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真是大昏君 - 第 1009 页

虎墩兔的先安内后攘外的统一蒙古策略,加上改信红教,在左翼蒙古诸部便落得众叛亲离。

 

科尔沁败亡,又被明朝扶持而起;内喀尔喀五部在虎墩兔的压力下,归顺明朝;讨伐奈曼、敖汉,又将这两个鄂托克逼得投靠了大明。

 

折腾来折腾去,虎墩兔的察哈尔部由原来的八个鄂托克,现在只剩下了六个。

 

虎墩兔把目光转向右翼蒙古,继续自己的统一蒙古的大业,其实是可以预判的事情。

 

右翼蒙古力量薄弱,虎墩兔可以兼并扩充实力,恢复他蒙古大汗的共主地位;还能够夺了大明对右翼蒙古的“市赏”,在物资粮草上得到供应。

 

显然,虎墩兔没有看出大明皇帝的算计,也低估了皇帝的阴险。

 

对于市赏,皇帝早想革掉,改成自由交易,各取所需。之所以留着,就是对虎墩兔的诱饵。

 

等到虎墩兔对右翼蒙古诸部展开秋风扫落叶的进攻,击溃蒙古诸部后,皇帝才不给他市赏,就让他白给明朝打工,把右翼蒙古诸部逼到大明怀抱中。

 

时间不大,熊廷弼匆匆赶来,入殿拜见。

 

“熊卿,免礼平身。”皇帝抬了抬手,示意宫人把情报递给熊廷弼。

 

熊廷弼看过情报,思索了半晌,才躬身奏道:“万岁,微臣以为此乃收服蒙古诸部的良机,当给各边镇下旨,令他们加强戒备。”

 

停顿了一下,老熊又补充道:“其中以宣府和大同最为重要。”

 

皇帝点了点头,说道:“辽东那边也要有所准备,察哈尔部留守的人马不多,可伺机发动,夺其故地。”

 

“微臣明白。”熊廷弼领会了皇帝的意思,这是要让虎墩兔无家可归,在外飘着吧!

 

皇帝有些迟疑地问道:“熊卿,收复前套的行动是否要推迟?如按期进行,对右翼蒙古诸部,还有虎墩兔的西进,可有什么影响?”

 

熊廷弼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道:“回万岁,兵部和武学都有过推演,按照万岁所预测的察哈尔部西迁。两边得出的结论相似,认为收复前套有利少弊。”

 

皇帝微笑颌首,心中松了口气,说道:“未雨绸缪,熊卿做得很好。”

 

熊廷弼躬身谢过,说道:“进攻察哈尔部故地,可征调归顺的蒙古诸部出兵,我军倒不用大举出动。”

 

“好。”皇帝深以为然,赞了一声,说道:“辽东军队强悍,只出动少量人马即可。蒙古诸部嘛,正可一报旧仇。朕看,虎墩兔极有可能成为最后一任蒙古大汗了。”

 

“万岁所言极是。”熊廷弼说道:“虎墩兔志大才疏,却存了统一蒙古诸部的痴心妄想,蒙古之患,必由万岁终结。”

 

“虏中名王,尤称桀骜。”皇帝嘿嘿冷笑,“真是可笑啊!”

 

…………………

 

第四百八十九章 专门人才的培养

 

可笑,是从皇帝的角度来说,他预判了虎墩兔的行动;对于熊廷弼也是一样,对虎墩兔的行动作好了应对的准备。

 

但从虎墩兔的角度,他是黄金家族的后裔,是蒙古大汗,恢复成吉思汗霸业、将一盘散沙的蒙古复归统一,是他的志向和宿命。

 

要怪就只能怪虎墩兔生错了时代,历史上他面对的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现在他面对的是大明皇帝朱由校。

 

压制和相克或许是天生注定的,更不用说皇帝对于历史发展的轨迹了如指掌。

 

而利用天灾来收服蒙古诸部,消除千年来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王朝的威胁,也是他的理想和志向。

 

其实,要武力讨伐虎墩兔,对于明军来说,也不算困难。即便不主动进攻,在天灾面前,蒙古诸部也坚持不下去。

 

虎墩兔统辖的北元地区,以单一的游牧经济为基础,缺乏雄厚的实力,没有强大的物质力量做后盾,又怎么和国力日上的大明帝国抗衡?

 

和熊廷弼又商议了一番北方边镇军力的加强,对于明军的兵力,皇帝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就放下了心。

 

俗话说:狗急跳墙。虎墩兔被逼到绝路,肯定会重操旧业,再度南下劫掠。

 

历史上,崇祯断了市赏,想饿死蒙古人。

 

可惜,没那个实力,虎墩兔南下攻打大同,杀伤军民数万,还差点把大同攻陷。崇祯无奈,又恢复了市赏。你说这个穷折腾,知己知彼都做不到。

 

所以,皇帝既要逼迫虎墩兔,又要有打退纸老虎的实力。没错,灭奴平辽之后,蒙古人已经不太放在皇帝眼中。

 

“兵部即刻行文,便如此布置吧!”皇帝松了口气,往御椅中一靠,微笑着说道:“熊卿退下吧!”

 

“微臣告退。”熊廷弼施礼如仪,退出了大殿。

 

皇帝刚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便看到殿门处探进个小脑袋,头上还戴着兜帽,一圈白色的皮毛衬着,特别的可受。

 

“淑娥——”皇帝笑了起来,和声说道:“进来吧!”

 

朱淑娥咯咯笑了两声,迈过门槛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妹妹朱淑嫫,也是一样的打扮。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1:08 , Processed in 0.060513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