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我在晋察冀1-783排版 - 第 758 页

  让工人阶级直接参与到工厂管理,或者参与到工厂监督,让工人阶级在工厂本身拥有主人地位。

  那么工会的职能的确是需要变化?

  工人阶级不再需要工会跟行政部门对峙。

  工人阶级需要的工会是,帮助工人阶级处理日常一些问题,包括帮忙处理一些人民内部矛盾。

  把这些想法都写了进来。和林宇谈话之后,魏红军已经明白。工人阶级本身地位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工会的职能。那么如何定位工人阶级的地位,会直接关系到工会的地位和职能。

  不过这才是刚刚开始。

  魏红军要调研的工厂还有很多,而且还要听听工人师傅们的想法。

 

 

第757章 沉重的历史负担

  魏红军先是在大同煤矿待了一些时日,和上上下下的人员谈话。也下煤矿看看采煤的情况和工人的工作环境。虽然已经改善了很多,但煤矿的生活依旧是非常差。

  矿井依旧危险。

  这都已经是改善之后的情况。

  魏红军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抗战时期打下那些煤矿之后的情况。

  那个时候的煤矿条件是真差。

  死人都是家常便饭。

  旧中国的煤矿,哪一个煤矿没有大量的尸骸。

  从大同煤矿离开之后,魏红军又来到了张家口、宣化。因为这边的公营企业也很多。魏红军和他们谈了一圈之后,大致的情况心里已经有数。

  从理论上,邓志辉同志的意见还是比较对的。

  毕竟工人需要一个组织维护他们的利益,不过这些都是基于大家多年工人运动总结而来的。但高刚同志的意见,也不能说没有道理。或者说现阶段,也就是目前这个阶段和新中国成立早期,高刚同志的意见更符合现实情况。因为相比起旧中国,目前的公营企业对于工人有了完全不一样的定位。

  这种不一样的定位,直接冲击工会的职能。

  现在的情况,对于工人阶级来说,真的是翻身,获得大解放。

  从最底层被人瞧不起的,连自己生命安全都无法保证的工人,突然变成了受人尊敬,被党和国家承认的,光荣的工人阶级。这种天翻地覆的变化,导致工人进发出了难以想象的热情和力量。他们很多人就像是土改之后的农民一样,都想要保护自己的胜利果实。

  农民当年保卫胜利果实的办法就是参军推翻常凯申集团。而这些工人保卫胜利果实的办法就是,努力为国家生产更多的工业产品,支援国家建设。

  也就是说,目前的公营企业的矛盾,不再是以前工厂老板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这个时候他们不需要工会去和企业行政方发生冲突。

  他们想的都是生产。

  当然这也和政府的想法是不谋而合的。政府希望的是,工厂行政和工会合作起来,努力的搞好生产。而不是行政和工会闹别扭,闹矛盾,影响工厂的生产。

  关于这个问题,早在抗战时期负责工会工作的邓法就有说明。

  不过这种情况又不可能是永恒的。随着新中国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改善,很多被掩埋在之前热情当中的矛盾就会浮现出来。也就是主席说的“公私兼顾”的矛盾,既要考虑工厂生产,也要考虑工人利益。不过到时候已经失去权力的工会,已经无法去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当然现阶段来说,强调工会的特殊性,只强调工会的工人属性,的确会人为的造成行政和工会的不合,影响生产。特别是目前工会干部大部分都是工运干部出身。

  他们熟悉工人运动。

  一旦中央强调工会的特殊性,那么很容易让这些熟悉工人运动的工会干部,在公营企业也发挥他们的“经验”。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情,就会出现很严重的“工团主义”。

  这真的是一个过犹不及的矛盾。

  工会没有权力不行,但强调工会的特殊性,很容易引起厂内碰撞,影响工厂生产。

  “魏书记,工人的问题应该从管理权、监督权方面考虑,让工人能够真正的当家做主。而不是定要让工会代表工人,去跟工厂行政部门争夺权力。我们要做的是让工人和工厂合为一体,而不是把他们割裂开来。如果一直强调工会作用,强调工厂存在的公私矛盾,就会是人为的扩大生产和生活矛盾,扩大工厂和工人的矛盾。 只是小范围之内的讨论。

  魏红军没想过扩大化。

  赖若宇跟着魏红军走访了不少工厂,最后跟魏红军表达自己的看法。

  魏红军没有表态。

  但记下了赖若宇的意见。

  魏红军把这些考察报告进行了整理,把里面涉及到工会问题的抽出来。这部分内容魏红军准备继续思考一下,然后有时间和其他一些地方中央局领导交流一下意见。魏红军主要是针对目前华北工业的发展情况,写了一份自己的想法。以及和宣传部门接触,准备宣传一些行业内的劳动模范。

  以前的读书人写的历史都是帝王将相。

  但新中国既然成立了,那么接下来就要宣传那些从平凡的劳动战线上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在魏红军处理这个事情的时候,新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北京军管会主任的韩伟找了上来。

  “魏书记,我有一件事情需要你帮忙。”

  “韩主任,什么事?”

  魏红军很意外。

  韩伟是大革命时期的党员,是参加过秋收起义的老资格干部。

  魏红军和韩伟认识时间也不短,韩伟平时也没有因为自己老资格就跟魏红军摆架子。不过不摆架子归不摆架子,但韩伟从来没有这样的低姿态。

  韩伟立马给魏红军递上了一份报告。

  魏红军看了看。

  脸色逐渐的凝重起来。

  因为这是韩伟给“绝命后卫师”红34师牲的6000多名指战员申请烈士称号的报告。红34师虽然是归属红五军团指挥,但这支部队的出身和红五军团没有任何关系。

  红34师广大的指战员,主要是以闽西子弟为主。

  里面掺杂一些红四军过来的干部。就像是34师师长陈书香,政治委员成翠林,还有眼前的韩伟,都是参加过秋收起义的干部。

  作为全军后卫,湘江战役为了保证主力部队几乎全军覆没。

  魏红军道:“韩主任,这份报告不应该交给我,这不在我的工作范围。而且正式的大规模评定烈士,还没到时候。

  自从聂帅去了中央负责组建政治法律委员会之后,魏红军在华北局也是鼎力支持老首长的工作。

  政治法律委员会的内务部,主要负责的就是军属工作,包括评定烈士的工作。华北因为解放时间比较长,所以华北已经率先开始统计华北这边的军属情况。

  这个工作很繁琐。

  毕竟华北这边历史上部队太多。

  光是抗战时期,华北这边有八路军,也有国军,还有各种地方武装。这些地方武装当中,有抗日的,有半抗日半反共的,也有专门反共的,甚至名义上是地方抗日武装,但平时和日本人眉来眼去的也不在少数。

  而且还有伪军部队。

  就是伪军部队,各种番号有几十个。如果把地方那些警备队都加起来,各种番号估计能有上百个。

  所以华北这边,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当兵。八路军当然是最多的,占据绝对优势。但其他各种部队当中当兵的也不是小数目。

  这些都要搞清楚。

  你是我党革命军人,还是国民党部队。在国军当中,有支持合作抗日的,也有积极反共被定义为,反动的,待遇都不一样。至于那些地方武装和伪军也是,有的人后来还加入了八路军,加入了解放军。

  都要搞清楚。

  也就华北承平已久,可以做这方面的统计。

  但也仅仅是华北地区。

  再远的地方,魏红军也管不了。这个工作未来是需要新中国民政部统一负责进行。红34师的问题,那就不是华北局可以管的事情。

  毕竟红34师大部分都是闽西子弟,牺牲的地方在湘江东岸。是需要目前华中局东南分局那边统计。

  “魏书记,我不是希望你来负责这个事情。而是我希望你能在中央说句话。

  “韩主任,你说。”

  “我去问过内务部那边的干部。他们说内务部目前制定的条例当中,未来认定烈士,需要两名团级以上干部的证明。如果没有两名团级以上干部的证明,他们是不予承认的。可是你也知道,我们红,34师哪来的两名团级干部?”

  说着说着韩伟眼圈都红了。

  魏红军心里也难受。

  因为魏红军知道,红34师唯一活下来的团级千部只有眼前的韩伟一个人。

  韩伟不是无理取闹的人。

  明白内务部这样的规定,也不是随便来的。因为烈士认定不是简单的事情。不能是某个人说他是烈士,那就是烈士。毕竟一旦认定烈士,那么他们家里就是烈士家族。国家政府会有很多照顾政策。

  经历了华北这边地下党临时拉人头的“算人听闻”的事情之后,内务部那边哪里敢放松条件。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8:37 , Processed in 0.072352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