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我在晋察冀1-783排版 - 第 705 页

  当然只是相对的。

  相对几个主力兵团战斗力差。但这几个兵团如果放到晋绥军区,放到西北野战军那边,还是属于比较强大的。

  王直点头。

  除非是一些原则性问题,要不然在军事方面,王直都是支持杨全武。这不是王直没有自己的主见,而是他很清楚和杨全武、黄勇这些战将怎么合作。

  王直道:“我也是这么认为的。第一兵团和第五兵团应该去参加北平战役,13纵队和14纵队可以留在天津。”

  魏红军看向了罗启容。

  罗启容点点头。

  道:“我赞成。再说我们在北平部队已经足够,不需要13纵队和14纵队过去。

  “好。”

  既然都同意,魏红军也不会反对。

  不过魏红军明白,杨全武虽然借口不少,但真论起来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冀东部队的指挥者包深是陕北红军出身,虽然在杨全武手底下干过,但也只有几个月时间。邓国成立平西支队的时候,包,深就跟着邓国离开一分区。抗战一大半时间都是在邓国麾下作战,杨全武和包深其实并不熟悉。

  而且从整个部队构成来看,13纵队、14纵队是冀东地方部队组建,13纵队和14纵队都和杨全武没有关系。可以说13纵队和14纵队在晋察冀和华北来说是比较另类的部队,也是比较尴尬的存在。认真说起来他虽然是晋察冀部队,也是华北野战军序列的部队,但之前一直接收翼热辽军区司令员邓国的命令,配合东北战场。

  经过这一次攻克天津,杨全武现在是自信满满。

  现在的河北就剩下了北平一个。而且目前北平最有实力的侯景如正和解放军谈判,有起义的想法。所以杨全武知道,下一步拿下北平已经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他并不愿意13纵队和14纵队过来抢夺胜利果实。攻克北京就交给第一兵团、第二兵团、第五兵团三个晋察冀嫡系兵团就可以。

  魏红军也理解他们的想法。

  虽然冀东也隶属于河北,但又是一直游离在外的部队。既然杨全武他们是这个态度,魏红军也不会说什么。魏红军也不可能为了冀东部队,和杨全武他们发生什么争执。

  “那就让13纵队和14纵队进驻天津,其他部队三天之内全都撤离天津。接下来讨论一下天津军管会的安排。”

  军管会都是临时性的安排。

  就是稳定之前,城市进行军事管制。等以后平津战役结束,军管会自然而然就会结束。这个问题杨全武也是第一个开口道:“天津军管会主任,我看包深同志、李芳琦同志他们就行了。

  “不好。”

  魏红军摇头。

  道:“我们虽然在华北强势,但国民党在全国还是有很多部队的。等我们攻克北平之后,部队应该需要继续南下。到时候13纵队和14纵队的工作任务会更重。所以他们平时应该加强训练。

  “魏书记,你的想法呢?”

  王直问了魏红军。

  魏红军看着王直道:“王直同志,我的想法是,你暂时担任天津军管会主任。冀东行政公署主任李芳琦同志担任副主任配合你的工作。

  “我?”

  王直一楞。

  王直没想到魏红军点了自己的名字。魏红军点头道:“当初王直同志接管石门就非常出色,不仅没有出现什么问题,还迅速的稳定了石门。目前来说军管会主要工作就是,接管各个部门,镇压国民党反动派的军警宪特,保护正常的经济运转。至于具体的政策问题,中央和华北局会进一步下达。

  王直开始只是惊。

  不过很快道:“如果组织信任,我接受命令。

  “老王可以。”

  杨全武支持。

  讨论完了天津的事情之后,杨全武道:“马上就要进行北平战役。你说说,我们的大炮到底用不用?中央要求我们不要打碎北平这个古都,可是打仗怎么可能没有破坏。北平城内都是国军精锐部队,我们要是不开炮,怎么打仗?”

  大家都是征战沙场多年的。

  见惯了生死,见惯了战场。什么古都不古都,什么文物不文物。

  新千年很多人心疼的所谓北平古城墙这种,在杨全武这些一线将领眼中,真没有那么重要。这些年打仗,炸碎的城墙也不是一个两个。

  魏红军也是如此。

  城墙咋的?

  上辈子网络上,也为这个那个可惜过。但在这个时空十年,打了这么多年仗,真没有时间矫情。

  魏红军眼中北平古城墙也是这样。

  有也行,没有也行。并不觉得他多么重要。

  所以魏红军道:“用,怎么不用。我们不动用大炮,怎么把国军外围的部队吸引住,怎么给侯景如起义创造机会。当然还是要注意一点。火炮不要往里面延伸。大炮就用在外围阵地上。”

  “这打北平就是毛病多。

  杨全武点头。

  不能痛痛快快的打仗,只能缩着打,怎么都是憋屈的。魏红军继续道:“现在我们商量一下,怎么整编国军这些起义部队。中央已经给我们华北野战军两个兵团的编制,而且如果侯景如真的能够率领部队起义,保住了北平这座古都,那么给他一个兵团司令员的职务。但这个兵团不能全都是起义国军部队组成。

  魏红军看向了杨全武,笑着道:“老领导,这方面你最有经验。不过这种规模的部队整编,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在晋察翼如果说吞并别人的部队最强的是谁,杨全武肯定是首屈一指的。魏红军虽然也喜欢吞并别人部队,但更多的是在八路军、解放军自己系统之内“吞并”部队。

  但如果说吞并别人的部队,肯定是杨全武最有经验。

  他在河北吞并那些民间抗日武装的时候,有些部队人数甚至上万。可是杨全武却能在短时间之内整编这些部队,让他们迅速的成为八路军部队,而且这个过程当中还能够不发生大问题。

  这是本事。

  当初晋察冀三分区比一分区进入河北时间更早,但他们却慢吞吞的,并没有迅速整编这些河北民间抗日武装。可是杨全武进入河北之后,下手速度非常快。三下五除二就已经整编了几万河北民间抗日武装。等三分区反应过来,冀西地区的地方抗日武装都被杨全武一网打尽。

  杨全武笑着道:“整编这么多部队,我还真没有什么经验。不过我觉得我们可以学习陈成,学习土木系的办法。”

  “陈成的土木系?”

  “对啊。陈成的土木系怎么吞并别人部队。就比如他要吞并一个军,那么他就会混编。从自己嫡系抽调一个师进入这个军,然后任命一个资历很深的军官当师长。他去了这个军之后,陈成就耍手段把原来的军长调走,然后选择这个师长当军长。接着以这个师为主扩编部队,慢慢的吞并原来的部队。当然我们是解放军,不能跟陈成一样。但我们也可以学习他们这个做法。把目前北平城内的整个,国军部队都打散了,主要是废除原有的军团、和军级编制。把国军这些师分别塞入我们的纵队编制当中。这样我们每个纵队就可以成为我们的部队两个师,国军整编部队一个师。等部队编入纵队之后,再对于纵队的各个旅进行一次混编。这样就可以彻底打碎国军各部队原来的编制。

  魏红军点点头。

  目前在北平城内的师级单位,如果是整编42师这种,旅级单位可以当成是师级单位。这样算起来北平城内所有的国军部队加起来大约有20个师左右。当然这么多师当中,有些师是没有整编的价值,最后肯定是要遣散的,或者是和其他的师级单位合并起来。

  目前在河北的解放军部队,总共拥有15个纵队单位。

  杨全武的想法还是很清楚的。

  相比起总前委派干部,去整编20多万部队一点都不容易。最好的还是这样把部队塞进每个纵队,那么整编这些师级单位的任务就可以交给下面的纵队。

  总前委只要出台整体改编政策就可以。

  杨全武继续道:“其实这种整编,问题最多的是那些部队原来的军官。

  “军官来去自如。愿意走的,我们给钱给车票,允许他们走。想要留下来的,进入华北军政大学学习半年,回来之后按照情况安排。

  整编国军部队,国军那些军官的确是最困难的。

  魏红军也不愿意大部分国军军官继续留在部队当中。最好的办法还是,他们拿钱走人。魏红军想了想道:“军委给了我们两个兵团的编制,大家认为应该怎么整编?

  “天津起义投降的部队,有部分编入第五兵团。从第五兵团抽调两个旅,和东北军53军,12纵队组建第七兵团。北平战役结束之后,北平起义投降部队,有些编入第一兵团和第二兵团。以92军,再从第一兵团和第二兵团抽调部队,组建第八兵团。”

  杨全武开口。

  在杨全武心中,当年晋察冀的一分区和八纵才是晋察冀最嫡系部队。而现在进行平津战役的,除了翼东部队之外,其他部队都能够和当年的一分区、八纵接上联系。所以他的想法很简单,两个兵团各吃掉一个。

  杨全武是华北军区、华北野战军副司令员,又是这一次平津战役前线总指挥。说话分量是很重的。

  “第七兵团和第八兵团干部构成呢?”

  魏红军问了杨全武。

  杨全武既然有意要这么改编部队,魏红军当然也是接受。杨全武道:“郑维山同志担任第七兵团司令员,李天昊同志担任政治委员。”

  郑维山是解放战争爆发之后,晋察冀表现最好的将领之一。冀热察军区几场硬仗,郑维山都打的有声有色,声名鹊起。要不是冀热察军区有张子华,第五兵团的司令员非郑维山莫属。

  李天昊目前是第五兵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能力很出色。

  虽然他是第五兵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但和魏红军认识是比较晚的。以前是三军团干部,抗战时期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冀中军区。

  但魏红军倒是很欣赏他。

  有能力,性格坚韧。

  “至于第八兵团,侯景如担任司令员,甘伟汉同志担任政治委员,王兆同志担任政治部主任。

  甘伟汉是晋冀鲁豫的干部。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2:11 , Processed in 0.050772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