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我在晋察冀1-783排版 - 第 557 页

  有些干部,级别远比陈运低。

  但仗着自己是上面派来的干部,根本没有进行调查研究,根本不清楚下面具体的情况,就对下面的工作指手画脚。这种干部是任何一个单位都不喜欢的。

  但陈运这种扎实的,朴实的工作作风,大家都非常喜欢。

  等和晋察冀的干部熟悉了,东北局才开始进入正式工作当中。虽然中央成立了东北军区,但之前一直是空架子。不过这一次不一样,这一次东北局是正式建立东北军区的一些架构。因为现在的情况,东北根据地才是刚刚开辟阶段。所以东北局只是成立了西满军区和南满军区。

  任命程世华为南满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原晋察冀第十旅改编为东北军区第一旅。任命夏侯文为西满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冀热察军区组建的东北支队改为东北军区第二旅。

  东北支队这边,冀热察军区前前后后派出去的部队超过7000人。这几个月他们在通辽、双辽、松原等地开辟根据地,歼灭伪满军、伪警察之后,东北支队扩大一倍以上。

  主要是通辽这边的百姓积极参军。军陈运要求夏侯文组建一个野战旅,那就是东北军区第二旅。

  蔡德宝被任命为东北军区第二旅旅长,夏侯文以西满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的身份,同时兼任第二旅政治委员。康水担任第二旅副旅长兼参谋长,吴平山担任第二旅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因为夏侯文主要工作是主持西满军区,所以第二旅的政治委员职务,吴平山以副政治委员的身份代理。

  然后东北军区批准西满军区的申请。

  在西满军区成立一个步兵旅和骑兵旅,这个步兵旅番号是西满军区独立第一旅。姜鹤白担任独立第一旅旅长兼政委,人数3000人,作为西满军区的地方部队。主要工作就是围剿西满军区这边的土匪武装。

  骑兵第一旅旅长是跟着陈运一起过来的,中央党校派来的干部田伟阳。也是中央红军出身,皖南事变之后跟着黄克承去了新四军,在新四军第三师工作。后来去中央党校学习,这一次中央支持东北战略,就被派到了东北。

  进入东北之后,就有一个现成的骑兵旅交给他指挥。

  可以说东北支队因为早进入东北开辟根据地所以这一次东北军区成立,他们都获得了晋升的机会。而且这还只是刚刚开始。

  如果西满军区和第二旅能够在开辟东北根据地上立下更多的功劳,那么未来他们的级别还会继续提升。这就是抢占先机的优势。

  不仅仅是西满军区如此,南满军区也是如此。

  除了成立东北军区第一旅之外,南满军区又接连成立了工人旅和独立旅。这个独立旅番号就是南满军区独立第一旅。可以说几个月之内,翼热辽军区和冀热察军区在东北发展都很顺利。看看部队扩军就知道。接连成立了两个野战旅,三个地方步兵旅和一个骑兵旅。

  随着东北军区的成立,这些部队算是彻底脱离了冀热辽军区和冀热察军区。夏侯文、蔡德宝、姜鹤白、吴平山等人,从这一刻开始正式成为了东北局、东北军区的干部。

  接着东北局给南满军区和西满军区下发了东北局会议文件。

  陈运是真的仔细听了魏红军的建议,包括自己在晋察冀、冀热辽军区、冀热察军区调查的情况结合起来,制定了开辟东北根据地总方针和具体的八项举措。

  开辟根据地的总方针就是“让开大路,占领两厢”。

  放弃东北大城市和交通要道,全力占领东北农村和中小城市。

  然后是八项具体举措,第一:民族政策问题。

  陈运详细的把中央的民族政策,和东北的实际情况结合。因为东北地区已经沦陷十多年时间,这里的民族情况更加复杂。一个是日军为了占领中国东北,早年就提出了“满蒙无主论”。表示蒙疆地区不属于中国。后来打进中国之后,成立了伪满政府、伪蒙政府,人为的制造满族、蒙古族、汉族之间的矛盾。

  如何消这方面的矛盾,是东北局接下来的重要工作。东北局的文件上仔细罗列了中央的民族政策条款。

  东北局副书记乌兰福同志全权负责这个问题。

  第二:减租减息问题。

  减租减息,是开辟根据地最重要的事情。

  但如何减租减息?

  陈运很谨慎。

  陈运要求南满军区和西满军区,推行减租减息不要着急。陈运的命令是,减租减息工作队不要分散力量,而应该是集中力量,一个县一个县的推行减租减息。

  特别是东北地区情况特殊。

  日伪军和汉奸力量强大。而汉奸大都是那些地方地主阶级。所以分散力量,减租减息工作推行并不容易。所以陈运调查之后,就要求集中力量。

  先完成一个地方,同时培养一些本地的积极分子。然后再转移阵地,在其他地方推行减租减息工作。就这样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解决,而不是全面铺开减租减息工作。

  第三:在战斗选择上,避开日军主力,全力打击伪满军、伪警备队、伪警察。以此来获取部队所需要的武器弹药,发展部队规模。

  在打击伪满军、为警备地、伪警察的过程当中,要政治攻势和军事攻势相结合。

  同时避免大部队集结,受到日军飞机的轰炸!或者是被日军部队包围。因为东北有非常完善的交通,所以一定要避免这个。因此部队在东北发展根据地,主要是以小部队作战模式。每次作战规模,最多不要超过五百人。

  第四:然后是关于剿匪。

  东北局强调,开辟东北根据地,除了日伪军之外,土匪也是重中之重要解决的问题。若是无法解决土匪问题,就无法推行减租减息工作。

  因为地方地主和土匪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旦减租减息工作影响了地主的利益,根据地很容易遭到土匪的报复。到时候工作组、老百姓都会死伤很严重。其他地方的农民听到这种消息,哪里还敢支持八路军。

  所以东北局在文件当中,把剿匪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

  陈运决定在东北军区成立专门的公安部队。目的就是为了剿匪。为了组建这支公安部队,陈运和晋察冀军区协调,想要从晋察冀抽调一批有经验的基层指挥员。

  让他们去开辟好的根据地,组建地方部队。

  用于专门的剿匪工作。

  晋察冀军区讨论之后,答应了陈运的要求。聂帅要求冀中军区、冀鲁军区、雁北军区、察绥军区四个军区,除了冀中军区其他每个军区都抽调100名连排级干部来到军区。冀中军区兵强马壮,特别是干部储备足够。所以要求抽调200名连排级干部。

  这样总共500名连排级干部来到张家口,先接收培训。

  因为晋察冀这边有非常丰富的剿匪经验。特别是在张家口的保安旅,一直在察绥地区剿匪。其他军区抽调的这些基层指挥员,战场打仗是好手,但剿匪又是不一样的情况。

  他们要适应新的情况。

  等结束培训之后,他们就加入东北军区,分批进入东北。而全权负责东北剿匪工作的,就是东北局委员,东北军区参谋长吴修全同志。

  第五:工人运动。

  东北局要求,抽调大量工人出身的党员干部,和拥有丰富工运经验的工作人员进入东北工厂当中。

  随着日军防备苏联红军,加上八路军部队往东北开辟根据地,伪满军和伪警察越来越不尽心。结果日伪军对于东北的控制力也下降很多。

  以前外人想要进入东北,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伪警察天天町着陌生人。

  但进入1944年之后,这方面就放松很多。要不然冀热辽军区和翼热察军区,也不可能派遣那么多的工作人员进入东北。

  所以东北局要求团结工人阶级,在东北工人当中发展党组织。

  特别是煤矿工人当中。

  目前东北最大的煤矿在抚顺,这里面的煤矿工人有好几万人。要是能够在这样的大型煤矿当中,发展党组织,发展积极分子。那么力量是非常强大的。他们需要做好一切准备,迎接八路军大部队进入东北。这项工作交给了林峰同志负责。

  第六:关于如何对待东北地主问题。

  这个工作是陈运同志亲自主抓的。

  因为东北的地主问题很复杂。相比起华北地区来说,东北地主问题更严重。八路军在华北开辟根据地的时候,因为日军打入华北的时间很短。

  所以这里的地主有很多种。

  有投靠日本人当汉好的,有一些血性的地主组建抗日武装,还有一些开明绅士拒绝和日军合作。

  所以八路军进入敌后,改编敌后抗日武装,团结开明绅士,打击那些当汉奸的地主。

  但东北不一样。

  早年那些反抗日伪军的地主,随着义勇军、抗联部队的消失,基本上都被日伪军处理。不愿意和日军合作的开明绅士,他们要么受到打击,要么离,开了东北。

  剩下的地主,要么是投奔日本人给他们当狗腿子,要么就老老实实听话。

  最多的就是那些面对日本人和汉奸不敢说话,唯唯诺诺的地主。要如何对他们,是全都按照汉奸处理,还是要分别处理。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出现问题。

  党在东北本来就没有什么根基,要是把这里的那些地主都推向敌人那边,会严重影响开辟根据地。

  所以东北局下发文件,强调对于东北农村地主的政策。要求农村土地工作队,重点打击汉奸地,主,但对于其他地主的政策,必须要缓缓。

  第七:对于东北开拓团。

  暂时不要去触碰人数众多的开拓团,避开他们。主要去解决人数少的开拓团,对于开拓团的士地一律没收。如果有人反抗,一律处理。

  第八:组建甄别部门。

  陈运同意魏红军的判断。所以准备组建一个人数不菲,规模庞大的甄别部门。交给谭正具体负责此事。

  随着东北局逐步的接手东北工作,东北根据地的开辟开始进入新的阶段。

 

 

第586章 有备无患

  东北局的工作开始之后,越来越多的干部来到东北。

  魏红军利用这个机会,单独找了已经调到东北军区的吴平山。成立东北军区第二旅之后,吴平山就不再是冀热察军区的干部,而是东北军区的干部。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9:02 , Processed in 0.061366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