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我在晋察冀1-783排版 - 第 616 页

  林帅看了上面的人,道:“部队不能随便扩军。

  话很短。

  彭珍皱眉,明白在东北局扩大会议上自己依旧是得不到支持。所以对陈运道:“陈运同志,我们是不是把东北局的争论上报给中央,听听中央的意见。

 

 

第639章 莓羊毛

  “延安是什么意见?”

  “也是争论不下。”

  重庆。

  东北局的争论来到了延安,要求中央给意见。

  延安那边的领导也有分歧,不过主持中央工作的修,养同志整体上是支持彭珍的意见。可是其他一些领导却认为陈运的想法更正确,特别是任培国认为陈运的想法更切合实际。因为任培国反对厉害,所以中央这边一直没有一个结果。但东北局的情况必须要有结果。要不然会直接影响东北局的工作。如果陈运和彭珍两个人工作产生分歧,那么东北局的工作就做不下去。

  因此电报来到了重庆。

  主席看着电报,道:“陈运同志和彭珍同志对于局势的判断还是一致的。东北局下面的主要工作是如何保住东北,不让国军占领东北。但是如何完成这个目标上双方出现了分歧。”

  陈运是留苏派当中转向主席的干部,彭珍是白区党出来的干部。

  都是目前地位比较高。

  他们两个人出现分歧,主席还是给足了两个人面子。

  “从东北的情况来看,陈运同志分析的不错。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工作,应该是尽快的扩大乡镇农村根据地,给我们的部队提供粮食、兵源,让我们的部队尽快的扩军,形成战斗力。东北局虽然早早地进入东北打下了基础,但相比起整个东北来说,农村根据地面积还是太小。所以这个时候需要我们的干部大规模去乡镇农村。”

  伍豪道:“主席的意思是,赞成陈运同志的意见。如果是这样的话,应该尽快的给东北局一个回复。现在陈运同志和彭珍同志之间出现工作上的分歧,影响整个东北局的工作。必须要尽快的弥合他,们之间的分歧,好让东北局可以一心一意的工作。”

  伍豪非常不喜欢东北局这种公开的矛盾。

  陈运和彭珍两个人,一个是东北局书记,一个是东北局副书记。而且两个人都是政治局委员,还是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可以说两个人在东北,党内级别最高。

  这样的两个人就算有什么工作分歧,也应该关起门解决。

  闹得沸沸扬扬算是怎么回事。

  让东北局那些干部,在东北工作的那些干部怎么看。

  “战略上,我是支持陈运同志的。但我也能理解彭珍同志。我们之所以重视东北,是因为东北的工业。进入东北之后,城市工作当然是重中之重。

  彭珍同志想的也不算有问题。”

  “可是我们没有那么多干部。”

  东北需要多少干部?

  那是以万来数的。

  中央抽调那么多干部进入东北,但对于东北来说依旧是缺乏干部。因为东北太大,太陌生,很多都是需要从零开始。陈运和彭珍的问题,看起来是问题,但主要是因为干部缺乏。如果有足够的干部,他们之间何必争论。一部分干部留下来管理城市,一部分干部去农村开辟根据地,两不耽误。

  问题就是干部不足。

  所以才出现了分歧。

  主席想了想道:“那就只能是请人帮忙。”

  “请人?”

  “你说说目前我们八路军管理工厂经验,管理城市经验最丰富的根据地是哪里?

  “晋察冀。”

  “对,就是晋察冀。魏红军同志早在六七年前就组建察南工业学校,几年前就开始让我们的干部轮流去学习工业知识。虽然魏红军同志自己说,这些都是最基础的工业知识。但总比其他军区很多连工业是什么都不懂的干部有基础。还有晋察冀管理张家口这些年,也是培养了一批城市干部。让晋察冀受点累,抽调城市干部和工业干部去支援东北。”

  主席对于晋察冀是真的非常满意。

  真正的模范根范据地。

  抗战表现不说,开辟东北根据地的时候,晋察冀支援了多少人。到现在为止前前后后光是主力部队就已经派遣了十万人进入东北,还有大量的地方干部进入东北。

  “就按照我这个想法,给延安回电。告诉彭珍同志不要着急,中央会尽快给东北配备更多的干部。还有给罗荣环同志发电报,山东军区的部队和干部要加快速度进入东北。一个月之内山东军区要去东北的部队,必须要全都到位。至于给晋察冀的电报,我亲自来写。

  张家口。

  晋察冀中央局会议。

  晋察冀中央局书记聂帅,副书记刘华福、乌兰福、罗起容、周彬,委员赵震生、杜丽清、魏红军。因为目前河北局势不稳,因此杨全武在河北主持大局,没有来参加这一次晋察冀中央局会议。

  主席亲自给晋察冀写了一封电报。

  说出了目前东北的困难,希望晋察冀能够帮助。主席希望晋察冀能够抽调城市干部和工业干部去东北,接管东北的一些城市。

  而且数量不是一个两个,是要求晋察最少出1000名干部。

  晋察冀虽然强大,但这样逮着晋察冀一家羊毛,晋察冀也受不了。之前晋察冀已经给东北输送了一批一批的干部。

  “大家都说说吧。”

  大家有意无意的看向了刘华福。

  因为中央这一次要抽调的是,晋察冀城市干部和工业干部。目前在晋察冀的城市干部和工业干部,近半都是隶属于刘华福领导的地方党。

  他们手中干部最多。

  但刘华福犹豫。

  说句不客气的话,刘华福他们这些干部的根基在华北。是早年修养同志恢复华北党组织的时候发展出来的一批干部。晋察冀本来也是属于这些华北干部的地盘。

  可惜抗战爆发之后,晋察冀的部队打的太好。

  军队干部一个接着一个上位。

  聂帅迅速的成为晋察冀党政军一把手,后面还有杨全武冒出来担任晋察翼中央局委员,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之后又有魏红军脱颖而出,加入了晋察冀中央局。现在魏红军更是晋察冀中央局常委,晋察冀军区副政治委员。

  而且这些军队党干部,一个比一个架警不。

  他们在自己的根据地都是党政军一把手,不仅牢牢控制着军队的权力,而且还控制根据地地方政府的安排。结果导致这些二级军区的根据地地方党,不像是地方党,更像是军队党。

  所以这两年晋察冀地方党干部在军队强势之下越来越落寞。

  目前在晋察冀,刘华福手中的干部原来就少。

  军队有实力,往东北派遣十万部队,但依旧可以重新恢复。但刘华福身边的地方干部不行。

  没那么多。

  要真是派遣那么多人进入东北,那么他在晋察冀就真的成为光杆司令。所以刘华福一直没有表态。

  刘华福不说话,气氛有些尴尬。

  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

  魏红军这个时候开口道:“司令员,东北缺干部很严重。现在既然中央都开口了,我们无论如何都要支持。如果司令员同意,我们冀热察军区愿意抽调一批干部进入东北。

  “你要派遣谁进入东北?”

  “我冀热察军区后勤部部长李世平同志。他虽然以前是搞宣传出身,但这些年一直担任后勤工作,慢慢的熟悉后勤工作。八纵攻克宣化之后,李世平同志负责处理宣化日常工作。等我们攻克张家口的时候,李世平同志担任张家口军管会副主任。

  主要负责军管会日常工作,特别是和张家口各方势力接触。虽然还有很多不足,但他处理城市日常工作还是非常有经验。我知道东北的那些城市,和张家口是不一样的情况。但我认为李世平同志可以适应。

  魏红军在察哈尔,让更多的干部接触城市工作,接触工业知识。虽然都不算是什么深入的知识,但魏红军一直是有意识的培养这方面干部。

  就像是李世平。

  开始他就是一个老师,就是一个搞学运工作的千部。只不过风云际会,和八纵一起一飞冲天。如果按照他的能力,如果按部就班他绝对走不到现在的位置。

  可是他这些年水平成长很快。

  毕竟他有很多其他干部没有的机会。很多事情其他干部没有经历过,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但李世平见过,还亲自处理过,那么他在这方面就比很多干部有经验,有能力。

  所以张家口军管会成立之后,魏红军让李世平担任副主任。李世平的主要工作就是处理军管会日常管理,做的工作类似于政府秘书长。

  做的还是很成功。

  到了后来魏红军有其他工作,张家口军管会的工作更是李世平一手负责的。在张家口半年时间的军管会副主任,他对于城市的运转已经很了解。

  所以魏红军推荐李世平去东北。

  他现在留在冀热察军区其实作用不大。冀热察军区的后勤工作,赵陆已经全权负责。晋察冀的几个重要城市,像张家口和宣化,目前都是刘华福同志亲自负责。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9 21:33 , Processed in 0.050203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