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我在晋察冀1-783排版 - 第 780 页

  主席是非常善于抓住战机的领导人。

  自从柏林危机发生之后,主席就知道苏联需要强有力的盟友。而目前的社会主义阵营当中只有中国能够担当此任。所以马林科夫和米高阳过来的时候,主席回避了很多敏感问题。

  就像是雅尔塔协议当中的,外蒙古问题,中苏历史问题当中的外东北、外西北等问题,主席都选择回避。主席是一名浪漫的革命家,但不是天真的革命家。他对于中苏两国的实力差距很是清楚。

  明白现阶段谈这些问题,除了增加中苏两国之间的嫌隙,不会有任何的用处。中国既无法拿回这些东西,而且还会和强大的苏联闹翻。

  这对于中国是非常不利的。

  既然没有任何用处,主席当然不会谈这些无用的话题。甚至主席对于大连旅顺问题,都没有谈的太多,更没有咄咄逼人。

  主席和马林科夫他们主要是谈世界共产主义运动。

  这里面包括朝鲜半岛的问题,越南问题,日本问题,印度问题、印尼问题,其实主要是谈关于亚洲共产主义运动的问题。虽然没有谈具体的问题,但主席还是非常明确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第一,中国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

  中国的外交很明确,那就是支持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支持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愿意奉苏联为老大哥,愿意服从社会主义阵营的大局。

  第二,中国愿意成为亚洲共产主义运动的中心。

  只要苏联支持,那么中国在亚洲一定会配合苏联推动的共产主义运动。在苏联的大战略当中,中国愿意成为苏联的盟友,愿意成为苏联在亚洲的左右手。

  因为不谈具体问题,主要是表明态度,所以主席和马林科夫、米高阳他们谈的非常愉快。

  这是斯大林想要的。

  斯大林要从东西两边推广共产主义运动,最后控制中东,以此来完成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的陆地霸权。在亚欧地区把美国的势力赶出去。

  只要完成了这个大战略,那么苏联就可以把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扩张到非洲、洲南美洲。

  所以接下来欧洲、中东、东亚,会成为苏联和美国争夺的重要场所。

  欧洲是苏联亲自”下场和英美法斗,中东地区美苏两国暂时的利益一致,那就是彻底驱逐英国人。但是在东亚地区,苏联的实力有限,威慑力有限,需要一个大国来分担压力。

  这样三个方向的出击,是苏联未来的大战略。

  中国很识趣。

  从去年伍豪同志访苏,就表达了对于苏联的支持。这一次主席访苏,一样是姿态放的很低,承认苏联老大哥。主席和马林科夫、米高阳的谈话直接之后,很快苏联率先给出了反应。

  之前答应的20个师的苏械轻武器,很快通过铁路开始送到中国。而且之前还扭扭捏捏不愿意交给中国的SG43郭留诺夫重机枪、RPG-2型无后坐式火箭筒,也放在了这一批苏械武器装备当中。还有苏军派出的军事顾问,也一起出发来到中国。帮助中国组建苏械部队。

  苏联已经同意,今年之内给中国移交7个师的苏械装备。

  与此同时许向千和苏军谈判有了进一步的成果。苏联愿意低价给中国15个高炮团的高射炮武器。鉴于目前中国防控力量的薄弱,苏联愿意在今年之内给中国10个团的高射炮。

  算是放出了第一步的善意。

  既然苏联放出了善意,中国当然也要回报。

  很快主席就致电中共中央,以中共中央的名义公开发表了一份声明。公开表示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社会主义阵营当中的一员。支持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支持全世界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运动。

  其实就是公开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之前中国的外交政策虽然是倒向苏联,但还没有如此鲜明的态度。但这一次很明确,中国就是支持苏联,苏联就是中国老大哥。

  中国这边的态度,让目前深陷柏林危机的苏联很是高兴。不过对于英美这些国家来说,中国这种选择让他们很是不满。虽然他们也猜到了中国很大可能会倒向苏联。

  但没想到会是这么快。

  现在新中国成立才两个月时间。

  中共中央发表了声明之后,斯大林和主席进行了第二次会面。在这一次会面当中,两个人谈的就更多。不像是第一次那样只是彼此试探。

  从欧洲局势谈到了东亚局势,然后是东南亚问题、非洲问题、中东问题等等。

  两个入都没有谈具体的问题。

  但两个人谈了大方向,大战略,谈的是世界问题。

  最后斯大林同志和主席都肯定,中苏两国在战略上是一致的。虽然彼此之间也是有些矛盾,但这些矛盾掩盖不了双方战略上的统一。斯大林同志和主席第二次会谈之后,斯大林表示愿意和中国签署新的同盟条约,同意总理来苏联进行具体的谈判。

  主席回来之后,立马给中央发了电报。

  要求总理带着代表团来苏联。

  这一次和苏联的谈判,不是简单的谈判。是涉及到政治、军事、工业、贷款各方面的谈判。因此主席要求总理作为总代表,还要带着这些方面的干部一起过来。

  这一次的合作对于新中国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要不是柏林危机的爆发,中国还很难获得这么好的谈判机会。主席在苏联一直关注柏林危机,看到柏林危机一点没有缓解的迹象,明白这一次的合作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当然主席也担心横生枝节。

  主要是担心柏林危机会迅速结束。所以给中共中央的电报当中,要求总理在十天之内必须要动身来到苏联。

  中共中央接到电报之后,迅速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任培国主持会议。研究去苏联的代表团名单。这段时间政务院各部门,以及地方大区都做了自己的计划。其实就是政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大区都在抢夺这一次的机会。

  想要苏联援建的项目落户自己地方。

  不过差距是很明显的。

  特别是华北和东北,在这方面有足够的经验。去年伍豪同志访问苏联的时候,华北和东北已经做过一次这方面的计划。就像是包头钢铁联合公司、丰满水电站的扩建、“官厅水库“的组建,抚顺煤矿的扩建,都是伍豪同志上一次和苏联谈判的时候,华北局和东北局配合的。目前苏联派来的专家已经来到了中国,正在进行这方面的建设。

  但上一次只是一次小规模的合作。

  东北和华北这边还有一大堆想要建设的项目。

  所以这一次听到苏联还要援建之后,华北和东北反应最快。东北和华北这边提交的方案当中,不仅有发电厂、煤矿、钢铁联合企业,还有制药公司、化学公司、机械公司。

  而且东北和华北的方案,都是立足于东北和华北的现实情况。

  不是盲目的想要这个那个。

  在这方面中南局、华东局、西南局、西北局都落后了一步。不是因为他们能力不足,而是因为他们很多都是新解放区。新解放区光是反特、剿灭土匪,还有稳定财政,土改这些事情就已经牵扯他们大部分的精力。哪里能够和华北、东北这样的老解放区相比。

  结果还没有来得及考虑这方面。

  都是建设。

  可是突然之间中苏两国就要进行这方面谈判,他们根本没有准备。而华北、东北这两个老解放区已经完成了土改,也没有多少土匪,财政也比新解放区好。因此目前主要工作就是建设,天天考虑的当然地方各大区的方案是各大区的方案,中央是不可能都同意的。僧多粥少,苏联援建的项目到底会有多少,需要这一次去谈判。不过不可能满足地方所有的需求,所以中央需要统筹安排。不过还是那句话,现在的中央权力有限,很多工作要依靠地方中央局和地方大区的支持。

  因此地方中央局和地方大区的方案是很重要的。

  东北和华北的方案都是可行性很高的方案。中央选择的时候,肯定会选择可行性高,准备充足的方案。

  就像是包头钢铁联合公司,苏联专家来到中国之后,对于华北的工作非常满意。因为华北这边早早地就已经做好了包头那边的勘查。

  铁矿石的具体储藏位置,储量的估算。还有周围煤矿这些辅助矿的勘探也都有了充分准备。甚至钢铁公司应该建设的位置,华北这边都勘探了好几次,供苏联专家选择。

  正因为有了前期大量的工作,苏联专家过来之后工作进展的非常顺利。苏联专家来的时间很短,但已经决定了钢铁厂的位置,华北军区基础建设工程兵部队早早地在包头,开始在钢铁厂位置上施工速度很快。

  苏联专家看到上万基础建设工程兵部队,还有从四面八方过来的工人队伍,很是乐观的表示包头钢铁公司四年之内肯定能够投产。

  这多省事。

  所以政务院进行删删减减之后,最后挑出了77个项目,一大半都是华北和东北。当然这些项目,最后和苏联谈判的时候,有可能会增加,也有可能会减少。

  政治局最后选择代表团名单。

  总理肯定要去,军委那边有徐帅已经在苏联,因为涉及到工业援助、贷款等方面,财政经济委员会这边也出一个人。目前财政经济委员会,能够去苏联的有陈运、魏红军、李福春、薄树春、周彬。

  但陈运目前忙着财政赤字的事情,准备召开全国财政会议。薄树春作为财政部部长,也要参加会议。魏红军是因为中南局那边土改问题一直反复不下。陈韬去了广东之后,经过四十多天的调研之后,刚刚递交了一份广东土改报告,这份报告也来到了魏红军这里。所以魏红军要主持召开全国土改会议,华东局、中南局、西南局、西北局的土改负责人都要参加。

  这是大事情。

  新解放区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士改。

  因此魏红军也走不开。

  所以涉及中苏贷款问题,周彬作为财政经济委员会的代表,跟着总理一起去苏联。

  然后是刚刚从东北上调政务院的李福春。

  中央现在是一步一步的抽调地方中央局的主要干部进入中央,充实中央各部委。李富春在党内是资历深、级别高,大革命时期就是中共高级干部,北伐的时候是第二军副党代表兼政治处主任,军法处主任。现在是东北局二把手,刚刚上调中央担任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兼重工业部部长,陈运不再担任重工业部部长。

  中共这边派去苏联的代表级别都很高。

  目前在苏联的有主席,有徐帅、王家祥、陈波达,加上这一次去苏联的总理、李福春、周彬。

  1948年6月22日,总理、李福春、周彬他们坐火车去了莫斯科。

 

 

第778章 中南局纷争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9 22:40 , Processed in 0.055970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