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真是大昏君 - 第 1004 页

德川幕府时期,有什么动乱吗?

 

皇帝思索良久,记起好象有个什么天草四郎的家伙,还有幕府锁国。

 

好吧,要发动战争,借口不是问题。你锁国影响贸易,我就黑船,签订条约嘛!

 

皇帝轻轻摸了摸猫咪的脑袋,目光投在王体乾脸上,带着询问的意味。

 

王体乾赶忙躬身道:“皇爷,孟宏略奉诏觐见,正在殿外等候。”

 

皇帝点了点头,转身向大殿走去,口中道:“宣。”

 

孟宏略乃是孟子的六十七代孙,其父孟承光在带领乡勇抵御徐鸿儒作乱时牺牲。

 

朝廷本来已有抚恤,他却没想到事隔数年,皇帝却又因此而召其入京。

 

他当然不知道皇帝心里有着怎样的大谋划,要是知道,估计要吓得不敢来。

 

而皇帝已经准备好了赏赐,除了加太子少保的头衔,还会再赐孟家十字十辈。

 

要知道,孔、孟两家的家谱排字,都是皇帝所赐。再不济,也要报请皇帝批准,才能立字立辈。

 

当然,皇帝还要与这位孟子后人探讨一下“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真谛。

 

尽管孟子是亚圣,也是儒家学说,但皇帝还是比较推崇,且胜过孔圣。

 

能说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能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说“君主如有大过,臣下则谏之,如谏而不听可以易其位”,难怪地位一直不如孔圣。

 

大明太祖朱八八就辑有《孟子节文》,删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等。

 

不仅删掉,太祖还诏告天下说孟子的不少言论“非臣子所宜言”,下旨将孟子逐出文庙。

 

后来大臣上疏谏止,太祖才又恢复了孟子在文庙中的待遇。可还对臣子说:“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耶!”

 

只能说孟圣死得早了,否则,肯定会被太祖干掉。

 

而皇帝不仅要拔高孟家,还要把孟圣的理论无删版刊载发行。他要建设以民为本的国家和社会,民贵君轻的理论正对路。

 

如果后代不争气,皇帝宁愿推翻王朝的是人民,而不是被异族灭国。

 

……………….

 

皇家有钱,这个结论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

 

原因很简单,金花银数年未收,少英院又有扩大,图书馆的建设又有皇家的投入。

 

当然,皇帝要干什么,总会有人热烈响应,出钱出力。

 

这几年来,表现最突出的便是各大商会。当然,他们也得益于朝廷的政策,或者是皇帝的照顾,赚得不少。

 

同样,工商会的大发展,也增加了商税的财政收入,使皇帝实施的财政转型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这种互相促进的发展模式,在历朝历代极为鲜见。要么是重农轻商,要么是强制捐输,越是富有,被朝廷盯上的可能性越大。

 

第四百八十五章 英国佬

 

皇帝对商贾们的心理了解很透,因为他是穿越者的思维,知道在封建时代,皇权至上,你没有什么安全可谈。

 

或者说,在心理上没有安全,总是担心因富而生罪,因财而招祸。

 

有鉴于此,皇帝对于商贾是比较宽容。至少,相对于官员来讲,皇帝已经算得上心慈手软了。

 

薅羊毛嘛,羊多了才好薅,可着一只来,薅秃了又有多少,还把别的羊给咱跑了。

 

只要奉公守法,商贾们赚钱多了,商税也增加,对于国家、朝廷,甚至是民众都有利。

 

特别是“回报社会”的倡议,皇家是作出了榜样,商贾及社会各阶层对此的认同度也越来越高。

 

为富不仁,是皇帝所厌恶的。而在大明的社会,也在逐渐形成这样的观念。

 

传统的士绅阶层,正在被新兴的商贾和地主所取代,标志则是皇家颁赐的匾额。

 

而对士绅的优待,也正在逐渐取消,换成了退役官兵。除此之外,哪怕是退仕的官员,也没有免赋税的特权。

 

朝廷已经实施了退休金制度,官员退仕也生活无忧,赋税上的优免也就不必再享受。

 

总之,大明帝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乃至生活上的方方面面,都在按照皇帝的设想在改变。有的疾风暴雨,有的潜移默化。

 

除了年前的褒奖孟家后人,赐十字续辈,以及三千万战争债券的预发行,好象就没有什么大事件了。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5:36 , Processed in 0.061852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