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我在晋察冀1-783排版 - 第 597 页

  北满地区可不是小地方。

  还有哈尔滨这样的大城市。

  要是国军能够控制北满地区,就可以南北夹击中间的八路军部队。

  “第二:东北挺进军是我国民政府的部队,苏军不能动他们,要承认他们的合法性。等苏军撤离东北的时候,东北挺进军将会是接管北满地区的部队。苏军之前缴械的那些部队,包括北满地区的伪满军部队,都要交还给东北挺进军。包括武器弹药,都要还给东北挺进军。”

  姜鹏飞这种伪军常凯申是看不上的。

  但现在姜鹏飞还有用,常凯申要用。

  “第三:我们要空运一批人员和部队进入北满地区,苏军必须要支持我们,配合我们。

  常凯申说完之后,狠狠地道:“告诉王世杰如果苏联答应我们的条件,那么签字。如果苏联不答应我们的条件,那么就不签字。”

  随着常凯申同意签字,1945年8月7日,国民政府和苏联政府正式签下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第622章 准备

  嘱吋好了吴清河、黄文铭之后,魏红军马不停蹄的来到了集宁。

  “司令员。”

  “政委。”

  聂帅为什么选择魏红军。

  就是因为冀热察军区和察绥军区的部队都是原八纵的部队。

  而八纵怎么来的。

  那可是从小到大,王秋云和魏红军一手打造出来,一手发展出来的。魏红军一来,就不存在什么指挥问题。这里的干部都是魏红军的老部下。

  在目前的晋察冀,除了杨全武之外,任何一个干部过来,短时间之内想要整合这些部队都需要时间。这不是因为原八纵的干部搞山头主义。而是八纵一直以来都是自成体系,部队干部都是在八纵成长。其他干部来了,那是需要重新认识他们,大家需要彼此磨合。

  但魏红军就没有这样的问题。

  魏红军来了,这些干部都是老部下,彼此都熟悉。可以迅速的进入工作。魏红军来到集宁的时候,赵陆已经组建了军区后勤部,开始剥离各个部队的非作战单位。

  而朱亮才也已经组建了晋察冀第三野战军指挥部。

  察绥军区指挥部几乎直接移植到了第三野战军指挥部。魏红军来到集宁之后,第一个做的就是了解手中部队的情况。知己知彼,在了解傅作义情报之前,魏红军要先知道自道己部队的情况。之前魏红军只是看了报告,但现在是直接听易耀才给魏红军详细的介绍察绥军区部队的情况。包括介绍一些魏红军不熟悉的干部,也就是赵陆当初从四分区带过来的干部。

  赵陆不好把自己带来的干部插到下面的部队当中。所以大部分的干部都进入了察绥军区司令部任职。魏红军对他们不熟悉,所以易耀才是一个一个的给魏红军介绍。

  易耀才是中央红军出身,不过抗大毕业之后进入了120师。后来宋史伦带着部队来平西,和邓国的平西支队联合组建第四纵队的时候,他跟着宋史伦来到了第四纵队。在第四纵队他的军事才华受到了邓国的欣赏,所以得到了邓国的器重。后来第四纵队和冀东部队改编为囊热辽挺进军,他也成为了热辽挺进军的干部,一直跟着邓国打仗,给邓国当参谋长。后来邓国从冀热辽挺进军回到晋察翼大量的干部跟着邓国回晋察冀。易耀才就是其中之一,来晋察冀之后担任晋察冀五分区参谋长。

  后来军区为了加强四分区的干部力量,把易耀才调到四分区当参谋长。四分区司令员赵陆并不是军事部出身,不是一个指挥能力非常出色的战将。所以赵陆对于易耀才的到来非常高兴,也非常器重易耀才。等晋察冀组建二级军区,赵陆担任察绥军区司令员的时候,易耀才又跟着赵陆来到察绥军区当参谋长。此次成立冀热察军区、晋察冀第三野战军,易耀才都担任副参谋长。

  因为易耀才一直是察绥军区参谋长,所以对于察绥军区部队的情况非常熟悉。给魏红军仔细介绍目前察绥军区主力部队和地方部队的情况。

  等易耀才仔细介绍了原察绥军区部队之后,魏红军静静地思考。

  原察绥军区的部队情况还可以,主力部队就有四万人左右,武器装备不算很差。甚至察绥军区还有军区直属的炮兵旅。而且原察绥军区这边,还有不少地方部队。现在魏红军大致上心里有数,也没有太紧张。因为保住集宁,魏红军还是非常有把握的。因为魏红军手中的兵力足够。除了原察绥军区的部队之外,原冀热察军区部队目前也都在集宁周围集结。两个军区部队全都加起来有七八万人。而且不少部队都是在抗战当中打出来的部队,战斗力不弱。

  再说晋察冀部队可不是晋绥部队。晋绥部队抗战时期没怎么打过大仗,一次战役能够调动六七千人都是数得上号的大仗。但晋察冀部队可是打过不少大兵团作战。晋察冀的这些部队,虽然不敢说是完全合格的野战部队,但不会跟晋绥部队一样慌乱。

  当然魏红军也没有掉以轻心。

  毕竟傅作义目前是连战连捷,士气正旺,反而是八路军这边士气低迷。

  魏红军转过头对曹墨道:“曹墨。”

  “司令员。”

  “你去看看各地防御阵地构筑的如何?特别是卓资那边的防御阵地。一旦傅作义进攻集宁,卓资必然是他重兵进攻的地方。如果有什么问题,立马和前线部队商量进行改进。我们的防御要有层次,从卓资开始一直到集宁,要有纵深。”

  “是。”

  魏红军为什么要调曹担任作训处处长。

  就是因为曹墨是一个非常善于思考的将领。特别是在阵地战、防御战当中非常有造谐。虽然曹墨在大兵团作战上的指挥能力,魏红军还无法完全判断。但训练基层指挥员打阵地战,构筑防御阵地打防御战,曹却是一等一的好手。

  张忠训在归绥总共坚持了11天。

  魏红军到了集宁第二日,张忠训开始从归绥撤离部队。这场仗打的其实是很窝囊的。张忠训集中了358旅、独立第一旅、独立第二旅,以及还有三个步兵团,加上绥蒙军区的部队,防御归绥的兵力林林总总加起来有27000多人。

  从兵力上来说,还是很雄厚的。

  傅作义说是拥有十万部队,但他嫡系部队不多。目前来说傅作义嫡系部队也就是35军、暂三军、骑四军(暂四军)三个军。这三个军加起来四万多人,是傅作义起家的部队。其他的部队要么是整编的地方部队,要么是整编的伪军,还有一些是隶属于阎锡山、胡宗南他们的部队,划拨给傅作义指挥。

  此次傅作义发起了绥远战役,总共动用了大约七万人的部队。他在自己的老巢五原留下了两个师的部队,在包头留下了一个军两万人左右。到了发起归绥战役的时候,傅作义手中兵力已经不足五万人。其中暂三军和骑四军是防备晋察冀部队。真正参与进攻归绥的,只有35军不到两万人的部队。而且说是打了11天,其实是把之前在武川的战斗都包含在内。

  傅作义真正开始进攻归绥,只有不到五天时间。

  其实就是张忠训率领部队在归绥守了三天时间,就决定部队撤离归绥。因为在归绥外围建立的那些防御阵地,不到两天就被傅作义全都拿下。所以张忠训失去了守住归绥的信心。结果当张忠训决定带兵撤离,没想到傅作义准确的抓住了张忠训后撤的机会。傅作义派遗嫡系101师一下就咬住撤退的晋绥部队。

  作义选择的就是乘胜追击。

  你退,我就打。

  本来晋绥部队这一次打了败仗,大家的士气低迷。现在被傅作义部队咬住,结果部队撤退变得无序。而且傅作义部队就跟八路军一样,连续作战一点问题没有。

  傅作义部交替进攻,不给晋绥部队休息的机会。结果从归绥撤出的晋绥部队,被傅作义打的非常狼。张忠训几次想要甩开傅作义部都没有成功。

  作义根本不让晋绥部队休息。

  傅作义的部队就像是狼一样,咬住了就不撒嘴。最后还是绥蒙军区司令员姚哲率领绥蒙军区的部队拼死断后,才结束了这样的混乱。

  等张忠训带着部队撤到凉城的时候,发现部队损失高达9000多人。晋北战役、归绥战役,张忠训一世英名毁于一旦。先是部队被暂三军击溃,伤亡巨大。部队退入归绥之后,归绥战役当中损失又这么大。从晋绥部队发起晋北战役开始,张忠训率领的晋绥部队前前后后损失16000多人。可以说整个晋绥部队都是元气大伤。

  魏红军都为张忠训难过。

  张忠训是正儿八经大将资历的老于部。不是别人吹得大将资历,而是实实在在的大将资历。

  秋收起义的时候,是警卫团连长,担任过主席的警卫。从井冈山开始一路上战功赫赫,担任过红军大学校长,因为抵制张国涛,所以在四方面军还受到过打击。改编八路军的时候,是120师第358旅旅长。真正资历深,根正苗红的战将。只要顺顺利利,一个大将是没有问题的。

  此次面临日本投降,八路军和国军都在抢占地盘。晋绥军区那边贺老总亲自出马,在伊克昭盟那边和陈长捷,在榆林和邓宝山争夺控制权。张忠训以晋绥军区副司令员的身份率领晋绥军区三个主力旅、三个步兵团,以及绥蒙军区部队和傅作义作战。

  可惜一败再败。

  魏红军知道,自己的这位老领导此战败北,直接断送了自己大将的帽子。

  不过魏红军也没有那么多时间伤悲秋。

  因为傅作义已经拿下归绥,一边和晋绥部队作战,一边整修部队。进入归绥仅仅三天之后,傅作义部队就再次开始集结,然后往集宁方向推进。

  “傅作义部目前三面出击。”

 

 

第623章 要考虑全局

  要打仗了。

  魏红军立马召开晋察冀第三野战军司令部会议。

  讨论接下来的作战。

  晋察冀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魏红军,野战军副司令员张子华,野战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赵陆,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朱亮才,野战军副参谋长易耀才,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张连魁。

  “司令员,傅作义部现在分成三路。北路部队是骑四军(暂四军),目标是陶林(察哈尔右旗中旗)。中路部队是35军和暂三军,直接冲着卓资而来,目标就是我们集宁。南路部队是67军和绥远保安旅,目标是凉城的晋绥军区部队。

  易耀才以副参谋长的身份履行参谋长之职。

  在内线作战,最大的好处就是情报问题。绥中、绥西都是八路军老根据地,八路军在这边的群众基础非常好。所以傅作义部队的动向,特别是大兵团动向,是很难隐。

  “我们判断,傅作义应该是准备一鼓作气攻占卓资,最后进攻集宁。同时也歼灭在凉城的晋绥军区部队。

  “骑四军呢?”

  “我们判断骑四军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拿下陶林。而应该是该为了迷惑我们,同时也是为了让我们的防御力量分散。傅作义部的骑四军除了新编骑兵第三师和新编骑兵第四师,五千来人的部队之外,还有步兵第九旅。骑四军是作义嫡系三个军之一。这样一支11000人左右的部队进攻陶林,我们必然需要重兵防御陶林。这样我们集宁的防守就会减弱。”

  “嗯。”

  魏红军一边看地图,一边听易耀才汇报。

  傅作义的主力放在了正面,也就是进攻卓资这边。

  卓资距归绥150里,北靠大青山,平绥铁路线正好从这里通过。而且卓资这边还有公路北至陶林(察哈尔右翼中旗)、南通凉城,绝对是绥东地区交通枢纽,也是归绥的门户。当然不仅仅是归绥的门户,也是集宁的门户。卓资在这个地区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傅作义对卓资是势在必得。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6:58 , Processed in 0.068196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