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我在晋察冀1-783排版 - 第 667 页

  战争年代青壮年大量死亡,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也是不能回避的事情。特别是八路军根据地,除了烈属之外,还有不少百姓家也是死很多青壮年。有的是当八路军后勤牺牲的,也有很多人是被,日本人抓去当劳工,最后没有回来的。的罗伟林继续道:“土改之后,农村是分了士地。分了土地对于农民是好事情,毕竟这是‘耕者有其田的一次重要实践。但这些失去家庭壮劳力的老弱妇瑪呢?他们能自己种地吗?给他们分了土地又有什么用?”

  魏红军的表情变得凝重。

  静静地听着罗伟林的话。罗伟林看到魏红军没有插话,所以只能是继续道:“除了这些问题之后,农村还有一个问题很严重。农具的缺乏,耕牛的缺乏,都是制约目前农村农业发展的大问题。很多贫雇农虽然分到了土地,但自己耕种依旧很是困难。因为他们手中根本没有耕牛,没有农具,给他们分了土地,种地都是困难重重。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那么那些贫雇农就算是分到了土地,又能如何?”

  “所以你就把富农地主的财产也分了?”

  罗伟林受到最大的批评就是这个。

  这一次的土改,只是一次耕地的改革。所以才说这次的土改是初级阶段,对于富农地主,除了耕地之外的个人财产还是选择保护的态度。

  但罗伟林在怀来却不一样。

  他把富农地主的个人财产也分了,当成是这一次土改的内容。

  怀来是老根据地。

  冀热察军区不少干部,甚至现在晋察冀机关单位,也有不少人是从怀来走出来的。罗伟林在怀来对富农、地主的个人财产动手,当然是得罪了他们。当时魏红军在前线打仗,所以告状信到了李少成这里。只是李少成没有处理,所以告状信又到了魏红军这边。

  罗伟林点头。

  道:“魏书记,我想问问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区分是什么?

  “从大方向来说,是对于生产资料的控制。”

  “就是如此。从农村来讲,土地是生产资料这个大家都有共识的。那么农村的耕牛、农具是不是生产资料?为什么这一次的土改,只局限于耕地?不涉及其他。我认为这方面是有问题的。现在农村的耕牛和农具都集中在富农、地主手中。如果我们不去分他们耕牛、农具,那么贫雇农种地都困难。但我一直遵守中央的精神,并没有对富农、地主的其他财产进行分割。只是分了他们的耕牛、农具。”

  魏红军点头。

  罗伟林说的还是很有道理。

  特别是关于农村生产资料的说法。在农村来说,土地是生产资料,这是全党农村工作的共识。

  不过在农村,耕牛和农具这些也是属于生产资料。

  对于广大的贫雇农来说,不要说是耕牛这种大资产,就是农具这样最基础的生产资料都不存在。既然是土改,这些当然都要考虑。

  不过魏红军虽然赞成罗伟林的说法,但还是很快问道:“农村问题最容易引发极端的冲突。当你要分富农地主耕牛和农具的时候,难道没有出现更严重的问题?农村工作团的贫雇农难道没有提出!要直接分富农、地主的个人财产?这种事情只要开始,想要刹车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有的。”

  “你怎么处理的?”

  “我召集土改工作队干部和本地农村干部,对他们再次重申政策。要求他们把握政策,做农村工作团的工作,不能让农村工作团出现极端化。农村工作团只有对我们土改政策进行监督的权力,没有直接领导土改的权力。为了保证这一点,我每天都在下乡走各个农村。

  魏红军皱眉。

  农村工作最容易走极端。特别是刚刚获得一些权力的贫雇农,肯定是想要报复回去,这就是这个年代的阶级矛盾。这个东西后世人很难理解,他们觉得阶级报复太血腥,认为这个太过分。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正因为长时间的压迫,长时间的剥削,才会出现这种事情。正所谓压迫越大,反抗越强。

  所以这种报复很容易就出现扩大化。那些该打的恶霸地主要打,但一些富农地主却不能跟恶霸地主一起打了。因为当中很多人都支持过革命,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家人有不少在部队当中。

  这很容易激起矛盾。

  特别是现在还在打仗,这就需要基层工作的干部把握这个度。虽然这种过激的事情是怎么都无法避免,但最大程度的减缓,也是必要的事情。

  “这样就能够解决?”

  魏红军不是很相信。

  魏红军又不是没有做过农村工作。很多事情只要开始了,哪里是你想刹车就能够刹车的。罗伟林摇头,道:“除了让土改工作队和怀来农村干部把我政策之外,我还办了互助组。”

  “对,就是这个。你在怀来还搞了什么互助组?”

  “是。”

  说起这个罗伟林神采飞扬。

  道:“魏书记,怀来地区进行土改之后,虽然农村是一片欣欣向荣之势,但我说的两个问题成为了很大的隐患,特别是耕牛和农具的问题制约土改后的农村发展。以前农村一大半的地都是富农地主的,只要他们自己有足够的耕牛和农具,那就不存在这个问题。现在土改了,土地一块一块的分了出去。这样的结果是,就算是把富农地主的农具都分了,但依旧不够。因为每家每户都要种地,需要的耕牛、农具多了很多。后来我发现有些农村几户人家合作种地。主要是为了轮流使用耕牛。我发觉这是一个好办法。因为这样可以进行资源最有效的分配。土改之后大家都有土地,可是再也没有以前富农地主那样拥有那么多土地的家庭存在。所以耕牛耕地,一家用两天就够了。如果不给别人使用,光是自己家用,那就太浪费。所以一些人就想要租别人的耕牛使用。可是土改之后,大家对于租这个字有些敏感。好像跟以前地主租地一样。所以他们几家就一起商量,以互助的名义合作使用耕牛。其实整体来说还是以前那种租牛的模式。”

  “资源有效的分配?”

  “是。”

  罗伟林给魏红军举例道:“魏书记,如果一个地主有二百亩地。雇十几个人干活,只用十几套农具,或者防备损坏,家里有个二十多套农具就足够了。可是土改之后,这二百亩地分给了三四十户。

  这些家庭分到土地之后,当然是全家都要干农活。

  那么需要的农具就多了很多,可能需要上百套农具。所以这一次土改就算是把地主家农具都分了,依旧是远远不够的。”

  魏红军把这句话立马记了下来。

  然后问了罗伟林道:“你说说,原来十几个人能干的活,现在需要三十多人,甚至是四五十人,乃至于上百人才能干。土改是改变生产关系,可是这样的生产关系改变,对于生产力是推动,还是倒退?”

  “魏书记,事情不能这么算。”

  “哦?”

  “魏书记,我听说你是闽西农村出来的,小时候也应该种过地。耕地这个东西,伺候的越精细,粮食产量就越高。这几年我做农村工作,发现越是精耕细作的土地,产量比那些粗放的土地产量高了不少。土改改变了生产关系,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种地热情。他们一定会精心的伺候耕地,到时候粮食产量一定会有很高的增长。所以土改一定会提高农村粮食生产量,这就是生产关系的改变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魏红军点头。

  罗伟林的确是认认真真的做了农村工作。罗伟林家里其实是小地主出身,但做了这么些年的农村工作,对于农村的事情很熟悉。也是冀热察军区第一个分了富农地主耕牛、农具等财产的干部。

  但魏红军还是叹口气道:“我们中国的农民太多,但耕地不能说很多。就算是土改之后,很多贫雇农分到了土地。但问题还是很严重。农民数量多,耕地数量有限。随着和平的到来,农村人口会不停的增加,但耕地还是那么多,这就是一个无法解决和回避的矛盾。所以农村经济的发展,我们还是要多想一些其他办法。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以粮食为主的同时,发展农林牧渔全面发展。不说这个,你继续说关于互助组的事情。

  魏红军突然想到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不过想到这个问题还是有些远。

  所以把话题又扯了回来。

  罗伟林立马道:“我发现这个互助组的想法是真的很好。大家可以有效的分配资源,耕牛可以一起用,农具也可以一起用。所以我在几个农村想要推行一下这个互助组的想法,可是情况比想象的差了很多。那些互助组,基本上都是中农找中农,或者找那些贫雇农也只是找家里劳动力多的。他们排斥富农地主,以及失去壮劳力的老弱妇孺家庭。因为和他们成立互助组,没有任何的好处。富农地主经过士改,虽然家底深厚,而且我们也没有政策说彻底剥夺富农地主的政治权利。但到了地方富农地主的政治权利基本上已经被剥夺,属于是目前土改打击的对象,所以中农不愿意带着富农地主。同样那些没有壮劳力的老弱妇瑪家庭,跟他们成立互助组,没有人干活,那么就是吃亏。”

  人都是有自私的一面,这一点不能否认。

  互助组,既然是联合的。肯定是你要有让人联合的好东西,才能够跟你合作。富农地主目前的情况不好。毕竟目前处于土改阶段,政策上虽然没说要剥夺他们的政治权利,但实际上肯定要打压富衣地主。如果不打压富农地主,怎么推行士改。就算是那些支持过八路军,或者家里有人在解放军的富,农地主,虽然是要照顾。但就算是照顾,大层面上还是要打压他们。

  这是大环境。

  魏红军也支持。

  改变农村封建土地制度,利益受损的就是富农地主,他们怎么可能乐意接受。就算是开明绅士也是一样。让他们让出土地,就是割他们肉。

  就算没有太过血,但也不能让富农地主趾高气昂。只有把他们打下去,贫雇农才会相信共产党是真的要土改,他们才会积极参与进来。

  这个时候中农必然是要避开富农地主。

  就怕沾上他们。

  而老弱妇瑪啥也没有,谁有病跟你们成立互助组。他们进入互助组,那就是拖后腿的存在。

  “有些军属和烈属,政府不是有照顾吗?”

  罗伟林摇头。

  叹气道:“军属和烈属是有照顾。但政府的那点照顾,最多也就是能够养活一个人,加上对于孩子上学的照顾。可是不少军属和烈属家里,有老人,有媳妇,有孩子。光是政府的那点照顾,根本不够全家人吃穿。这一次土改他们都拿到了土地,本来是好事情。但有了土地,可是家里都是老弱妇孺,也种不了地。就算他们再怎么努力,种地也比,不上别人。”

  “他们没有把地转租给别人?”

  “现在大家都忌这个。不仅没有人租地给别人,其他人也不敢随便租别人的地。而且军属和烈,属,政府最起码有一定的照顾,可是那些战争当中失去青壮年劳力的家庭却什么都没有。对于他们来说,土改分到了土地是好事情。但接下来的事情一样是大问题。我在一些农村推行互助组的目的,一个是把有限的农村资源可以合理分配,让他发挥最大的力量。另外一个是为了照顾这些老弱妇孺。可是如果只有中农和中农的合作,那么这个互助组还有什么意义。

 

 

第683章 小集体3

  魏红军很认真的听罗伟林说的话。

  历史很多事情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某个领导拍脑袋想出来的。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是有脉络可寻的。就像是解放之前老解放区出现的互助组,小集体模式,都不是偶然出现的。是基层干部,包括农民自己,在土改之后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做出的选择。

  罗伟林是一个很出色的基层干部,也是很出色的农村干部。

  这一点魏红军感受到了。

  他有一个非常可贵的品质,那就不是不唯上。

  连魏红军这个顶头上司亲自发展总结的“盛县经验”,他都能够进行一些修改。在中国这个拥有上千年官本位思想的国家,就是中共也深受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所以像罗伟林这样的干部就难能可贵。

  同样他有很出色的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有敢于做事的勇气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魏红军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当年在盛县开办的农村讲习所当中出来了罗伟林这么有能力、有操守的干部。罗伟林一直以来工作中规中矩,所以魏红军以前还真是没有注意到他。

  所以魏红军问道:“既然互助组问题这么多那你有没有想到一些办法?

  “魏书记,我的办法就是,在那些一个又一个的互助组当中,塞入富农地主和老弱妇瑪。让那些互助组涵盖富农地主和老弱妇瑞家庭。

  “想法是好想法,可是你怎么让那些互助组接受?你就算是强硬命令他们,可是强扭的瓜不甜。

  到时候互助组内部还是会有很多问题。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9:09 , Processed in 0.075593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