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我在晋察冀1-783排版 - 第 687 页

  第五兵团兵峰直指北平。

  陈成很是紧张。

  从北平、天津、保定周围抽调了3个军,3个整编师20万人的部队组成北进兵团,陈成嫡系将领罗卓英指挥,要和第五兵团硬碰硬。

  但部队出发没有多久,杨全武组织部队进攻保定。

  孙连仲着急。

  立马跟陈成求援。

  陈成当然不会痛快的救援,因为北平比保定重要,自己比孙连仲重要百倍。但陈成不救援孙连仲,但孙连仲的部队却听命于孙连仲。罗卓英兵团当中有三个整编师都是孙连仲的部队。

  其中两个整编师,整编55师和整编68师中途自己回来。他们听命于孙连仲,而不是陈成。

  让陈成大怒。

  要枪整编55师和整编68师师长。虽然陈成命令整编55师和整编68师去廊坊,但他们都是孙连仲嫡系部队,现在保定有难他们怎么可能不回援。

  杨全武和耿标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第一兵团迅速出击,围住了整编55师。

  围住了就猛打。

  杨全武选择整编55师是有原因的。整编55师虽然出身西北军,而且现在听命于孙连仲,但他却是韩复渠的部队。抗战快结束的时候划拔给了孙连仲。

  孙连仲对整编55师很好。

  在中央军瞧不起他们这些杂牌部队,打压这些杂牌部队的时候,他们这些杂牌部队还是要团结在一起保证自己的利益。毕竟再怎么说他们历史上也是有渊源的。不过就算如此,大家彼此之间总是有隔阅。陈成来了之后,整编55师的态度变得有些暖味。因为整编55师也想投奔常凯申,希望能够成为常凯申的中央军嫡系部队。中央军的待遇是远远好于他们杂牌部队。

  部队在陈成和孙连仲之间左右为难。

  整编55师的师长曹福林,本人操守不错,治军能力也强。但他自从来到河北之后,根本没有时间训练部队。他天天考虑的不是怎么打仗,而是怎么左右逢源,保住这支部队。

  他之前一直是左右摇摆,可是这一次直接选择了孙连仲。

  因为陈成做事情实在是太绝。陈成是常凯申爱将,所以平时姿态摆的很高。自己投奔过去,陈成根本不鸟你。陈成手底下有的是嫡系人马,这段时间陈成一直在吞并别人的部队。前段时间陈成开始打整编55师的主意,想要换了整编55师一个旅长的职务,不过被曹福林顶了回去。可是陈成这个动作,让曹福林心中非常不满,也非常担心。所以他最后还是决定坚决地站在孙连仲身边。依靠孙连仲的势力,挡住陈成对自己部队的吞并。

  可惜他刚刚回援,就被第一兵团围住。

  第一兵团是杨成武冀中军区的主力部队。人多、武器装备好,打的整编55师非常狼损。陈成和孙连仲内斗,导致整编55师这段时间也是人心煌煌,军心不稳。

  这个时候又被解放军围住,整个部队战斗力下降很厉害。

  第一兵团是凌晨发起了进攻。

  到了第二天中午的时候,整编55师已经没剩下几个人。三万人的部队,这个时候就剩下不到4000人抵抗。虽然整编55师抵抗不利,打了不到48个小时。

  但周围的部队也是救援不力。

  陈成和罗卓英看着解放军围歼整编55师,也根本不派兵救援。大部队都来到了廊坊,根本不关心整编55师的处境。倒是整编68师想要救援,没想到被第四纵队拦腰截断,接着被第一兵团、第九纵队吞掉了两个旅,狼逃窜,几乎全军覆没。

  从第五兵团南下进攻蓟县开始,在短短十一天之内杨全武率领第一兵团和第二兵团在保定以北接连歼灭了国军5个旅,四万多人的部队。

  接着大部队回来,开始进攻保定。

  保定只有整编30师。

  整编30师的前身30军,在1945年日军投降之前强闯129师的冀南军区。结果30军有两个师被刘帅率领129师成建制歼灭,所以30军只能是重新组建这两个师。

  后来改编为整编30师,兵力达到了27000人左右。

  但战斗力下降很厉害。

  杨全武发动第一次平汉路战役,就歼灭过整编30师两个团,差一点全歼其中一个旅。后来孙连仲再次补充,让整编30师恢复编制。

  这一次又被杨全武包围在保定。

  不过杨全武把进攻保定的任务交给了第二兵团,然后第一兵团北上往定兴、涿州一路打过去。

  接着命令第五兵团在廊坊进攻罗卓英兵团,做出了要在廊坊围歼罗卓英兵团的态势。陈成看这样的情况,慌乱之下只能是命令罗卓英把部队从廊坊撤回来。结果罗卓英兵团撤退的时候,被第五兵团猛攻,丢掉了了五个团。第一兵团先头部队插进廊坊,从侧翼进攻罗卓英兵团,也歼灭了罗卓英兵团三个团。罗卓英兵团狼的撤到了北平,统计之后发现被第一兵团和第五兵团吃掉了三个旅两万人左右。

 

 

第700章 叛乱

  进入1947年春天之后,整个华北局面好的不得了。

  特别是河北。

  第一兵团、第二兵团、第五兵团连续作战半个多月时间,歼灭国军正规军八个旅又两个团六万多人,还有歼灭国军地方部队两万多人。而且第二兵团还在进行保定战役,保定外围阵地已经被攻克的差不多。

  孙连仲不停的跟常凯申,跟陈成求援。

  可是陈成当然不会出手。

  这一次倒不是陈成不想救援,而是实在是没有能力救援。陈成虽然指挥能力差,但他也知道现在的情况。现在自己大部队龟缩在北平和天津,最起码还能够苟延残喘一段时间。可是一旦离开北平和天津,那么就是找死。

  保定周围没有任何的援军。

  几次求援没有回答之后,孙连仲就知道这一次是真的大势已去。

  只要拿下保定,那么国军在河北只有北平和天津两座城市。第二次平汉路战役也会圆满成功,歼灭国军十多万人。

  当然让华北局面这么好的一个原因是,东北野战军在东北打的越来越好。导致东北国军根本没有精力关注其他地方。他们现在连应付东北野战军的春季攻势都很难看。

  沈阳被东北野战军团团包围,沈阳外围的防御阵地全都被东北野战军摧毁。沈阳周围已经没有国军部队,全都是东北野战军。现在的东北就剩下那么一哆嗪。只要一哆嗪,东北野战军就要彻底解放东北。

  包括在热河的13军和52军。

  52军被晋察冀第三野战军歼灭两个师,刚刚重新补充了一点,又被杨德志率领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吃掉。13军看到第一兵团战斗力这么强大,立马从热河撤到了天津。他也没办法,52军已经全废,自己一个军肯定是挡不住第一兵团十多万部队。

  东北、河北战事顺利,现在就等徐帅在晋南发起晋中战役,以及促成武士敏起义,那么华北局势就完全控制在解放军手中。徐帅因为手中的部队都是地方部队,加上刚刚接收了华北军区送来的大量武器弹药。所以正在整训部队的过程当中,因此才没有立即发起晋中战役。不过徐帅的练兵能力是很强的,短短不到二十天之内,第四兵团已经有了主力兵团的模样。

  但事情有时候就是那么不巧。

  就在徐帅准备发起晋中战役的时候,有人给社会部报告,高书逊部要叛乱。这个消息一下震惊了华北局和华北军区,毕竟高书逊起义在解放军这里的影响力很大。所以接到举报之后,徐帅作为负责晋南、晋中地区军事的负责人,立马派人接管高书逊部。接着杨启青作为原晋冀鲁豫社会部部长,现在华北局社会部副部长,带着人去解决这个事情。

  本来魏红军没怎么在意这个事情。

  因为上辈子魏红军对于高书逊的印象就是,高书逊是国军最早起义的将领之一。所以解放后也在新中国一直任职。所以虽然有人举报高书逊部叛乱,但魏红军认为这个事情应该没有那么严重。

  魏红军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河北战事。可是河北战事都快要结束,保定都快打下来了。但高书逊这边的问题还没有解决。高书逊部叛乱的事情迟迟没有结论,影响力武士敏部起义,连带着影响了徐帅要发动的晋中战役。

  这让魏红军非常生气。

  不生气不行。

  晋中战役是魏红军和徐帅他们推敲好久最后制定的战役。只要晋中战役顺利完成,那么徐帅就可以率领部队把太原给围住。整个山西除了太原,都会成为解放区。可是现在因为高书逊部出现问题武士敏起义的事情受到影响,晋中战役迟迟不能发动。武士敏毕竟拥有五万人左右的部队,他要是不起义,部队继续盘踞在晋南,徐帅就不可能率领主力发动晋中战役。徐帅肯定是先要解决武士敏部,然后才能够回过头进行晋中战役。

  “杜丽清同志,到底怎么回事?高书逊要叛乱的事情你们社会部调查的结果到底如何?

  这段时间敌工部部长刘任是天天找魏红军。刘任的情绪很激动,脾气也开始不好。当然魏红军理,解刘任的心情,毕竟敌工部那边本来和武士敏谈的,很好。

  武士敏也非常愿意带着部队起义。能够说动一支部队起义,那可不是简单的事情。敌工部在这个过程当中,可是做了很多的工作。

  结果两年前起义的高书逊部发生了严重问题。

  虽然华北局和华北军区采取了果断措施,到现在都没有发生大问题。高书逊的部队,也已经有徐帅派人指挥。

  可是这个事情影响太坏。

  高书逊和高书逊部上千名军官都被扣了下来。

  武士敏那边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立马就开始犹豫。高书逊和新11旅曹友森起义,加上陕军38军起义都是轰动全国的起义。而这里面不管是从军事上,还是政治上影响力最大的就是高书逊起义。

  高书逊起义,不仅直接带着一万多部队起义,更是第一个公开投奔延安的部队。

  带来的示范作用非常大。

  连延安都非常重视高书逊部的起义,对于高书逊给与了很高的评价。可是这样有影响力的高书逊竟然被社会部扣留,高书逊部那么多军官都被抓,武士敏当然是害怕。高书逊是西北军,武士敏是陕军,都属于是北方军阀,而且历史上还有一些渊源。

  要是这个事情尽快的有了一个结果,不管是好的坏的,魏红军都能够接受。可是杨是启青去了这么久,竟然连个结论都没有。这才是魏红军最生气的。

  因此魏红军直接找了杜丽清。

  “杨启青同志来电,说已经扣押了高书逊,还有部队的那些军官。

  “这个我知道。可是这都多少天了,高书逊要叛乱的事情怎么还没有结论?到底是真的叛乱,还是虚惊一场,举报内容是假的?怎么也应该有一个结论。”

  “魏副书记,现在正在调查,但还没有证据。

  杨启青同志还在找证据。

  杜丽清也是为难。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8:54 , Processed in 0.078222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