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我在晋察冀1-783排版 - 第 7 页

  王秋云和魏红军两个人是八路军115师正规军出身。

  他们两个人要在盛县建立根据地,当然不是为了打造游击队,而是要发展壮大抗日武装,要在盛县拉起正规部队。所以两个人的目光放在整个盛县,而不是一个小小的张家沟村。

  “盛县游击军?”

  “李老师,你觉得如何?”

  “好。盛县游击军,这个名字取得太好了。”

  “李老师,那我就直说了。张大虎,他在二十九军到底是做什么的?我们两个人想要知道张大虎的历史。”

  这个问题魏红军一直想问。

  只不过大家虽然都是同志,但毕竟是初次见面,没什么交情。有些事情不好直接说。但现在要成立根据地,要成立盛县游击队,这个事情必须要搞清楚。

  “王连长,魏指导员,张大虎的父亲曾经是张家沟村最好的猎人,家里也有一些地。所以才能够让他读书。不过在他十四岁那年,就是民国十四年(1925年)的时候,镇嵩军被当时的河南督军陕军将领胡景翼击溃,其中溃散的一部流窜到了盛县,他的父亲就死于这股土匪手中。当时我正是他的老师,所以多帮忙了一些。张大虎是一个重情重义的汉子,就因为我当时帮过他,对我一直都很好。”

  “民国十七年,大虎考入了北方军官学校。刚刚毕业就赶上了中原大战,蒋介石大获全胜,部队被张学良整编。之后他先是在晋绥军三十二军,长城抗战之后部队被编入到了二十九军。七七事变之后,二十九军遭受巨大的伤亡,大虎所在的部队也是被打散,退到了盛县。我在县城见到了大虎,正好我当时想要组建游击队,就说服大虎一起来到了张家沟村。”

  李世平简单的介绍了张大虎的情况。

  王秋云很惊讶道:“张大虎和目前在北水沟镇的二十九军残部是一起的?”

  “是,这支二十九军部队是原一三二师的残部。张大虎在二十九军是营长。王连长、魏指导员,张大虎真的是一个好孩子。我这并不是因为他是我的学生才这么说的。他真的是一个非常正直的军人。”

  “李老师,你放心。我八路军需要这样的人才。”

  魏红军立马安抚李世平。

  这不仅仅是魏红军的想法,王秋云也是同样的想法。两个人不仅看重张大虎本身的能力,也看重张大虎的出身。张大虎说起来是出身晋绥军,后来则是加入了二十九军。

  张大虎上的北方军官学校,原名叫山西军官学校,是阎锡山培养山西军官的学校。

  张大虎也算是根正苗红的晋绥军血脉。之前跟着商震打仗,只不过阎锡山和商震后来闹翻,结果商震的很多嫡系部队脱离了晋绥军。这也是后来张大虎在二十九军的原因之一。

  虽然晋绥军和二十九军遭受了巨大的伤亡,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晋绥军和二十九军还有很强的实力。目前山西各地,被打散的晋绥军残部和二十九军残部很多。

  要是能够通过张大虎的关系,联系这些势力,整编他们,那是非常好的事情。

  “老魏,我的想法是,如果大虎兄弟同意,让他担任游击军参谋长如何?他是正规军校的毕业生,又跟着部队打过那么多次的仗。”

  王秋云有些时候脾气急,性格火爆。

  但却不是莽夫。

  说起来红军将领,能够走过长征,活到现在的军官,就没有一个是莽夫。王秋云也是如此。这个时候要拉拢张大虎。魏红军当然要配合王秋云,立马点点头道:“大虎兄弟军事素质过硬,又是正规军校毕业生,比我们这些土老帽好多了。会后我亲自和大虎兄弟谈谈。李老师,你觉得呢?”

  “我当然赞成。”

  张大虎是李世平的学生。

  王秋云和魏红军两个人如此重视张大虎,李世平当然高兴。

  “李老师,我的想法是,王秋云同志担任盛县抗日游击军司令员,我担任政治委员,大虎兄弟担任参谋长。抗日游击军下辖四个分队,分别为一分队,二分队,三分队,特务分队。分队的队长主要由我们八路军这边的人担任,副队长以表现好的本地士兵担任。这样做的目的是,我们八路军这边的人都是老兵,这样就能够以老带新。”

  “哈哈哈。”

  李世平笑了笑,道:“魏指导员,我知道你们有些顾虑。但我可以在这里保证,我是一名党员,你们可以信任我,我会配合你们的工作。八路军官兵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现在的张家沟村游击队都是新兵。能够让八路军官兵指挥这支部队,对游击队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谢谢李老师的支持。”

  王秋云和魏红军都站起来给李世平敬军礼。

  虽然大家都是党员,但军队党员和地方党员有没有隶属关系,配合上依旧是要小心翼翼。没想到李世平没看出多少能力,但心胸豁达。

  “接下来我们谈谈根据地的建设问题。”

 

 

第009章 根据地建设

  “王连长、魏指导员,我不满两位。我虽然是入党快六年的党员,但一直做的是地下工作,主要是学生动员工作。对于根据地建设,完全没有经验。”

  “李老师,你谦虚了。”

  大家慢慢的熟悉,说话的氛围也是越来越好。

  也都放松。

  王秋云开口道:“我和老魏都是大老粗,参加红军之前都是文盲。当了红军之后,每天都是打仗打仗,也从来没做过建设根据地的工作。说起来大家都是第一次。”

  “是啊,李老师。你还是知识分子,我们两个要不是在部队识字,那就是文盲了。”

  根据地建设,三个人都是初手。

  都没做过。

  李世平点头表示理解。

  红军制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之后,红军的组成部分大部分都是农民。所以红军的基层官兵文盲居多,很多人识字都是参军之后在军队学到的。

  李世平明白王秋云和魏红军也是这样的情况。

  但理解归理解,李世平还是道:“虽然如此,但你们两个人经历过中央苏区。只要我们能够学到中央苏区的一点点,我想我们的根据地就能够建设起来。”

  王秋云和魏红军都点点头,同意李世平的想法。

  王秋云先开口道:“我记得我们在中央苏区的时候,苏区内部除了红军正规军之外,还有地方部队,游击队,赤卫队等等武装。我想我们可以学习这个。”

  “老王说的不错。等我们建设盛县根据地之后,主力部队就是我们游击军。然后可以成立盛县县大队,配合游击军一起打击鬼子。然后每个区成立区小队,每个村成立民兵。这样就是整个根据地军民一起打击鬼子。”

  “对,就是这个。”

  王秋云比谁都明白这种模式的好处。

  因为当年王秋云和魏红军首先加入的是闽西游击队,配合主力部队打仗。后来部队壮大之后,就升格为主力部队。不过这是等根据地建设之后的事情。

  魏红军看王秋云更多的兴趣在建设军队,打仗等方面。李世平是地下党,一直负责学生动员工作,也不太熟悉根据地建设。因此魏红军当仁不让的道:“那我就说说我的想法。”

  “老魏,你脑袋瓜聪明,而且也懂政策。根据地建设的事情,本来就该听你的。你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磨磨唧唧,说话不爽利。”

  王秋云数落魏红军这个老搭档。

  魏红军笑笑。

  王秋云现在的脾气已经好了很多。刚当兵的时候,脾气比现在火爆多了。多年的基层军官经历,让他稳重了很多。正因为明白王秋云的性格,所以魏红军才不会怪责。

  忽略王秋云的抱怨,魏红军直接道:“对于我们红军来说,建设根据地最重要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土地革命。正是因为土地革命,我们的苏区才能够发展壮大。现在我们建设根据地,农村土地问题依旧是最重要的问题。”

  “魏指导员,可现在是国共合作期间。”

  李世平提醒一下魏红军。

  虽然短暂的接触,李世平对王秋云和魏红军的印象不错。但他还是担心,这两个军队出身的,会不顾现在的政策。自从第二次国共合作之后,中央就放弃了土地革命时期的主张。

  魏红军点头道:“我当然知道。现在我们最大的敌人是日本鬼子,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击日本帝国主义,我们在苏区时期进行的土地政策要有所变化。中央的政策是放弃原来‘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转而实行减租减息。因此我认为我们建设根据地第一步就是完成减租减息工作。一方面团结开明地主,让他们支持我们的抗日战争。同时要减轻农民的负担,让他们认识我们八路军,支持我们八路军,参加我们八路军。”

  “有道理。”

  李世平对于魏红军的观点比较赞同。

  道:“自从日军进入盛县之后,虽然有不少以前的地痞无赖投奔了日本人,也有不少有钱有势的也成了日本人的走狗。但更多的人是反感日本人,反对日本人的。他们可能胆子小,不敢明目张胆的反抗日本人,但从心底里是讨厌日本人的。要是我们能够拉拢他们,对我们的抗日会有很大的好处。”

  李世平虽然是党员,但也是知识分子。

  平时和盛县的一些读书人,地方地主都是有联系的。

  “老魏,那些地主老财有什么可团结的。你自己去看看那些大汉奸,哪一个不是地主老财。”

  “老王!”

  魏红军提高了声音。

  批评道:“现在抗日最重要。”

  红军改编八路军,其实有很多干部都想不通。

  说实话跟老蒋打了十年,双方有血海深仇。哪里是一句所谓联合抗日就能够消除的。不说别人,就说魏红军本人,前前后后共有六名亲人死于国民党之手。至于一起参军的同村朋友,死伤就更多。更不用说中央苏区沦陷,老家都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魏红军如此,王秋云也是一样。他们都是闽西根据地出身,家里亲朋死于国民党的很多。

  后人谈论历史容易,对当事人来说,这就是血海深仇。所以对于联合抗日,其实不要说是普通战士,就是很多干部也想不通。

  “好好好,我说错了。”

  王秋云举双手。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9 16:19 , Processed in 0.026390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