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我在晋察冀1-783排版 - 第 555 页

  之前陈运也不是没想过这一点。

  现在伪满军都在找出路。如果八路军愿意给他们一个机会,说不定会有不少伪满军投降,对于东北军区扩军有很大的作用。

  但听魏红军这么说,陈运倒是有些犹豫。

  “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在东北的日本开拓团。日本开拓团在东北有很多,具体多少我也不清楚。但据我们的情报,日本开拓团在东北少说也有几十万人,占领了东北大量的耕地。我们进入东北之后,必须要尽快的统计分析这些开拓团手中的耕地。同时要提早制定如何处理这些开拓团的日本人。要不然到时候面对那么多日本开拓团,那么多历史问题复杂的耕地,下面的干部很难把握政策。

  只有提早有一个政策标准,我们的工作队才能够推,进工作。”

  “开拓团?”

  陈运明白开拓团问题的困难。

  因为日本开拓团在东北的耕地,很多都是他们豪取巧夺的。要么直接把中国农民赶走,要么就逼迫中国农民低价转让。可是八路军进入东北之后,要怎么处理这些耕地。

  是直接没收?

  还是退回给原来的耕地主人。

  这就需要出台一个政策。要不然下面的干部会无所适从。

  “你们这里有日本开拓团的资料吗?”

  “有,但不完整。我整理之后,很快会交给首长。”

  “好。”

  陈运喜欢魏红军这样,做什么事情都有充足准备的干部。

  魏红军最后总结道:“其实东北农村的情况有困难的一面,但也有很好的一面。那就是东北沦陷这么多年,东北的地主很多都是汉奸地主。还有日本开拓团手中那么多土地。我们的工作队进入东北之后,有些地方甚至都不需要推行减租减息,直接进行土改工作都可以。这对于我们得到东北农民的支持是一个很大的有利因素。所以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必须要灵活一点。有些地方可以大胆进行土改,就直接进行土改。不需要拘泥于一些政策,一定要在那边推行减租减息。”

  陈运点头。

  这一次来冀热察军区,陈运还是很满意的。

  虽然还没有谈关于干部调动、军队调动方面的问题。但光是魏红军提出的战略,还有这些问题,对于新成立的东北局来说,已经是非常宝贵。

  陈运都有一个想法。

  那就是把魏红军真正的带走,带到东北。而不像是现在这样,魏红军只有一个名义上的东北军副书记职务,但依旧是隶属于晋察冀。

  不过陈运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自己虽然是东北局书记,但没有资格调动魏红军这个级别的干部跨区域任职。如果打报告给中央,说不定会有机会。因为东北真的很重要,中央为了东北发展,支 持魏红军去东北工作。但陈运是不会做这么愚蠢的事情。现在的自己还需要晋察冀军区的支持。

  这个时候自己做动作,要调走魏红军这个晋察冀军区的大将,直接就得罪晋察冀军区。魏红军是聂帅的爱将,这一点陈运是知道的。如果自己把魏红军调走,聂帅那边生气了怎么办?以后的协调工作就会困难。

  陈运放下手中的笔记本,问道:“我在延安的时候,看过晋察翼中央局上报的一份文件。就是对日本人进行分类审查。是你率先提议的。我想听你说说更仔细的。你也知道东北日本人很多。

 

 

第583章 收拢技术人才

  魏红军关于对日本人进行分类的报告,通过晋察冀中央局报给了中央。

  中央领导中间也颇有分歧。

  不过大部分人还是支持的。

  陈运对这个尤其感兴趣。陈运负责整个陕甘宁根据地的财政,也了解陕甘宁地区的工业发展情,况。土八路,土八路,延安真的很穷。 虽然土八路想要发展工业的愿望很强大。可是这种东西,你主观上再怎么强烈也没用。因为技术水平在那里,而且机器设备也不足。所以目前延安地区的工业,很多都是土办法。

  陈运看了这份报告之后,一直考虑如果有机会和魏红军当面谈谈。

  只是一个在延安,一个在热河。

  短时间之内根本没有机会。好在这一次中央成立临时东北局,陈运有机会和魏红军面对面谈话。

  所以他直接问了这个问题。

  “首长,我是从两方面考虑的。首先是战争年代的问题。战争年代最重要的就是战争。现在我们的部队大部分还在打游击战,但随着我们部队实力的增加,未来我们部队必然是要走大兵团正规作战的模式。但要打大兵团正规作战,部队就需要大量的炮兵部队。可是以我们军队目前的情况,其实在炮兵问题上差很多。就像是当初我们攻打宣化的时候,因为炮兵部队水平不足,所以就选择了非常冒险的‘大炮上刺刀的战术。这是一种无奈之下的选 择。如果我们的炮兵部队,能够非常准确的击中目标,何必如此的冒险。当时我们和宣化城墙非常近,如果被日伪军发现,那么我们的炮兵部队会损失惨重。未来我们打大兵团作战,一次战斗可能就需要上百门、几百门大炮。到时候我们总不能也使用‘大炮上刺刀这种战术。我们必须要提高我们炮兵的战斗力。但我们部队有这方面的人才吗?就算有这方面的人才,但数量稀少,根本来不及训练全军的炮兵部队。”

  “所以你就打起了日本人的主意?”

  “首长,您想想。目前的亚洲,最强大的国家就是日本。他们是目前亚洲唯一的工业国家,也是亚洲国家当中唯一可以大规模生产大炮,有成建制大规模的炮兵的部队。现在日军在各个战场上都处于下风,日本投降也就这两年之内。内到时候我们会俘虏大量的日军。我们甄别之后,从其中挑选一定规模的炮手和炮兵军官。让他们给我们培养足够的炮手,足够的炮兵指挥员。这是短时间之内可以提高我们部队炮兵水平的最佳的办法。

  “嗯,继续说。”

  陈运点点头。

  面对面交流,可以更直接,更详细的听到魏红军的想法。魏红军继续道:“还有,以后大兵团作战,后勤问题是重中之重。有铁路的地方可以使用铁路,但没有铁路的地方,肯定是要大规模使用卡车。可是我们自己有足够的卡车司机吗?没有。因为现在的卡车司机培养很困难。就连重庆也缺之足够的卡车司机,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南洋青年回国担任卡车司机。而日军那边,有大量的卡车司机。

  我们想要短时间之内培养大量的卡车司机,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日军那边挑选卡车司机,让他们训练我们的卡车司机。

  “再说,我们现在的部队都是纯陆军部队。但我们以后难道不发展坦克部队,不发展海军,不发展空军吗?这方面的人才上哪里找?我们自己培养,谁给我们当教官。在亚洲地区,能够找到的教官,都在日军那边。”

  “我们不应该慢慢的去甄别日军,而应该是第一时间就从日军俘虏当中甄别的这些人出来。然后挑选我们能用的,然后尽快的用起来。在东北应该迅速建立起我们自己的航空学校,炮兵学校,汽车学校,坦克学校,快速为我们培养特种兵种的人才。”

  陈运本来一边记录,听到魏红军的话顿了一下。

  然后道:“航空学校?炮兵学校?坦克学校?”

  “首长,未雨绸缪。我们要考虑的不仅仅是现在,还要考虑革命胜利之后的事情。等革命胜利,我们的部队肯定是要发展空军,海军,炮兵、坦克兵。虽然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革命才能够胜利,什么时候才能够建立新中国。但我们完全可以先培养一批我们自己的人才。等革命胜利,我们发展这些特殊兵种的时候,就不缺人才。”

  陈运点点头。

  在小本子记录下来。

  魏红军继续道:“我们攻克宣化之后,宣化的那些工厂,主要的工程师都是来自日本。日本在中国建立那么多工厂,技术人员当中日本技术人员很多。这些人都要甄别出来,而不是把他们和普通的日本侨民放在一起。因为这些人都是技术人才,我们恢复工厂生产需要他们。还可以通过他们,给我们培养我们的技术人员。以后革命胜利,我们要发展自己的工业,那需要的技术人员是以万为单位。

  但我们哪里有那么多的技术人员,自己培养的话需要多少时间。因此我们应该一边打仗,一边就培养这种技术人才。既然日本人当中有那么多的技术人员,我们当然应该是利用起来。东北工厂多,日本技术人员肯定也多。所以我们可以在东北开办工业学校,培养我们自己的工业人才。”

  “革命胜利之后。”

  “是,首长。”

  魏红军道:“我笼统的也学习了一些关于工业的问题。以后革命胜利,新中国要发展工业,最基础的工业就是采矿业、钢铁工业、石油工业、发电厂等等。在这方面我国基本上没有多少技术人才,因为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国家。仅有的那点工业,不是列强在中国留下的,就是日本人来到我国建造的。应该说整个亚洲来说,在这方面都没有多少人才。这些人才在亚洲集中在日本。在日本的那些技术人员我们抢不过来,在中国的那些技术人员,我们一定要留下来,千万不能让他们跑了。要让他们建设新中国,来赎他们在中国犯下的罪行。但这些人会甘心为我们服务吗?肯定千方百计的隐藏自己的身份,把自己混在那些日本侨民当中。所以我们必须要比他们更快,在他们还没有隐藏自己身份之前,甄别他们。”

  日本在中国有几万的技术人才。

  他们大部分都在东北。

  魏红军的想法很简单,千万不能让他们跑了。

  历史上东北野战军留下了三万人左右的日本兵。当中光是军队的医生护士就有7000多人,还有其他卫生系统的日本医生护士,全都加起来留下了一万多医生护士。

  还有东北的兵工厂,光是军区兵工厂就留下了2000多技术人员,加上其他各个兵工厂的日本技术人员,总共有四五千人。还有铁路技术人员、运输技术人员,林林总总也有几千人但其实这只是日本技术人员的一部分。

  日本在东北的技术人员数量是惊人的。很多人在日军投降的时候,混到了普通日本侨民中间。然后跟着回国的日本侨民回到了日本。

  魏红军可不想这些人离开中国。

  就算要离开,也要在中国干完活在离开。那些技术人才,包括工厂技术员,医生护士,部队各种,特殊兵种,怎么也要留下十万人左右。

  但要甄别这么多人,留下这么多人,那就必须要有专门的部门,而且速度要快。

  “我知道晋察冀这边成立了甄别部门。”

  “是。”

  魏红军提出建议之后,晋察冀中央局决定成立一支专门的甄别部门。

  是从晋察冀公安系统和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抽调人员组建的。

  “但晋察冀这边的日本人主要集中在张家口周围,成立甄别部门算是后来的补充措施。但以后我们部队进入东北之后不一样,东北的日军和日本人,是察哈尔这边的几十倍。人数多,甄别难度大。而且谁也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所以我们必须要速度快,尽快的甄别这些人。这就需要我们成立一支人数不少的甄别机构,从进入东北开始就进行这项工作。”

  “你很重视技术人才?”

  陈运合上了书本,然后问了魏红军。

  魏红军点头。

  很肯定的道:“八纵发展的时候,最大的瓶颈就是干部太少。其实就是人才太少。我们开辟根据地、建设根据地需要根据地人才,我们打仗需要军事人才,建设部队需要政工人才。所以我认为人才是关键的关键。中国未来进行工业建设,最重要的当然就是工业人才。而工业人才,我认为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懂得工业的干部,一部分是工业技术人才。而日本这些技术人员,正是未来我们发展工业需要的技术人才。他们不仅可以直接参加工作,也可以在学校帮我们培养学生。反正只要留下来,我们怎么用他们,对我们都是有利的事情。”

  “世间的道理都是相通的。打仗和工业建设,也有相通的地方。”

  陈运心中对魏红军更加欣赏。

  魏红军已经不是单纯从一名军队干部的角度考虑问题。刚刚被压下去的想法,再次浮现出来。陈运真的是很想带着魏红军一起去东北。

  可是想到现在的情况,再次把这个想法压下去。

  自己真要是带走魏红军,晋察翼这边还不得翻脸。毕竟魏红军不是普通的军区领导,还是晋察冀中央局委员。以后还有的是机会。

  陈运再次把话题扯到东北,问魏红军道:“我想先在东北成立临时西满军区和南满军区。西满军区的干部安排,还是要听听你们冀热察军区的推荐。”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9 18:55 , Processed in 0.050132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