面对华北八路军已经是处于下风。

  哪里还有部队可以抽调。

  像26师团、历史上就被调到了菲律宾。可是现在的驻蒙军,哪里能调走26师团。没有了26师团,光是靠着115师团根本保不住大同。

  不仅仅华北方面军如此。

  华北方面军被压制之后,也影响了其他的一些战区。结果中国派派遣军无法跟历史上一样抽调部队去支援太平洋战场。

  而且历史上关东军最困难的时候,又从中国派遣军这边抽调部队进入东北。就像是一直在湖北作战的39师团,历史上就调到了东北,驻扎在长春。

  但现在的39师团,哪里能够调到东北。

  华北方面军正在跟中国派遣军要求,希望39师团可以移防山东。因为山东八路军自从聚集起来之后,那真是横扫一片。特别是山东的伪军部队,一片一片的倒戈,让日军的压力迅速上升。

  现在的山东八路军,甚至在济南、青岛这些地方开始活动。

  大本营无法从中国派遣军抽调部队,所以只能是选择从关东军抽调部队。1943年、1944年关东军抽调的部队,比历史上足足多了七个师团。

  而且为了稳住热河的局面,又抽调了29师团和71师团。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2:18 , Processed in 0.069174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