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我在晋察冀1-783排版 - 第 631 页

  杜聿明两次组织部队进攻山海关都没有成功,目前正在准备第三次进攻山海关。然后是阎锡山在晋南丢失了一半部队,傅作义在卓资一战损失三万人。

  都让国军很没有面子。

  美国也不满意。

  二战之后的主流就是和平。你美国在中国挑起内战,如果赢了大家还不说什么。结果被人家八路军打的那么狼,被欧洲的英法笑死了。结果马歇尔来了。

  他来到中国之后,国共两党很快就有了新的整军方案,也签署了停战协定。

  同时宣布成立北平军调部。

  进入1946年2月,中共中央向全党发出一份《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任务的指示》,乐观地宣布:今后全国走上和平民主建设的新阶段,要相信党的军队也能脱离党的直接领导。

  不过接下来的军事问题上,中央指示是需要下面的将领去领会的:“为了保证国内和平,各地应利用目前时机大练兵三个月。…。。并须在此期间准备整编军队及精兵简政,关于这方面,应先作精神准备,考虑成熟,待命实施”。

  现在的舆论上,中央不好直接说什么。

  所以内容是很婉转的。

  要求练兵三个月,先做精神准备,观察一下局势再说。

  所以各个根据地所谓的裁军,都是裁汰老弱,反而建设精兵。甚至有些军区一边裁军,一边还在招兵。唯独晋察冀这边玩了真的。

  中央下发文件文件之后,聂帅立马召开了会议。

  晋察冀中央局委员,晋察冀军区的干部,晋察冀野战军的一线将领都来开会。因为目前没有什么战斗,在河北的杨全武、王直、耿标、李志敏他们都来了。

  “司令员,中央刚刚下发指示,我们何必这么快跟上。我们先看看局势再说。

  郭田民对于聂帅的裁军提议非常不满。

  按照聂帅的提议,裁军太多。

  看到郭田民这么说,一直担任晋察冀军区参谋长,现在担任11纵队副司令员的唐杰开口道:“司令员,我也认为这个裁军方案太冒险。我们是不是可以稍微放缓裁军的步伐。”

  “司令员,我们先看看局势的变化,然后再决定如何裁军对我们晋察翼更有利。

  赵陆也忍不住劝了聂帅。

  魏红军看到会议情况心中暗喜。

  其实这段时间魏红军一直想要找机会和聂帅谈谈关于裁军的事情。可是没想到中央文件刚刚下发,聂帅就召集会议,讨论裁军的事情。

  这让魏红军有些措手不及。

  好在晋察冀这些一线将领都没有被所谓的和平迷住眼晴。大家听到晋察翼要裁军,特别是看到聂帅的裁军方案之后,都是反对。现在这么多人发声,而且都是晋察冀重量级干部,聂帅肯定是要重新考虑裁军方案。

  杨全武立马附和道:“司令员,你可以派人去看看河北的情况。北平军调处成立,就住在北平。

  可是北平的国军部队在北平都公然招兵扩军。李宗仁、孙连仲、庞炳勋他们在河北已经拥有四十多万部队,而且国军部队还在源源不断的开过来。再过一两个月,在河北的国军部队估计会超过五十万人。这个时候我们在这里裁军。一旦老蒋翻脸,我们怎么应对他们。”

  “对啊。阎锡山为了和我们打仗,把在太原和大同的日伪军成建制的整编。现在他们都在扩军,我们在讨论裁军,这会让我们陷入被动的。

  晋察冀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刘道声附和杨全武。

  其他一线干部都是纷纷表达了不满。

  聂帅很意外。

  他本来以为自己的这份裁军方案,大家应该是很高兴的。毕竟大家都打了这么多年仗,部队内部的厌战情绪一直存在。除了部队之外,地方也有厌战情绪,都希望不要打仗,可以和平。现在中央很多领导也支持“和平建国”,晋察冀离延安近,所以也受到这种论的影响。聂帅看来既然中央都认为可以“和平建国”,那么“和平建国”应该是很有希望。而且国共双方的目光目前都在晋察翼,那么晋察冀当然也应该跟上。自从中央下发文件之后,刘华福他们这些地方干部都认为这是一次争取和平的好机会。

  聂帅也认为这次的机会千载难逢。从辛亥革命开始,中国连年征战,是需要和平,需要休养生息。没想到他的裁军方案刚刚提出来,就遭到了整个一线将领的反对。聂帅脸色有些难看道:“和平,已经是大势所趋。抗战期间我晋察冀军民承受了太多,现在和平了,我们应该考虑减轻晋察冀百姓的负担。和平年代我们晋察冀部队这么多怎么可以?晋察冀百姓应该享受和平的生活了。我们晋察冀这么多部队,根据地的负担太重。”

  “对。”

  刘华福道:“中央和国民政府已经达成了和平协议。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按照和平协议表现出我们和平的诚意,

  “狗屁。”

  杨全武的牌气上来了。

  特别是听到刘华福说要表现和平的诚意,让杨全武大怒,直接道:“怎么?刘华福同志难道忘记了大革命时期,我们的工农武装交枪之后,依旧受到了蒋光头和汪精卫的屠杀了。你这是要让我们第二次交枪?自己解除自己的武装。如果蒋光头再次反悔,再次举起屠刀,到时候我们拿什么保卫我们的革命果实?你要我们到时候伸着脖子让国民党反动派杀我们?你这就是投降派。

  刘华福脸色涨红。

  看着杨全武怒火顿生。他不喜欢杨全武,就是因为杨全武这种性格。再怎么说自己也是晋察冀中央局副书记,属于是晋察冀二把手。

  可是杨全武在这样的公开会议当中,竟然指着自己鼻子骂自己是投降派。晋察冀这些军队干部,一个个实在是太桀鹭不。

  聂帅立马道:“杨全武同志,这是开会,不要人身攻击。

  但杨全武这个时候脾气没下来。继续道:“司令员,我们想和平,那老蒋可没想过和平。我都说过,你可以去河北看看,河北的国军部队可是一日多过一日。光是我们晋察翼第一野战军应付起来已经是非常头疼。还有国军为了进入东北,冀东那边的国军就更多。都是国军精锐部队,都是美械半美械部队,一批一批的从秦皇岛登陆,在山海关和我冀热辽军区部队打仗。如果裁军,以后让我们在河北如何应对那么多的国军部队。而且要说减轻根据地百姓负担,我们都赞成。但一次性就裁军这么多,只保留这点野战军部队,我们无法接受。

  杨全武直接表达了不满。

  裁军三分之一,那样晋察冀成什么样子了。杨全武不知道的是,历史上聂帅本来是要裁减三分之一的部队。不过很快晋察冀再次决定,在裁减基础,上再次裁撤三分之一。最后二十万野战军剩下了五万,大量的老兵复原,大量的野战军部队成为了地方部队。

  野战军部队成为地方部队,别看都是部队,但战斗力会迅速的下降。还有大量复原的老兵,复原之后精神就完全不一样。你让他们再回来,短时间之内也无法恢复原来的精气神。

  杨全武火力全开,对着上面的领导是突突突的说了出来。聂帅看到自己爱将杨全武这个样子很是生气,忍不住拍了桌子,道:“中央的文件你也看了,和平是大势所趋,我晋察冀是模范根据地,而且北平军调处就町着我们晋察冀,他们还要派人过来看我们的裁军,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要服从大局,做出榜样。我们晋察冀必须要裁减三分之一部队。

  一个月之后,军区物资会按照裁减三分之一来给各个野战军部队划拨。”

  杨全武听到聂帅的话是勃然大怒。

  虽然聂帅和杨全武合作这么多年,关系非同一般。但杨全武脾气上来,还真是不管不顾。直接站起来要反驳聂帅。王直看到杨全武这样,立马是拉了杨全武。

  和杨全武搭档这段时间王直明白,杨全武虽然不是黄勇这种脾气火爆的人。可是一旦认准了某个事情,那也是八匹马都拉不回来的。

  所以赶紧拉下杨全武。

  聂帅和杨全武是晋察冀的核心干部,要是在公开会议上发生冲突,那影响太坏。杨全武这个性格很容易在公开场合让聂帅下不来台。所以拉住杨全武之后,王直立马对旁边的魏红军使了眼色。

  魏红军也是很紧张。魏红军本来的想法是,只要聂帅开会的时候提起裁军的事情,那么大家一窝蜂的上来,反对聂帅的裁军方案。

  面对这么多人的反对,聂帅估计也要重新思考。只要不在这个会议上确定裁军的事情,会后大家可以私下跟聂帅交流这个事情。

  可是没想到事情会到这个地步。

  杨全武脾气上来,直接把聂帅给架在了那里。

  魏红军苦笑,杨全武这脾气,真是能够得罪人的。

  因此魏红军立马插嘴道:“司令员,既然要和平,我们晋察冀肯定是要裁军。”

  在一片质疑声中,有人支持,聂帅很高兴。

  特别是魏红军作为晋察冀中央局常务委员,晋察冀军区副政治委员,目前负责晋察冀野战军日常工作的干部,说话的分量是很重的。所有人的目光都来到了魏红军这里。魏红军淡定的道:“我们晋察冀打了这么多年仗,付出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现在和平希望在即,我们是应该减轻我们百姓的负担。所以裁军势在必行。不过司令员,我们考虑百姓负担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考虑我们征战多年的指战员考虑。他们为国征战多年,都是国家的功臣、民族的功臣。现在和平了,他们要离开部队去地方。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他们,应该帮他们安排好他们的工作生活,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现在,我们晋察冀这么多部队,一旦裁减三分之一,把野战军部队和地方部队加起来,那就是近20万的规模。这么多指战员离开部队去地方,怎么安置他们,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如果我们安排不好这些指战员,到了地方上发生一些事情怎么办?

  “那你的意思是?”

  聂帅看向了魏红军。

  其实聂帅现在也是跨。因为他刚刚提出裁军方案,就有这么多军队干部反对。因此聂帅也是要仔细考虑的。

  聂帅刚刚实在是被杨全武给气的。

  杨全武一顿突突突,让聂帅下不来台。现在有了魏红军和稀泥,聂帅也是顺势下台。

  魏红军道:“司令员,我认为一次性裁减三分之一动作太大,地方根本承受不住。毕竟近20万指战员复原,地方短时间之内哪里能够安置好这么多人。还不如先成立一个转业军人安置委员会,专门负责这些裁减指战员的安置工作。裁减三分之一可以分为几个步骤完成。就如第一个月野战军部队可以先裁减几个旅几万人,然后第二个月晋察翼各个二级军区可以裁减手中的独立师这些地方部队。第三个月完成最后一步裁减,这样我们三个月之内就可以裁减三分之一的目标。”

 

 

第653章 拖延时间

  魏红军的策略就是不跟聂帅硬顶。

  聂帅经营根据地是一把好手。一个根据地的发展,除了军队发展之外,更需要组织建设、经济建设、宣传、统战各方面都要一起发展起来。要兼顾农业、工业、商业,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根据地发展。而聂帅打造出了晋察冀根据地,就是因为这些方面都非常擅长。毕竟是留学欧洲学习化学出身的将领。可是唯独在大战略的判断上,聂帅出现过很多问题。

  聂帅历史上出现过不少误判。特别是在判断局势上,其实出现过好几次重大失误。现在的裁军只是一个,抗战期间判断失误的事情也是一大堆。

  最严重的一次失误,就是对冀中军区大扫荡的判断。不管是扫荡之前的判断,还是扫荡之后的判断,聂帅都出现了很大的误判。

  扫荡之前判断日军扫荡只是一次常规性的扫荡,结果不仅冀中军区的部队没有那么重视,就连北岳区这边的部队开始也没有帮忙。等到扫荡结束,又觉得冀中军区已经完全完蛋了。所以让冀中军区的主力部队全都撤回来,甚至连地方政府都给撤了回去。结果冀中军区直接就散架。

  历史上聂帅为什么在整风运动受到了晋察翼干部那么严重的批评。就是因为在翼中军区的问题上,聂帅的确是犯了大错误。

  应该说聂帅是可以做实际工作的干部,但不是一个像主席一样能够掌舵的领袖。可是一旦有主席这样的掌舵者指明前路,聂帅就能够把工作做得很好。

  现在聂帅判断即将要和平。

  聂帅从国际形势上判断,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于世界各国的打击太大。所以世界列强目前和平是主流。有他们的插手,中国国内也会和平。

  而且晋察冀是模范根据地,北平军调处就在不远处的北平,一直在关注晋察冀。魏红军知道,晋察冀压力最大,因为国共两党的目光都在晋察冀这边。

  为了表达和平的诚意,晋察冀是一定要裁军的。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2:46 , Processed in 0.051745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