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我在晋察冀1-783排版 - 第 753 页

  就像是这个退休政策。

  你要是晚十年提出来,不知道反对意见会有多大。毕竟那个时候多少开国功臣的年龄在五六十岁左右,退休政策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利益。

  现在就很好。

  反对力量不大。

  所以会议通过了董毕五的这项提议。当然这只是党内的决议,但还不算是正式文件。因为他只能约束党员干部。想要约束所有的政府工作人员,还需要在政协会议上通过。以后就是要在人大会议上通过。

  不过既然在党的会议上已经通过,不管是政协会议还是人大会议,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党应该明确,党员能否进行剥削。”

 

 

第754章 团结的会议

  华北局这边的提议,主要是关于政权建设的正规化问题。

  党的会议的正规化,组织建设的正规化,党员干部退休制度的正规化,聂帅还提议法律方面的正规化。聂帅的提议是,虽然目前各项法律还不完善,但中央应该出台各方面律法。先要有大的架构,然后法制委员会继续完善各项律法。

  完善一项,就填补一项。

  不需要等全都完善再出台律法。

  目前华北局这边,算是全国律法方面最完善的地方。而且中央政府的部门,大部分都是直接升级华北人民政府各部门的。最后讨论的结果是,大家同意聂帅的提议。

  不过法律问题,不是党的会议讨论的事情。党的会议上有了决议之后,具体还需要在政协会议上通过。

  等华北局这边轮番有了提案之后,高刚开口。

  “中央应该坚定信念,某些同志不能动摇共产主义信念。党应该在一些重要问题上,有明确的表态。中央应该明确,我们党是无产阶级政党,绝对不能在剥削的问题上出现动摇。

  他这么一开口,本来气氛还不错的会议,再次陷入了凝重。

  因为这是一桩公案。

  在全国农村会议之后,中央和东北局就产生了严重的分歧。特别是党员能否进行剥削的问题上,双方的分歧尤其严重。甚至严重到什么地步。

  修养同志主持的财经会议上,东北局常委张秀善甚至拍了桌子。

  修养同志批评东北局,在经济工作问题上犯了“教条主义”和“左”的错误。教条主义是批评东北局在富农党员问题上搞一刀切,甚至做出开除一些富农党员的决定,表示“党员不能剥削”是一种教条主义。修养同志认为当前主要是发展生产,党员要带头,不要怕雇工,不要怕变成富农。

  至于“左”的错误,修养同志批评的是东北局对于城市的改造。

  高刚在东北采取的是,把日伪满留下的工矿企业直接收归国有,对私人资本经济进行限制、利用、改造。但修养同志认为,高刚的做法影响了东北私人经济的发展,这不符合新民主主义阶段的经济。

  张秀善也是陕北出来的干部。

  这可是带兵打过仗的干部。高刚在东北工作作风强势,林峰都避其锋芒。但张秀善却是敢于当面驳斥高刚的存在。包括“富农党”的问题上,张秀善也反对高刚一刀切的办法,以至于两个人在东北局会议上吵过。不过最终张秀善还是接受了高刚的意见,认为目前阶段党员不应该做出“剥削”的行为。

  结果张秀善这个脾气带到了会议当中,面对修养同志都拍了桌子。

  认为这种批评太过分。

  谁也没有想到,高刚把这种工作上的分歧带到了七届二中会议当中。

  “高刚同志,这些具体的问题,应该在以后的工作会议上解决。

  彭珍很是不满意高刚在党的会议上发难。

  七届二中会议,大家都很期待。

  因为临近革命胜利。

  就像七大会议,是抗战快要结束的时候。除了政策的制定,最后还有一个就是排排坐分果果。七大的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的选举,很多都是抗战成绩的肯定。

  那么七届二中会议也不例外。

  除了制定接下来党的工作之外,也会是一次分果实的会议。

  这个时候高刚跳出来,把好好地一次会议,弄得乌七八糟。彭珍甚至看向了陈运,担心这背后还有陈运的手笔。目前的中央当中,陈运是政治局委员,书记处候补书记,财经委员会的负责人。在中央的地位,除了五大书记,就是陈运。而且现在党的工作重心要转移到经济建设当中,陈运就是在这方面最出色的一名干部之一。他会不会生出了一些不该有的想法?

  可是彭珍这么一说,立马激怒了一个人。

  “彭珍同志,党的会议上大家畅所欲言,这是党给大家的权力。是什么就是什么,实事求是的反映问题,是共产党人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回避矛盾,避而不谈,混淆矛盾。珍同志同在东北犯了错误,修养同志来信只是让我们搞好团结,至于批评一点都没有。这是典型的宗派主义。东北局只是希望在剥削问题上,中央可以明确态度,某些同志们不要动摇共产主义信仰。彭珍同志又何必不让同志们说话。”

  张文天开口那就是石破天惊。

  魏红军也非常惊。

  魏红军不熟悉张文天,但知道张文天号称是“党内理论家”,平时风度翩。谁能够想到张文天这么刚,而且丝毫不顾虑场合。

  而且说的很重。

  比高刚更重。高刚虽然发难,但也知道这是什么会议,因此并没有点名批评。

  可是张文天却是直接批评修养同志搞“宗派主义”。

  当然张文天这种不满不是一天两天。高刚和张文天,包括林帅他们在东北和彭珍之间工作分歧大,矛盾也大。甚至大家一度到了不相见的地步各自只负责各自的工作。正因为矛盾太大,惊动了中央好几次。但每次中央回信,都是要求东北局搞好团结。至于其他问题一律避过。这个和高刚、张文天他们想要的完全不一样。

  特别是关于彭珍的问题,修养同志都是回避,从来没有批评。

  正好七届二中会议召开。

  张文天发泄了不满。直接批评修养同志搞“宗派主义”。

  难怪张文天的官是越做越小。从中央苏区时候的核心领导之一,到遵义会议之后成为党的负责人,在延安再次成为核心领导之一。等到七大只是政治局委员,八大的时候成为了政治局候补委员。

  这种脾气,看不出丝毫的政治智慧。

  书生气十足。

  毕竟中共五大书记的格局已经形成。而且这几年五大书记之间配合默契。修养同志就算在有些问题上出现过错误,但整体来说依旧是一名非常出色的领导干部。

  这几年负责中央工作,成绩还是很出色的。能力还是得到了很多干部的承认。

  主席的报告已经明确,接下来党的任务就要转向。从军事斗争转到经济建设,从农村转到城市。

  在五大书记当中,修养同志是重点负责经济建设的干部。也就是说五大书记当中修养同志的分量会进一步加强。

  这个时候张文天在党的会议上,而且不是一般的会议,是在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各个地方中央局主要干部都参加的全国代表会议上,如此批评修养同志,真的是不明智的。当然张文天不明智,修养同志的威望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这一下大家更是面面相靓。

  陈运坐立不安。

  彭珍、高刚、张文天都是东北局出来的干部。

  而且在东北的时候,陈运和高刚、张文天他们更亲近一些。现在很多人的目光都让陈运知道,自己被架了起来。

  所以陈运道:“党员能不能剥削,的确是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原则上党员是不应该剥削的,因为这违背我们革命的目的。但现在的情况是,我们的革命还没有胜利,全国的战争也没有结束。很多新解放区问题更是严重。现在的中国正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因此情况复杂,中央可以对这个问题进行专门的讨论。”

  陈运说完之后,彭珍、高刚、张文天都不满意。因为这说了和没说没什么区别,根本没有明确的主张。

  所以他们也立马把目光从陈运身上调开。而且他们三个人也习惯了。在东北局的时候,一旦高刚和彭珍发生分歧,陈运都这样,不会给出一个明确的判断。

  魏红军看到修养同志和东北局之间关于“富农党”的问题已经到了如此尖锐的地步,明白他们之间以后肯定会出现大问题。

  其实早在土改早期的时候,魏红军就提出过关于“富农党”的问题。可是很显然革命胜利在即,大家对于经济建设的分歧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够弥合的。

  修养同志有他的政治理念,东北局高刚他们也有他们的想法。

  他们都不想退一步。

  因为这个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富农党”的问题。这个涉及到后面一系列的经济政策。不管是修养同志,还是高刚同志,都是有自己政治理念的政治任务,所以都不想在这个问题上退让。他们的争论,不是为了争口气,而是因为后面一系列的经济政策都和“富农党”的立场是分不开关系的。

  修养同志更支持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认为现在的中国是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高刚同志支持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高刚看到了苏联迅速从农业国转为工业国的历史。而他们这样的经济政策背后,离不开农村经济政策的支持。这其实也是路线问题。

  战争年代如何判断敌我力量,如何打仗是路线问题。和平年代如何选择经济政策,其实也是路线问题。修养同志和高刚同志之间的矛盾,有一些个人恩怨,可能还掺杂着一些“争权夺利”,但更多的问题还是关于经济建设方面的路线问题。这才是他们谁也不愿意后退的原因。

  因为一旦在这个问题上撤退一步,那就要抛弃他们各自的经济路线。

  所以关于“富农党”的问题,双方你来我往隔空打了口水仗还不够,在党的会议上再次尖锐对决。

  魏红军无奈。

  魏红军是没想到七届二中会议上,竟然还发生这种事情。

  目前的局面,自己开口,好像是和高刚联合挤兑修养同志一样。目前虽然华中局看起来实力最强,但真正实力雄厚的还是东北局和华北局。因为华中局目前就是大杂烩,而且分为华中局直属和华南分局、东南分局三分天下。正因为东北局和华北局强大,而且这段时间双方合作频繁,魏红军更是要避嫌。魏红军和高刚如果走动密切,很容易让人以为东北局和华北局联合起来。但魏红军知道,有些原则问题上绝对不能让步,该表态的时候还是要表态。

  新中国早期,一定要发展重工业,这是农业国走向工业国必须要经过的一步。而且中国是大国,必须要有自己的国防工业。但国防工业的发展,更是离不开重工业的发展。当然也不能和苏联一样走火入魔,只知道发展重工业。而早期发展重工业,没有资本积累的新中国,必须要把城市、农村联合起来,动员大家一起参与新中国建设。国家穷的叮当响,如何动员广大百姓出钱出力,为新中国建设付出。物质奖励新中国没钱,只能是靠精神奖励。

  但你凭什么可以完成精神奖励?

  老百姓又不是傻子,你喊几句口号他们就跟着 你?魏红军是亲身经历过根据地建设的干部。所以比谁都明白,你要让老百姓信服,自己本身就要做好。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7:54 , Processed in 0.067437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