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我在晋察冀1-783排版 - 第 8 页

  嘴上立马是认错。

  魏红军明白王秋云嘴上认错,但心中是绝对不会服气的。不过只要表面上不破坏大局就可以,国共两党关系怎么样,彼此之间心知肚明。

  所以魏红军也不在意。

  继续道:“我的想法是我们应该组建减租减息工作组,在盛县开展减租减息运动。

  不过为了工作顺利展开,我希望能够让一些开明地主加入这个工作组。李老师,你在盛县多年,对盛县应该熟悉。你觉得应该找谁比较合适?”

  红军时期的政策和八路军时期的政策有了很大的变化。

  现在推行的是减租减息,必须要有地方士绅的配合。魏红军不熟悉盛县,所以只能是求救于李世平。李世平没有丝毫的犹豫,道:“杨永辉校长。”

  “曹杨庄游击队的杨永辉校长?”

  “是。杨永辉校长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听闻早年还积极参加过五四运动。后来还担任过国民党山西省党部委员,不过不知道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就回到了盛县投身教育。杨家是盛县大家族,也是盛县大地主。加上杨永辉校长在盛县名望高,学生多。要是能够让杨永辉校长加入减租减息工作组,那么盛县一大半地主估计都会响应。这样盛县的工作一定会开展的非常顺利。”

  “杨永辉校长,此人如何?”

  “人品高洁,为人正直。我跟他在一起工作几年时间,他的人品贵重,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好。等忙完这里的事情,我和杨校长谈谈,邀请杨校长加入我们的减租减息工作组。”

  虽然没有见到杨永辉,可是通过李世平的话,魏红军明白杨永辉在盛县名望很高。

  这种人就是要团结的对象。

  “老魏,只是这样不行啊。减租减息大家都没有经验,你总不能邀请一个地主老财……啊,不,你总不能只是邀请一个人,就可以推行减租减息。我记得在苏区推行土地改革的时候,每个村都有土地工作队。减租减息也需要工作队。”

  王秋云虽然不关注这方面,但毕竟在苏区多年。

  也算是耳濡目染。

  苏区建设,特别是农村建设哪里是那么容易的。当时每个村都有工作队,负责土地工作。现在减租减息运动,肯定也需要派驻大量的工作队。

  而且这些工作队,完成了减租减息,以后还能够迅速的成为政府基层工作人员。

  魏红军点头,道:“我看等我们成立减租减息工作组之后,也建立一个减租减息讲习所。对工作组的那些人进行一些简单的培训,让他们理解八路军的政策,不要乱来。这个交给我。”

  “老魏,你负责就好了。”

  “除了减租减息工作组之外,就是关于军属问题。”

 

 

第010章 军属保障问题

  “李老师,你组建张家沟村游击队的时候,对于军属问题有没有计划?包括一旦他们在战场上牺牲,或者受伤,要怎么办?”

  八路军扩军,也不是盲目的。

  抗战时期八路军部队扩军速度非常快。那么多的人踊跃参军,哪里是喊喊口号就可以的。后世的网络上,好像所有人都深明大义。只要喊个口号,只要说打鬼子,那么一堆人就选择参军。可惜这都是扯淡的事情。

  其实那些普通的农民,你没有组织、没有教育,他们懂得什么国家大事。很多农民一辈子连县城都没有去过,你还指望他们为了国家大义去抗日?

  看看国军因为参军人数不足,开始大规模的抓壮丁。你喊喊抗日的口号,别人就跟着你打仗?哪里有那么简单的事情。除了抗日的口号,你还要给他们切实的保障。

  敌后抗日根据地非常困难。

  但对于参军的军人,包括他们的家属,都是有很多保障措施的。

  李世平很是羞愧的摇头,道:“当时我也是脑子一热,开始组建张家沟村游击队,很多方面其实想的没有那么完善。包括关于军属问题,还有战争当中牺牲、伤残军人的抚恤问题,都没有考虑清楚。”

  “李老师,你不用如此。你已经在盛县打开了局面,要不然我们也无法这么快就在盛县立足。”

  “魏指导员,以前苏区是怎么做的?”

  “这个我知道。”

  王秋云开口道:“以前我们在苏区征兵,对于军属会有很多不同的政策。有些军属家里没有青壮年劳力,村里就会找人帮他们种地。还有在公粮上,军属会有一定的减免。还有一些地方,军属会有免费上学的名额。老魏,是不是这样?”

  “对。”

  魏红军点头。

  就像是李世平说的那样。王秋云和魏红军虽然没有建设根据地的经验,但在中央苏区多年,还是耳濡目染,对于根据地建设还是有很多了解的。

  王秋云就非常准确的说出了军属的问题。

  你让人当兵,对于他们的家人当然要有所照顾。但不管是红军,还是后来的八路军整体上都很穷。很多网络小说上八路军征兵,一个人给二三十银元。对于牺牲官兵,也是抚恤几十上百银元,简直是开玩笑的事情。

  八路军哪里有这么多钱。

  八路军分兵来到敌后抗战,手里的钱都是紧着最重要的物资购买。怎么可能为了征兵花出去那么多钱。

  八路军都是用政策来保障军属生活的。

  魏红军对李世平道:“李老师,这个事情还是需要你出面。张家沟村游击队是你负责成立的,我们先从张家沟村开始。不过具体的我们还要商量一下。”

  “好。”

  “除了这个,我们还要建设妇救会。让广大的妇女也参与到抗日洪流当中。不过妇救会,需要女同志出面。李老师,你心中有没有这样的人选?”

  “女同志?”

  “要能干,泼辣,还要胆大心细,当然如果有文化就更好。我们中国千年男尊女卑,想要动员女子工作,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所以出面做妇女工作的女同志,不仅需要有动员、组织的能力,还必须要有强大的承受能力。面对很多人的指责,甚至是嘲讽,也能够坚定的推行妇女工作。”

  “有,还真有这样的人。”

  李世平忽然想到了什么,兴奋的道:“张家沟村有一个,被大家称为郑六嫂。他在张家沟村非常有名。而且不仅仅是在张家沟村,就是在方圆几十里的地方都很有名。”

  “李老师,你自己说说。”

  这个年代,一个女人在四里八乡都很出名,其实并不是一个好事情。

  大部分都是不好的传闻。

  但看李世平的样子,也不是这样。因此魏红军很感兴趣。李世平道:“郑六嫂,原姓张。嫁给了郑六郎,所以大家都叫他郑六嫂。郑六嫂家在张家沟村很有实力,她光是亲兄弟就有六个。我们游击队的张山,就是她亲弟弟。她在张家是独女,所以从小家里就娇惯,甚至去大同读过女校。至于郑六郎是晋绥军的军官,所以他们两个人结婚很轰动。不过他们结婚不过一年时间,郑六郎就战死沙场,她就成为了寡妇。”

  “郑六嫂在大同念过女校?”

  “对。在张家沟村,甚至整个盛县,能够在大城市读女校的少之又少。全县这些年加起来估计也就有过几十人,不会很多。”

  “李老师,你继续。”

  “郑六郎战死之后,他父母接受不了这个打击,两年之内接连去世。当时张家是想要把她接回来的。毕竟当时她才十八岁,往后的日子还长着。不过她没有答应,因为郑六郎还有三个弟弟妹妹。从那个时候开始,她就一个人担负起家里的生计。这几年硬是顶门立户,日子过得蒸蒸日上。可能是受到了她的影响,她小姑子今年才十七岁,那也是一个泼辣的姑娘。甚至拿着猎枪去打猎,枪法非常准,十里八乡没有人不知道。”

  魏红军点点头。

  光是听这个介绍就知道,这个郑六嫂是一个很厉害的人。

  做妇女工作,需要的就是这样泼辣能干的人。当然魏红军明白,郑六嫂能够顶门立户,还是靠着娘家强大。要不是娘家强大,一个女人是很难过下去的。

  但这也是她的优势。

  有强大的娘家,以后做妇女工作,可以得到娘家的支持。其他人看在郑六嫂娘家的面子上,也不会过于难为她。

  “郑六嫂今年几岁?”

  “二十四岁。”

  “李老师,你跟郑六嫂熟悉吗?”

  “熟悉。她还没有去大同读书的时候,我给她当过老师。”

  “那这件事情也要李老师出面。一定要动员郑六嫂站出来,帮助我们组建妇救会。”

  “好。”

  魏红军现在越来越有底。

  能够碰到李世平这样的地下党配合,实在是太好了。李世平虽然没有根据地工作经验,但他作为盛县中学的老师,在盛县也算是桃李满天下。

  很多年轻人都是他的学生。

  “那我们一步一步来。先成立盛县抗日游击军。”

 

 

第011章 张大虎

  “大虎兄弟,来,喝茶。”

  “魏指导员,你有话直说。”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9 21:33 , Processed in 0.030770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