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我在晋察冀1-783排版 - 第 72 页

  若是碰到日军扫荡,部队和机关干部的粮食会更加不足。虽然冀中军区的成立,能够解决我们不少粮食问题,但任何时候自己有才是真的心安。我觉得魏红军这名同志的想法很有前瞻性。看看这里面的报告,说狡兔三窟,准备在山上建立秘密仓库,储备粮食。这就很有想法。在粮食多的时候,储备粮食。等粮食不足的时候,拿出来应急。”

  “你也觉得不错?”

  “何止是不错。自从我们和国民党第二次合作抗日之后,我们党内有不少人好像觉得和国民党合作了,国民党就会大发善心给我们发军饷,发武器弹药。以后我们的发展就都可以依靠国民党,国民党能帮我们解决所有问题。这想的是多么的幼稚。

  他们这些人完全忘记了四一二的时候常凯申是怎么对我们的同志举起了屠刀,我们多少好同志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之下。也不知道这些人都想的是什么。

  就连魏红军他们这些基层指挥员都知道要储备粮食,懂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道理。知道我们不能依靠任何人,但我们一些领导却跟中了邪一样。”

  展同忍不住生气。

  狠狠地批评了目前党内的一些情况。他实在是想不明白,一些明明白白的道理,连魏红军他们这些基层小干部都知道。可是某些人怎么就想不明白这么简单的道理。

  聂帅咳嗽一声,道:“这种牢骚话不要再说,这也不是我们可以议论的事情。”

  自从去年年未那位共产国际派来的钦差大臣回国之后,这几个月当中党内思想非常混乱。甚至中央不少领导都认为那位钦差大臣是对的。他们公开反对主席提出的“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思想,反而支持“一切为了统一战线”这种观点。这种党内混乱的思想甚至吹到了前线。

  以至于混乱的思想之下,八路军一线将领当中投奔国民党的事情屡有发生。甚至其中有不少是级别不低,而且走过长征的老红军干部。

  影响了八路军前线的发展。

  这就是党内思想混乱带来的结果。毕竟你中央思想都混乱,怎么可能不影响下面的干部。

  但这个不能在下面说。因为这个涉及到不少中央领导,里面不少是党的领导人。那位钦差大臣去了武汉之后,可是把持着长江局,直接和延安鼎足而立。长江局甚至成为了第二中央。

  他敢如此的嚣张跋,除了他钦差大臣的身份,就是因为中央内部有不少人支持他。

  “这个我要上报给总部。我们八路军根据地都应该这样。手中有了粮食,我们才能够和日军打仗。这份党员发展计划呢?”

  “这个魏红军,真是…………展同摇摇头。

  不知道该怎么说好。

  不过聂帅却是笑着道:“魏红军这个小鬼,真是一个做政工干部的料。自从国共再次合作抗日之后,我们党内很多人都忘记要发展党组织,把发展党组织的事情放在了一边。他们觉得抗日只要发展军队就可以,这是陷入了一个很大的误区。这种错误思想当年红军时期就有,大家只重视军队打仗的问题,不重视党的建设,不重视根据地建设。古田会议上,我们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可是抗战爆发之后,现在重新出现了这个问题。目前我们很多敌,后武装在这方面都很是混乱,他们只重视军队发展,忽略党的建设、根据地建设。只有拥有强大的党组织,我们的军队才有坚强的核心。只有好的根据地建设,我们的军队才能有好的后方,在敌后我,们才不会沦落为流寇。现在这种大环境之下,魏红军这个小鬼不仅认识到了发展党组织的重要性,而且能够如此大胆的发展党组织。有原则,又不失灵活。难怪盛县抗日有了如此局面。

  “司令员,可是这样大规模的吸收学生党员?

  会不会犯什么错误?”

  展同虽然赞同魏红军的报告,但还是有一些担心。

  聂帅摆摆手。

  很直接道:“不会有问题。现在我们部队发展这么快,干部严重不足,从哪里找那么多干部。正好有这么多的学生来到延安,进入根据地,中央总,不可能把他们全都拒绝。中央在延安已经大量的吸收了学生党员,只不过没有形成文件而已。现在抗日形势如此严峻,中央更不可能拒绝这些要抗日的学生。魏红军这小子虽然胆大,但并不是无的放矢。军区目标太大,需要谨慎一些。但魏红军他们独立支队就是一个小小的县级抗日根据地,不会有人町着他们的。让他们放手发展。”

  盛县抗日根据地就算是大规模吸收学生党员又能有多少。

  也就一两百人。 再多,还能有多少。

  晋察军区这种目标才大,真放开了,短时间之内吸收一两千学生党员都不成问题。所以聂帅愿意给魏红军他们特殊的照顾。

  “那个王秋云当年在苏区假扮主力骗敌人,在整个军团都大名鼎鼎。每次需要诱敌的时候,都会点名王秋云带部队。”

  “珠联璧合。”

  聂帅连连赞同。

  看着独立支队的报告,忍不住道:“要不是察南抗日还需要他们,我真想把魏红军这个小鬼调到军区来。盛县之前发展都是他们自己独自奋斗的,军区也没给多少帮助。我看这一次晋察冀军区军政千部学校,给他们独立支队和盛县抗日根据地十个人的名额。”

  “好。”

  “司令员,平西支队的电报。”

  “说什么?”

  “他们在春花堡一带歼灭了日军一个运输部队。这支部队除了有少量的武器弹药,其他的都是粮食。抓到日军翻译,说是给盛县日军补充物资的。”

  “春花堡?地图。”

  聂司令员看着地图,道:“把消息传给独立师,让独立师派人通知独立支队。”

 

 

第086章 鬼子的粮荒

  “司令员、政委,师部传过来的情报。”

  “说什么?”

  韩卫国担任政治部主任之后,独立支队的保卫工作,情报工作都发展的都很好。

  专业人干专业的事情。

  王秋云和魏红军虽然开辟了盛县抗日根据地但两个人并不是什么都会。有些事情两个人以前根本没做过,想要学也来不及。

  韩卫国作为建立过地下交通线的老地下党,是真正的专业人士。

  来到独立支队之后,迅速在独立支队建立了一支保卫部队。也开始在根据地官兵上下,包括地方政府那边,讲解安全工作。韩卫国来之前,魏红军虽然也想重视这些,但不知道从哪里着手。所以魏红军做的最多的,就是跟军队一样,很多地方都采取令行禁止的办法。

  但效果并不是很好。

  相比起来韩卫国虽然刚刚过来,但很快就上手。

  连根据地的秩序都好了很多。

  然后是建立情报。

  独立支队已经不是小部队,根据地规模也不小。不能只依赖于军区和师部的情报,必须要有自己的情报渠道。韩卫国立马开始和地方党委谈判,从地方党委手中收回来一些地下党管理线。以后那些地下党部门,不再隶属于地方,开始隶属于独立支队政治部。成为了独立支队自己的地下人员。

  然后也在寻摸一些可用的人,发展为独立支队的情报人员。

  现在时间短,看不出什么。

  但这个未来会成为独立支队非常重要的东西。

  “师部是转军区的情报。平西支队那边传来消息,他们刚刚在春花堡伏击了日军一个运输队。抓到了日军翻译,按照那个翻译的口供,这支运输队是怀来的鬼子给盛县的鬼子进行物资补充的。从缴获的东西上看,除了少量的武器弹药之外,其他的,都是粮食。”

  “春花堡?”

  “对。”

  王秋云和魏红军两个人立马看了地图。

  王秋云指了指春花堡,道:“平西支队的发展速度是真快。他们的部队都已经打到了这个地方。

  看来我们也需要更加努力。”

  “说的对。”

  盛县封闭,主要原因就是山多。

  往南和独立师的通道,就是要走山中道路。通过小南山到涞源,这条路不是很好走。往东通往平西根据地,也是隔着一条山。往西北西宁县一带,同样要走一段很长的山道。像之前野熊沟伏击,就是在这条山道上。

  往北宣化,也是需要翻山越岭。这边虽然大山不多,但丘陵地带,小山遍地。

  只有往东北联系怀来,有一条重要的道路。中间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地方叫春花堡,他是北边连接怀来,南边连接盛县,东边就是北平西侧,也就是平西根据地所在地宛平县。可以说是一个地方连接三个重要地方,属于是这个地方的军事要地。

  现在日军运输部队出现在春花堡。

  平西支队伏击了运输部队,缴获的是都是粮食。

  这就非常有意思了。

  魏红军越看越觉得有意思,所以笑着道:“老王,你怎么看?”

  “看来县城的日军过得很难。”

  “嗯。

  “现在他们到了严重缺粮的地步。要不然怀来那边的鬼子,也不可能不管平西支队,反而是给盛县日军送粮食。如果县城的日军没有粮食了,他们 接下来必然会有动作。”

  “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

  “派人町着县城,看看日军的动向。我估计日军如果出来,目标应该是一区和二区。”

  王秋云和魏红军两个人都明白,武器弹药没有了还能够坚持,但没有了粮食根本坚持不了。现在的日军缺粮,要么是怀来的鬼子继续给他们送粮食,要么只能是出来抢粮食。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盛县粮食储备最多的就是一区和二区。

  因为这里是盛县耕地质量最好,耕地面积最大的地方。所以盛县粮食产量最高的就是这里,盛县近半的粮食都是出自一区和二区。更重要的是,盛县其他地方基本上都是山区。就算不是山区,也是丘陵地带。只有一区和二区虽然有些小山,但并不多,主要是以平地为主。

  对于日军来说,进攻一区和二区比较容易。在这里抢夺粮食,比去进攻其他山区容易很多。

  “老王,如果日军真的派兵抢夺一区和二区的粮食,到时候我们只能和日军硬碰硬。”

  魏红军头疼。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6:35 , Processed in 0.036809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