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我在晋察冀1-783排版 - 第 596 页

  魏红军担心的就是,张家口这边没有防备。

  不过虽然吴清河跟黄文铭做出了保证,但魏红军还是强调道:“这是关系到我晋察翼未来的大事情,也是关系到华北局面的大事情。我跟司令员他们申请在冀热察军区下面设立张家口军分区,分管宣涿怀盛四个县和张家口等地。司令员已经同意我的申请,军区任命吴清河同志担任军分区司令员,刘杰同志担任军分区政治委员,黄文铭同志担任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刘杰同志同时兼任察哈尔省副书记,张家口市委副书记,因此军区工作需要黄文铭同志多负责。还有为了察哈尔的安全,我临时授权给你们张家口军分区指挥整个察哈尔地区的武装力量。你们需要把这些根据地的地方部队都组织起来,为保卫张家口、宣化做出努力。”

  “是。”

  “我给你们一个建议,你们迅速让周围各个地方的农村民兵在外围必经之路埋下地雷,可不要让傅作义的部队祸害我们根据地百姓。他们是奇兵,目的是威胁我们的重要地方。所以只要在进村的必经之路埋地雷,他们就不会在那些地方浪费时间。

  军区直属的蒙古骑兵旅,也交给你们张家口军分区指挥。有这样一支骑兵旅,对于你们保卫张家口会有巨大的帮助。还有一旦你们觉得兵力不足,可以武装华北军政大学和抗大总校的学员。华北军政大学军事学院和抗大总校的学生加起来有七八千人,当中很多学员都是打过仗的老兵,而且大部分都是基层指挥员。只要给他们发放武器,他们就能够出来打仗,你们就增加几千部队。有一点你们要记住,那就是集宁保卫战结束之前,我是不会给张家口这边派遣一兵一卒。所以就算傅作义有奇兵突袭张家口、宣化等地,你们也不要跟我求援。你们要自己想办法解决。”

  魏红军很直接的跟吴清河、黄文铭直接表示,就算张家口受到袭击,魏红军也不会派兵增援。因为魏红军知道,一旦自己在前线的指挥受到干扰那么会直接影响集宁战役。

  “司令员,我们知道了。”

  “我们一定不会让张家口出事。察哈尔是我们的老根据地,就算我们没有足够的主力部队,但地方部队和农村民兵多得是。傅作义的奇兵绝对威肋不到我们。”

  吴清河是最早带着部队加入八路军的国军将领。

  大家最早还一起攻克过盛县县城。可以说是多年并肩作战的老战友,感情很深。只是让魏红军有些可惜的是,随着部队转向大兵团作战。吴清河这种在西北军靠着勇猛作战,从最基层士兵走上来的将领,已经开始不适应这种大兵团作战。

  但魏红军在重要时刻还是信任吴清河。

  因为傅作义就算是派遣一支奇兵偷袭张家口,部队人数也不会太多。这个时候需要勇猛的将领坐镇。

  “后方稳,前线才能稳。察哈尔的安全就交给你门。”

  “是。”

 

 

第621章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魏红军安排张家口防御的事情之后,奔赴集宁前线的时候,美国给日本长崎扔下了第二颗原子弹。美国的原子弹影响力是非常大的,首先是重重的打击了日本。

  面对日益不利的情况,日本国内高呼“一亿玉碎”,开始在国内大规模的扩军,在国内就扩军几百万人。不过别看一副要玉石俱焚的样子,但其实就是喊个口号。日本国内高层,已经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想要和盟军那边联系上,看看有没有谈判的可能。

  日本原来的想法是,拼尽全力保证本土不被美国占领。摆出要玉石俱焚的样子,吓美国人,让美国人不要打到本土。同时让关东军保住东北和朝鲜,给日本重新崛起的希望。

  可是现在所有希望都幻灭。

  日军在太平洋连战连败,美国人都已经打到了琉球。而且美国之前就一直在轰炸日本城市,特别是燃烧弹扔下去,把日本城市迅速烧毁。现在更是扔下两颗原子弹,直接摧毁日本两座城市。

  原子弹的威力,让日本胆战心惊。毕竟一颗原,子弹炸毁一个城市,这样的威力之前想都不敢想。

  当然美国的原子弹也阻挡了苏联部队的步伐。

  苏军陆军部队一路进攻北满,滨海方面军一路进入朝鲜半岛,又从朝鲜半岛进入中国安东(丹东)、大连旅顺地区,一路拿下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兵峰直指北海道。苏军百万大军对日军开战,完全摧毁了关东军部队,让日本失去最后的资本。

  本其实日本不知道的是,本来苏军的想法是一鼓作气控制全部的朝鲜半岛,然后也拿下北海道,部队进入日本。可是美国扔下两颗原子弹,让苏军止住了进攻的步伐,改变了原来的想法。斯大林虽然是强人,但这个时候也是被美国的原子弹吓了一跳。虽然苏联也在研究原子武器,也知道原子武器威力大,但没想到威力这么大。

  这样的武器用在战场上,那威力可想而知。

  美国派人通知苏联,希望苏联遵守“雅尔塔协议”的内容。其实就是警告苏联,不要占领朝鲜半岛南部地区,占领日本本土。

  雅尔塔会议当中,大家可是划分了地盘的,你苏联不应该违背大家的默契。斯大林改变了原来的,想法之后,告诉美国,他们会遵守“雅尔塔协议”。

  美苏两国在日本投降之前暗暗的较量了一下,整体来说是苏联落了下风。

  实在是苏联在二战伤亡太严重。加上美国出人意料的使用了原子弹,才让苏联原来的想法破产。

  不过虽然苏联在和美国较量当中落了下风,但苏联该拿到的东西,基本上也都拿到手中。

  控制了东北的北满地区,控制朝鲜北部地区,控制了大连旅顺,控制了干岛群岛。

  美苏两国暗地里较量,都是以打击日本为主。

  导致日本是穷途未路,无奈之下日本已经是通知盟军日本要投降。日本是希望能够和盟军谈判,保留一些自己的权力。

  但盟军的意思很简单,让日本无条件投降。

  日本已经是顶不住,开始考虑直接投降。

  抗日战争就要结束。

  重庆。

  马上就要获得抗战的胜利,但常凯申这边还是有一个头疼的事情。在这个可喜可贺的时间段,常凯申紧锁眉头。

  “委员长,王世杰来电报,询问这个条约要不要签署。

  苏联一边和关东军作战,一边对国民政府不停的施加压力。

  要求国民政府签字。

  常凯申之前一直在拖,到现在都拖了三个月左右的时间。但现在苏联已经等不及了,因为现在是最好的机会,所以苏联给国民政府下了最后通牌。

  告诉国民政府如果再不签字,苏联就彻底结束这一次谈判,大家也不用谈了。

  常凯申现在是很犹豫。

  苏联是一等一的列强,是可以和英美并列的列强。苏联实力很强,这一点常凯申也知道。在常凯申眼中苏联也是属于不能得罪的列强。如果可能常凯申并不愿意得罪苏联。可是苏联的胃口太大,超出了常凯申的底线。

  这个条约真的不好签。

  谁要是签了,谁就是卖国贼。

  虽然常凯申也不是没做过卖国的事情,但这一次苏联要的太多,很容易招致干古骂名。

  “我要是不签呢?”

  常凯申现在真的很生气。

  在怎么说自己也是世界反法西斯“四大领袖”

  之一,当初也是和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平起平坐”谈世界大事的“领袖”。苏联竟然这么不给自己面子。直接威胁常凯申,要是再不签字就中断谈判。

  是可忍熟不可忍。

  我不签字,你又能如何。

  “委员长,王世杰电报当中表示,如果我们不签字,那么对于东北的苏军就失去了制约。到时候他们想干嘛就干嘛。最担心的是苏联红军有可能把他们目前控制的北满地区转交给共军,包括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

  何英钦小声的回答。

  常凯申脸色更难看。

  因为这也是常凯申最担心的事情。八路军已经进入东北,最近一段时间正在进攻长春、沈阳这样的东北大城市,甚至已经控制了白城、吉林这些城市。以日军现在的情况,八路军控制长春、沈阳是必然的事情。现在的东北已经没有力量可以阻止八路军控制长春、沈阳。如果苏军又把他们控制的北满地区交给八路军,那么整个东北不就完全成为了八路军的。

  这是常凯申不能接受的事情。

  东北的重要性延安知道,重庆也知道。常凯申让哪里,也不可能让出东北。要是让八路军以东北为跳板发展,以后谁能够控制得住八路军。

  戴力在旁边道:“校长,姜鹏飞来电报。说他 们已经派人和苏联红军接触,跟苏联红军表达他们是国民政府任命的东北挺进军部队。但苏军并没有回复他们,反而缴械了东北挺进军两个师的部队。

  姜鹏飞现在也是心里没底,担心苏军把他们跟日军一起剿灭。还有八路军部队,主力虽然正在攻克长春,但已经有小股部队开始往北满地区渗透。和东北挺进军部队也发生了几次交火。

  “娘希匹,这群该死的俄国佬。”

  常凯申忍不住骂了起来。

  不骂不行。

  常凯申是绝对不可能让出东北的。常凯申已经开始和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谈判,希望借助美国人的手,调动自己手中的部队。

  赫尔利也有这样的想法。

  二战马上要结束,世界主流的愿望是和平。毕竟二战打的实在是太惨烈,各国伤亡都非常严重,所以民心思安。包括美国国内也是这样的思潮,希望以后不打仗,希望和平。

  但赫尔利不一样。

  他是非常支持常凯申解决中共。

  所以两个人几乎是一拍即合。日本还没有投降,但赫尔利已经开始帮助国军部队运用飞机运输部队。帮助常凯申大量的空投部队。

  常凯申心中的东北战略当中,姜鹏飞他们的作,用很重要。虽然之前都是一些伪满军、伪警察,没什么战斗力,常凯申自己也嫌弃他们。但再怎么说也是全副武装的十万部队。

  在中央军部队进入东北之前,也只有姜鹏飞能够帮忙看家。

  常凯申是绝对不能允许苏军把他们给剿灭了。

  常凯申想了好一会,发现对自己最有危险的还是共产党八路军。其他一切事情相比起这个事情,都是靠后的。

  所以常凯申终于下了决心道:“签。不过告诉王世杰,苏联必须要答应我们三个条件。”

  戴力立马拿出本子要记下常凯申的命令。

  常凯申站起来,缓缓道:“第一:苏军目前控制的北满地区必须要交给我们,绝对不允许苏军把北满地区交给八路军。不仅不能把北满地区交给八路军,八路军任何人都不能进入北满地区活动。苏军必须要答应这一点。”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9 17:24 , Processed in 0.050480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