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我在晋察冀1-783排版 - 第 641 页

  晋察冀第一野战军,是冀中军区和冀鲁军区的部队之间的。

  黄勇带着冀鲁军区三个旅去了东北之后,杨全武和王直整编冀中军区和冀鲁军区的地方部队重新成立了第五旅、第八旅、第九旅。因为这几个旅都去了东北,所以晋察冀重新分配这几个番号。

  至于12旅也是冀鲁军区的部队。

  而且还是冀鲁军区的主力旅。黄勇去东北的时候,其实是也想带走12旅的。但因为12旅不是黄勇的嫡系部队,晋察冀这边也希望冀鲁军区留下一些主力旅,所以才没有跟着黄勇一起去东北。12旅是原晋察冀四分区的部队,前身是晋察冀四分区五团,里面有一个红军连,还是井冈山下来的红军连。

  “有些人在平山县乱来,抓人都抓到12旅干部家人身上。

  “平山县?”

  杨全武想了想道:“你是说刘华福同志在平山县的土改?

  虽然杨全武也参加了晋察冀中央局会议。

  但他更多的心思放在野战军部队当中,打仗才是杨全武目前最重视的工作。因为目前晋察翼第一野战军在河北的压力太大。孙连仲、庞炳勋的部队,加上中央军部队也涌入河北。

  双方一点翻脸,那必然是一场大仗。

  所以杨全武目前全部的心思和精力都在打仗上。翼中军区的工作都完全交给了李志敏负责。现在李志敏这么一说,杨全武才想起来刘华福正在平,山县进行土改。

  “是。”

  李志敏很是生气的道:“平山县那边的土改都乱套了。刘华福同志完全撇开平山县本地干部,在平山县组织了所谓的贫农团。把农村土改的权力下放给了这些‘贫农团”。他们开始是针对地主,后来是富农,之后是中农。平山县目前的土改,甚至把中农的土地也都没收。而且不仅仅是没收土地,刘华福同志率领的土改工作队和贫农团,在平山县天天进行公审大会,枪毙一批一批人。司令员,你也知道我们晋察翼的发展,是离不开根据地百姓的支持。这里面也有很多富农地主子弟,中农子弟就更多。平山县是当年四分区最重要的根据地,这里面参军的非常多。很多目前都在12旅。现在平山县这样弄下去,直接影响12旅的情况。因为12旅很多指战员的家人,都受到了平山县士改的波及。我去看了,12旅现在是军心浮动。

  “xxxxxxx。

  杨全武忍不住爆了粗口。

  然后道:“平山县政府的那些干部呢?”

  “他们现在很多人都自身难保。刘华福同志在平山县进行‘地方主义、‘山头主义'的大批判运动,平山县干部都要去学习。还有很多干部甚至被刘华福同志认为是反对党的土改指示,有反革命嫌疑。

  而在下面的干部,则是被‘贫农团认为是勾结农村,土豪劣绅,也受到公审。甚至平山县那边的贫农团,不经过审讯,就能够决定枪毙我们在平山县的,干部。这不是胡闹。不要说是为了土改组建的贫农团,就是刘华福同志也没有权力这样决定我们基层干部的生死。

  李志敏把自己知道的事情都告诉杨全武。

  杨全武听完之后,勃然大怒。立马是拍了桌子,道:“乱弹琴。我晋察冀历史自有特殊性,晋察冀百姓在抗战期间全力支持我们。包括一些富农地主一直支持我们八路军的减租减息运动,我们完全可以和他们合作,让他们支持我们的土改运动。

  而不是如此的方法。就算要举行公审大会,也应该是处理那些土豪劣绅。‘贫农团什么时候有权力决定枪毙谁,不枪毙谁?我们的基层干部有问题,也应该是接受审判,而不是这样随便的枪毙他们。

  平山县的土改,刘华福的确是点了一把火。

  但他只是点了火,却没有做好如何控制风向和火势。“贫农团”的想法其实也不算错误。因为本地干部在土改当中,的确是有些“右”。

  但现在的情况却是过“左”。

  本来农民运动,一旦烧起来之后肯定会是矫枉过正。毕竟很多人有多年的仇恨,加上又有一些流氓无产者,以及其他势力掺和进来,很难控制住。

  这个时候就需要领导干部的智慧。

  既要借助这股力量,打击本地干部的“右”

  还要打击富农地主在农村的特权。可是同样土改工作队借助这股力量的同时,还要懂得引导这种力量。让这种力量去摧毁农村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而不是让这股力量摧毁目前的农村。

  但刘华福点了一把火之后,又是打压平山县本地干部,给了“贫农团”太大的权力。结果现在就是这样的情况。

  “王直呢?他这个冀鲁边区区委书记,难道不管这些事情?”

  四分区是并入到了冀鲁军区的。

  王直不仅是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还是冀鲁边区区委书记。黄勇离开冀鲁军区之后,王直就是冀鲁根据地党政军一把手。

  平山县发生这么大的事情,王直怎么不管。

  “我已经和王直同志联络了。他很快就要过来。”

  说话之间王直走了过来。

  他的脸色也非常难看。

  他这段时间也比较忙。主要是忙着整编冀鲁军区的地方部队。利用裁军的机会,他准备提高一下冀鲁军区的地方部队战斗力。

  其实他们都没有太过关注平山县的事情。

  毕竟刘华福是经验很丰富的老干部,还是晋察冀地方党的代表人。虽然土改工作他是第一次负责,但应该不会太离谱。可是谁能够想到会出现如此严重的事情。

  王直是三军团出来的。

  和彭老总一样脾气比较火爆。只不过一直以来都是做政工工作,所以收敛了脾气。但这一次他是真的忍不了,因此直接道:“刘华福同志他们实在是太过分了。一个好好的平山县,被他们搞的是乌烟瘴气。现在这个时候如果打仗,12旅怎么可能有战斗力。这个事情不能继续这么下去。我必须要跟司令员反应。杨全武同志,你是中央候补委员,又是我晋察冀中央局常务委员,这个事情你不能看着不管。”

  “妈的,竟给我拖后腿。我们快马加鞭去平山县,必须要先制止平山县的情况。

  历史上杨全武在冀中,面对冀热察地区的土改问题也是无可奈何。只能是稳住自己的地盘,不让自己的地盘出现问题。但当时的杨全武是痛苦的。

  因为晋察冀土改最“左”的地方,很多都是杨全武抗战时候打造的的一分区。

  那个时候聂帅都没有办法,杨全武就更不用说。毕竟当时修养同志坐镇晋察冀,杨全武也只是冀中军区司令员。所以聂帅、杨全武等人只能是保护自己能够保护的,其他的事情插不上嘴。但现在的杨全武却有足够的底气。

  他本身就是中央候补委员,又是晋察冀中央局常务委员。

  “耿标同志,司令部的工作交给你了。”

  “是。”

  “我们走。”

 

 

第661章 对峙

  杨全武怒气冲冲。

  直接来到了平山县,来到了刘华福工作的地方。也不等工作人员通报,上前直接就是一脚,“砰”的端开了大门。杨全武的后面跟着的就是王直和李志敏。

  杨全武端开门,让里面的刘华福他们吓了一跳。

  他们参加工作这么多年,这样直接端开工作室大门的,这还是第一次。

  “杨全武同志,你这是干什么?”

  刘华福冷着脸。

  刘华福在晋察冀最忌惮,最不喜欢的人当中,杨全武绝对是排第一位的。

  因为杨全武脾气太臭。

  根本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甚至在公开会议上,杨全武都敢指着自己鼻子骂人。就是目前晋察翼一把手聂帅都没有在公开场合让自己下不来台。

  但杨全武却做过。

  刘华福真想把杨全武踢出去。

  可是杨全武偏偏在晋察冀地位很特殊。整个晋察冀的部队,从源头追究,七八成都是从独立团发展出来的。当然不是说从独立团发展出来的,那就肯定是杨全武的嫡系。就像是延安整风的时候,对杨全武骂娘的萧峰,回到晋察翼之后目前就在杨全武手底下带兵。

  萧峰目前正是12旅旅政委。

  但他们和杨全武的关系依旧不好。杨全武也不在意这些,他们骂娘归骂娘,只要服从命令听指挥就行。

  这些人和杨全武的关系是不好,可是他们终究是独立团走出来的。不管他们是信服杨全武,还是和杨全武关系不好,都把杨全武的影响力带出去。

  部队非常讲究这种出身,所以杨全武在晋察冀地位太特殊。

  刘华福虽然是晋察冀中央局副书记,但对于杨全武毫无办法。

  更不用说七大会议当中,杨全武成为了中央候补委员,刘华福更是无法撼动杨全武。

  所以看到杨全武如此的不顾面子端门进来,刘华福格外的生气。气旁边的廖广敖也是颇为吃惊。

  虽然在延安早就听说杨全武“跋”,很多人批评杨全武在一分区一手遮天。但他没有想到杨全武是如此的扈。

  杨全武毕竟是军队部。

  怎么能这样端开地方干部工作的地方。你又不是军阀。

  “刘华福同志,我想问问平山县的土改工作做得怎么样?

  “好,很好。平山县的土改工作进行的很是顺利。”

  虽然很不满意杨全武这种态度,但刘华福还是回答了杨全武。刘华福是真的很满意现在的情况。

  土改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改变农村封建土地制度。

  这种改变,就是需要疾风骤雨。

  扫除一些反对力量。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5:08 , Processed in 0.067072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