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我在晋察冀1-783排版 - 第 688 页

  高书逊部发生这么大的事情,社会部介入调查是正常程序。不过高书逊部从起义开始,就一直在晋冀鲁豫军区的领导之下。而且在社会部来说,杨启青属于的专业人才。虽然资历不如杜丽清,但在这个领域的影响力比杜丽清还要大。

  这一次杨启青亲自过去处理高书逊部的事情更多的是属于晋鲁豫内部的事情。不是说晋察翼和晋鲁豫合并了,那么立马就能够成为一家的。

  这个需要时间。

  魏红军不满意杜丽清的回答。

  所以道:“这么大的事情,如果真的是叛乱那么参与的不是一个两个人。怎么可能去了这么久,到现在连个证据都没有找到,杨启青同志到底在干嘛?还有到底是谁说的,高书逊部要叛乱?这个消息是从哪里传出来的?”

  “高书逊部起义之后,晋冀鲁豫派出了大量的政工干部去改编高书逊部。这一次报告高书逊部叛乱的,就是以前晋冀鲁豫派到高书逊部的干部。”

  魏红军皱眉。

  直接道:“你们就因为接到了一份报告,就派人接管了部队,扣押了高书逊。然后这么多天都没有找到证据?社会部是怎么工作的。

  魏红军越想越生气,高书逊部发生的事情,实在是拖后腿。

  因此说话语气都重了。

  如果是以前,魏红军绝对不会这么跟杜丽清说话。毕竟这可是22年就入党的老党员,老部,资历在整个党内都是名列前茅的,而且现在还是华北局委员。但现在这件事情直接影响军区、野战军的工作。

  影响晋南局面。

  魏红军怎么可能不生气,所以就没有压制住脾气。

  很快魏红军疑惑道:“杜丽清同志,高书逊部起义都快两年时间。这么长时间晋冀鲁豫派出的干部,难道还没有成功改造部队吗?”

  魏红军真的不明白。

  高书逊部主动起义,可以证明整个部队还是倾向解放军这边的。就算不是倾向解放军,只是因为受不了常凯申和中央军打压,所以选择起义,那也表明这支部队是有基础的。这样的一支部队改造了两年都没有成功?这都是怎么做工作的。

  魏红军也不是没有做过部队改造工作。

  一支部队如果两年都没有改造成功,那么还不如不要这支部队。因为投入和产出完全不成正比。

  抗战的时候魏红军改造这种部队,时间一般不超过三个月。三个月之后,部队就能够拉出去打仗。就算整编的时候出现问题,但最多也不会超过半年。

  整编部队哪里有那么多时间。

  两年都没能够改造好一支部队,这完全扯淡,绝对是干部水平问题。

  “你看看他们的改造报告。”

  杜丽清拿出了厚厚的一份资料。

  魏红军翻了翻。

  是晋冀鲁豫政工干部在高书逊部的工作日志,工作总结。都是他们进入高书逊部之后的工作内容。翻了好几页之后,魏红军眉头就没有舒展过。

  魏红军实在是不明白,晋冀鲁豫的政工干部怎么会只有这点水平。

  是他们没有经验?

  也不对。

  八路军在抗战的时候,可是整编过很多不同类型的武装。129师在冀南地区整编了多少民间武装,应该是很有经验才对。但魏红军看着这份资料,实在是不能相信这是晋冀鲁豫政工干部的水平。

  他们和高书逊部的军官关系非常差。

  双方从一开始就矛盾重重。

  他们改造高书逊部的时候,从开始就和高书逊部军官不对付。他们不是选择去说服、拉拢这些军官,而是直接选择在高书逊部发动基层战士斗军官。这可是直接捕了马蜂窝。那些战士在政工干部的支持之下,开会对高书逊部军官进行大批判。高书逊部军官认为,这是解放军政工干部故意针对他们。结果高书逊部军官和士兵,军官和派进去的政工干部天天发生冲突。

  魏红军恨不得自己亲自去给这些干部上课,让他们学习学习怎么去做工作。他们这是做工作吗?

  你要是有本事把那些军官都赶走,那魏红军还高看他们一眼。

  可是没有。

  高书逊部的军官还在。可是他们还这么弄,部队气氛非常凝重。

  工作作风比较粗暴,或者说工作作风比较武断。魏红军上辈子看过资料,说晋翼鲁豫和翼东地区的社会部干部都是比较“狠辣”的。

  冀东地区不说,晋冀鲁豫甚至有过一些学生通过国统区进入了晋翼鲁豫根据地,想要投奔八路军部队。当时部队频繁作战,晋冀鲁豫根据地的一些保卫干部怀疑这些学生,就把他们抓了起来。因为他们不是组织介绍,不是正规途径进来的,而是私自穿越国统区来到根据地的。但晋冀鲁豫保卫干部也没有证据说他们是特务还是汉奸,可是又觉得不放心,就把他们全都枪毙了。

  当时听着感觉有些粗暴。

  今天看着这份报告,魏红军只能是叹口气。甚至魏红军对于晋翼鲁豫上面的一些领导也不满意。

  他们如果对高书逊部的军官不信任,完全可以用其他办法,慢慢的抽调那些军官离开高书逊部。而不是上去就用那么激烈的手段。

  魏红军合上了这份资料,问道:“中央那边是什么意思?薄书记那边呢?”

  “主席给我们社会部的回话是,高书逊起义有功,要保证他的人身安全。薄书记的意思是,保证高书逊人身安全的情况之下,一定要挖出部队的反动军官。”

  “高书逊又不是傻子。他要是想要叛乱,怎么可能选择现在这个时候。”

  魏红军摇头。

  就算高书逊真的想叛乱,那也不可能选择现在这个时候,现在这个时候就算他想叛乱,他怎么叛乱?他的部队能往哪里走?他的周围全都是解放区。

  想了想道:“不行,这个事情必须要尽快处理。要不然直接影响到武士敏部的起义计划。现在的晋东南地区,只有武士敏部这么一支成建制的部队。你跟我一起去见见聂书记。

  魏红军现在处理军区和野战军司令部日常事务。

  这个事情是大事情。

  这个事情可不能影响军区和野战军下一步工作。所以魏红军带着杜丽清直接来到了聂帅这里。

  魏红军也没客气,直接道:“司令员,高书逊的事情,已经影响到了武士敏起义的计划。现在我们必须要尽快的消除影响。现在我看的资料是,去高书逊部工作的干部报告高书逊要叛乱。可是杨启青同志去了快半个月时间,依旧没有找到高书逊叛乱的准确证据。这样下去可不行。高书逊的事情必须要尽快有一个结果,不管是好的坏的都要有一个结论,尽快结束现在的情况。要不然武士敏起义的事情会有变数。国民党方面肯定已经察觉我们和武士敏部的接触,时间拖一天危险就增加一分。还有许向千同志那边,迟迟无法发动晋中战役。部队的后勤压力也很大。

  “你的意思是?”

  聂帅也觉得这个事情拖得太久。

  你要是找到证据,直接做实高书逊叛乱也行。

  但现在的问题是,杨启青去了半个月,竟然都没有找到一个确凿的证据。所以这个事情就这么僵持下,来。

  对于高书逊的处理也没有结果。

  就这么拖着,对谁都不好。

  “司令员,我亲自去一趟。这个事情真的拖不得。”

  聂帅没有立即答应。

  聂帅之所以犹豫,是因为高书逊部的工作,一直都是晋冀鲁豫负责的。虽然成立了华北局,但目前双方干部,双方解放区还是泾渭分明的。

  正因为如此,举报高书逊叛乱的干部,不是按照正常程序,而是直接报告给了薄树春和杨启青。

  而且这个事情也是薄树春下达命令,杨启青亲自过去处理。因为这是原晋冀鲁豫内部的事情。聂帅并不愿意直接插手晋冀鲁豫的事情。那样容易造成晋察冀和晋翼鲁豫之间的矛盾。

  但聂帅现在也是比较恼怒。

  这么多天都没有解决。

  本来他是不想魏红军踏浑水,毕竟很容易得罪晋冀鲁豫的干部。但现在魏红军请缨,聂帅想了片刻之后,道:“好。你是华北军区和华北野战军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本来就主持军区和野战军日常工作,应该管这个事情。杜丽清同志,你跟魏红军同志一起过去。”

  “是。”

 

 

第701章 对谁错

  有了聂帅的同意之后,华北局召开常委扩大会议。

  在会议上城工部部长、敌工部部长刘任说出了现在的情况。特别是武士敏部的情况,要求华北局尽快的解决这件事情,好让武士敏起义的事情不出现变故。聂帅提议让魏红军和杜丽清作为华北局代表,南下处理高书逊部的事情。虽然也有一些反对声音,但还是通过了这个提议。杜丽清本来是不想插手这个事情,但既然魏红军愿意出头,他也就没什么顾虑。

  其实他也是比较疑惑。

  高书逊部叛乱的事情,真的是疑点重重。这么大的事情,就因为一份没有任何证据的举报信,就扣留了高书逊,接管了高书逊部。这个可以说是防范措施,但后面发生的事情,也是迷雾重重。杨启,青作为保卫战线上的者,不应该拖拖拉拉半个月,连证据都没有固定。所以杜丽清也想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魏红军坐火车从张家口来到了忻州,然后从忻州坐吉普车来到平定,再次坐火车进入石家庄。又从石家庄换乘火车来到了邯郸。

  魏红军在路上片刻没有耽搁,因为现在没有那么多时间。但这个年代的火车速度慢,魏红军足足花了40个小时才来到了邯郸。

  当然别看花了这么多时间,和以前相比,还是方便很多。

  “魏副书记、杜部长。”

  杨启青接到华北局的通知,知道魏红军和杜丽清过来,并不是很高兴的。高书逊自从起义开始,就一直在晋翼鲁豫,是晋冀鲁豫管理。派到高书逊部工作的干部也都是晋翼鲁豫干部。这一次高书逊部出现问题,本来就是晋冀鲁豫内部的事情。可是现在华北局让魏红军和杜丽清过来调查这个事情。

  这就像是不信任自己一样。

  所以接魏红军和杜丽清的时候,杨启青的脸色并不好看。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1:57 , Processed in 0.050177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