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我在晋察冀1-783排版 - 第 66 页

  高伟哈哈大笑,然后道:“我的政委啊。我这 点本事,哪能说出那些话来。当初我们部队被打散,误入了盛县。司令员当时因为受伤昏迷,政委就决定在盛县开辟根据地。后来盛县很多百姓也是如此。他们支持减租减息,但对于抗日没有什么热情。或者说对于当地很多农民来说,日本人离他们太远了。当时政委就这么说服他们的。政委后来说过,中国农村的农民,最在乎的就是土地。除了土地之外,最在乎的就是祖宗。”

  “祖宗?”

  “是。政委当时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说清朝入主中原之后,很多地主和百姓都已经接受改朝换代的事实。已经做好了迎接新皇帝,迎接新朝廷的准备。就跟很多人想的那样,换一个皇帝也不过是换一个朝廷交税。可是当清朝下了剃发令之后,那些已经准备迎接清朝皇帝的地主和读书人,立马就反了。因为这是违背祖宗家法的。”

  “说的有道理。”

  “所以说日本人要让他们说日本话,改日本姓氏,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就是冒犯祖宗的事情。”

  “好,好。”

  黄浩把这些话记在本子上。

  然后点头道:“很多偏僻地区的农民,他们都没有见过日本人,对于日军的残忍完全没有见识过,因此无法感同身受。你跟他们说日军多么多么残忍,他们就像是听故事一样。所以对他们宣传抗日是一个很艰难的事情。现在看来就是因为没有切中重点。”

  “政委,你说我们这样算不上是在高田镇立柱脚了。”

  “当然。”

  黄浩肯定的道:“我们在西宁县第一步已经走稳了。高田镇虽然人口少,但四面环山,是一个非,常适合做根据地的地方。而且高田镇和白草镇、北水沟镇距离不远,我们随时可以和特务营配合。有了高田镇作为根据地,我们就能够往周围有山的农村发展。”

  “那就好。我来的时候,可是跟司令员、政委拍胸脯保证的。对了,政委,我有一件事情想跟你商量。”

  “高队长,你说。”

  “关于我们缴获的盒子炮,我准备给支队送去三十支。”

  “盒子炮?”

  “我来之前司令员和政委正准备成立一支手枪大队。不过支队那边的手枪数量有限。要是给他们送去三十支盒子炮,估计他们就不缺手枪,可以组建一支手枪大队。”

  黄浩很是惊的看着高伟。

  和高伟搭档的这些日子,黄浩对于高伟的看法一直在出现变化。

  “高队长,你这很有大局观。”

  “什么大局观?我不懂那些。我就知道我们在盛县缴获了不少金条,后来司令员和政委都上交给了师部。司令员和政委都说,军区发展越好,师部发展越好,才能够更大范围内打击日军,同时也保护盛县。若是军区和师部发展出现问题,盛县的压力就会变大。因为日军就可以抽调更多的兵力扫荡盛县。我想了想,不就跟我现在一样吗?我们独立支队发展越快,发展越好,我们的压力会越小。而且支队那边也可以对我们更加帮忙。”

  高伟箕肩。

  大局观?

  高伟虽然也读书,但真没有读过几本书。

  所以那些大道理他不是很懂。

  但一些简单的东西,他倒是能够想明白。三十支驳壳枪而已,留在自己这边也不过是武装三十个人而已。真正面对日军扫荡的时候,这点东西能有什么作用。

  只有独立支队发展越好,对于自己才能有更多支持。

  这才是高伟的想法。

  黄浩笑笑。

  正因为这样,黄浩才认为更加难得。难怪司令员和政委对高伟那么器重,一直在打磨他。原来高伟真的是一块璞玉。

  “主任,队长,我们联系上了西宁县地下党组织。

  “哦,他们情况怎么样?”

  “不是很好。日军八路围攻之前,西宁县的日军对于地下党和当地游击队进行了一次大扫荡。本地党组织和游击队损失很大。不过他们还是保留了不少实力,最近一段时间西宁县日军兵力缺乏,他们又开始活跃起来。但他们的主要实力都在桑体河西岸,而我们高田镇在桑体河东岸。”1

  “这样不行啊。”

  黄浩皱眉。

  旁边的高伟直接道:“政委,我们在西宁县本来实力就弱。桑体河贯穿整个西宁县,我们一个在东岸,一个在西岸,完全无法合作。我们以前打仗的时候,都是集中兵力打敌人,最忌讳分散兵力。”

  “对。”

  黄浩点头。

  可依旧是皱眉道:“分散不利于战斗。但他们不隶属于我们。”

  山西、察哈尔地区虽然也有地下党,党但实力一般,影响力也比较弱小。目前西宁县拥有的一些党组织和游击队,还是1937年10月未,11月初,当时兵锋正盛的独立师一度打下了西宁县一半地盘。

  而这块地盘主要是在桑体河西岸,独立师的部队并没有打到东岸。

  所以目前西宁县的党组织和游击队,目前都在桑体河西岸。

  而且他们是早期独立师留下来的实力,黄浩是隶属于平西地委的干部,双方完全不在一个系统之内。不要说是黄浩,就是独立支队虽然是隶属于独立师的部队,但也没有权力指挥他们。

  “这不行啊。指挥不统一,怎么打击敌人。”

  “这个事情还是要上报,让上面解决。”

  联系上西宁党组织本来是很高兴的事情。

  可是现在的情况,因为互相不隶属,只能是各,干各的。高伟道:“我立马派人去支队。军区既然让我们独立支队开辟西宁根据地,那么这里的一切都应该交给支队指挥。”

  “正好把盒子炮一起送过去。”

  “好。

 

 

第079章 蓬勃向荣

  2月1日是1938年的春节。

  不过对于整个中国来说,这个时间段并不是一个高兴地时候。因为日军从七七事变开始,大踏步的前进,占据中国一个又一个重要地方。

  从占领平津,到后面占领济南,拿下山东。又在山西赢了忻口战役,丢失了太原。同时在南方淞沪会战失败,又丢失了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

  现在双方集中兵力,正在打徐州会战。

  悲观的情绪蔓延在整个中国。

  特别是那些喜欢“清风悲伤”的文人,更是天天在哀叹中国要亡。如果形容现在的中国,那真是什么妖魔鬼怪都有。不过对于八路军来说,现在正是在敌后大发展的好机会。日军在前线推进太快,以至于日军兵力严重不足。所以日本国内一直在扩军,组建一个又一个特设兵团派往中国战场。但就算是这样,日军兵力依旧是不足。1特别是他们自己的占领区之内,兵力更是严重缺之。这就是八路军发展最好的机会。因此八路军部队没有时间跟那些文人一样,整天伤悲秋。

  而晋察冀军区作为历史上一等一的模范根据地,发展更是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

  平西支队成立之后,刚过年就从涞源出发,出紫荆关沿长城东北行进,经涞水县的板城、涿县的野三坡进入宛平县斋堂川,司令部设在西斋堂村中的聂家大院。

  开始建立平西根据地。

  平西地区本来就有大量地下党活动,他们在七七事变之后,在平西地区组建了很多游击队。二十九军扩军十万,部队多了就有些参差不齐,整体的战斗力是严重下降。七七事变之后,没多长时间二十九军溃败,后撤的途中很多部队被打散。就像是吴清河部被赶入盛县一样,其他很多部队也遭遇了跟吴清河部一样的情况。

  吴清河能力还可以,因此带着部队一直后撤,部队并没有被完全打散。但其他很多部队在撤退途,中,整个部队打散的情况比比皆是。结果在平西地区,主要是宛平、房山一带,留下了一大堆的武器弹药。

  平西地区的地下党立马组织百姓,把那些武器藏了起来。然后用这些武器组建游击队。只不过这些游击队都没有什么训练,地下党组织也没有合格的军事干部。所以游击队组建了不少,手中的武器也不少,但连华北伪政府的一些警察部队都打不过。所以宛平县地下党组织才会请求晋察冀军区派兵支持。等平西支队进入宛平地区之后,情况就完全不一样。

  不要以为这些地方离北平很近,日本人的势力就很强。

  其实现在的日军兵力极度缺之。所以平西地区维持秩序的都是当地的汉奸。之前游击队虽然有武器,但没有接受过正规训练,所以都打不过这些伪军。平西支队进入平西之后情况据完全不一样。

  平西支队虽然人数不多,但却是独立师的正规部队。平西支队带走的部队可是杨全武手中的独立师主力三团。打日军可能还不够,但打那些伪军和地主武装简直是砍瓜切菜一般。轻轻松松就横扫了平西地区好几个县的伪军。

  支持地方组织在平西地区建设地方政府。而且为了统一领导平西地区的抗日战争,还成立了平西地方工作委员会。

  平西支队的人数也是迅速增加。

  平西支队从一分区出发的时候,带走的是独立,师第三团。人数不到两千人,可是进入平西地区短短时间之内,部队扩张到了三千五百多人。

  八路军扩军速度就是这么快。

  同时留在雁北地区的独立师,再次活跃起来。

  八路围攻的时候,一分区损失了不少人。平西支队离开的时候,不仅带走了主力三团,政治部那边几乎拉走了一大半。特别是独立师成立之后招募的学生,都被平西支队带走。但独立师杨全武拉部队的能力,在整个八路军都是数一数二的。短时间之内部队再次恢复到了近万人的规模。除了浑源之外,原来的根据地基本上都完全恢复。

  还不满意,独立师开始派遣主力部队进入易县。

  相比起晋东北地区来说,平津地区人口更多。

  独立师选择进入易县,是因为易县这个地方有好几股强大的反日部队。一个个兵力几千人。虽然说起 来战斗力比较差,属于是乌合之众。但独立师最喜欢这样的部队。

  因为把他们改编了,再派人整训提高战斗力。

  这是扩张部队最快的办法。

  独立支队作为独立师下属的部队,这段时间也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当中。因为有了一定的时间,王秋云和魏红军也开始对部队进行整训。

  对于基层指战员进行更多培养。

  两个人的水平当然比不上那些抗大的老师。但两个人也算是经验丰富的指战员,培训一些连排长还是没有问题的。独立支队发展太快,光是主力部队的人数都快有2500人左右。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9 17:59 , Processed in 0.031770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