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我在晋察冀1-783排版 - 第 70 页

  不过魏红军知道一点。

  那就是历史上党组织能够迅速恢复,能够迅猛发展,乃至于八路军在敌后根据地能够迅速打开局面、开辟根据地,和大规模吸收出身高的党员是有很大关系的。

  吸收他们进入党内,就是和他们身后的势力做了一个妥协。党把他们吸收入内,把他们当同志,当朋友,这样短时间之内可以得到他们的支持。这些人在地方上都很有实力和影响力,有了他们的支持,可以,让八路军迅速在敌后立柱脚。2所以魏红军慢慢开口道:“贫雇农他们参加革命,是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逼得他们不得不革命。所以他们是革命的核心力量,也是我们最倚重的力量。可是同样,那些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家庭出来的革命者,他们更不容易。他们本来的生活非常好,但他们抛弃优越的生活,投身国家和民族的解放运动,投身于天下穷苦百姓的解放运动当中来。

  他们能够和旧家庭决裂,投身革命,本身就是大勇气。他们身上可能有一些小资产阶级的作风和毛病,但只要他们是向往革命的,愿意投身革命的,我们不应该随便拒绝。我们反而应该积极的接的触他们,帮助他们,改变他们身上的小资产阶级作风。让他们从我们的朋友,成为我们的战友,成为我们的同志。”

  “魏政委说的太好了。”

  杨永辉这段时间和不少党员接触过。

  他们有激情,有办法,有信念。比当初他在省党部的时候,那些人优秀很多。可是最佩服的依旧是魏红军。魏红军懂得多,想问题也不保守。

  段成伟犹豫的道:“目前我们地方政府当中,也有很多出身比较高的学生。他们有理想,有拼劲,还有不少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很深的研究和了解。若是能够吸收他们进入党内,对于我们发展党组织是有很大的好处。但这样大规模吸收这方面的党员,我担心上面会不允许,我们会犯错误。

  “不会的。”

  魏红军摇头。

  道:“自从长征结束,中央在陕北落脚以来,多少年轻学生涌入了延安。那些学生出身都是比较高的,但当中很多人都加入我们党,成为我们的同,志。我们党本来就是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出身,而,现在能够上学的学生,家里条件普遍都是比较好的。我们党怎么可能排斥这些人呢?如果我们因为他们的出身,排斥他们,那么我们以后还怎么做学生运动?中央迟早会看到这个问题,一定会有新的政策。我们盛县目前的情况,已经没机会犹豫。新一年我们要继续扩张根据地,就必须要更多的干部。扩大我们的党员数量已经是迫在眉睫。盛县有很多学生,这一点杨部长和李副政委都清楚。他们勇敢,有理想,不怕牺牲,不怕困难。不管是在部队打仗,还是在农村做农村工作,表现都很不错。

  我们党不应该拒绝他们,这样会让他们寒心的。只要我们接纳他们,帮助他们,那么我们就能够收获一大批有知识、有理想、有热情的基层干部。如果出任何事情,我作为独立支队的政委,全权负责。”

  魏红军比其他人更加紧迫。

  因为武汉会战是一个转折点。武汉会战之前,日军主力都在正面战场。等到武汉会战结束,那么敌后根据地的日子会过得越来越难。

  所以武汉会战之前,要尽量的拓展根据地,发展部队,增加党员数量。

  目前军队和地方政府手中有大批学生,经过这几个月的锻炼,不少人在工作上表现已经很好。但,因为政策原因,大家不敢放手用他们,不敢把他们大规模的拉近党内。这就是人才的浪费。

  魏红军目前还没有条件考虑其他的。魏红军只知道把这些学生发展起来,那么他们很快就会成为合格的基层干部,大大缓解目前独立支队和盛县地方党委缺乏干部的局面。

  “政委说的有道理。我们党很多高级干部出身也都不是工农,但他们却为我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阶段我们不应该想的太多,要大胆的工作。有任何问题,我和政委一起承担。” 王秋云支持魏红军。

  其实王秋云对于这些没有多少想法。他只是相信自己的搭档,表达自己对于魏红军的支持。

  “司令员、政委,你这么说好像我们地方同志没有担当一样。若是发生任何问题,我作为盛县县委书记,负第一责任。”

  段成伟也是表达了支持。

  能够被选为县委书记,负责开辟根据地,段成,伟各方面能力是很全面的。既然魏红军牵头,他也不会拖后腿。

 

 

第084章 确定工作方向

  军民联合会议,开了整整一天。

  从早上开始一直开到了晚上。最后魏红军拿起了手中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写的都是这一次会议当中的问题。魏红军在会议中间休息的时候,简单整理了这些会议内容。实在是因为要解决的事情多,各种建议也多,不可能全都一次性解决。所以魏红军简单总结了一下,看着笔记本道:“大家都很疲惫。我现在总结一下今天讨论的主要事项。”

  “第一:我们明年第一个工作就是继续往外开辟新的根据地,拓展我们的根据地面积。司令员同志刚刚说的就非常有道理,新一年我们主要往三个方向扩展。一个是往西北发展西宁根据地,一个是往北发展宣化、涿鹿一带的抗日根据地,还有一个是打通和宛平根据地之间的通道。而扩展根据地需要部队和地方紧密配合。部队新年根据地扩展战斗计划,参谋长需要尽快的制定出来。段书记说你们没有足够的地方干部跟进,但这个时候不是说不可能的时候。不管有多么困难,你们都要克服困难,配合部队出击。地方党委要仔细考察,以及培养你们地方干部当中那些有能力适应新根据地的干部因为以后我们需要更多的根据地建设干部。

  “是。司令部会尽快做出战斗计划。”

  张大虎点头。

  段成伟很是为难,但还是保证道:“我们一定全力配合部队。但我们派出的干部不可能是经验非常丰富的干部,这一点希望军队的同志们可以理解。”

  苏区的丢失,也失去了大量的根据地建设干部。

  现在全面抗战爆发才半年多的时间,敌后根据地建设也不过几个月时间。地方党委手中没有那么多经验丰富的干部。魏红军点头道:“现在大家都没有经验。不仅仅是地方干部,我们军队也是如此。我们都要一边学习,一边革命。所以这不是什么问题。”

  现在发展的敌后根据地,和当初发展的苏区模式,也有很大的不同。

  这都需要八路军干部去适应。

  魏红军不怕地方干部经验缺少,就怕他们畏手畏脚,不敢在敌后发展。

  “第二:地方部队的建设。刚刚我们部队几个人私下简单商量了一下,认为地方同志们的要求我们认为是合理的。地方部队和农村民兵的确是不能放任不管,因为他们是主力部队最有效的补充。所以我们决定尽快从部队抽调一些老兵去地方部队,提升地方部队的战斗力。不过在这之前我想从一些伤残军人那边想想办法。我们有些伤残军人虽然无法上战场,但他们不少人接受过训练,打过仗,有一定的基础。让他们帮忙训练一些地方部队应该不成问题。不过这些都是权宜之计,具体的支队会商量一个办法。”

  地方部队是主力部队非常有效的补充。

  之前独立支队的发展有些野蛮。虽然一直强调要发展地方部队,可是一直没有真正的重视起来。

  不过主力部队也有没有多少办法,因为这是现实情况不允许。

  独立支队发展太快,部队扩军速度惊人。所以自己本身就非常缺乏干部和老兵,哪里有足够的干部和老兵去支援地方部队。

  魏红军和王秋云、肖勇实、张大虎这些支队军事干部聊过。他们都支持地方部队发展,但是要抽调主力部队的干部和老兵,他们都不愿意。

  因为这会影响主力部队的战斗力。

  魏红军虽然是部队政委,目前来说是部队一把手。但这些军事干部都反对,魏红军也不可能不顾及他们的想法。所以魏红军只能是从那些伤残军人想办法。

  先对付过去再说。

  “第三:关于根据地教育的问题。现在部队和各部门都很困难,但教育问题也是刻不容缓。不仅仅地方如此,我们部队也是如此。我们党自从创建红军开始,就一直不间断的扫盲。因为不管是部队还是地方,文盲会影响战斗力和工作。这个工作杨部长和李副政委一起商量一个可行的办法。我给一个建议,当然只是一个建议,并不是我下命令。盛县这边不是还有不少十四五岁左右上过学的孩子吗?把他们组织起来,让他们去负责扫盲工作。”

  “是。”

  魏红军翻开小本子,继续道:“第四:根据地的粮食问题,根据地的军民都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这个是真正的重中之重,比什么都重要。地方政府尽快拿出一份支持乡亲们开荒种地的政策。可以减免公粮,如果需要也可以提供种子、农具等等,一定要调动他们开荒的积极性。我们盛县的情况我简单了解过,再开荒十万亩、二十万亩是可能的。要是能够开荒十万亩以上的耕地,就算产量很少,一年下来也能有几百万斤、上千万斤。如果种植一些粗粮,估计能够多上一两千万斤。到时候只要是种出粮食,不管交不交公粮,粮食都在根据地,都在百姓手中,怎么都好说。还有部队、后勤机关、地方政府,都要积极投身于粮食运动当中。具体如何在不影响工作的同时,还能够抽出时间开荒种地。

  部队方面李副政委负责做出计划,地方政府就需要地方同志们自己拿出一个办法。总之就是一个意思,那就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手中有粮心里不慌。今天的会议议题当中,这个事情是一定要做的。是新一年部队和地方最重要的事情,我需要大家回去之后,一定要重视此事。”

  这是魏红军最重视的一个事情。

  盛县很穷,应该说察哈尔很穷。部队平时吃的就很差。但最起码目前来说,大家最起码还饿不死。但历史上到了1941年,华北大干旱的时候,部队吃的就更差,甚至很多部队要饿肚子。

  之后丢失冀中根据地,晋察冀部队就不是一般的饿肚子。很多战士饿的都打不了仗。

  魏红军要未雨绸缪。

  多储备粮食才是正道。离大干旱也就三四年的时间,要是做了一些准备,到时候就能够挺过去。

  不用像历史上一样,为了减轻根据地负担,主要是部队没有足够的粮食,只能是缩减部队数量。结果华北地区的抗日陷入低潮,日军一个中队就能够在根据地到处横行。

  要是历史上八路军有足够的粮食,八路军也不至于那么困难。

  所以魏红军再次强调此事的重要性。

  “第五:发展党员的问题。既然会议上大家确定了,那么大家就大胆的发展我们的党员。只要是愿意抗日,愿意为了全中国贫穷百姓奋斗一生的人,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同志。我们党是欢迎他们的,不会排斥这些愿意革命的知识青年。如果出现任何的问题,绝不推诱,我负全责。所以部队和地方都不要有任何的负担。”

  魏红军不是没有担心。

  毕竟自己小胳膊小腿,一旦在这些问题上犯政治错误,那立马被人拍死。但魏红军心中急迫,没有时间耽搁。独立支队和地方党委实在是太缺干部。

  手中明明有一大批表现好的干部,但因为出身问题不敢大胆用他们。现在部队和地方用干部,肯定先用党员,因为党员是自己人,是接受过政治审查的自己人。目前部队和地方有不少知识青年,有些人能力是真不错,而且在部队和根据地建设当中也接受过锻炼。但就是因为他们不是党员,所以影响部队和地和方进一步重用他们这就是现在的一个矛盾。

  部队和地方严重缺乏干部,但那些知识青年因为不是党员,影响部队和地方干部用他们。魏红军必须要尽快的解决这个矛盾,这样才能够缓解部队和地方缺乏干部的情况。

  要是等中央有了政策,再来到独立支队这边,半年时间就浪费了。

  尽快的把这些表现好的干部吸收党内,成为自己人。这样部队也好,地方也好,才能够放心大胆的用他们。给部队和地方增加大量基层干部。有了大量基层干部,部队和根据地才能够进一步快速的发展。

  所以魏红军只能是冒险。

  再说中央很快就会制定新的政策,自己应该不算是犯错误。

  “第六:妇救会的工作问题。为了支持妇救会的工作,部队、地方政府,若是可以大胆的启用一些女干部。让盛县的那些妇女看到女子也能工作,甚至能够成为干部。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快速的推进妇女工作。”

  今天的会议,只是方向性的成果。

  具体的还需要各个部门拿出更详细的计划。所以魏红军也只是总结了一下今天讨论的内容。等说完之后,魏红军道:“大家还有没有没说的东西。

  如果没有的话,大家也累了,今天的会议就此结束。”

  大家都很疲劳。

  会议结束,三三两两离开了会议室。

  只剩下了三个人。

  独立支队司令员王秋云,政委魏红军,政治处主任韩卫国。

  没人了之后,王秋云才叹口气道:“老魏,刚刚会议上我虽然支持你,但这个还是太冒险。其实我们可以谨慎一点,动作小一点,影响就不会太大。大批量的吸收学生党员,这个和中央政策很有可能出现矛盾。你这样大规模吸收学生党员,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特别是以王秋云和魏红军的级别,这种事情根本不是他们能够决定的事情。这要是上纲上线,就不是小事情。两个人可都是经历过中央苏区的肃反,那可不是闹着玩的。稍微不注意甚至可以掉脑袋的事情。

  多少资历比两个人深,地位比两个人高的干部,在肃反当中丢了命。那个时候在苏区,某些领导人肃反扩大化。下面多少干部扣了罪名,就被枪毙。

  就王秋云和魏红军的很多老领导,闽西的干部也受到过波及。

  “这些读书人有文化,甚至比我们更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我还是那句话,我们不应该把这些寻找革命的读书人推开,相反我们应该更加包容他,们,接纳他们。当然更主要的是,现在我们的部队和地方政府都需要他们。我们现在这么缺干部,他们不就是现成的基层干部。

  “你呀,比我更。”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5:21 , Processed in 0.039824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