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我在晋察冀1-783排版 - 第 668 页

  “目前农村最缺之的就是耕牛、农具这些劳动工具。我让富农地主加入这些互助组,对于双方都好。富农地主在目前的土改当中政治权利被剥夺不让他们参加很多活动。包括目前的农村公开,也没有富农地主掺和的份。现在很多富农地主心中其实是七上八下的,他们担心我们从政策上会对他们有进一步的打压。这个时候我们土改工作队允许他们加入这些互助组,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就是恢复他们的政治权利。让他们可以慢慢的参与农村的事情当中。对于富农地主来说,允许他们加入互助组,可以让他们放下心中的担忧,是他们现阶段求之不得的事情。我们土改工改作队的意思是,让富农地主出钱。要么是出钱购买耕牛参加互助组,要么是出钱购买农具参加互助组。这些富农地主带着耕牛、农具加入互助组,互助组的那些组员当然是非常欢迎。

  魏红军忍不住看了一眼罗伟林。

  心中对于罗伟林再次高看一眼。

  罗伟林这是让那些富农地主出钱买平安,或者说是出钱获得加入农村活动的机会。罗伟林看起来忠厚老实的样子,但却很有手段,不是一个拘泥于条条框框的干部。

  分富农地主的耕牛、农具,事情绝对不可能跟罗伟林说的那么简单。必然会有很多人要求分了富农地主的财产。罗伟林虽然没有同意,但却是吓坏了那些富农地主。接着罗伟林转手就把富农地主塞进那些互助组当中,但确实有条件的加入互助组。

  说白了罗伟林是利用广大的贫雇农吓晓富农地主然后逼迫富农地主破财免灾,让他们花钱买平安因为他们拿着耕牛或者农具进入互助组之后,互助组会保他们。

  这些富农地主不仅被分了耕牛、农具等生产资料,还要自己花钱买平安。可是面对来势凶泌的贫雇农,他们转头还要说罗伟林的好话。

  罗伟林悄没声息的把怀来的地主敲打了一遍同时对他们的财产进行了一次新的分配。

  这真是一个很有能力、有手腕的干部。

  魏红军喜欢这样的干部。

  不惟上,有自己的想法,在政策允许范围之内有能力做到最好。

  “那么老弱妇瑪呢?他们除了耕地,啥也没有。他们要是参加了,互助组那些人会愿意?就算你们土改工作队强制性的让他们接受,但进入互助组之后也会受到歧视和打压。”

  罗伟林回答道:“魏书记,互助组内部并不是平等分东西。谁出的东西多,谁出的力多,谁拿到的东西就多。他们是不愿意让老弱妇参与进来主要是他们不愿意受到骂名。老弱妇孺除了耕地,出不了太大力。最后分到的肯定很少,这样容易让人背后戳脊梁骨,好像互助组那些人联合起来欺负老弱妇瑪一样。所以他们不愿意带着老弱妇瑪。可是老弱妇瑪手中毕竟有耕地,对于他们来说耕地多了那就是好事情。特别是我们保证,他们让孤真老人加入进来之后,会给与一定的公粮减免。

  “加入互助组之后,老弱妇瑪的生活就有保障了?

  “大致上是不会有问题的。比他们一家一户根本没有壮劳力,种地都种不好强很多。加入互助组之后,得到的粮食基本上可以满足他们的口粮。而且这种互助组最好的一点就是,可以合作起来尽快的结束耕地的活。多余的时间,可以去做其他的事情。刚刚魏书记说的农林牧渔全面发展,我认为非常适合这种互助组。要是没有互助组,那些缺乏耕牛、农具等生产资料的农民,种地都来不及,怎么去发展其他产业。至于那些老弱妇的生活,就会变得非常困苦,解决吃饭都成问题。有了互助组之后,做完农活还会有很多多余的时间。这样互助组可以组织起来,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兴修水利,修路铺桥,发展其他产业,都是可以的。

  “嗯。”

  魏红军在思考这种互助组,小集体的模式。

  想了好一会。

  道:“这种互助组内部是怎么分配的?谁来负责分配?谁来保证公平?

  人一多,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个。

  罗伟林道:“目前阶段,主要是自发性的。我们最多就是引导他们参加互助社。互助社里面的条款,我们工作队会进行审核。但主要还是他们自己制定。”

  魏红军点头。

  自发性的小集体。

  不过说是自发性的,一旦有了一定规模之后,就不再是自发性的。里面会掺杂很多强迫性等等。

  魏红军仔细思考。

  农村集体经济的出现,开始是因为缺少耕牛农具,还有如何安置老弱妇孺出现的。但后来还是出现了不少问题。魏红军想了想道:“现在是土改的初级阶段,土改之后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的土改只是开始,是我们刚刚开始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但我们要根据农村情况的变化,不停的调整生产关系,让农村生产关系更加适应农村生产力。当然我们除了要发展农村生产力,还要兼顾农村那些失去壮劳力的老弱妇瑪家庭。这种互助社模式的小集体,可以尝试一下。看看效果怎么样。伟林同志,我希望你仔细的观察这些互助社模式的小集体情况。富农地主参与进来之后,对于互助社的帮助如何?农村老弱妇瑪家庭加入互助社之后,他们的生活变得如何?我要准确的数据,而不是笼统的描述,明白我的意思吗?

  “是。”

  罗伟林很高兴。

  因为他看到了魏红军的态度。魏红军不仅没有怪责他,而是仔细的听他的话。而且最后还支持他的想法。

  魏红军想了想。

  道:“伟林同志,我还有一件事情想要交给你。

  “魏书记,您说。”

  “我今天听你的话,想到了很多。还是那句话,现在农村的情况是问题很多,需要一个一个的解决。不过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慢慢的找办法,不要想着某种办法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些问题。耕牛和农具不足的情况,还有很多失去青壮年的家庭生活问题。这些我们的确是应该统筹考虑,统筹安排。总不能把那些失去劳力的家庭完全不管不顾。我想你在怀来几个群众基础好的农村进行一个大集体试验。

  “大集体试验?

  罗伟林疑惑。

  看向了魏红军。魏红军道:“我们的土改政策很好,但不同家庭的情况,会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特别是农村老弱妇孺家庭的生活会变得越来越困难。所以我在想是不是可以把互助社几户人家的模式改为一个村一个互助社的大集体模式。一个村的收入,分为基础粮劳动粮。一个村交完公粮,留存种子,留存饲料,以及设立粮仓储藏一些粮食。

  剩下的粮食按照基础粮和劳动粮分给农民。基础粮是只要完成一定的劳动就能够分到,属于是基础口粮。所以这个基础粮必须要要分,因为这是吃饭救命的粮。至于劳动粮是,谁的劳动更多,分到的就越多。大家联合起来可以统筹使用耕牛、农具,甚至大家联合起来可以购买更多的耕牛、农具。同时还能够照顾那些老弱妇。

  罗伟林记下魏红军的话,魏红军在冀热察军区的威信很高。因为魏红军从抗战开始制定的很多策略都有前瞻性,历史都证明了他的正确性。甚至几次给中央的建议,都被中央采纳。

  所以对于罗伟林他们来说,都是非常信服魏红军。信服魏红军的能力,信服魏红军的判断。

  现在魏红军又要试验,罗伟林当然很重视。

  如果能够打造出另一个盛县经验,那真是厉害的不得了。

  “当然我之所以提出大集体模式,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就说说医院和学校的问题。虽然我们希望全国所有的地方,包括农村也有医院和学校。可是从目前实际情况来说,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想。以我们现在的财力、人才储备,就算是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也会有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我们都没有办法完成这些。以目前的医生储备和老师储备,以及政府的财政实力来说,未来十年之内医院和学校能够普及倒区里,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往下农村想要有医院和学校,短时间之内根本指望不上政府。那么应该怎么办?只能是农村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虽然后世对于农村的集体化有各种各样的批判。

  但农村集体化并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东西。而是适合当时的发展,适合当时中国发展的大战略,中国的农村集体化,跟苏联又有很多不一样。应该说中国的农村集体化,在新中国早期贡献很大。

  当然因为没有经验,中国的农村集体化也是走了很多弯路。

  魏红军继续道:“大集体模式之后,可以村里出面建立自己的卫生所,自己的小学校。相比起等待政府的支持,农村大集体自己解决这些问题速度更快。

  罗伟林连连点头。

  他还以为互助组的模式是自己第一个发现的。

  没想到魏红军都已经想到这个地步。罗伟林心中一直在勾勒出新的农村模式。

  “但这只是我的一种想法。这里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就像是基础粮和劳动粮的比例多少合适?如果基础粮太多,就会让农民懈怠。毕竟基础粮多,劳动粮少的话,那么干多干少分的差不多谁也不愿意出力。但如果基础粮太少,对于不少缺少劳动力的家庭,就是让他们自生自灭的意思,这也不是我们成立互助组,成立大集体的初裹。所以如何制定基础粮和劳动粮的比例,就是你要在实践当中发现的事情。我们需要的是,基础粮能够保证大家不饿死。而劳动粮数量要足够,要让人知道什么是劳动致富。我们现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不是共产主义阶段,所以无法按需分配,还是要按劳分配。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农民的劳动热情。分工明确,基础粮保证农民最基础的生活,劳动粮激发大家的劳动热情。我们很多农村的耕地数量是有限的,其实用不上那么多的农村劳动力。到时候我们可以动员我们的农民,兴修水利,然后根据当地情况发展林业、牧畜业、渔业,富裕我们农村的经济。

  罗伟林仔细记下魏红军的话。

  等魏红军说完之后,道:“魏书记,我明白你的意思。但具体的情况,我还需要回去考虑一下也跟其他干部商量商量。等有了更详细的计划之后,再给你上报。

  “这个不着急。

  魏红军摇头。

  道:“这种事情,不是一两个月就能够有结论的。需要两年三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实践,才能句够多有结论。所以你们要做的是,多动员一些农村进行实践。做不同的基础粮、劳动粮的比例,看看到底是哪一种比例最合适。既不损害农民的劳动热情也能够照顾农村老弱妇瑪的生活。当然按照我的想法,基础粮虽然是救命粮,是为了不让人饿死。但基础粮比例还是应该稍微低一点,提高劳动粮比例。至于一些实在缺乏劳动力的老弱妇瑞家庭,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照顾。就像是村里,每年可以给他们一些补助。以后我再跟中央反应,希望当地部门也配合出台一些政策,补助他们。而不是为了照,顾他们,基础粮比例太高。如果这样就会严重打击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你先在几个农村试验一下,看看大集体模式到底行不行。如果实在问题多,可以终止。但如果效果还可以,那么就推广到更多的村子,把实际情况都记录下来。等以后在其他县也进行一些试验,甚至不要局限在怀来一地,可以在整个晋察都可以试验。然后掌握最准确的数据,我要的是数据,不是笼统的描述。有了准确的数据,对于以后国家的农业政策会有很大的帮助。

  “魏书记,我一定会认真做这个工作的。”

  “对了,还有一个事情。我们的互助组也好,一个村的大互助组也好,有一点要明确。那就是互助组是联合,不是对大家的个人财产进行充公。个人财产,集体财产,村里财产必须要都明确起来。

  是谁的财产,就是谁的财产。不要用互助组、互助社、大集体的名义,把农民个人财产充公。明白我的意思吗?互助组也好,互助社也好,大集体也好,都是大家联合起来,互帮互助。”

  大集体模式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所有权的混乱。

  分不清哪些是个人财产,哪些是集体财产,哪些是村里的财产。因为混淆了这些所有权问题,大集体的时候才会出现那么多的争执。

  “是。”

  魏红军看向了李少成,点头道:“少成同志这个事情你处理的不错。没有因为怀来的土改工作队有些变化,就一棒子打死他们,而是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给他们更多的施展机会。

  “魏书记,我这都是跟你学的。

  李少成很高兴。

  他其实也是有担心的。毕竟盛县经验是魏红军的心血,也是魏红军的政绩。自己作为魏红军在农村工作的左膀右臂,又是目前晋察冀土改工作委员会的副主任,没有及时的处理罗伟林,及时的制止怀来的问题。

  现在看魏红军的态度,李少成很庆幸。

  自己跟魏红军这样有能力,有胸怀的干部一起工作。

  魏红军想了想道:“少成同志,我的意见是罗伟林同志进入土改工作委员会。但是有一点你们要注意,任何事情不能急于成事。慢不代表不革命,快也不代表你是真革命。相反有些时候有些事情慢代表对革命的负责。

  “是。”

  魏红军看着他们心中很高兴。

  李少成有理论水平,有能力,有大局,而且还不武断,愿意倾听下面干部的意见。这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干部。以李少成的资历,以及立下的功劳这一次又是主持晋察冀土改委员会的日常工作。解放以后甚至可以去省里面工作。

  而一线负责盛县经验的陈韬,头脑灵光,想法也多,而且理论知识丰富。而罗伟林比起他们看起来脑袋瓜没有那么灵活,平时表现也没有那么突出。但魏红军这一次和罗伟林谈话之后,明白罗伟林可能不是那种非常聪明的干部。

  但他是一个很踏实的干部。

  能够沉下心来,扎扎实实解决问题的干部。而且手腕很强,不是那种迁腐的干部。

  新中国最需要这样踏实稳重,而且还有能力的干部。

  这都是晋察冀,是冀热察出来的干部,魏红军当然高兴。

  “我过段时间要去热河打仗。少成同志,你不要因为目前晋察冀的土改工作进行的比较顺利就放下心。你接下来的工作更加重要,那就是观察土改之后农村的变化情况。就像是伟林同志说的那样,农村的那些军属、烈属,还有在战争当中失去壮劳力的家庭生活的变化。当然也要重点关注富农地主的情况。土改是开始,不是结束。我们要紧町着士改之后农村的变化,根据不同的变化要时时刻刻调整我们的政策。我说的大集体模式不一定是正确的,我们的很多一线干部说不定有他们自己的想法。除非是违背政策的,要不然不要随意的中断他们。可以观察农村的变化,一线干部制定的一些新政策。”

  “是。”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4:50 , Processed in 0.068176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