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真是大昏君 - 第 1040 页

否则,别说开疆拓土了,就是卫护边关都做不到。从太祖立国,边患就存在,一直持续了百多年,大明的皇帝甚至都被俘虏过。

 

但现在,边患已经接近消除,原来的北方边镇,差不多在收服蒙古诸部后,就要变成内地城镇了。

 

而这还不能让皇帝放马南山,重新收复西域,重复汉唐之威,皇帝已经定下了“十万雄师下天山”的宏伟计划。

 

这气魄,这雄心,听起来就让人热血沸腾。

 

春风不度玉门关,十万铁骑下天山。孙传庭时时想象着这般雄伟壮阔的景象,并为之心旌摇荡,激动振奋。

 

远处,一骑飞驰而来,却是风尘仆仆的信使。近前下马施礼,呈上朝廷的邸报。

 

信号塔通讯网的建设,使得陆上的通讯速度比原来的八百里加急,还要快上数倍。

 

而朝廷邸报,虽然说不是紧急下发的旨意或军令,对于官员和武将,却有着很重要的参考作用。

 

孙传庭阅过邸报,哈哈一笑,伸手递给军情司主管曹正华,说道:“东北战事已了,接下来就要看咱们西北方面了。”

 

曹正华接过来看了一遍,也不由得畅快而笑,说道:“犁庭扫穴,直捣黄龙。平辽之后,现在才算是真正结束了。”

 

邸报上写得明白,东北军区,这是皇帝亲自改的名称,辽东已经不适于向北推进了数百里的疆域代表。

 

东北军区的北进部队,在黄龙府附近与建虏残余进行了一场血战厮杀。三千破万,彻底打碎了建虏的信心,打寒了建虏残余的胆。

 

多尔衮好不容易纠结起来的部队遭到惨败,再无力与明军抗衡,率残部投降。

 

至此,建虏也成为了历史,连女真人的名称也消失,代之的是大明的子民——满族。

 

soushu555.com

 

第五百一十四章 北方从此无战事

 

蒙古第三十五任大汗孛儿只斤氏林丹巴图尔,于归化城附近战败逃亡,苏泰、额哲母子奉传国玉玺出降;

 

后金汗王爱新觉罗氏多尔衮,战败逃至黑龙江,在纳拉忠明派人的劝说下,向明军投降。

 

尽管大灾害还在持续,但社会已经稳定。这得益于持之不断地从南方和海外运粮,得益于朝廷和地方官府对于赈灾工作的熟练。

 

所以,两个好消息的传来,从京师到地方,还是引起了欢腾和震动。

 

不管是蒙古,还是建虏,都曾是大明帝国长久对抗的敌人。

 

但现在,全部被击败,归顺投降,这意味着北方边患的彻底消除,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太平盛世已经来到。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就是太祖,恐怕也比不上万岁所建的千秋功业啊!”

 

“与汉武唐宗比,只差西域未入疆土。但辽东、漠南尽入大明,却已远超两皇啦!”

 

京城,天子脚下,对于政治军事上的变动,最为敏感,连普通百姓也能在茶楼酒肆议论一二。

 

太平年景,自平辽后便可以算上。自那以后,朝廷虽连续发动战争,却是主动而为,边镇已久不闻警。

 

可若说是太平盛世,在大灾害还未度过的情况下,显然还称呼过早。至少皇帝不太在意,或者说并不希望出现这样的形容。

 

盛极而衰,皇帝的宏图大志却还远未实现。太平是需要的,盛世嘛,按他的标准却永远也达不到。

 

额哲和多尔衮正在入京的途中,这两个家伙无论贤愚,都不会再放归故地。给个闲职养着,对于满蒙两族便有着很大的约束力。

 

范文程、罗绣锦等汉奸,也正在押解途中,将在京城千刀万剐,以为做汉奸者诫。

 

虽然说深知建虏残余的艰难困苦,就是不打他们,也快变成山林野人了。可最后的灭亡,依然使皇帝去了心头的一片阴霾。

 

“已经推进到黑龙江了。”皇帝看着大沙盘,目光沿着江的流向直到大海,再是苦叶岛。

 

东北有了图们江、黑龙江两个出海口,对于开发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皇帝的目光向北移动,这还远不是他的目标,将这两条江河变成内河,北方边界却是没有尽头。

 

可以缓一缓扩张的脚步了,至少在东北,要稳固根基,就需要经营治理数年。

 

皇帝心里很清楚,现在也只是推进到黑龙江而已,开发建设还远没有涉及。就是马上要升格为省的吉林府,开发程度也不是很高。

 

当然,这是与后世来比,皇帝也不能太过苛刻。

 

毕竟人口数量摆在那儿,别说是十亿,就是有四亿,凭目前的武器装备,凭开发建设的人力,大明帝国也将雄霸世界。

 

而建虏残余的投降,算是给黑龙江地区的经营增加了现成的人力。

 

一部分将迁至苦叶岛,一部分就地安置、耕荒垦殖,另一部分属于王公大臣的则迁至吉林府。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3:13 , Processed in 0.058931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