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真是大昏君 - 第 136 页

再加上之前致仕的邹元标,朝堂上东林党的重量级人物一下子就去了三个,不得不让人产生别样的猜想。

 

难道说皇帝不念当初护从之功,要对东林党下手了?抑或是皇帝在党争中有所倾向,要扶持五党联盟?

 

离殿试还有四天时间,在各人各官纷乱的猜想中,在几近白热化的辩论中,一切都尘埃落地了。

 

房门被猛然推开,贡士傅冠气喘吁吁地冲进屋,对有些愕然的黄道周挥着手中报纸,叫道:“李三才案审结了,贪赃之罪坐实,家产总计四百五十三万……”

 

“多,多少?”黄道周眼珠子差点掉出来,嘴张得老大,能塞进去俩包子。

 

傅冠喘了两口粗气,也是脸露震惊,重复道:“四百五十三万哪,刚看到时某还以为眼花。走,咱们快去看看。”

 

黄道周还未从震惊中醒来,又被弄得一头雾水,傻傻地问道:“去看什么?”

 

“午门示赃啊!”傅冠再次挥了挥报纸,大声说道:“圣上震怒,将抄没的银两财帛珠宝细软摆在午门之外,除命百官必须前去观赃外,京城中有功名者亦可前去观看。”

 

黄道周被拉扯着出门,嘴里还紧着叫道:“傅兄莫急,莫急嘛,那报纸先让某过目观瞧后再去不迟嘛!”

 

“回来再读,某也未及细阅呢!”傅冠把报纸叠了几下,收入怀中。

 

来到街上,便见已有不少读书人模样的行步匆匆,前去的方向都是午门。

 

所谓的有功名,并不是随身带着文凭,而是从身上的服饰上来分辨。

 

当时的老百姓还很自觉,朝廷有规定,自然大多遵守。有些富人倒是在充门面,可也没人细加追究,可毕竟不是多数。

 

“卢兄,刘兄。”走在路上,傅冠看到了相熟的贡士,便扬手招呼。

 

卢象升和刘理顺正结伴而行,听见招呼便停下脚步,与傅冠、黄道周拱手见礼,寒喧几句便一起去往午门。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其五凤楼形制由紫微城应天门演变而来,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

 

沿袭了北魏洛阳阊阖门和唐代洛阳紫微城应天门的形制基础,午门的平面呈“凹”字形,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

 

午门的东西北三面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北面门楼重檐黄瓦庑殿顶,东西城台上各有庑房十三间,从门楼两侧向南排开,形如雁翅,也称雁翅楼。

 

从整个形制上看,午门如三峦环抱,五峰突起,气势雄伟,皇家威严尽显无遗。

 

在明代,皇帝通常是在午门外广场杖打犯有过失的大臣,也就是廷杖。遇有重大战争,大军凯旋,则要在午门举行向皇帝敬献战俘的“献俘礼”。

 

至于什么推出午门斩首,那是评书里胡编乱造的事情,除了打文官屁股,这里根本不会沾染上污血。

 

要在平时,午门作为紫禁城的正门,哪里会准许一般人前来。但今天,赶来的人们络绎不绝,如同赶集一般的热闹。

 

午门的广场上已是兵丁林立,围成了一个三面合拢的空心形状。一共是两排,相距十米左右,对面而立,形成了一个通道。

 

人形通道的一侧,摆放着箱笼器物,全是抄没的李三才的赃物。

 

一箱箱的金子、银子、珠宝、细软、绸缎等物,沿着兵丁围成的通道,排出去老长。

 

前来观看的人们在兵丁的指引下,从通道左侧进入,走上一圈,看完贪渎的赃物,从右侧出来,不准逗留,便可回去了。

 

一箱钱财已经让人目炫神迷,何况是几十、上百箱。当然,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效果绝对没有这么好。

 

当人们行走在这财富的通道内,在黄白耀眼中目不暇接时,心中生出巨大的震撼和感慨难以言表,都是低声议论,啧舌不止。

 

“如此巨贪,饶那些官员还为其上疏申辩,真是不知所谓。”

 

“还要引此等贪官入阁,那些官员都瞎了不成?”

 

“顾东林还贻书叶向高,赞其廉洁、正直,为李三才极力辩护呢!”

 

“伪君子,蒙蔽了多少人。”

 

………………

 

第一百零七章 耶,被发现了呢

 

刘理顺冷笑不止,说道:“党庇循私,不外如是。哪管什么真贪假贪,本党便援引力推,这下颜面扫地矣!”

 

“大奸似忠,沽直卖名,恰如其分啊!”卢象升感慨道:“以犯颜直谏得士林盛誉,以为民请命而得百姓称赞,背后却是这般贪渎。”

 

刘理顺说道:“可见不能看其表面,听他嘴上说什么,而要看他干了什么。道貌岸然,说的便是李三才这等人。”

 

听着议论,说着评价,几个边走边看。一抬头,箱笼已是没有,也已经走出了大兵围拢的通道。

 

前方却是立了一排的告示牌,有不少人在围着观看,议论纷纷。

 

几人走过去一看,第一张告示牌上列着李三才的房产、地产、商铺,以及估计的价格。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23:52 , Processed in 0.036719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